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最累的明臣夏原吉,他曾反对朱棣吗?

最累的明臣夏原吉,他曾反对朱棣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873 更新时间:2024/1/19 19:34:39

最累的明臣夏原吉,他曾反对朱棣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章介绍。

永乐盛世是明朝的一大高峰,朱棣更是用自己的才华与努力,开创了多项壮举,从郑和下西洋到迁都北京,再到修永乐大典,几代人的辉煌居然在一代人手中实现,永乐帝成为了伟大君

但是这些伟大的奇迹,都需要人来创造,而朱棣的理想都靠着夏原吉像一头老牛在拖动着。正因如此夏原吉被评价为明朝最累的官员,

他像一头透支的老牛拖着国家前进。那么这位累到极点的大臣,是如何看待皇帝所开创出来的所谓的永乐盛世呢?

功劳颇大,史记却少有记载

每当我们说起到永乐朝廷,可能就会想到,曾经伟大的朱棣,还有大名鼎鼎的郑和,但是除了这些人以外,永乐朝廷里面的官员却似乎知之很少。我们对待历史人物总是有一种历史英雄主义,所有的辉煌都是靠那些君王创造的,所有伟大的奇迹都是靠某些重要的人物所衬托出来的,但其实在这些人物之下,

还有很多努力让这一切实现的螺丝钉,而在永乐年间,让这所有伟大工程有条不紊运作起来的人就是户部尚书夏原吉。

在明史记载中夏原吉这个人,并没有多高的官位,他一直都是户部尚书,也就是财政部长,但奇怪的是这位财政部长,在历史中没有太大的功劳显示,他唯一的历史功绩就是,曾经治理过黄河。但又通过其它的历史记载,当年夏原吉是支撑朱棣王朝最坚实的一个顶梁柱,他的作用之重要,简直让朱棣都离不开他。夏原吉是以财政部长的身份帮助朱棣处理超越六部权力的事物,从郑和下西洋到永乐大典他都全部参与,并且是主要负责人。就连朱棣临终之前唯一念叨的一件事情就是,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爱着我,那就是夏原吉。

通过这些历史记载,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朱棣年间最重要的大臣就是这位夏原吉,所以看起来毫无历史存在感,但是其作用却犹如通天柱,以至于朱棣在临终之前还在想念着他。而且在《百家讲坛》讲永乐盛世的时候,

不止一次讲到了这位著名的官员,那些百家讲坛的教授,也多次评价夏原吉是明代历史上最累的一个大臣,他的劳累程度已经超过了张居正

在其位,谋其职

因为他是财政部长,而朱棣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巨额的财政支出,例如

下西洋的时候,朱棣一次性就要求,60多个建船厂全部开工,这需要巨额的财富与资源的调度。这些庞大的数字使得以博闻强记为著名的夏原吉,居然随身携带着一个笔记本必须要随时给出朱棣想要的数据。

平日的数据量大到让一个记忆力超人的户部尚书都要带着笔记本上朝,显然这样的工作量简直大得惊人。但这还只是其次,庞大的数量如果记忆不过来,还可以找手下人帮着记忆,但是,

帝国要进行那么多的工程,必须要庞大的资源输出,而帝国就这么点钱财与家当,该如何让这一切稳固的运行下来而不倒下,可是真的憋坏了夏原吉让他想尽了办法。

在当时有记载,夏原吉为了确保郑和下西洋能够继续的运行下去,他不止一次发动了所谓的最早的众筹,他要求当地的商人把自己的货物与郑和的船队进行挂钩,然后通过这些贩卖的物品进行交换得来他们想要的奇珍异宝。这样使得商人愿意投资入股,而且也使得郑和的船队获得了更多的货源。当官员们因为国家服务空缺,拿不出更多的钱财的时候,夏原吉居然还想出办法拿海外交换回来的那些奇珍异品,发给官员做工资,让他们在市场上叫卖,然后还有不少人因此发财。

虽说夏原吉把他的智慧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他的无奈可谓是表现到了极点,

当一个财政大臣每天只能与商业打交道,每天与商人进行磨嘴皮子,这样的户部尚书这位是真的被钱逼疯了。

面对如此庞大的工程数量和完全透支国家的行为,这位户部尚书对于朱棣的新政又是什么态度呢?答案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夏原吉居然坚定的支持朱棣所有的政治举措。

身为户部尚书,他知道朱棣一直在透支国家的财富,如果没有玩好,必然会使国家崩溃,

夏原吉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他知道朱棣这么做,就是要形成整个帝国的文化政治核心圈,这是让大明王朝成为超越元朝的存在。

虽然这些举动要耗费巨额的资源,但是它会给未来的大明王朝乃至整个华夏帝国带来巨大的影响。

当皇帝为国家拼尽全力折腾的时候,底下的官员是人声鼎沸,夹在中间的夏原吉可谓是忙坏了,他一方面安抚皇帝的怒火,直接说大臣的不明事理,这是他们的失误,但却不是最过,另一边又跑到大臣的中坚说皇帝此举是有益于未来长久计划的行为,大家也应该要好好的跟着皇帝走向前看。

结语

可以说他被新政的资金问题压得抬不起头来,因为改革导致的君主与大臣的矛盾忙得焦头烂额,到最后他只能把所有的矛盾集中在自己的身上。

在某一个时期里面,大臣们怨恨夏原吉失去了对国家的尊重,而皇帝也认为夏原吉不懂得掌握权力,让大臣放纵。

最终的结果就是夏原吉被朱棣丢下了监狱,差点因此死亡。

但不得不说,在那一段辉煌的日子里面,朱棣在那里天马行空的创造各种各样的奇迹,而这一切努力的实现与创造,确实有夏原吉这头老牛在拼命的拉着往前跑。夏原吉被这些传奇的创造累到想死,并且还被皇帝与大臣都记恨,但是他依旧无怨无悔。正如之前学者所说,如果对于朱棣的改革要有怨言的话,夏原吉是绝对的第一个能够提出反对意见的人物,但是他却坚定的支持朱棣。

因为在夏原吉看来,朱棣只是一个符号,而他要拥戴的是一个伟大的王朝和一段伟大的岁月,为了这个伟大的王朝与岁月提供自己所有的精气神,代价有多大都毫无怨言。也正因为夏原吉的这种坦荡,才使得朱棣在临终前感慨夏原吉爱他,夏原吉对于永乐盛世贡献简直大到了极点,他是明朝最累的官员,但却又是最拥戴永乐王朝的大臣,他的远见让人佩服他的努力与辛劳让所有人感慨,鲁迅先生曾说俯首甘为孺子牛,这说的莫过于夏原吉这样的人。

标签: 古代明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宋晟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晟,明朝

    宋晟,字景阳,一作景旸。明朝初年名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打赢了靖难之役,正式入主南京,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是年十二月,朱棣下旨,将三女儿安成公主下嫁给后军都督府左都督宋晟的第四子宋琥。宋晟乃是西北虎将,朱棣选择和他联姻,也属正常。可是

  • 在清朝时期,皇帝如何要临行妃嫔需要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皇帝,清朝

    皇帝是指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社会里的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清朝皇帝都是如何临幸后妃的呢?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古装剧去了解的。像比较经典大火的剧《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有不少人都看过,电视剧里皇帝临幸妃子,大多都是“翻牌子”的方式来决定的。被通

  • 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大战时 其他势力是怎么看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官渡之战,曹操

    还不了解:官渡之战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官渡之战中,除了袁绍和曹操以外,其他势力都采取了什么立场?官渡之战决定了东汉末年历史的走向,这场决定袁绍和曹操两家命运的大决战,让他们倾注了最大的努力。在这场战役中,天下除了袁绍和曹操两家割据势力外,还存在着许多比

  • 吕布不敢用,曹操将人杀人 高顺为何如此不受待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高顺,曹操

    对武将高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吕布不敢用高顺,曹操杀高顺留张辽,高顺为何这么不受待见?无论是读过《三国演义》、《三国志》的历史爱好者,还是玩过三国题材相关游戏的玩家,相信都听过“陷阵营”。何为“陷阵营”?《三国志》里或者其它历史记载中并没有很详细的记

  • 历史上嘉庆帝的皇位是怎么来的?乾隆为何会选择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嘉庆,清朝

    嘉庆皇帝叫作爱新觉罗·颙琰,1773年被封为储君,你们知道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皇帝,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者,拥有着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因此,人人都希望能够登上皇帝的宝座。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中国古代,出现了无数为了争夺皇位而发生的惨剧,其中很多故事,还是发生在皇家兄弟之间。为了成为下

  • 三国时期许褚和张飞分别对战过几次?是在何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飞,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许褚作为曹操手下最强的武将,和刘备的很多将领都交过手。其中许褚和张飞的交手次数最多,可也失败得最惨。不过他和张飞的交手大多都是在不利的情况下,如果两人公平交手,死战到底的话,最后的结果会怎么样?一、许褚和张飞的第四次交手。张飞和许褚的第一

  • 咸丰身为皇帝身边肯定有最好的资源 咸丰为何还会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咸丰

    还不了解:咸丰皇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咸丰皇帝有太医保养,为何英年早逝?古代的皇帝是整个天下的主人,他掌管着全天下的财富,不管是什么好东西肯定是由皇帝先享用,皇帝的身边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宫女太监伺候着,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其他什么方面,皇帝用的都是最好的,而

  • 历史上严颜为何会投降张飞?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严颜,汉朝

    严颜,东汉末年武将,初为刘璋部下,担任巴郡太守。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刘备夺取益州的战役中,张飞率领荆州的军队入川,去援助刘备。在巴郡之战中,张飞生擒了守将严颜。严颜面对张飞杀头的威胁,毫不畏惧。张飞见此情景却心生敬佩,反而放了严颜,对其赔礼致歉,严颜也因此投降了张飞

  • 姬余臣:周宣王姬静之子,二王并立时期的一位周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携王,周朝

    周携王(?-前750年),姬姓,名余臣,《清华简·系年》作携惠王、惠王,周宣王的儿子,周幽王的弟弟,周平王的叔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周幽王因宠爱褒姒、欲削除西方强藩申国于宗周影响,废王后申后及申后所生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王后,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申后及太子宜

  • 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是什么出身?她在后宫的地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清朝

    哲悯皇贵妃出身于富察氏,在当时的地位也是非常尊贵的。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乾隆皇帝一生有很多后宫佳丽,虽然后宫嫔妃比不上康熙帝多,但比起雍正帝也不算少。乾隆帝的女人虽然很多,但他第一个孩子却不是他深爱与敬重的富察氏皇后所生,也不是他所宠爱的高佳氏所生,而是哲悯皇贵妃富察氏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