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5年,汉朝富有传奇的开国皇帝刘邦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但是一场惨绝人寰杀戮,正悄悄的来了,其实刘邦何等聪明的人,作为开国皇帝也绝非等闲,他其实是能够预料到这场杀戮的,但是他为什么没有提前做准备呢?这事还有从前说起。
戚夫人作为刘邦最宠幸的女人,时长是能吹枕边风的,有了儿子以后,更是时长劝刘邦改立自己儿子为太子,曾经一度让刘邦真的想改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而吕后作为刘邦早期贫困潦倒时候的妻子,可以说相当难得,那时候吕后还是富家小姐,所以刘邦登基后,吕后自然做了皇后,一个作为有权势的皇后,另一个作为最宠爱的妃子,自然要吹起一场腥风血雨,宫廷争斗由来已久,而且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了,刘邦一驾崩随之而来的就是吕后和戚夫人谁生谁死的问题了,
而随着刘邦的驾崩,吕后的儿子刘盈继位,天平自然倾斜到有权有势,且心狠手辣的吕后手里,其实本应该相安无事的,太子也本应该由吕后的儿子刘盈做,于情于理都是,因为古人最看重是嫡庶,但是这戚夫人偏要自己儿子做太子,这可就惹到吕后了,皇上宠爱你可以忍,但是想动她儿子位置,那可是摸老虎屁股,就这样刘邦死后,吕后疯狂报复,毒死刘如意,更是把戚夫人的手脚砍掉,眼睛挖掉,喝了哑药,耳朵也弄聋,然后放在厕所里,做成了“人彘”,几天后吕后领着汉惠帝刘盈去看,刘盈看到光头没有四肢,眼睛是空洞,耳朵没有的样子,当时就吓到了,直说这不是人干事,自此便自暴自弃,终日饮酒为乐,没几年便去世了。
汉惠帝死后,吕后立汉惠帝长子刘恭为帝,自此吕后独掌大权,也成为了古代第一个掌握大权的女人,也成为了这次宫斗的最后获胜者,那么刘邦这么宠爱戚夫人,为什么没有给戚夫人安排好活路呢,其实他安排了,只不过,后来的事不是他控制的了的。
事前在吕后得到张良的帮助后,成功的让刘邦放弃立戚夫人之子,已经把戚夫人和她的儿子推上了绝路,但是这件事刘邦想问大臣们帮忙,没有人愿意掺和他们的家事,本质上对于大臣而言,姓刘的谁做皇帝,其实本质都没有差别,他们都按部就班的做大臣,而当年沛县一起打拼过来的,就有很多是支持吕后的,因为他们认为天下是他们打出来的,戚夫人作为妾,根本没有机会让自己儿子,跟吕后的儿子争皇位,其余的人也充当好人默不作声,此时此刻是没有人给刘邦出主意。
这时关键人物出现了周昌,周昌原是泗水的卒史,刘邦起兵后打到了泗水县,又因为年少时是好友,从此周昌便跟谁刘邦,刘邦当汉王时,便封周昌为中尉,周昌又是出了名的直言不讳。在刘邦想换立太子之时,周昌在朝堂之上便极力反对,刘邦就问他不能废立太子的原因,由于周昌说话有口吃的毛病,便口吃的说,我说不清,,,但我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陛下想废太子,我不诏令。此时的吕后正在廊后听着他们再说什么,事后吕后看见周昌,当场就跪着感谢周昌,并说:要不是您力排众议,太子险些就被废掉了。
赵尧一次见刘邦忧郁,赵尧猜到刘邦的想法了,就问道:陛下是否是为,因为戚夫人与吕后不合,怕将来陛下万岁以后,赵王会被吕后所害,刘邦一听,正是他所想,便问到你有什么办法?赵尧随即说:陛下赵国的国相应该立一位吕后惧怕的人,这样便可以保护赵王刘如意,那用什么人呢,赵尧便推荐周昌,因为周昌对吕后有恩,就这样刘邦封周昌为赵国相。周昌起初不去。刘邦便说,我知道这是委屈你降职,但是只有你能保刘如意,所以我只能请你来帮忙,就这样周昌同意了。
刘邦死后那些嫔妃可就惨了,全部被抓去做苦力,戚夫人自然是少不了,没过多久吕太后就开始处理刘如意了,自然是先调虎离山,把周昌调回长安,然后吕太后再派人把赵王骗到了长安。皇帝刘盈知道后,亲自把弟弟刘如意留在自己身边,日夜和刘如意在一起,吕太后也就无从下手,但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终于有一天趁刘盈不在的时候,把刘如意用酒毒死了,刘盈回来后,刘如意早已经死了。
刘如意死后,吕太后就把戚夫人做成“人彘”。自此吕太后报仇结束了,刘邦即便是派周昌去赵国也没能保护的了刘如意,也就是说留后路也没能保住,甚至刘邦的第二步是,杀掉樊哙来警戒所有人,不要动刘如意,也因为樊哙被押解回来的半路,刘邦已经死了而没能实现,至于为什么杀樊哙,是因为他是吕后的妹夫,常有要帮吕后出头的传言。
其实虽然刘邦准备了两步来保刘如意,但是都没能实现,甚至可以说周昌的直肠子,根本不可能是吕太后的对手,更何况周昌还不如张良,萧何,怎么可能保得住,而这场矛盾,也主要是刘邦的一念之差,如果当初就没考虑过立刘如意为太子,或许就没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