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子胤礽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 康熙为什么两次废立太子

太子胤礽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 康熙为什么两次废立太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233 更新时间:2023/12/5 20:27:25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康熙废太子,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康熙皇帝在位时期曾经两次废立太子,太子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

当了36年太子终被废,掀起历史上最惊心的储位之争,至今悬念未解

康熙皇帝是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虽然有瑕疵,但不能否认他为历史做出的贡献。康熙皇帝在位时削三藩,平定噶尔丹,一统台湾,这些功勋都是响当当的。但康熙皇帝在位最大败笔就是他两度废立太子,造成了储位之争,使王朝出现内耗。

康熙皇帝废立太子的事,是历史上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很多人不明白,最初立的太子胤礽为什么当了33年太子被废,后来康熙又重新恢复他的储位,然后没多久再度被废呢?关于这个话题,清史专家研究很多,但康熙作为一代英主,他废立太子自有打算,并不是无缘无故被废,太子胤礽的确存在问题。

第一,结党营私

胤礽是康熙第二个儿子,也是嫡生子,从小就被孝庄太后指定为太子。而且康熙为了培养这个接班人,倾注了大量心血。胤礽才能也不错,他善骑射,文化功底很深,从小就跟随康熙四次巡幸。康熙为了培养胤礽,特意为他制定特有的制度,礼仪着装及政事上,都注重锻炼胤礽。

胤礽也正是在这种严格的培养体制下,度过了33年储位,康熙四十八年突然被废,震动了整个清代。但半年后又重新立为储君。但康熙五十一年,胤礽再次被废。关于胤礽被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结党谋私,这是康熙皇帝绝对不能容忍的。

但作为储君的胤礽根本无法躲过结党这一环节。因为储君太子就是未来的皇帝,朝廷官员必然要巴结太子,于是很自然在太子身边形成了一强大的太子集团,而这一集团虽然对康熙忠诚,但势力过大,难免与康熙的皇权发生冲突。

但胤礽这个太子集团实力太强大了,其中为首的就是索额图,他是胤礽生母的亲叔。索额图称得上清代枭雄,他曾帮助康熙灭掉鳌拜集团,使康熙皇权巩固。如果此时康熙皇帝是一个软弱皇帝,索额图是一个能成大事之人。

索额图作为朝廷重臣,他当然向着自己的外孙。但索额图再厉害,他不该让胤礽做出一些逾越礼制的事。当太子仪卫超出康熙皇帝时,索额图没有制止,反而纵容。最大败笔就是索额图甚至想让外孙早早当上皇帝,这是康熙绝对不能容忍的事,康熙必定要出手。

康熙皇帝除掉索额图后,并没有把事态扩大,如果放在明代朱元璋手里,恐怕就要大开杀戒了。

胤礽复立太子七年后,在康熙一次木兰场围猎,康熙发现胤礽每天晚上都在他的帐篷外面活动,“从缝隙中窥测乃父行动”,这就引起康熙警惕,他认为太子要谋害他,使康熙再次做出废太子的决心。

太子是国之根本,康熙皇帝当然明白太子位置的重要性,但结党谋私甚至阴谋谋朝篡位这是康熙皇帝不能容忍的。为了杜绝结党营私的集团产生,康熙皇帝曾告诫过大臣及满清贵族,不要与太子及诸皇之间结成团伙。但康熙怎么能禁止这种情况发生呢。

胤礽被废除后,康熙四十八年时,大臣马齐、佟国维上奏建议康熙及早再立一个储君。这次把康熙惹急眼了,他惩处了马齐、佟国维。为什么康熙这样做?还是康熙害怕结党营私。如果再次立太子,那么大臣又要围绕太子形成势力,将来太子继位,就会出现大臣要挟皇帝的事情,必定要威胁的皇权。为了清代的长治久安,康熙吸取以前王朝在立储的教训,因此他决定再恢复太子之位。但复立胤礽后,胤礽做法让他再度伤心。

第二,不忠不孝

康熙皇帝作为清代入关后的第二任皇帝,他深受汉文化影响,很多体制都与中原传统接轨。而胤礽的很多做法,让康熙皇帝认为胤礽的人品不足以继承皇位。胤礽当太子后,狂妄自大,甚至奢靡纵欲,贪财好色,这些都不是康熙心中皇帝的形象。

胤礽对于康熙的反感,并没有在意,反而更加放肆,甚至把蒙古进贡的良马都据为己有,当着康熙的面责骂大臣,还把官员一脚踹在水里。这就与康熙心中宽容仁慈的皇帝相差很远。

康熙皇帝深受儒家传统的影响,他让最好的老师教授胤礽,在康熙皇帝的心里,当皇帝的要以“孝”治天,“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康熙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而胤礽都不具备。康熙对待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很尊崇,便胤礽从小生母死得早,根本就不了解孝顺。康熙皇帝认为胤礽“绝无忠爱君父之念”。康熙四十七年,他带胤礽及几个小皇子外出狩猎,但中途中皇十八子病重,作为大哥胤礽不管不问,康熙当即以兄友之义责骂了他。胤礽又未当回事。

康熙认为胤礽连兄弟之情都不讲,怎么能做一个仁君呢?康熙立太子时有三个条件:一是忠,忠于父皇不结党营私,二是仁,要仁义治国。三是孝,要讲究孝道。而胤礽性格暴躁,长时间的储君经历,让他始终在康熙压制下生活,因此胤礽把这种压抑平时发泄在属下身上,除了打骂,还用鞭抽。连郡王纳尔素、贝勒海善等人也“遭其殴挞”。胤礽变态的个性,使康熙再度想废他。

第三,暴虐性格

其实,胤礽这种暴虐性格与康熙也有关,康熙从小只注重培养胤礽的能力,却忽视了对胤礽心理培养。古代皇权社会不会想到心理。胤礽从小失去母亲,来自母爱的东西很少,而且又在康熙的威权之下学习工作,不免让他产生压抑感,时间久了胤礽就厌烦,也形成了他的性格。

胤礽过早的被立太子并不是好事,因为随着康熙其他皇子的长大,康熙皇帝也注重培养他们,让皇子都各自发挥自己的能力。随着诸皇子的长大,胤礽就感觉到了储位不保的压力。因为从当时的情况看,胤礽在学识上不如三阿哥胤祉,在韬略上不如四阿哥胤稹,而军事指挥能力还比不了十四阿哥。这种能力上的悬殊,也让胤礽产生危机感,继而把怒火发泄到下人身上,但每次发泄都会使康熙对他失望一次,最终让康熙想抛弃他。

胤礽是一个不会掩饰自己弱点人,特别是索额图死后,再无高人在其身边帮助其策划,也没有人敢于在他身边。这就使胤礽越来越走向康熙的对立面。

康熙皇帝经过两次废太子后,他已经无意再立太子。虽然有时大臣们提醒过他,但康熙都以各种理由拖延下去。甚至对建议他立太子的大臣进行打压,因此没人敢提立太子之事。不过康熙曾给大臣们一个承诺:“即使朕躬如有不讳,朕宁敢不慎祖宗弘业,轩之磐石之安乎?待到那时,尔等自知有所依赖敢。朕万看后,必择一坚因可托之人与尔等做主、必令尔等倾心悦服,断不至赔累尔诸臣也。”

那康熙心中的接班人是谁呢?没人猜得出来,大臣们一头雾水。不过胤礽两度被废,有一双眼睛始终在注视着他,此人就是雍正皇帝,他从胤礽被废已经揣摩透了康熙的心思,因此行事低调谨慎,为他继位奠定了基础。

标签: 康熙清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李信有哪些功绩?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信,秦国

    在影视剧《大秦赋》中,秦国灭楚之战一共进行了两次,第一次嬴政弃用身经百战的王翦,让李信担任主将。结果,李信先胜后败,嬴政不得不重新启用王翦。那么,这位李信是何许人?他在历史上的结局是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追击太子丹有功,深得秦王政厚爱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

  • 历史上审食其是什么来历?他与吕后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审食其,汉朝

    吕雉与武则天并称“吕武”,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吕后是汉武帝刘邦的第一任妻子,刘邦比吕雉大十五岁,先于吕雉去世,之后吕后临朝称制,帮助自己的儿子刘盈管理朝政,在吕后身边有一个重要人物审食其,陪伴了吕后的晚年生活。早年秦末起义时,刘邦响应陈

  • 阿史那氏:周武帝宇文邕皇后,二人的婚姻只是政治联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阿史那皇后,北周

    在影视剧《独孤天下》宇文邕与独孤伽罗是青梅竹马,宇文邕对她十分深情,但在真实历史上,宇文邕与独孤伽罗并没有交集,他有自己的皇后——阿史那氏,下面就来说说阿史那皇后的故事吧。周武帝宇文邕是北周第三位皇帝,也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代英主,他在位期间致力于改革,实行了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当时经济的恢复以及社会

  • 曹魏五子良将的实力怎么样?与关羽的三次交锋是何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关羽,三国

    关羽,字云长,东汉末年名将。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张辽、张郃、于禁、乐进、徐晃这五人合传,叙述诸

  • 吕布和貂蝉那么多年 两人期间为何连一个孩子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吕布,貂蝉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吕布和貂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貂蝉跟随吕布那么多年,貂蝉为什么连一儿半女都没有?原因出在什么问题上?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了解,司徒王允将貂蝉同时送给吕布和董卓,引起二人的冲突,借吕布之手除掉了董卓,后来貂蝉就跟随了吕布。那么貂蝉跟了吕布那么多年为何没有生

  • 沈妙容:敢与小叔子争权的陈朝皇后,亡国后选择回到故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沈妙容,陈朝

    南北朝时期中国南方与北方处于分裂状态,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能够兴文教、建治事的明君屈指可数,陈文帝陈蒨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南朝历代皇帝中难得一见的有为之君。一个男人成功的背后,必然离不开贤内助,陈文帝也不例外。下面就来说说陈文帝的皇后——沈妙容的故事。沈妙容,字妙姬,她的父亲沈法深在南朝梁时做过

  • 王朗对骂诸葛亮字字在理 王朗最后为什么还会输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王朗

    对诸葛亮和王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和王朗对骂的时候,王朗字字都很有理,最后为什么还会输?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曹丕去世,曹睿继位。诸葛亮认为,经过数年的准备,国内已经安定,粮草准备充足,便正式向魏国出兵。这就是蜀汉第一次北伐中原的军事行动。魏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始终没有攻打蜀国 司马懿是怎么想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对诸葛亮和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已经没有了对手,司马懿为什么再也不攻打蜀国?一提到司马懿,大家马上就想到他是三国时期曹魏阵营的一名权臣,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若是没有司马懿就不可能有后来的三国归晋。在历史上司马

  • 历史上第一位和亲的公主是谁?乌孙公主刘细君的悲惨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和亲,乌孙公主刘细君

    历史上第一位和亲的公主是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讲讲乌孙公主刘细君的悲惨一生,感兴趣的朋友就快来一起看看吧。乌孙公主刘细君原本是汉室的宗亲,她的父亲是江都王刘建,本名细君,是江都人(今江苏省扬州市)。元鼎二年的时候,汉武帝为了抗击匈奴派出使者出使乌孙国,乌

  • 朱瞻基在百姓眼中是一个好皇帝 朱瞻基是怎么差点毁掉明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朱瞻基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瞻基和明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明宣宗朱瞻基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为什么说朱瞻基差点毁掉了明代?明宣宗朱瞻基是朱棣的孙子,是明代的第五位皇帝。在百姓的眼中,他是一位好皇帝,文才武略样样精通,更是被朱棣隔代指认为皇太孙,这样一位好皇帝,却毁掉了明代,这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