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朝阳医院的一位眼科主任医生陶勇,因患者家属对他治疗效果心生不满,于是将他砍伤,左手手掌被砍断,此生基本告别了手术台,这一事件已经报道,瞬间激起民愤。他毁掉的不仅是一名技术高超的医生,更是无数人的希望。
要想当一名医生,寒窗苦读多年是必经之路,还要多加实践,攻克难题,这其中暗藏着多少心血。对于患者来说,他最希望的就是能被医生解除病痛。称赞医生高明的技术,人们往往会用“华佗在世”一词来表达,可见华佗本人影响力之大。
但华佗最终却被曹操所杀,十分惋惜。但后汉书却揭露曹操这一做法是对的,这其中又有何缘由?
云游天下,救治苍生
据史料记载,华佗大约生于汉永嘉元年。他从小就背井离乡,在外游学历练,以钻研医术为首要。
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均有过他行医的足迹。每一次的看病救人,都是完善自己的一次挑战,所以在看病方面,他十分谨慎又善于创新。
二位军吏都头疼发热,遂找他看病。待华佗询问病情,又仔细查看了半天后,给二人开出了不一样的治疗方子。
二人疑惑不已,但吃完后都恢复了正常。原来其中一人是表症,用发汗法便可痊愈;另一人是里热症,只有泄完才能治愈。
有一次,督邮的顿某在就医后,自认为病已经痊愈,但经过华佗把脉后,却告诫他说:“您的疾病确实是好了,但体内的元气尚未恢复,还需要静养一段时间,才算真正的完全恢复,另外注意不能行房事,否则会有性命之忧。”
当时,顿某的妻子听说丈夫的病已经治好了,就赶了几百里的路前来看望。当天夜里,由于顿某没有把华佗的话放心上,行了房事,结果三天后他就病发身亡了。
还有一位患者徐某,由于生病,只能在家卧床,华佗就动身前去探视,徐某见到华佗后,对他说:“自打我昨天请的医生用针刺入我的胃管后,就咳嗽个不停,惹得我心烦气躁,哪里能安生卧床。”
待华佗诊察后,叹气说:“错了,那针并没有扎进胃管,反而误伤了你的肝脏,要是你日后逐渐减食,那五天后恐怕你将有不测出现。”果然这位徐某最终离世。
广陵太守陈登也曾找华佗为他治病,他有段时间总是面色赤红,还伴有心情烦躁,打听到华佗的位置,就派人去请他,华佗来到府邸,先让他备了十几个脸盆在一旁,才正式开始为他诊治。
经过一番治疗,陈登竟吐出了几十盆的红头虫子,场面十分震撼,而后华佗又给他开了些药,向他说明了病因。
没想到竟是吃鱼得的这个病,还告诫他说这个病三年后还会复发,到时再找他开这药,方可药到病除,临走前华佗说出了他家中的地址,方便到时寻他。
果不其然,陈登三年后因旧疾复发,派使者寻找地址找到华佗开药,却只有华佗的药童在,说他前去山上采药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无药治病的陈登最终去世了。
民间有段时间黄疸病流传较广,为解决这一病情,华佗花了三年时间,潜心钻研茵陈蒿的药效,经过反复地对比试验,才决定采用春三月时期茵陈蒿的嫩叶进行施治,良药一出,成功救治了许多病人。
从此民间流传一首歌谣:“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世切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五月六月当柴烧”。华佗的功劳不言而喻。
华佗还有很多比较简单且管用的方子,比如用温汤热敷蝎子螫痛的地方,即可见效;被马蜂螫后,伤口会又肿又痛,那么选用青苔炼膏涂抹;若食用鱼蟹导致中毒的,用紫苏治疗即可;咳嗽的话,就吃点白前;可用黄精补虚劳等等。
做出的杰出贡献
华佗在行医数十载的光阴中,不仅成熟地掌握了养生、方药、针灸和手术等多方面、多种治疗手段,还擅长内、外、妇、儿各科,通过全方面把握症状,对症下药,诊断十分精确。
虽看似方法简捷,但又有快速的疗效,被誉为“神医”不足为稀奇。
华佗曾到处收集有麻醉作用的药物,成功研制出麻沸散,用此药与热酒搭配,让患者服下,使患者在失去知觉的情况下,为他开刀手术切除病灶,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麻沸散的发明,开创了世界先例,甚至优先于欧美国家一千六百余年做全麻手术的记录。并且,在古代医疗水平低下又是探索的情况下,华佗就已经能够操刀一些肿瘤摘除和胃肠缝合的外科手术。难怪被后世尊称为“外科鼻祖”。
华佗在治病的同时,用发展的眼光倡导众人一起养生。
按他的话说:“人的身体需要活动,但是不要过度,经常动一动的话恶浊之气就会消除了,血脉就畅通了,也就不会得病了”。并特地为年老体弱群体用心编排了一套“五禽戏”,将治未病走在了时代前沿。
为何神医会被曹操所杀?
由于国事操劳,曹操身患头风之疾,得知华佗医术高明,就专门请他前去治疗。
华佗诊断完后对他说:“这种病在短期之内是很难痊愈的,纵使进行长期的治疗,也只能延长寿命而已。”而后,华佗回了一趟家,回到家后,就上奏说家中妻子生病,需要拖延几日。
长时间的拖延,曹操无法得到治疗,于是三番五次写信催促华佗回来,并且还亲自下诏让郡县征发遣送,但华佗依旧不上路。这让曹操气不打一处来,派人查明是否真像他说的家中妻子生病。
一番查下来,发现华佗在撒谎,于是就把他押入许昌监狱,并以欺君之罪和不从政罪让他认罪伏法。结果华佗在狱中被拷问致死。
为什么说曹操杀了华佗是对的呢?后汉书中可以探出一二。书中曾评价华佗:为人性恶,难得意。
为何这样评价?其实古代的医生地位很低,被视为“贱业”,他本人也因为以看病作为自己的事业感到懊悔。为曹操效劳的他又看到了希望,想要升官入仕。
华佗曾提出用开颅手术替曹操医治,在那个时代,人们还无法接受在自己身体内开刀这种先进的治疗手段,开刀环境放到如今来看也是十分堪忧。而曹操听说要给自己脑袋上开个洞,这无异于和死亡挂钩,曹操哪里肯同意。
对华佗来说,根治不了曹操,他所想的事一切都是空谈,索性就回家去了。
一代神医,就这样去世。若他多活几年,又能救治多少患有疑难杂症的病人呢,说不定还会有什么新的发明再造福人类,创下更多的辉煌,实在是太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