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官员林偕春简介:曾以“五经魁”,独得翰林学士

明朝官员林偕春简介:曾以“五经魁”,独得翰林学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251 更新时间:2024/1/13 17:57:50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林偕春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林偕春(1537~1604年)

字孚元,号警庸,晚年自号云山居士。福建云霄佳州村郭墩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嘉靖四十四年,登进士,隆庆二年(1568年)“分校礼闱”获“五经魁”,独得翰林学士。其间,授史职编修,以侍读学士为太子太傅。万历元年(1573)拜太师。官至湖广参政。祖居福建云霄佳州郭墩,后迁居前涂村。偕春聪颖好学、磊落旷达,自幼随父(名贡,庠生,后封翰林院检讨)课读。嘉靖四十年(1561年)中举,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晋翰林院检讨、编修,亚中大夫,湖广布政司右参政。

人物生平

林偕春生长于内忧外患时期,对社会风情民间疾苦了如指掌

,怀走仕途展抱负之志,救民于水火。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至四十四年(1565年)间,广东饶平一带“盗贼”进入诏安、云霄等地,吏部欲添设臬宪,委以练兵诏邑,控制云霄,林偕春以“官多民扰”家宰陈述理由,后罢设;时云霄有少数不法之徒常于乡间抢劫,参戍与巡海宪臣议请朝廷夷以兵革,林偕春即向朝廷反映情况,倡导乡民联防,使不法之徒销声匿迹(后著《条上弭盗方略》),避免了一场兵祸。林偕春博学多才,工于古文、辞、诗歌,文章气节兼之。“戊辰(隆庆二年,即1568年)分校礼闱、所得南宫之士独盛”。

万历元年(1573年)奉诏纂修武宗、世宗两朝实录,经筵展书、管理诰敕。万历二年(1574年),《实录成》,首辅居正派典籍要偕春为其撰述增褒饰语,以“言有体”给予拒绝,宁挫一官、不假一字,为此被张居正记恨。翌年(1575年),按例时京官考察,居正找不到林偕春的把柄,便以例转为由,摈其出翰林院,调任湖广按察司副使。偕春知是居正报复,行至淮安“疏乞致仕归”。家居期间,于万历七年(1579年)应漳浦县令朱廷益邀请,参与续修《漳浦县志》。

万历十年(1582年),居正死,复偕春为两浙提学,将赴任时,应乡民请求,向县令和巡抚提出蠲免云霄公溪舶饷事,虽得罪了地方官员,也不为悔。督两浙学政期间,为朝廷选拔的人才“不胜编录”,曾破例准许未参加岁考的陶望龄补试,并据其才学拔居榜首,为此而被直指使弹劾挂职(后望龄会试第一名,殿试第三名)。万历十三年(1585年),补南赣兵备道副使,时岑冈一带有义民“作乱”,众议主张用兵征剿,独偕春以“胜小不武,滥杀非仁”力争,巡抚接受他的意见,经抚慰使骚乱平息,受到朝廷钦赏。万历十四年(1586年)升任湖广布政使司右参政,分守荆西。时荆西大旱,他全力组织抗灾赈济,百姓无不感恩戴德。不料次年(1587年)京中传来消息,又有人抓住浙江考试一事对他造谣中伤,他感叹说:“这么大的宇宙竟容不得一个林偕春,那我就只好逃往醉乡去了!”遂在署壁上题下“赤魃为灾气蕴隆,宵衣露祷意匆匆。谁知六事空惆怅,尽在狂夫萋菲中”、“深居慈母织含辛,谁信曾参解杀人。投抒不为三至动,还教世事假成真”等诗句后,携带家眷弃官归里,从此不再出山。弃官家居后,筑小斋悬匾“读书谈道”,云霄读书人上门请教求学者络绎不绝。前涂是浦、云、诏交通必经之道,往来官员慕名,经常上门拜望请教,他只谈民间利弊得失绝不涉及个人私事。明制官员致仕家居,照例每月由地方发给车马费,他一概辞谢,说:“我安步当车很是舒适,怎能增加地方的负担!”因而更加受人敬重。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偕春逝世,云霄人为之罢市奔丧,葬于云霄马径山,入祀漳浦乡贤祠。清光绪九年(1883年),云霄厅绅商各界募款在竹仔街(今南强路)漳江之畔建云山书院,雕像崇祀,其少年时在南山寺右侧的读书处也由乡民建为南屏书院。

标签: 明朝林偕春

更多文章

  • 春秋时期其他诸侯都是叫公 楚国为什么敢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楚国,周天子

    还不了解:楚国国君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何楚国国君可以称王,而其他六国国君不能?周代有伯子男五等,各诸侯国按其王爵级别划分,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级别与我们平时所了解的不甚相符。齐国,建国于公元前1044年,姜太公为二等诸侯;秦国,建国于公元770年,秦

  • 明朝“前六君子”魏大中简介:少时家贫,却自学成为生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魏大中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封德彝:唐朝时期宰相,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封德彝,唐朝

    封德彝,本名封伦,字德彝,唐朝时期宰相,北齐太保封隆之之孙,隋朝通州刺史封子绣之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封德彝出身渤海封氏。智识过人,初为越国公杨素幕僚,结为姻亲。负责督建仁寿宫,升任内史舍人。隋炀帝时期,受到内史侍郎虞世基倚重,狼狈为奸,使得朝政日益败坏。江

  • 诸葛瞻死后姜维尚在 刘禅为什么就直接投降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禅,姜维,诸葛瞻

    对诸葛瞻和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明姜维尚在,为何诸葛瞻一死,刘禅就投降了?一、为何蜀汉灭亡会让人痛心?无论看《三国演义》,还是深究正史。蜀汉的灭亡都是让人非常痛心的一件事。也正是因此,后人对刘禅的评价,明显存在两极化——当然,主流还是否认的,几乎全部集

  • 王珪:唐初四大名相之一,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王珪,唐朝

    王珪,字叔玠,唐初四大名相之一,南梁尚书令王僧辩之孙,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珪出身太原王氏祁县房支乌丸王氏。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入召秘书内省,授为太常治礼郎。受叔父王頍牵连,逃遁终南山。唐朝建立后,历任世子府咨议参军、太子中舍人、太子中允,成为隐太子李建成的心腹

  • 法正实力有那么恐怖吗 为什么说法正不死就没有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法正

    还不了解:法正和三国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到底有多恐怖?正规的历史之中将法正说成了是刘备的谋主,这个含义就是说刘备的一切战略谋划都是从法正这里得出来的感觉,而诸葛亮则是被形容成为了刘备的肱股大臣,这二人之间的区分和职能一下子就出来了。

  • 后世如何评价王珪?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珪,唐朝

    王珪,字叔玠,唐初四大名相之一,南梁尚书令王僧辩之孙,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珪出身太原王氏祁县房支乌丸王氏。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入召秘书内省,授为太常治礼郎。受叔父王頍牵连,逃遁终南山。唐朝建立后,历任世子府咨议参军、太子中舍人、太子中允,成为隐太子李建成的心腹

  • 张飞和关羽生前都做过什么 两人后代待遇差距为何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关羽,张飞

    还不了解:关羽和张飞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亡后,张飞一家安然无恙,但为何关羽满门被杀?公元263年,后主刘禅率文武群臣,向魏国大将邓艾投降,至此,蜀国宣告灭亡。蜀亡后,关羽后人全家被杀,而张飞一家人却安然无恙,不仅如此,还颇受礼遇,同为“桃园三结义”的兄

  • 清朝妃子戴长指甲套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清朝

    清朝妃子戴长指甲套的原因是什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过去的2000多年里,经过了不知道多少次的更迭,换了多少的帝王,或许我们都有一个梦想,可以享受到无尽的财富,可以随意的使唤,最重要的是,其他人见到你都要三拜九拜,这是何等的荣他那时只觉得自己做了一名帝王,过着安逸的日

  • 历史上的薛仁贵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有何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薛仁贵,唐朝

    唐朝是中国古代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的朝代,由李渊建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在中国古代,皇帝贵为一国之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这样的身份,他想要见到一个人,自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要圣旨一下,不从命之人只有死路一条,更何况,被皇帝召见是一种荣誉,大部分人求之还来不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