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霍光家族被诛,看西汉皇室与卫霍势力持续半个世纪的较量

从霍光家族被诛,看西汉皇室与卫霍势力持续半个世纪的较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斯基栀子 访问量:2875 更新时间:2024/1/17 3:11:41

从后世的角度来看,外戚势力对汉朝的影响是深远而一贯的。外戚得权之后往往会上演与皇室之间互相压制以争夺帝国最高统治权的大戏,在这些斗争中最经典的当属皇室与卫霍势力的争衡了。自卫子夫在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被封为皇后算起,至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霍光全族被诛为止,西汉二百一十年国祚中竟有长达四分之一的历史是被卫霍势力所左右甚至完全操控的!那么卫霍势力都经历了那些兴衰,汉朝皇室与它都有哪些较量呢?

第一阶段、卫霍政权的崛起

卫霍势力的崛起无疑是有赖于卫子夫的,在卫子夫从一个区区“讴者”入宫并给汉武帝生下皇长子刘据之后,她“尊宠日隆”,并且很快就取代了陈皇后的位置。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因为他的外戚关系而被汉武帝提拔(召青为建章监,侍中)随后又在匈奴入侵上谷之时被任命为车骑将军。当时谁也没有预料到,汉武帝这一的举动竟然改变了整个汉朝的格局——在此后十余年间,卫青及其外甥霍去病在与匈奴的作战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能力,在他们的领导下,威胁中原数百年的匈奴终于遭到致命性的打击,汉朝自此开创了“漠南无王庭”的局面。而卫青、霍去病及其亲属也因此而封侯:

以卫青为将军,击胡有功,封为长平侯。青三子在襁褓中,皆封为列侯……霍去病,以军功封冠军侯,号骠骑将军。青号大将军。立卫皇后子据为太子。卫氏枝属以军功起家,五人为侯。

在汉武帝时期,卫霍势力正式崛起,其成员包括:皇后卫子夫,大司马大将军、长平侯卫青(卫子夫的弟弟),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卫子夫的外甥),葛绎侯、丞相公孙贺(卫子夫长姐卫君孺的丈夫),中郎将卫广(卫子夫的弟弟)等人。除此之外,卫青尚在襁褓中的三个儿子也均被封侯(封青子伉为宜春侯,青子不疑为阴安侯,青子登为发干侯),就连与卫子夫的妹妹卫少儿私通的陈掌也因为外戚关系而得到汉武帝的重用(少儿故与陈掌通,上召贵掌)。

总结:在这个阶段,卫霍势力对汉朝以及整个中国历史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他们的得宠也在汉武帝致力打击匈奴的时代起到了积极的模范作用。同时,卫霍对匈奴的打击也让汉武帝成为中国历史上武功最盛的帝王之一。

第二阶段、汉武帝对卫霍势力的打击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汉武帝最看重的就是大臣的利用价值。当卫青、霍去病讨伐匈奴并立下不世之功的时候,汉武帝甚至可以专门为他们两人设置大司马的官职(乃置大司马位,大将军、票骑将军皆为大司马),位列宰相之上,给了他们无上的荣耀。但是在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和元封五年(前106年)霍去病和卫青先后去世之后,卫霍家族再也没有人能够给汉朝立下特殊的功绩,所以汉武帝没有理由继续让无德无才之人位极人臣。

但是,多年以来形成的卫霍势力网却固若磐石!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一场针对卫霍势力的大清洗开始了——事情由一个江洋大盗引发,他在狱中“告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及使人巫祭祠诅上,且上甘泉当驰道埋偶人,祝诅有恶言”。一个强盗告发公孙敬声(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即卫子夫的外甥)与阳石公主(汉武帝与卫子夫的女儿)私通,并且用巫蛊诅咒当今皇帝。当时,汉武帝完全可以小事化了——堂堂皇帝没必要和一个被判处死刑的强盗较真,但是汉武帝却“下有司案验贺,穷治所犯,遂父子死狱中,家族”,即丞相公孙贺父子最终因为强盗的告发而被诛全族!

这件事震惊朝野,很多有野心的人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他们乘势以行巫蛊的罪名告发自己的政敌,其中野心最大的人便是曾经与太子刘据有过节的江充。最终,江充得到了太子诅咒皇帝的“证据”,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先后因此自杀身亡,这就是著名的“巫蛊之祸”。

大量官员在“巫蛊之祸”中被株连,其中与卫霍势力相关的包括:皇后卫子夫,卫子夫的两个女儿阳石公主、诸邑公主,丞相公孙贺全族,卫青长子宜春侯卫伉。由于史料的匮乏,我们无法确定经过“巫蛊之祸”的打击之后卫霍势力中还剩下哪些值得一提的人物,但确定的是,当年不值一提的霍光成了漏网之鱼,他最终造就了卫霍中兴。

总结:卫子夫因受宠并生下皇长子而经历了从讴者到皇后的蜕变,外戚卫青和霍去病又因给汉朝立下不世之功而位极人臣。但是卫青与霍去病之后,这个家族势力庞大却不再具备继续身居高位的理由,他们的“骄奢淫逸贪欢媾”最终导致大难临头,正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皇权之所以能够在这一轮较量中胜出,是因为汉武帝时期的外戚势力远远不足以对皇权产生实质性的威胁,他们的身份依然是臣子。

第三阶段、汉武帝的临终托孤让卫霍势力再次崛起

在之前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提到,从丞相刘屈氂和贰师将军李广利串通谋立昌邑王刘髆(李广利的外甥)为太子并且刘屈氂最终被汉武帝腰斩、李广利投降匈奴等相关事件来分析,“巫蛊之祸”很可能就是李广利策划的一场宫廷阴谋,在整个过程中,消灭卫霍势力是孤立太子刘据的最重要的一步,这个目的达到后,对付形单影只的刘据就太容易了。

按照这个思路向下推论,则曾经亲手毁灭了卫霍势力的汉武帝临终又将霍光(霍去病同父异母弟)拜大将军大司马(汉朝仅有四位大司马大将军,除了卫青和霍光之外,便是王莽的伯父王凤和叔父王商),封博陆侯,受诏辅政的原因就很清楚了——汉武帝很可能最终弄清了李广利的阴谋,他将霍光指定为辅政大臣正是对蒙冤遭受打击的卫霍势力的补偿,同时也是他坚信卫霍忠于汉室的一种表现。

但汉武帝驾崩之后,西汉最高统治阶层很快就发生了巨大转变——与霍光同时受诏辅政的金日磾在汉昭帝即位一年多之后病逝,上官、桑弘羊也都因罪被杀, 霍光成为唯一的辅政大臣。而年轻的汉昭帝驾崩后霍光拥立昌邑王刘贺为帝,随即又以1127条罪过将他废黜,此后霍光又拥立了汉宣帝刘询,这些废立之事让霍光的权威倍增,他因而成为汉朝的实际统治者,并组织了庞大的势力网。《汉书》记载:

自昭帝时,光子禹及兄孙云皆中郎将,云弟山奉车都尉侍中,领胡越兵。光两女婿为东西宫卫尉,昆弟、诸婿、外孙皆奉朝请,为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

下面这个名单则可以更清楚地罗列以霍光为代表的外戚势力:

霍光之子:中郎将霍禹。霍光之孙:奉车都尉侍中霍山、中郎将霍云(与霍山一起被过继给霍去病),霍皇太后(外孙女)。霍光之婿:长乐卫尉邓广汉奉车都尉金赏,骑都尉、光禄大夫赵平,度辽将军、未央卫尉范明友,诸吏中郎将、羽林监任胜,给事中光禄大夫张朔(外甥女婿),中郎将王汉(孙婿)。正是“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

总结:汉武帝因为霍光“小心谨慎,未尝有过”而决定托孤给他,并另立三位辅政大臣以相互制衡,却没有想到霍光迅速成为权力斗争的最终赢家。在这一轮较量中,以霍光为代表的外戚势力取得了完胜,皇权出于被全面压制状态。

第四阶段、卫霍势力被彻底清除

汉昭帝在霍光的权势之下有如傀儡,不甘受霍光摆布的刘贺又被废为海昏侯,新上任的汉宣帝自然很清楚他的皇位能不能坐稳,完全取决于他是否能让霍光满意。所以,宣帝即位之后拒绝了霍光归政于他的请求,下令所有的朝廷大事必须先要禀报霍光,对霍光表达了至高的尊重(上廉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天子。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但是在这一切的背后,却隐藏了汉宣帝对霍光的忌惮——他曾经非常不谨慎地流露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

宣帝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权倾朝野的霍光去世,汉宣帝随即用了两年的时间清理霍氏党羽,然后在地节四年七月以霍禹等人谋反为名族诛霍氏,显赫半个世纪的卫霍势力最终覆灭(云、山、明友自杀,显、禹、广汉等捕得。禹要斩,显及诸女昆弟皆弃市。唯独霍后废处昭台宫,与霍氏相连坐诛灭者数千家)。

总结:六十年间,卫霍势力经历了崛起—衰落-中兴-消亡的过程,后世“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实在让人唏嘘不已。卫霍势力的代表人物卫青、霍去病、霍光曾经对汉朝立下不朽的功劳,却也将外戚干政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霍光专权成为王莽篡汉的最佳范例。

标签: 霍光卫霍刘彻丞相卫青霍去病

更多文章

  • 史上最强陪嫁大礼包·番外篇——霍光

    历史解密编辑:柒柒爱历史标签:霍光,刘彻,刘询,刘旦,汉昭帝,刘弗陵

    你知道史上谁的陪嫁最流批吗?那当属是卫子夫。人家都是陪地契陪铺子陪珠宝,人卫子夫直接陪俩战神加一个超级辅政大臣。前面我们已经聊了俩战神卫青和霍去病了,今天我们来聊聊霍光。霍光霍光,大家可能不熟悉,但他哥哥你们肯定知道,姓霍?对,没错,他哥是霍去病。他俩是同一个爹,尽管他爹从霍去病小时候就抛弃了他,但

  • 揭秘:汉哀帝是有多爱的他的男人--董贤!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董贤,汉哀帝,孝成皇帝,刘骜,皇位

    汉哀帝刘欣,西汉第十三位皇帝,在位7年,汉成帝刘骜的侄子,理论上讲,刘欣作为亲王的儿子,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不过汉成帝病逝的时候,没有留下任何子嗣,最终在他和叔父中山王刘兴经过一系列地激烈争夺后,顺利登基。在汉哀帝刘欣的生命中,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人,那个人就是董贤。而汉哀帝和董贤可以说是在古代同性历

  • 大汉王朝:诬陷东平王小人得官,断袖癖董贤鸡犬升天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董贤,王小人,东平,太守,哀帝

    大汉王朝:诬陷东平王小人得官,断袖癖董贤鸡犬升天王嘉字公仲,与平当同乡,也以明经射策,得列甲科入为郎官。累次超擢,竟登相位,封新甫侯。才阅数月,又出了一场重案,几与中山国情迹相同,也有些含冤莫白,枉死多人。王嘉为相未久,不便强谏,只得袖手旁观,付诸一叹罢了!先是东平王刘宇,宣帝子。受封历三十三年,幸

  • 汉哀帝刚死, 王莽火速逼死宠臣董贤, 刻骨之恨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魏巍游记标签:王莽,董贤,皇帝,汉哀帝,王政君,大司马,平民百姓

    公元前1年8月,年轻的汉哀帝刘欣忽然驾崩,临走前旁边没有别人,只有形影不离的宠臣董贤。董贤的身份很不一般,他是刘欣的“情人”,也是大臣眼中的“佞幸”。刘欣做太子时,将董贤收为太子舍人,登基两年后,更是将董贤召回身边担任侍从职务黄门郎,不久后将其升迁为大司马,位列三公。汉哀帝刘欣前脚刚驾崩,王莽后脚便

  • 民间故事:官员在终南山发现一座庙,后来才知道,这是供奉董贤的

    历史解密编辑:木子君的小屋标签:董贤,王莽,孙策,武帝,班固,皇帝,终南山,民间故事

    康熙年间,西安大旱。为了祈雨,西安同知袁弓韬来到了终南山求雨。这袁弓韬在历史上名声不显,但他有一个很出名的子孙叫袁枚。袁弓韬来到终南山下,突然发现山左有一座古庙,庙里香火鼎盛。他走进庙里,发现这里供着一位美少年,金貂龙衮,只是从服饰上看很是久远,像是汉时的服饰。他问庙里的道士,这供奉的少年是谁?道士

  • 汉哀帝刚死,王莽火速逼死宠臣董贤,刻骨之恨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镜鉴青年标签:王莽,董贤,汉哀帝,王政君,大司马,皇帝,国防政策,军事制度

    01公元前1年8月,年轻的汉哀帝刘欣忽然驾崩,临走前旁边没有别人,只有形影不离的宠臣董贤。董贤的身份很不一般,他是刘欣的“情人”,也是大臣眼中的“佞幸”。刘欣做太子时,将董贤收为太子舍人,登基两年后,更是将董贤召回身边担任侍从职务黄门郎,不久后将其升迁为大司马,位列三公。汉哀帝刘欣前脚刚驾崩,王莽后

  • 断袖之癖:汉哀帝究竟有多宠爱董贤?从他为其修建的坟墓就能得知

    历史解密编辑:子忆青衿标签:董贤,宠爱,昭仪,汉哀帝,大司马,孝成皇帝,断袖之癖

    在《汉书·哀帝纪》的赞语中有这样一句话:汉哀帝“雅性不好声色”。如果大家对古汉语的理解不是特别好的话,肯定就会望文生义,觉得汉哀帝(刘欣)是个不好色的人。其实,班固书中所说的“不好声色”是指汉哀帝不喜欢音乐、歌舞等娱乐活动。至于“色”,哀帝还是非常喜欢的,而且女色、男色都喜欢!可以说,汉哀帝就是一个

  • 还记得《母仪天下》的赵合德吗?现在她在抖音上刷屏了?

    历史解密编辑:橘子娱乐标签:赵合德,母仪天下,郭珍霓,帝王,美女

    哈喽,小橘子们!还记得《母仪天下》当中赵合德的扮演者郭珍霓吗?在古装剧遍地开花的十多年前,这部剧其实并非那么大火出圈,橘也是在全网开启考古风暴以后,才在抖音上一眼被郭珍霓饰演的赵合德吸引住了!(就是说这个颜很难不被吸引!)“媚骨天成”是网友们给郭珍霓的评价,娱乐圈的美女虽然很多,但是能用“媚”字形容

  • 大汉王朝:赵合德残害龙嗣,定陶王立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赵合德,王立,王太后,孝成皇帝,中山王,定陶

    大汉王朝:赵合德残害龙嗣,定陶王立为太子元延三年(公元前10年)春月,岷山崩,土石堕落江中,水道被壅,三日不流。刘向闻报,私下叹息道:“从前周岐山崩,三川告竭,幽王遂亡,岐山系周朝龙兴地,故主亡周,今汉家起自蜀郡,蜀地山崩川竭,便是亡汉的预兆!况前年星孛东井,从参及辰,辰为大火,本主汉德,乃被怪星闯

  • 汉朝:赵合德杀皇子,助定陶王上位成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熊二看历史标签:赵合德,孝成皇帝,中山王,定陶,太后,成帝

    元延三年公元前10年春月,刘湘听说后,私下里叹了口气说:“从前,周祁山塌了,三江流尽,幽王死了。岐山属于周朝的长期繁荣,所以皇帝死于周朝。今天,汉朝始于蜀国。前一年的明星马球东好,从加入陈氏,陈氏为火,主人的手,但被一个奇怪的明星进入,显然是不远的混乱!汉成帝照常吃喝。他说什么都没有发生,他可以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