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对李世民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历史上对李世民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129 更新时间:2024/1/21 5:03:54

历史上对李世民影响最大的人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真正影响李世民的,是他的生母窦氏。

只是史书上对窦氏的记载甚少,而李世民的光芒太过耀眼,所以窦氏一直是寂寂无名。

李世民成就高宗,而非李渊成就唐太宗

为什么说是李世民成就李渊?史载李渊为人洒脱,性格开朗,待人宽容,这点李世民是完美继承了父亲的性格特点,但是李渊为人相对来说比较迂腐。

李渊被隋炀帝任命为太原留守,奉命征讨号称“历山飞”的魏刀儿农民起义军,由于农民军人多势众,只有5、6千兵力的李渊顿时身陷险境进出不得,是李世民一骑当千救李渊于水深火热之中,可见李世民用兵、谋略、武力都在李渊之上。

后来起义的数次战役都证明了李世民的能力远超李渊。

晋阳兵变,自知若不起义就是死路一条的李世民劝谏李渊无果,李世民让裴寂出面请李渊吃酒,用美人计逼李渊起义,更为重要的是,李世民并非只是逼李渊起义,还帮李渊把起义的准备条件都做好了--包括假传圣旨的计谋,起义征兵的名义,以及军费,还有将领--李渊要做的仅仅是点头允诺起义。

李世民尽心尽力却遭李渊猜忌

大唐王朝建立后,李渊封了嫡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李世民为尚书令、秦王,而彼时唐朝最大的威胁是薛举、薛仁杲领衔的薛秦,在李世民平定薛秦而欢欣时,却传来好友兼幕僚、当朝宰相刘文静因谋逆篡国的莫须有罪名被处斩的消息。

李渊明知刘文静是李世民的心腹,俗话说打狗也要看主人,当时李渊偏偏是在李世民不在京师的时间杀他,而李世民深知刘文静的为人,绝不可能谋反。

一切的一切指向了一点:李渊担忧李世民功高盖主,开始限制李世民。想到这点李世民也是心理拨凉拔凉,但李世民也开始收敛自己。

但光芒是掩盖不住的,两年后刘武周起兵来犯,李渊派去迎战的众将皆吃败战而归,一时间竟无计可施--李渊是想派李世民出战,但是他担忧刚刚平复了薛秦记了一记大工的李世民,若是再立战功会居功自傲,难以驾驭。

这份猜疑对李世民是多么沉重的打击,他对李渊的心思拿捏得极为透彻,就像当初用计逼李渊起义时一般。即便是接下来裴寂的大败,李世民始终没有请战。

直到刘武周兵逼潼关,事关大唐命脉,而朝中无一人敢应战的情况下,李世民才自动请缨。

若李世民当真要夺权,真不用等到玄武门之变,即便他不夺权,但是破罐子破摔,李渊也是无可奈何。可以说彼时唐之兴还是亡,完全是李世民一念之间,是李世民成就了唐高宗,而不是李渊成就了唐太宗。

真正培育出李世民的,是其母窦氏

李世民的生母窦氏在史书上记之甚少,但窥一斑而见全豹,窦氏并非泛泛之辈,实则是一名奇女子。

李渊的妻子窦氏出身于鲜卑贵族,周武帝是其舅舅,窦氏自小聪明伶俐,很受舅舅周武帝宠爱,经常在宫中居住。

当时,周武帝出于政治需要,与突厥联姻娶了一个突厥女子作为皇后,但却很少宠幸她。

年幼的窦氏居然告诫皇上说:“四方还没有平定,突厥还很强大,虽然你不喜欢舅母,但是你毕竟娶了人家,怎么好老是让人家独守空房呢?只要能够得到突厥的帮助,江南和关东也就称不上什么问题了。”

周武帝万万没有料到,这样关乎国家社稷的深谋远虑居然出自一个年幼的孩子之口,当时觉得特别惊讶,但马上转惊为喜,欣然采纳了。

开皇元年,隋文帝接受北周静帝禅让,建立隋朝。这时窦氏还待字闺中,她听到这个消息后,在家中痛哭流涕地说:“我真恨自己不是个男子,不能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出手相救。”

可见窦氏的志向之高远,只是受限与女儿身而无从发挥。

窦氏辅助李渊,成就其政治地位高升

在“雀屏中选”下嫁与李渊之后,窦氏以贤内助的身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能力。

窦氏劝李渊将自己的爱驹送给炀帝,但是李渊并不愿意听从,认为这是妇人之见,为人正直(迂腐?)的他更是不懈于做这种拍马屁的事情,后来...后来李渊就遭到了贬职。

李渊这才对窦氏心悦诚服,随后多次向炀帝进献宝马,这才逐步得到了炀帝的喜欢。

窦氏以孝感动家婆,处理好婆媳关系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就不是一件小事,窦氏的公公早死,所以家中一切皆由婆婆独孤氏操持。

独孤氏就是“孤儿寡母”型家婆,这样的女人需要独自持家教子,脾气肯定不小,更是家中的掌权者,更为糟糕的是,独孤氏常年患病,这让她的脾气更加暴躁,总而言之,独孤氏并不是一个容易服侍的人。

独孤氏病势沉重,家中几个年长的妯娌嫌独孤氏脾气暴躁,不愿侍奉,一个个托病退出。而只有窦氏“昼夜陪伴在侧,小心侍候,衣不解带,达一月有余。”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现在说起来轻巧的事情,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窦氏自己知道了。而恰恰是窦氏这份懂事,让独孤氏对她甚是喜爱。

窦氏对李世民的影响

窦氏一生育有四子一女,她最疼爱的也是李世民。世民“始自襁褓,视瞻举措,有异于常”。

在唐朝仅有的史料中,唐太宗李世民对于她这位早逝的母亲也是有数十次提到,在母亲忌日时,更是茶不思饭不想,断斋一日。

我们从上述一些正史、野史对窦氏的描述中,都可以发现李世民为人处世的影子:心系天下、政治手段高超、对人心的把握,乃至对父辈的孝顺。

在现在育儿观念中,原生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持久的,尤其是母亲,若不是窦氏对李世民的教育影响之深,只怕以李渊“为人洒脱,性格开朗,待人宽容”的特点,也只能培养出一位名将而不是一名旷古烁今的名帝了。

标签: 古代唐朝

更多文章

  • 陈庆之在历史上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陈庆之,南北朝

    南北朝时代十分重视门第之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古有诗云“风蓬飘尽悲歌气,百无一用是书生。”世人都说书生意气,无非是沉浸于故纸堆里,寄身于翰墨丹青之下,对家国天下并不如纠纠武将那般,拭血问剑,开疆拓土,叱咤风云。其实不然,君不见东汉开国云台二十八将中的邓禹、冯异,与光武

  •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那么痛恨蒲寿庚?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朱重八、朱国瑞、朱洪武、洪武帝,明朝开国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在明朝与宋朝之间,已经隔了一个元代。但是,奇怪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却管到了一个宋朝官员的事情上。这个人作为曾经的泉州市舶司提举、同时也是泉州中首屈一指的一个富豪。在朱元

  • 吴三桂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 吴三桂建立的政权为何是大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吴三桂,清朝

    对吴三桂反清复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吴三桂造反,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为什么却建立了大周?吴三桂是明末清初一个充满争议的将领。他起初是明代将领,镇守在非常关键的地方,结果李自成攻进北京后,他冲冠一怒为红颜,投降了满清。这之后,他一改往日的表现,每次都冲锋陷阵

  • 李建成身为太子 李建明就没有提防自己的弟弟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建成,唐朝

    还不了解:唐代太子李建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身为太子,李建成对秦王没有丝毫防范,那么他为何如此不成熟?大唐建立过程中,李渊的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功劳是很大的。李渊当上皇帝后,李建成做了太子,坐镇中央,辅佐李渊治国。而李世民继续去扫清当时分布在各处的割

  • 朱元璋是天生冷血之人吗 朱元璋为何对已经退位的李善长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李善长

    对朱元璋和李善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善长已功成身退且年过古稀,为何还会被朱元璋诛九族?其实简单说,可以归纳以下几点。首先,朱元璋不是天生冷血,他也有热血澎湃的时候,我相信举事初期,他跟众兄弟是肝胆相照的。但后期当了皇帝,老朱跟刘邦一样,开始注意礼仪和威严

  • 萧晔:齐高帝萧道成第五子,深受萧昭业的倚重与信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萧晔,南朝齐

    萧晔(467年-494年4月27日),字宣照,南朝齐宗室大臣,齐高帝萧道成第五子,母为罗太妃。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宋时期,起家冠军将军,转征虏将军。刚颖俊出,工于弈棋。建元三年,授会稽太守,向儒士刘瓛学习《五经》。齐武帝即位,进号左将军,历任中书令、

  • 三国时期张飞与关羽二人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飞,三国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这是一段千古美传。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世人皆知,在东汉末年之时,缘分让刘备、张飞和关羽相遇,他们互相欣赏彼此,并最终结为了兄弟,在乱世之中共同努力,最终闯出了一番天地。而他们之间的感情之深,也是乱世之中少见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才会将其当作是经典。然

  • 靖难之役朱棣篡位成功 朱棣为何没有篡改大明国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棣,国号

    还不了解:朱棣和国号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棣谋朝篡位后为什么没有更改国号,而是继续使用“大明”?明代也是我国历史上非常有故事的朝代,首先从朱元璋说起,真正的一个布衣皇帝,但是他开创了276年的大明基业!朱元璋登基以后,立朱标为太子,朱标作为朱元璋的长子,

  • 历史上吴三桂投靠清朝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吴三桂,明朝

    吴三桂,明末清初著名政治军事人物,吴周政权建立者吴周太祖。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吴三桂是一位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大将军,而他一生中最为出名的一件事情,莫过于当了一回卖国贼,引清兵入关,实则是明朝和清朝之间朝代更替的重要人物,各个学者对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做法,剖析其原因,最多的竟然是因为陈圆圆

  • 创建了“开皇之治”的杨坚晚年却做了哪些荒唐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开皇之治,隋朝

    历史上创建了“开皇之治”的杨坚晚年却做了哪些荒唐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盘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一、杨坚立法毁法,喜怒无常,酷刑滥杀。由于杨坚是北周和南陈严刑峻法的见证人,对前朝的酷刑导致民心尽失的局面心知肚明,因此他一上位,就废除了前朝一些残酷的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