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胡车儿能偷典韦铁戟,为什么不趁机杀死典韦?

胡车儿能偷典韦铁戟,为什么不趁机杀死典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瞬间懵懂 访问量:3405 更新时间:2024/1/7 11:35:00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先后收罗了很多猛将,比如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张辽、许褚、庞德张郃文聘等。其中,曹操最信任的两大贴身猛将,就是许褚和典韦。不过,许褚活得时间长,而典韦死得早。

典韦是怎么死的呢?跟曹操有关。

张济死了之后,他的侄子张绣继续统兵,贾诩做了谋士。后来,曹操亲自率大军攻打张绣,张绣听从贾诩建议,投降了曹操。但是,曹操好色,尤其是喜欢人妻,他睡了张绣的婶婶邹氏,气得张绣反了曹操。

但是,要杀曹操不容易,因为典韦时刻保护着曹操。为了保险起见,张绣和部下胡车儿商量,由胡车儿偷典韦的双铁戟,使其没有趁手的家伙,然后再趁机攻打曹操。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典韦没了趁手的兵器,虽然砍折了腰刀,甚至提着两个人作战,但是最终还是被杀。此一战,曹操侥幸逃命,他长子曹昂、爱侄曹安民,大将典韦以及坐骑大宛马,全部战死。

网上有人问:胡车儿在偷盗典韦的双铁戟时,为什么不直接将熟睡中的典韦刺死?

这个问题,可能是受了电视剧的影响。

1994版央视《三国演义》中,这段故事前后经过是这样的:

张绣投降,曹操问城中可有妓女,典韦说张济之妻邹氏容颜美丽。曹操让典韦把邹氏带来,曹操威胁邹氏,说如果不从了自己就把张济一家杀了。邹忌无奈,含泪唱曲答应了曹操。

张绣受不了自己婶娘被辱,和贾诩商量,要弄死曹操。因为忌惮典韦,张绣和胡车儿商量,要灌醉典韦,然后趁着他醉酒,偷出铁戟,这样典韦就不足为惧了。

果然,典韦喝醉了,胡车儿到他帐内偷出了双铁戟。而后,张绣趁机发兵,杀死了典韦,曹操败走。曹昂、曹安民战死,尸体找到了,但典韦连尸体都没找到。

电视剧这么改编演绎,确实有点奇怪。胡车儿都能去典韦房间偷铁戟了,怎么不顺便干掉典韦呢?直接杀掉,岂不是更好?

不知道编剧怎么想的,我猜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胡车儿不知道典韦是否醉酒,万一他醒了就麻烦了,所以他才偷了铁戟就走,这是最稳妥最安全的办法。其二,典韦所仗就是铁戟,没了铁戟,他就不可怕了,所以也就没顺手去杀他。其三,照顾剧情,毕竟如果这样干掉典韦,那典韦就太窝囊了,跟后面张飞之死也雷同了。

我以为,这些原因中,第三点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在原著中,胡车儿偷典韦的铁戟时,就是这么偷的。

这么看的话,电视剧里胡车儿偷铁戟时,似乎很简单。但是,在原著中可不是这样,原著写得很实际。

张绣和胡车儿商量时,胡车儿是这么说的。

当下献计于绣曰:“典韦之可畏者,双铁戟耳。主公明日可请他来吃酒,使尽醉而归。那时某便混入他跟来军士数内,偷入帐房,先盗其戟,此人不足畏矣。”至期,令贾诩致意请典韦到寨,殷勤待酒。至晚醉归,胡车儿杂在众人队里,直入大寨。

也就是说,胡车儿想去偷典韦的铁戟,其实很不容易。

因为典韦虽然要保护曹操的安全,但也有自己的营帐和护卫队。胡车儿别说白天,就是晚上的话,他也没法偷偷到典韦营帐里偷东西,因为典韦的队伍天天守着呢,根本靠近不了典韦营帐。

那怎么办呢?只能把典韦灌醉,然后让胡车儿混在其带来的队伍中。典韦醉了,自然不会察觉,其他人也不会管这事。

就这样,典韦被灌醉了,胡车儿混在了他带来的队伍里。回去的时候,胡车儿趁机进入到典韦的队伍里。这样,胡车儿才能靠近典韦营帐,并有机会偷走了铁戟。

为什么胡车儿不趁机杀了典韦?就因为时间紧迫,偷戟危险,更怕打草惊蛇。

胡车儿毕竟是偷戟,时间紧迫,有机会偷了铁戟就走,这才是最安全的。如果还想着去杀典韦,那万一典韦醒酒,又或者被其他士兵看到,那不但胡车儿危险,典韦也会察觉。

而且,曹操防范着张绣呢,中军帐在里面,张绣在外面。而张绣为了方便杀曹操,还找了借口,说新兵逃亡多,所以请求把营帐移到中军。因为靠近曹操中军,士兵害怕,就不敢逃跑了。

另外,即便胡车儿能趁机干掉典韦,他也不能这么做。

要知道,张绣的目的,不是典韦,而是曹操。张绣想干掉曹操,忌惮典韦,所以必须得让典韦没有趁手兵器,同时不能让曹操有所察觉。

试想,如果胡车儿杀了典韦,若是无人发现还好,要是被典韦帐下士兵发现了,那岂不是打草惊蛇?而且,一旦典韦被杀,嫌疑人只会是张绣,因为他请典韦喝酒了嘛。典韦那边才喝醉酒,这边立马被刺杀,傻子也知道谁干的。

所以,即便胡车儿有机会干掉典韦,也不能这么做。典韦不是目标,曹操才是,不能打草惊蛇。

标签: 典韦胡车儿曹操贾诩许褚夏侯惇

更多文章

  • 背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盗铁戟害典韦,胡车儿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留泽说美食标签:典韦,张绣,马超,铁戟,胡车儿,赵子龙,马云禄,曹操手下

    在《三国演义》中,很多读者讨论猛将。像吕布、关羽、张飞、马超、典韦、许褚、赵云等猛将自然不必多说,即便刑道荣、潘凤、刘三刀这些三流猛将,也因为影视剧中的搞笑片段,而大火了起来。其实,很多人可能忽略了,演义中还有一员猛将。这名猛将,出场时作者就介绍过他异于常人,某种程度比关羽、张飞还厉害,不但能背负五

  • 灵魂出演!《星汉灿烂》“程老太”竟然是《三国演义》中的“甘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BTV文艺频道标签:星汉灿烂,演员,老戏骨,郭涛,三国演义

    由赵露思和吴磊领衔主演的电视剧《星汉灿烂》正在热播,虽然才刚开播,不过剧中人物的特点却也清晰地表现出来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男女主,而是程家老太太,因为她太讨人嫌了。剧中的程老太太是由国家一级演员许娣饰演的,完全把老太太在演戏的那种感觉演了出来,让人一看就知道老太太在作妖了。在大儿子面前上演了又哭又

  • 刘备睡觉有个特殊癖好,让甘夫人羞涩不已,竟当面骂他玩物丧志!

    历史解密编辑:幽默海花英标签:刘备,刘禅,诸葛亮,皇帝,后主,富贵,孟子,昭烈皇后(蜀汉),三国,汉朝

    在刘备的众多妻妾中,最为贤良淑德的当属甘夫人了,也是最受刘备宠爱的一个,还生下后主刘禅,刘备称帝后,追谥亡妾甘氏为“皇思夫人”,而刘禅继位后,甘夫人更是被追封为“昭烈皇后”。刘备在三国时期里可以说是一位做得非常出色的皇帝,他的事迹直到今日几乎没有人说不知道的,像他三次去请诸葛亮出山也是非常经典的一件

  • 刘备休息前有一特殊爱好,连甘夫人也不喜欢,怒斥刘备成金句

    历史解密编辑:听说跟你说谈标签:刘备,刘禅,魏国,吴国,三国演义,豫州

    在刘备的众多妻妾中,最为贤良淑德的当属甘夫人了,也是最受刘备宠爱的一个,还生下后主刘禅,刘备称帝后,追谥亡妾甘氏为''皇思夫人'',而刘禅继位后,甘夫人更是被追封为''昭烈皇后''。甘夫人出身微寒,但长相姣好、肤若凝脂,亭亭玉立时,就如同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的霜雪一样。刘备早年多次丧偶,遇见甘夫人后,便

  • 刘备的怪癖:睡觉喜欢把玩“白玉美人”,甘夫人用一句话劝服

    历史解密编辑:宋明说生活标签:刘备,曹操,刘禅,赵子龙,吕布

    中国有个成语叫:“玩物丧志”,指迷恋某种事物,而丧失进取向上的志气;出处是宋代朱熹的《近思录》。这成语的意思和不务正业差不多。玩物丧志就像精神鸦片,牢牢地拽住一个人的思想,让他对其他该做的正事都提不起兴趣。普通人尚且怕玩物丧志,古代的君王更是要严明律己,连后妃都不得过度宠爱,更别提因为喜爱某个物件而

  • 刘备睡觉的怪癖:爱把玩“白玉美人”,甘夫人用一句话劝服

    历史解密编辑:鱼的故事标签:刘备,诸葛亮,曹操,周瑜,关羽,孙权

    宋·朱熹的《近思录》中有这样一句话:“明道先生以记诵博识为玩物丧志”。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无数因为玩赏喜好的事物,而消磨了志气的人物。春秋时期,卫国第十四代君主卫懿公便是如此,他因为对鹤的过度喜爱,最终导致国家军心不齐,战败而亡。对于这样的事例,后人往往都会十分感慨,原本有很多机会能够改变结局,却都

  • 甘夫人在刘备心中地位如何?刘备四度弃甘夫人独逃,死后却要同葬

    历史解密编辑:凌瑶读史标签:刘备,曹操,吕布,刘禅,赵子龙,关羽

    众所周知,三国在历史上乃是一个豪雄辈出的时代,与此同时,三国也是一众绝代佳人们争奇斗艳的时代。自古美人配英雄,曹丕拥有了洛神仙子甄宓,孙策拥有了端庄淑雅的大乔,周瑜拥有了花容玉貌的小乔,吕布拥有了妩媚多姿的貂蝉,孙权拥有了绮丽温婉的步练师……这些名冠一时的美女在史册中多有笔墨加以重点描述,但三国时期

  • 西晋宣穆皇后,司马懿之妻——张春华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司马懿,张春华,皇后,曹操,司马炎,司马昭

    三国末期,曹氏父子苦心经营的大魏最后终究还是为司马氏做了嫁衣,魏国也在司马懿之孙司马炎登基称帝的那一天彻底成为了过去式,新的国家“晋”在“魏”的躯体上诞生了。在“晋”诞生之后,晋武帝司马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曹操曾经梦到的三马同槽终于得到了应验,而我们今天的主角就是晋宣帝司马懿背后的女人,西晋宣

  • 太穆皇后窦氏:三岁头发与身高相等,天生不凡

    历史解密编辑:槿小澜标签:窦氏,太穆皇后,李渊,李世民,隋炀帝,天生不凡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自从秦王赵政自称为皇帝开始,建立秦朝,到近代袁世凯不得不取消封建王朝皇帝制度。在这2000多年中,中国皇帝多达400多人,一共有83个王朝。在历史的洪流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王朝的更迭,成王败寇。对于这些曾经统一过一个朝代的君王,通过历史,世人对于各个君王褒贬不一,秦始皇造就了

  • 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 太穆皇后一位英年早逝的幸运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小黎谈资讯标签:太穆皇后,李世民,李渊,唐高祖,李元吉,杨坚

    太穆皇后窦氏出生于门阀世家,父亲是北魏到隋朝时期的大臣,母亲更是北周的襄阳公主。又因生而不凡,有过目不忘之能,深得其舅父北周武帝的喜爱,抚育于宫中。在得知武帝过世,北周为杨坚所篡后更是语出惊人“只恨我不是男子,不能够解救舅家的危难”可见其性格刚毅,与众不同。成语雀屏中选的来由太穆皇后成人到了该嫁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