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跟奕訢到底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慈禧跟奕訢到底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045 更新时间:2023/12/20 0:41:31

皇帝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随着朝代的发展,君主专制也发生着变化,宰相的权力不断地被削弱,皇帝的权力不断地加强,从而,形成了皇权高度集中的局面。

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自古以来,皇位都是皇室子孙争夺的对象,不管是皇子还是公主,不管是王爷还是太后,不管是外戚还是权臣,他们对于皇位,都有着非常强大的欲望,以至于,为了皇位争得是你死我活。但不管是谁,在继承皇位之后,都需要有一个合适的理由,不然就是大逆不道,犯上作乱。

清朝虽然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但是,皇子们对于皇位的渴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康熙时期的九子夺位,虽然,雍正皇帝最终继承了皇位,但是,史学家对这一时期的史实,却有着很多的疑问。正是如此,雍正皇帝才创建了“秘密建储”的制度。而乾隆皇帝,就是在此制度下,顺利继承了皇位。

然而,世事难料,虽然雍正皇帝建立了“秘密建储”制度,但是,也抵挡不住皇位的诱惑,总有人想趁机夺去皇位,成为高高在上的君主。

清朝后期,咸丰皇帝在位的时间不是很长,这也导致清朝的政局非常动荡。并且,在咸丰皇帝在去世之前,明确表示:把自己的皇位传给自己唯一的儿子载淳。但都知道,继承咸丰皇位的同治皇帝年龄很小,根本没有能力执掌清朝的政务,而且,咸丰皇帝在位的时候就没有什么能力,更何况自己这个年仅几岁的儿子呢?

此时,咸丰皇帝的弟弟,也就是恭亲王奕訢,就成了同治皇帝最大的威胁。

这个时候,如果奕訢敢推翻咸丰皇帝的意愿而继承皇位的话,那就是对正统的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不管是满族官员,还是满洲民众,都不会同意奕訢的这种做法,肯定会以祖宗的家法,以及八旗军队来制裁他。

更重要的是,如果慈禧没有掌权,那么,咸丰皇帝的顾命八大臣掌权就会有所行动。不仅会把奕訢挡在权力之外,还会把他赶出权力的中心。即使八大臣没有权力,代表皇权的慈禧太后,以皇太后和皇帝之间的母子名义,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掌握清朝大权。

除此之外,奕訢的力量也是有限的。想当初,非常有能力的奕訢,几乎成了皇位的继承人,却因为没有自己的势力,最终与皇位擦肩而过。更何况,在咸丰继承皇位之后,不仅没有重用奕訢,还把他排除在了八大臣之外。

后来,奕訢虽然被慈禧太后利用,发动了政变,但是,这次政变却是一把“双刃剑”。

政变成功之后,奕訢被任命为议政王,他重新使用了汉族官僚,兴办洋务,打压太平天国,一时之间威风凛凛;另一方面,政变推翻了咸丰皇帝的顾命八大臣,在无形中触动了满清贵族的利益。对于奕訢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所以,奕訢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

尤其是在奕訢与慈禧太后发生矛盾的时候,奕訢更没有了自己的势力。

一次,慈禧的一个大臣,想从皇宫的正门出去办点事。在清朝,正门是皇帝进出的专用通道,而这位大臣就违反了祖先的规定,所以,卫兵不让他外出。但是,慈禧太后却非常的喜欢这位大臣,就让奕訢和刑部处死看门官,结果,被奕訢断然拒绝了。

对此,慈禧太后非常生气地说:“你是个什么东西?还敢顶撞我?”奕訢也气呼呼地说:“我是恭亲王。”慈禧太后听后,更加恼火,说:“那我就撤销了你恭亲王的职位!”奕訢被激怒了,回应说:“你虽然撤销了我的职位,但是,改变不了我是先皇儿子的身份!”

由此可见,奕訢在慈禧太后面前还是非常傲慢的。

慈禧太后凭借着小皇帝的皇权,一直在找借口,并利用咸丰皇帝的另一位弟弟醇亲王奕譞来打压奕訢。最终,不仅除去了奕訢所有的职务,还把奕訢一撸到底。

那么,慈禧太后和奕訢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1861年,咸丰皇帝在热河行宫病重,就召见了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等大臣。随即,咸丰皇帝下谕:“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又让载垣、端华等八位大臣,全心辅佐新皇帝,管理国家的一切事务,这就是著名的“顾命八大臣”。

咸丰皇帝在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就病逝了,由于,咸丰皇帝不管在生前还是去世之后,奕訢都没有被重用,这也使得奕訢感到非常的委屈。以至于,奕訢与慈禧一起发动了政变,从而,掌控了清廷的权力,不仅成为了议政王,还将军机处牢牢的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虽然,奕訢与慈禧在这次政变中,成为了盟友,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都知道,慈禧不是一个弱女子,而是一个非常强势的女人。在与奕訢的相处中,他们之间产生了许多的矛盾,当慈禧意识到自己无法掌控奕訢的时候,就想着要夺去奕訢手中的权力。

在奏折中,奕訢被弹劾,慈禧免去了他的所有的职责,但是,有大臣恳求,让奕訢保留在内院出入的权力。当奕訢与其它大臣,逼死慈禧最喜欢的太监安德海的时候,慈禧就更加厌恶他了,两人的关系也由此破裂。直到奕訢去世,这场争斗才彻底结束。

1898年,沙俄强占旅大事件发生后,光绪帝召见王公大臣,极言时危,“以变法为急务”,立志改革。奕訢“默然”不答。不久,康有为上书请开制度局,定国事,奕訢也表示反对。不久,奕訢病重,至四月初十日,奕訢病逝,终年六十七岁。

俗话说,人这一辈子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纵观奕訢的一生,他最终还是败给了自己。

标签: 慈禧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花蕊夫人选择迎奉,小周后选择抗争,结果命运都一样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花蕊夫人,五代十国,野史秘闻

    花蕊夫人和小周后都是末代皇后(或者相当于皇后)。在国家灭亡之后,她们都随末代皇帝到达宋朝的都城开封。这两个人来到开封后,处事态度不太一样,花蕊夫人选择奉迎敌人,小周后选择和敌人抗争。但是两人的结局却都一样,都非常凄惨。而且两人都死在赵光义的手里,要知道,那时候赵光义还不是皇帝呢。这是怎么回事呢?古代

  • 盘点:中国历史上3位最终下落成谜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有数据统计,中国古代总计产生过400多位皇帝,其中绝大多数人的下落都有明确的记载,仅有3位皇帝的下落成谜,宛若“人间蒸发”一般。他们分别是:闽帝王延政,是闽太祖王审知第十三子,闽帝王延翰、闽太宗王延钧、闽康宗王延羲的弟弟,初任都教练使,后被任命为建州刺史。王延羲在位时骄淫暴虐、猜忌宗族,王延政上书劝

  • 在三国这个乱世时期,曹操为何要花重金将蔡文姬赎回?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时代,群雄辈出,英雄都在争取改变自己的命运,成王败寇,而美女则是乱世中的浮萍,随波逐流,她们的命运由不得自己做主,比如被誉为“三国第一美女”的甄姬,先是嫁给袁绍的次子袁熙,若没有乱世,甄姬的命运就是相夫教子,一生平顺无忧,可惜袁绍失势后,甄姬被曹丕纳为妾室,一开始还挺受宠的,但年老色衰后,甄姬也

  • 牧野之战是是一场殊死搏斗,为什么出兵时大家会“前歌后舞”?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

    说到牧野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关于牧野之战,史书留下不少描述,让后人了解了三千年前的那一场决定商周命运的战争,但也有不少记载令人读来费解,其中之一是牧野之战中“武王伐纣,前歌后舞”。屈原《天问》:武王三军,人人乐战,并载驱载驰,赴敌争先,前歌后舞,凫噪欢呼。

  • 吕雉为什么放过了刘邦的庶长子刘肥?刘肥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肥,西汉,历史解密

    刘肥,汉高帝刘邦庶长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兄,受封齐王,封地七十三城。刘邦驾崩后,他的大部分儿子都被吕后迫害,但是刘肥却没有什么事,还在一方为王。那么,为什么吕后对刘肥格外开恩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刘肥是刘邦在娶吕后之前生的儿子。据说刘邦在结婚前与曹氏关系十分密切。两人更

  • 清朝妃子侍寝时,为什么制定那么多规矩?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乾隆,野史秘闻

    古代的皇帝成为了诸多男子羡慕的对象,不仅羡慕他们的荣华富贵和地位言,羡慕他们拥有三宫六院众多嫔妃正是生活在这种莺歌缭绕的环境当中,简直就是一种享受而已。酒池肉林也成为了如今男子追求的生活,但是古代的皇帝看似十分的享受,但也有很多的规矩会束缚他们的行为,特别是关于妃子事情方面,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清朝时

  • 魏国后期大将邓艾,他最后下场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邓艾,三国,风云人物

    邓艾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三国后期魏国名将。邓艾是司马懿的传人,这一点恐怕很少人知道,魏国后期,就是他带兵把蜀汉给打败了。说到司马懿的传人邓艾,我们还要从邓艾和司马懿刚刚认识的时候开始说起。邓艾长相十分的丑陋,而且还有口吃的毛病,按理说这样的人怎么能成为一代名将呢?但是邓艾从小就对军事十分酷爱,自己没事儿

  • 周朝的71个诸侯国里并没有秦国,那秦国又是怎么建立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在《大秦赋》中,周赧王曾经咒骂秦昭襄王:你个养马的家奴!从这句话里,我们就能知道秦国的由来了,因为秦国的祖先给周王室养马养得好,所以得到了一块封地,也就是秦国最初的基业。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早年周武王伐纣成功以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有53个都是他们姬姓门人。其他的诸侯

  • 夷陵之战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蜀汉与东吴有哪些行动?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了一次大规模战役,史称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一面向曹魏称

  • 书生通常是没有谋生能力的 为何古时候的女子会那么的喜欢他们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女子,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的爱情故事,男主角大多是书生,如《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梁山伯,《柳毅传》中的柳毅,《西厢记》里的张君瑞,《牡丹亭》里的柳梦梅,直到《聊斋志异》达到一个顶峰。书生是出现在汉以后,在汉以前,读书多为贵族所垄断,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规定朝廷官员应在掌握儒家学说的士人中选,这为寒门子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