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的死和萧何有直接关系吗?

韩信的死和萧何有直接关系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796 更新时间:2024/2/6 19:52:19

韩信的死和萧何有直接关系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杀韩信的是吕后和萧何。过程在史记里讲的很清楚。有传说韩信参与代相陈豨的叛乱,打算释放关中囚徒作乱。吕后于是假传刘邦得胜,陈豨已死,邀请大臣参加庆典,萧何手书强邀基本称病不朝的韩信也参加,之后杀韩信于长乐宫钟室,夷三族。刘邦这时候确定在亲自带兵平叛,根本没时间处理这个。至于韩信这时候有没有谋反,可能性不大。

成为淮阴侯后,他基本是半隐身在家里,称病不朝是常事,高傲的他也看不上长安城的诸侯们,羞与之为伍。这样的人在刘邦心腹之地准备搞小动作,讲不通。还有就是陈豨叛乱书记很混乱,很难相信素有谋略的韩信有参与谋划。除了韩信这位天才,目前为止刘邦还真没担心其他人。从之后的事件来看,彭越手到擒来,英布难一些,但还是一战而胜。

这时候,真正操心未来可能的危险,是吕后。假如韩信他们活到刘邦去世,吕后和那位惠帝能支持多少年?史记里吕后在这里会那么的活跃,完全超过刘邦本人(诱杀韩信,建言杀彭越,传尸刺激英布)。刘邦对韩信的感情很复杂。之前屡立战功的韩信,要说刘邦不喜欢他,信任他,是不可能的,汉军主要有两支在关外作战,刘邦一路韩信一路。然而韩信在灭齐之后趁刘邦对峙项羽的时候开价请求封王,先前齐王之前决定与汉和,韩信这次被蒯通鼓动,兴无意之战,为自己邀功,置刘邦的危险于不顾,之后也迟迟不配合汉军合围项羽,直到价码合适才开动。

就算之前他给刘邦的印象有多好,立下再多的功劳,这时候只怕也就成了趁人之危、不甘人下的野心家了。更可怕的是,这位野心家的谋略武功无人能比。对于韩信的处理也表明了刘邦本身的矛盾心情。作为危险分子,放在人多且富裕多有资源且有威望的齐地,太过冒险;但作为战功第一的韩信无故夺爵是很是忌讳,所以采用了移封的手段,把他安排到楚地。韩信是楚人,移封地到这里也说的过去,但实际上这确实很阴险的一步。垓下合围杀死项羽韩信是首功,而项氏在楚地有很高的人望。

其次,韩信在楚地是底层出身,没有什么身份背景以及人望,作为楚王的基础是皇帝的信任,早期这点动摇的话很容易动摇封国。即便这样,刘邦还是不放心,所以抓住了钟离昧事件后,趁机夺下楚国,也能堵住悠悠众口。事情在汉六年。韩信死后,刘邦加封萧何为相国,大加赏赐,但大家都恭喜他时,召平却明确指出这是刘邦在疑心他的立场还有忠心,劝萧何拒绝封赏,捐家产供军用才打消一点,之后自污甚至差点丢掉地位才勉强应付刘邦,这还是同年刘邦死了,要不还不知道要出多少幺蛾子。要是有提前通气很难说刘邦会对萧何起这样大的疑心。夺下权力,扑灭未来可能的反叛是一回事,真的要斩草除根刘邦却犹豫了,这时候仅有的重大叛乱是自己一手炮制,他对未来还很有信心,沉醉在胜利的喜悦中。

汉六年到汉十一年几年期间韩信生活平平稳稳,韩信很不如意,羞于与朝臣诸侯为伍,时常称病不朝,但还是享有很高的威望,能出现在刘邦身边对话。要是刘邦有意杀他这段时间不太可能找不到借口,他能活着应该还是刘邦心有不忍的原因。然而之后刘邦却屡屡遭到叛乱。韩王信,带给他平城被围的奇耻大辱;赵相贯高的刺杀惊出他一身冷汗;最重要的还有陈豨,作为心腹重臣,守一地重任却背叛,勾连匈奴作乱,对他的信心打击非常大。之后梁王彭越(诏令平叛却称病不来,只派将领带兵)、燕王卢绾(疑似与匈奴陈豨有勾连)都是因为这件事开罪刘邦,落得家破人亡。

如果吕后没有动手,可以想象,经历这些事之后的,刘邦回到长安的话,对韩信也不会太心慈手软了。人是会变化的,历史是人类过去的活动,没理由相信人在历史中会始终是一个颜色。曹操前半生(衣带诏之前),司马懿大半辈子(曹丕、曹睿时代)都算得上忠贞主上,但时局一但变化,聪明人也会变得非常之快,甚至让我们瞠目结舌,带太多的道德色彩进入历史臧否他们的功过,没什么太多的作用,因为这是人面对生活的生存的本能。

标签: 古代三国

更多文章

  • 同样都是出川 韩信和诸葛亮结果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信,诸葛亮

    还不了解:韩信和诸葛亮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能出川而诸葛亮出不了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写尽了茫茫秦岭,对蜀地和关中的阻隔,蜀道艰难,自古易守难攻。但是,同一块战场,不同的历史人物,却在书写着不同的故事,韩信辅佐

  • 关羽“汉寿亭侯”的封号有什么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寿亭侯,关羽

    众所周知关羽因斩颜良诛文丑,助曹操解了白马之围,汉献帝封其为“汉寿亭侯”,那么“汉寿亭侯”的封号有什么深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然而就是这个“汉寿亭侯”的爵位却被许多人误解为大汉的寿亭侯直至今日。事实上关羽的爵位并不应解读为大汉的寿亭侯,而应是汉寿亭的亭侯之意。罗贯中在《

  • 卫灵公:卫国第28任国君,为人多猜忌且脾气暴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卫灵公,卫国

    卫灵公(前540年—前493年),姬姓,名元,春秋时期卫国第二十八代国君,前534年—前493年在位。因多猜忌且脾气暴躁留下不好的史学评价。但其擅长识人,知人善任,也正是他提拔的三个大臣孔圉、祝鮀、王孙贾的合作,才使卫国的国家机器运行正常。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

  • 汉末三国时期诞生了众多名将,关羽的真实水平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关羽,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汉末三国,名将如云,蜀汉有以关羽为首的“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曹氏宗族大将,东吴有江东十二虎臣,在这些猛将中,有的善于进攻,有的善于防守,那么,关羽是既善于进攻,又善于防守的名将吗?关羽在他们中间,属于什么水平?和谁相当?关羽是刘备手下第一名将,善于进攻

  • 高颎简介:隋朝著名宰相,史称其有文武才略,明达世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高颎,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高颎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高颎(541年

  • 历史上李渊心中的继位者是谁?真相是李建成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渊,唐朝

    李渊,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李渊到退位之前,面对的都是一个他仍旧理不清思绪的局面。你说李渊心里一直想立的储君肯定就是李建成吗?其实未必,而且立储这件事的本身,他都不是李渊能够绝对控制的问题,看似李渊想让谁当太子就谁当,可李渊受到的威胁,却是来自于另一

  • 刘邦的谋士陈平人品究竟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古代,汉朝

    刘邦的谋士陈平人品究竟如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陈平是西汉初年刘邦集团的重要谋士之一,在很多关键时刻正是陈平的智谋才让刘邦转危为安,可以说他是西汉的开国功臣。建国后,陈平封侯拜相,经历了刘邦、惠帝、吕后和汉文帝几朝,最终得以善终。陈平小时候家里很穷,但这并没有影

  • 韩桓惠王的政治方针是怎样的?韩国的商业与农业发展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韩桓惠王,韩国

    韩桓惠王,姬姓,韩氏,名然,韩厘王之子,战国时期韩国国君,在位共34年。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韩桓惠王在位时,韩非多要求推行法治。韩桓惠王二十七年,郑国奉桓惠王之命西去秦国,劝说秦王兴修水利工程,是为郑国渠。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2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

  • 汉朝奸臣江充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汉朝

    汉朝奸臣江充最后是什么结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巫蛊之祸的始作俑者是奸臣江充,正是他构陷太子导致这一切的发生。虽说卫子夫和太子刘据都被迫自杀了,但害死他们的奸臣江充也被太子起兵后直接诛杀了。这还不算,后来汉武帝渐渐的醒悟了,他也知道自己的儿子和老婆挺好的,是被奸

  • 刘邦之后吕雉狠心手辣 刘邦为什么不让吕雉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吕雉

    对刘邦和吕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明了解吕后阴狠毒辣不会放过戚姬,为什么不让吕后陪葬呢?公元前195年,身受箭伤的刘邦,赶走了皇后吕后给他请来的名医,决定不再医治坦然面对死亡!令人意外的是,临终前,他没有召来他最宠爱的戚姬,而是他早已经不爱的元配吕雉,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