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水浒中宋江为何对武松束手无策?原因是什么

水浒中宋江为何对武松束手无策?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157 更新时间:2024/3/7 22:36:40

水浒中宋江为何对武松束手无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只要读过水浒的人,恐怕都有种很强烈的印象。宋江虽能长袖起舞,把许多好汉迷得五迷三道的,却始终无法对武松产生出多大作用,一直束手无策。最经典的事例有两个。

第一个,宋江在孔家庄救了武松,两人辞别时。宋江对武松千叮咛万嘱咐:到了二龙山后,最好撺掇着鲁智深杨志一起招安,你美好前程就押在这上面啦。可结果却是,武松根本不理这茬,反而后来是杨志率先提出加盟梁山。

第二个,梁山108将排位后,宋江公开提出招安,武松第一个反对,搞得宋江这个没面子。因为武松是他结义兄弟,等于最亲密的人,却也反对!幸好此刻,李逵蹦出来搅局,才给了宋江一个台阶,非要杀李逵,对武松却是好言安抚。

都知道,宋江在武松身上花费的心血最多,来了个“全套服务”:给银子,指导人生,做思想工作,却为何还是对武松束手无策?关键点在武松身上,概括说来就是,武松身上有两大“法宝”,正好克制宋江。

正气护身

梁山108将中,身上有正气这种法宝的好汉没几个,朱仝是一个,鲁智深是一个,但体现得最彻底的便是武松。宋江对这三人,从不敢主动翻脸,因为宋江身上最突出的便是满满的邪气!

如他对秦明,清风山上表面上还哥俩好呢,可背地里却坑得秦明全家被杀,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可转脸宋江却还满脸纯洁的问:“总管何不回青州?独自一骑投何处去?”

这事亏得是发生在秦明身上,若是武松,宋江敢吗?打死也不敢!因为对比一件相同的事,就能得出这结果。

宋江杀完阎婆惜后就逃跑了,武松杀完潘金莲后却主动自首,承担一切责任!那么武松为何敢这样?源于武松的干净!既,武松心里就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所作所为都要符合道义。

哪怕主动挑事醉打蒋门神时也这样,先要把责任(先动手)推到对手身上,最后事办完了还必然会告诉对方:我是谁。从来不会让别人去替自己背黑锅,啥都在阳光之下!

在这种正气下,宋江哪怕邪气冲天,也不敢正面对抗。倘若宋江坑秦明的这等手段,真用在武松身上。就凭武松可独立调查出害死哥哥凶手这能力,和他报仇雪恨的凌厉手段,别说宋江是江湖大佬,就真是“玉皇大帝的女婿”(宋江装疯时所说),武松也敢当面锣对面鼓,绝不委曲求全。

也许看到这有人会问,朱仝也是满满正气,却为何宋江就敢害朱仝?这就引出了武松身上的第二大法宝。

自主沉浮的能力和决断力

整部《水浒传》中,能做到自主沉浮的好汉,唯有鲁智深和武松。这哥俩都是做事不后悔型的。鲁智深从来都是主动去惹别人,如为救金翠莲,惹了镇关西,为救林冲惹了高俅,为救史进,惹吃官司等。

武松却跟鲁智深相反,他很少主动惹谁,都是别人惹恼了他——本想好好睡觉,老虎却要吃他。本想进行人生奋斗,潘金莲、王婆、西门庆等却害死他哥。本想安安生生娶妻生子,可张督监却要他命……结果无不遭到武松反杀。

因此来说,武松和鲁智深这哥俩,堪称是最自主沉浮的,无非一个主动作为,一个绝地反击,结果都是自主改变人生,独立担当一切后果。

而自主沉浮的这个“法宝”,正好克制住了宋江把命运交给别人的“求招安,得富贵”!

宋江非要让朱仝、卢俊义这种好人上梁山,是因他们能改变梁山浓烈的匪气。再说明白些就是为进行招安,做足面子工程。否则梁山上都是如李逵、王英这号人,谁敢招安他们?

但好人之中,却也有区别。如朱仝和卢俊义,都缺乏自主沉浮的能力,因为他们一直过得很滋润,遭到环境突变,就都束手无策了。可武松却由于一直生活在底层,他从来不怕改变生活环境。

若宋江真把坑朱仝或卢俊义的手段,用在武松身上,就凭武松绝地反击的能力和思维上的决断力,就算暂时无法杀掉宋江,也必会寻求一切机会。故而,这才使得宋江对武松一直是小心翼翼,哪怕结为兄弟了,也照样束手无策。

分析总论

通过分析武松身上的这两大法宝,显然可以得出如下两点结论。

其一:拥有正气者,“上苍庇护”。梁山上最正气的三位好汉,朱仝最终官至封疆大吏,鲁智深圆寂成佛,武松成清忠祖师。

反之看最邪气的两位,宋江被毒死,吴用自尽。这一对比就能发现差距了,终究还是邪不压正!这与其说是上苍的惩罚,不如说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做人做事,还是要讲究正气,不要因一时得失祸福,而忘记了“天地正气为本”这个不变的道理!

其二:自主沉浮者,“天助之”。鲁智深总是在危难之际有人相救,武松总是在绝境中非但不死,反而重生,就证明了这个道理。

毕竟,人还是要以自我奋斗为主题的,所谓:人在做,天在看,不仅仅是观察善恶,还更有补偿的味道。若再正气,却自己不去努力,也不会拥有一个不悔,且完美的人生!

标签: 宋江宋朝

更多文章

  • 宋孝宗为岳飞平反时,赵构为什么没有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构,宋朝

    关于宋高宗赵构的事迹你知道吗?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岳飞的平反,让很多人都觉得宋孝宗真好,太上皇赵构刚刚把位置传给他,他就为岳飞平反,完全不顾及太上皇赵构的面子,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健在的赵构为什么不反对呢?赵构禅位远房侄子说起赵构,躲过“靖康之耻”的皇子,最终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成为

  • 李元昊是什么时候称帝的?他建立西夏的过程又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元昊,西夏

    李元昊,别名曩霄、赵元昊,党项族人,西夏开国皇帝。1038年,李元吴在完成一系列立国准备后,正式在兴庆称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元昊在位期间西夏与宋朝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双方进行的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宋军损失惨重。此外,李元昊还开

  • 恨铁不成钢:爱新觉罗·奕纬,被父皇活活踢死的皇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爱新觉罗·奕纬,清朝

    爱新觉罗·奕纬(1808年5月16日—1831年5月23日),清朝宗室,道光帝长子。他的生母和妃是一个普通宫女出身卑贱,道光帝还在当皇子时府邸中一名给人端茶倒水,后来偶然一次机会,她生下了道光皇帝的第一个孩子。道光皇帝见到之后觉得自己颜面扫地,影响了自己的形象,所以,打心里不喜欢这个孩子。奕纬虽然在

  • 文鸯被人冠以“小赵云” 文鸯的下场为何还如此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云,三国,文鸯

    对小赵云文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被人冠以“小赵云”的文鸯,别看名字文绉绉的,其实很生猛。历代史学家评价文鸯,都对他的神勇感叹,说他“姿器膂力,万人之雄”,“出入万众,单枪匹马,所向无前”,“百战百胜,貔貅为群”。已经没有人可以相比,只好与貔貅这类猛兽为伍,

  •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为何不下令赐死刘备和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汉朝

    大家好,说起曹操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195年,挟持着汉献帝的李傕与郭汜两人发生内讧,在长安城中各自拥兵相攻。献帝派尚书、侍中去为李、郭二人和解,二人不从。为了争得政治上的主动权,郭汜阴谋将献帝劫持到自己的军营,不料未等郭汜下手,消息已经走漏,李傕抢在前面,派兵将献帝、皇后、宫人及大臣们劫

  • 柴进上梁山的原因是什么?他是被逼迫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柴进,宋朝

    柴进上梁山的原因是什么?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柴进是梁山集帅、富、贵于一身的人物。李应、卢俊义等人虽富有,但他们一个是庄主、一个是大富商,都没有柴进皇族子孙的身份高贵。若论帅气,花荣、吴用跟柴进不相上下,可他们的身份不富,也不贵,花荣在清风寨做个副知寨,吴用在东溪村当老师,

  • 卞夫人,曹操一生的最爱,三国最伟大的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卞夫人,三国

    卞氏,祖籍琅邪开阳(今山东临沂)。卞家身份低贱,世操卑贱职业,都是以声色谋生的歌者舞伎,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卞夫人虽然身世娼家但却有大师闺秀之风度。相传夫人出生的时候,屋里都充满了黄色光芒,卞敬侯像卜卦人问卜后说这个女孩子前途不可限量。这也就注定了卞氏不平凡的一生。东汉末年,身为东郡太守的曹操为了躲避

  • 乾隆皇帝有那么多个女儿,为何固伦和敬公主是最特别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固伦和敬公主,乾隆

    固伦和敬公主,是清高宗乾隆帝的第三个女儿,母亲是乾隆帝的原配妻子,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固伦和敬公主,生于公元1731年,即雍正九年。乾隆元年,继位之初,乾隆就将自己的这个女儿封为固伦和敬公主。可以明确的说,固伦和敬公主绝对是乾隆的诸位公主中,

  • 周勃等大臣为何在刘邦死后15年,杀光他的嫡孙?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勃,汉朝

    刘邦死后15年,周勃、灌婴等托孤大臣杀光他的嫡孙,原因为何?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刘邦死后15年,周勃、灌婴等托孤大臣发动政变,杀光了他的嫡孙。但是,刘邦若是泉下有知,只会感谢周勃,绝不会责备他。为啥?因为周勃等人为的是大汉江山。在刘邦心里,江山可比嫡孙重得多。而

  • 正史中糜芳是什么下场?也是被刘备杀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糜芳,三国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糜芳的故事。《三国演义》里,糜芳是最无耻之人,他是个害人精,害死了关羽,间接害死了张飞、刘备,还差一点害死了赵云。糜芳就像扫把星一样,逮谁害谁。在第四十一回,就胡乱陷害赵云,差点没把赵云害死。书中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