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朱高煦是以什么罪被处死的?

历史上朱高煦是以什么罪被处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868 更新时间:2023/12/30 12:44:13

朱高煦明朝宗室,成祖朱棣次子,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朱瞻基处理朱高煦的方式是不太让人理解的。

朱瞻基在进京准备继承他父亲朱高炽皇位的时候,朱高煦就在半路上伏击朱瞻基,想把朱瞻基刺死。只是因为朱瞻基警惕,而朱高煦做事不细致,最终朱高煦才没有得逞。

要知道,刺杀皇帝,那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之罪,也是古代最大的罪。对于这样的人,朱瞻基怎么处理他,都是不为过的。但是,朱瞻基却并没有处理他。不但不处理他,竟然还厚赐他。对他的厚赐,超过了其他藩。《明史》上这样记载:“及帝即位,赐高煦及赵王视他府特厚。”

朱瞻基当皇帝后,第二年,朱高煦就造反。当时,朱瞻基亲自率军,前往抓捕朱高煦。等到朱瞻基抓到朱高煦后,也并没有怎么处置他,只是把他带回京城,废为庶人,并关押了起来。

前面我们刚说了,所有想抢夺皇位及危及皇帝安全的人,都是大逆不道之人,都是要用最重的刑罚来处理他的。但是,朱瞻基处理了所有那些跟着朱高煦造反的人,却就是对朱高煦从轻发落,只是把他废为庶人,看守起来。而且,还不时去看他。

可是,为什么当朱瞻基又一次去看朱高煦的时候,仅仅因为朱高煦伸了一下腿,绊倒了朱瞻基,朱瞻基就把他盖在一个大铜缸之下,在铜缸周围堆满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烤死了呢?

比较起来,朱高煦想刺死朱瞻基,以及朱高煦造反的行为,肯定要严重得多。如此严重的行为,朱瞻基都能够从轻发落。而绊倒朱瞻基的行为,则肯定要轻得多。为轻的行为,朱瞻基反而要下那样的重手呢?

我认为之所以有这样的区别,是朱瞻基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其一,政权是否稳固。

朱瞻基在进京的过程中,以及在刚当皇帝的时候,朱高煦行刺以及造反,朱瞻基能够容忍他,是因为当时朱瞻基的政权还不稳固。

为什么说朱瞻基的政权还不稳固呢?因为朱高煦之所以一心想当皇帝,其实是他的爹朱棣害了他。当年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由于朱高煦英勇善战,因此朱棣一高兴,就表示将来夺得江山后,一定立他为太子。但是朱棣当了皇帝后,综合考虑,却并没有立他为太子,而是立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为太子。这就让朱高煦很不服气。而天下的人,也多多少少有些同情朱高煦。

朱高炽当皇帝不到一年就去世了,这样一来,朱高煦又觉得自己有机会了,天下人中,也有人觉得朱高煦确实应该继承皇位。

从这里可以看出,朱瞻基继位,政权确实是不稳的。

如果朱瞻基在政权不稳的情况下,便对朱高煦进行残酷打压,天下人肯定会有很多议论。这对朱瞻基的统治,肯定是不利的。所以,朱瞻基不会严厉处置朱高煦。

其二,事情是否极端。

前面两次事件,朱瞻基没有严肃处理朱高煦,是因为朱瞻基想让天下人都看看,朱高煦有多么的可恶。

在朱瞻基看来,朱高煦也就是个跳梁小丑,没有多少头脑。而且朱瞻基对朱高煦进行了严密的监控,朱高煦根本就翻不起什么浪子。朱瞻基只是要让朱高煦多做几次这种大逆不道的事,从而给朱高煦定性。让那些对朱高煦多多少少还有点同情的人,再也不会同情他。

到那时候,朱瞻基再杀朱高煦,就显得顺理成章了。就算朱瞻基用如此严厉的手段杀朱高煦,也不会有人再议论了。

其三,手段是否严厉。

前两次朱瞻基都饶过朱高煦,手段相当温和。朱瞻基这样做,并不是表明他能容忍这样的事情。第二次朱高煦造反的时候,本来朱瞻基派个人去打他,就可以了,但是朱瞻基却一定要御驾亲征。由此也可以看出,朱瞻基实在是无法忍受的。

但就算是无法忍受,朱瞻基也要表现出怀柔的样子。表现出这个样子,体现的是朱瞻基的宽宏大量、皇恩浩荡。

皇恩浩荡当然不是朱瞻基的目的,皇权是需要权威的。显然,朱瞻基一直在等机会。事不过“三”,到了“三”的时候,就算那朱高煦只是勾了朱瞻基一脚,朱瞻基也要让天下人看看,挑衅皇权带来的,是怎样的后果。

标签: 朱高煦明朝

更多文章

  • 乾隆让位给嘉庆是真心的吗 乾隆三年太上皇里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清朝

    还不知道:乾隆是真心让位给嘉庆的吗?当太上皇的三年多时间里他都在干什么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都知道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极少数主动让位的皇帝,他在85岁这一年主动让位给儿子嘉庆,但是乾隆在让位之后当太上皇期间,他主要的任务就是揽权再揽

  • 平阳公主两度丧偶又是寡妇 卫青为何还会娶比他大十几岁的平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卫青,平阳公主

    对为何一代名将卫青会娶一个比他大十几岁还两度丧偶的寡妇为妻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朝第一名将卫青最后娶了一个两度丧夫还比他大十多岁的寡妇是不是有点令人称奇,不过如果知道这个寡妇身份就会知道卫青有多么谨慎明智了,卫青要娶的寡妇不是别人,此女正是当时汉朝皇帝

  • 历史上朱元璋曾狠心赐死过自己的两个儿媳,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明朝

    常人言“伴君如伴虎”,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悠悠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经20多个朝代,诞生了400多位皇帝。在这些帝王中,能像朱元璋一样白手起家者,为数并不多。朱元璋是典型的乞丐皇帝、平民皇帝或者说是草根皇帝。从这一点上来说,朱元璋值得敬佩。对于朱元璋的评价,在中国历史发展当中,历来褒贬不一。如果非

  • 三国众多名将中,有哪些人最后的结局是战死沙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颜良,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正史中,三国有四位名将战死沙场,真正做到了马革裹尸,按理来说,作为武将,战死沙场是最好的归宿,但是,谁死的最不值呢?谁死的最憋屈呢?这里面按战死的先后顺利排列。第一位战死沙场的是袁绍大将颜良。颜良是河北四庭柱之首,孔融称

  • 周遇吉是什么人?宁武被屠城时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遇吉,明朝

    明朝末年,大厦将倾,崇祯帝呕心沥血,却也挡不住国家走向覆灭的步伐。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明史》:遇吉巷战,马蹶,徒步跳荡,手格杀数十人。身被矢如猬,竟为贼执,大骂不屈。贼悬之高竿,丛射杀之,复脔其肉。这是“宁武屠城”时,《明史》记录的明末名将周遇吉的死前的英勇壮举。既然说

  • 李继勋为北宋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继勋,宋朝

    李继勋,北宋名将、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文章。他因为年龄最大,所以为十兄弟之首。李继勋也在十人之中升职最快,最先成为节度使。那李继勋是如何为后周与北宋建功立业的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早年从军李继勋早年从军,跟随后汉天雄军节度使郭威,在他手下担任护卫。广

  • 曹丕为了顺利接手曹操的位置 曹丕都做了哪些准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丕,曹操

    对为了顺利接班,曹丕做了哪些努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魏文帝曹丕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一直都以阴险小人的形象著称于世,跟他飘逸洒脱的弟弟曹植形成鲜明对比。论本事,他不如他爹曹操,论才华,他不如他弟弟曹植

  • 史天泽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元朝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史天泽,元朝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郭子仪是唐朝名将,足智多谋,骁勇善战,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大功,同时他不居功自傲,懂得适时急流勇退,成为皇帝与群臣都赞许的贤臣。元朝时就有一位名臣史天泽,为大元效力五十年,深得元世祖与百官信任,堪称元朝版的郭子仪。那史天泽是如何

  • 三国时期的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是哪些人?他们的实力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江表十二虎臣,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为孙吴基业的开辟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功勋。陈寿在《三国志》中,将十二人合为一传,盛赞他们为“江表之虎臣”!那么将江表十二虎臣中,谁的战斗力最强呢?小编根据史书中的

  • 陈祗: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世蜀汉后主刘禅的宠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陈祗,蜀汉

    陈祗(?―258年),字奉宗,汝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大司徒许靖兄长的外孙。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祗早年受费祎的赏拔,董允死后担任侍中,逐渐成为蜀汉后主刘禅的宠臣,官至尚书令、镇军将军,权力甚至超过大将军姜维。陈祗支持姜维的北伐中原,假意与宦官黄皓交好,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