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名臣李贤是怎样的人?自三杨以来,得君无如贤者

明朝名臣李贤是怎样的人?自三杨以来,得君无如贤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966 更新时间:2024/3/17 8:36:49

李贤,字原德,邓(今河南邓州市)人。明朝名臣。宣德八年(1433年),李贤登进士第,授吏部验封主事,历考功、文选郎中。“土木之变”时,李贤脱难回京。景泰二年(1451年),上正本十策,受代宗器重,晋升兵部右侍郎,转户部侍郎,第二年又迁吏部右侍郎。英宗复辟后,迁翰林学士,入内阁制,升吏部尚书。天顺五年(1461年),加太子太保。天顺八年(1464年),英宗重病,召李贤委以托孤重担。宪宗继位,升职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知经筵事。著有《鉴古录》、《体验录》、《看书录》、《天顺日录》、《古穰文集》等。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贤入阁后,举贤任能,以惜人才、开言路为急务,名臣多见其所识拔。他为人正直耿介忠直,备受英宗宠待。《明史》称“自三杨以来,得君无如贤者。”但他压制叶盛,排挤岳正,不救罗伦,“尤为世所惜云”。王鏊亦称“国朝自三杨后,相业无如李贤。其得君最久,亦能展布才猷。然在当时以贿闻,亦颇恣横。”

早前经历

李贤生于明成祖永乐六年十二年十二月十六日(1409年1月1日)。宣德七年(1432年),李贤考中乡试第一名。宣德八年(1433年),登进士第。

正统十四年(1449年),朱祁镇在权宦王振的唆使下下令亲征瓦剌,那时候本应随征的吏部侍郎因病告假,因此由李贤扈从。同一年,“土木之变”爆发,明军全军覆灭,李贤等少数人九死一生,回到北京。

提出正本十策

景泰二年(1451年)二月,李贤奏疏明确提出正本十策,即:勤于圣人之学,听从规劝,戒除声色等嗜好,断绝玩好,举动谨慎,崇尚节俭,敬畏天命,勉励近臣,振作士风,团结民心。代宗朱祁钰很称赞,命学府抄录好置放于左右,以便浏览。没多久他又奏疏陈述车战和火器之利,朱祁钰颇加采纳。同一年冬,李贤升为兵部右侍郎,转调为户部右侍郎。也先数次贡马,李贤说把金帛出行赠给敌人,使他们强大起來,这个是自毙之策。李贤因此奏疏阐述边防站守备松驰的状况,兵部尚书于谦请将他的奏折传阅到塞外,以鼓励诸将。

英宗宠遇

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发动“夺门之变”,迎来被囚禁在南宫的朱祁镇复位。朱祁镇复位后,命李贤兼翰林学士,入文渊阁当值,与徐有贞一起参预机务。没多久,李贤升为吏部尚书。李贤气度端正凝重,他的奏对都切合机宜,朱祁镇十分宠待他。山东省大饥荒,国家拨出去赈济的财产不够,朱祁镇召徐有贞和李贤来商讨,徐有贞说赈济的财产多被高官中饱私囊。李贤说:“担心中饱而不赈贷,坐视百姓死亡,这是因噎而废食。”朱祁镇因此命增拨银子。

“夺门”元勋石亨、曹吉祥与徐有贞争权,他们都忌恨李贤。御史们弹劾石亨、曹吉祥,石、曹两个人猜疑是出自于徐有贞、李贤的主意,便向朱祁镇状告,将两个人投入牢房。恰好有京师出现风雷之变,他们获释,李贤贬官为福建省参议。他还未就职,吏部尚书王翱上奏说李贤可当重任,朱祁镇遂留有他为吏部左侍郎。过去了一个月,还原尚书之职,仍入内阁当值。石亨了解朱祁镇向着李贤,很恼怒,但也万般无奈,因此装作与他交欢。李贤也深自隐藏,没有朱祁镇宣诏便不进宫,而朱祁镇更为亲近李贤,天天都召他去顾问。

天顺四年(1460年),石亨获罪被杀,朱祁镇又向李贤了解“夺门之变”的细节。李贤说:“说迎驾是可以,‘夺门’这类说法怎能示给后代?天位原本便是皇上的,说夺名声就不如意了。并且那时候多亏取得成功,万一事机先露,石亨等不足惜,却不晓得将置皇上于何处。”朱祁镇醒悟,说:“对啊。”李贤说:“假如郕王(朱祁钰)果真重病不了,臣子以上请皇上复位,怎用得上这番纷杂?这群人又怎得抢功升赏?招权纳贿又从何而起?老成耆旧的大臣仍然在职,何至于有屠戮降黜之事,以致于遭星象警示?《易经》说‘开国承家,小人勿用’,正是指的这类事。”朱祁镇说:“对。”随后下诏,令从此以后奏折中不能用“夺门”这类字眼,还将冒功的四千多人所有革除。到明成化年间,这些被革除的人上诉请求。宪宗又以李贤的建议,一并夺走了太平侯张谨、兴济伯杨宗等的官爵,那时候舆论感到更加大快人心。

天顺五年(1461年),曹钦起兵谋反,打伤在东朝房当值的李贤,并要杀他,逼李贤拟定奏折给自己辩解罪刑。依靠王翱一力相助,李贤才得到幸免。李贤密秘上疏请擒拿贼党。那时候正纷杂躁动不安,不晓得李贤在哪儿。朱祁镇获得奏章后,十分高兴。李贤裹伤入宫觐见朱祁镇,朱祁镇多方面犒劳,特加李贤为太子太保。李贤因此说反贼既已诛杀,应尽早下诏天下停止不急之务,广求坦言以疏通受困塞的政务。

几至得罪

那时候,锦衣卫指挥使门达弄权,而锦衣卫的官校也恣行暴虐,导致比较严重的祸端。李贤数次要求严禁,朱祁镇招来门达,给予劝诫、劝谕。但是门达恃宠更为蛮横,李贤找机遇又向朱祁镇阐述门达之罪,朱祁镇又召门达前去,加多劝诫。从此之后,门达对李贤痛恨之极。他曾在朱祁镇面前进谗,称李贤接纳大臣陆瑜的行贿,助其晋升刑部尚书。朱祁镇甚感疑虑,以致于在大半年内也没有下发陆瑜晋升的诏命。

定策元勋

朱祁镇病重时,卧于文华殿。恰好有些人向朱祁镇挑拨皇太子朱见深(明宪宗),朱祁镇被馋言摇摆不定,暗地里告知李贤这事。李贤叩头伏地讲到:“那样的大事儿,愿皇上三思。”朱祁镇说:“那么一定要传位给皇太子吗?”李贤又叩头说:“这般则宗庙社稷幸甚。”朱祁镇站起,马上派人召朱见深来。李贤扶着朱见深,令他向朱祁镇致谢,朱见深抱着朱祁镇的腿抽泣,朱祁镇也为此落泪,馋言因此沒有得逞。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朱见深继位。二月,李贤进升为少保、华盖殿大学士,掌理讲诵经筵事务。同一年八月,朱见深下诏修撰《英宗睿皇帝实录》,由太保、会昌候孙继宗任监修,李贤与阁臣陈文、彭时为总裁。

晚遭訾毁

门达被赶出后,他的同党多投匿名信诬陷李贤,李贤因而要求弃官,朱见深下诏慰留。朱见深废吴皇后,言官请诛灭太监牛玉,言辞中连累到李贤,也有人造风言风语诬陷李贤。朱见深命卫士住在李贤家里,保障他进出。

明成化二年(1466年)三月,李贤遭父丧,朱见深下诏给予起复。李贤三次回绝,都没获准予。朱见深派宦官护行,为他的爸爸营葬。李贤返回京师后,又推辞。朱见深派特使宣示他的情意,李贤才入阁视事。五月,李贤奏请征伐河套鞑靼,朱见深认为行得通。六月,朱见深派彰武伯杨信等率军往延绥边境线剿寇。

明成化二年十二月十四日(1467年1月19日),李贤在家里过世,享年五十九岁。朱见深闻讯后,十分惊愕悲悼,为其辍朝一日,按例赐祭葬。并追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达”。康熙皇帝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

标签: 明朝李贤

更多文章

  • 淮南王刘安飞天成仙的传说是真是假?他的死与汉武帝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安,汉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淮南王刘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汉武帝统治的时代,人才辈出,在宗室之中,更是出现了河间献王刘德,和淮南王刘安这样的雄才。两王的命运都算得上悲惨,河间王刘德一生致力于整理儒家经典,秦始皇曾【焚书坑儒】,禁止百姓私藏诸子百家的书籍,儒家的很多经典在当时都“失

  • 李神符:唐高祖李渊的弟弟,装疯卖傻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神符, 唐朝

    在古代改朝换代时自然就有一批倒霉蛋要受到无妄之灾。不论最后谁能在争权之位上胜出,那么对立方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很多人可能会选择宁折不屈,也有人看清形式选择归顺,但是还有一类人比较特殊,那就是为了明哲保身选择交出手里的权利,或者装疯卖傻,这样就不会给皇帝造成威胁,自然可以保住一命。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

  • 蜀国正是用人的时候,诸葛亮为何还杀马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诸葛亮,三国

    在街亭之战爆发前,马谡给人的表现一直都比较睿智,这也是诸葛亮选中马谡的主要原因。假如马谡能够出色的完成街亭之战,未来诸葛亮的位置迟早都是马谡的。然而马谡这个人天生性格高傲,他违背诸葛亮的命令,导致了街亭大军失败。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马谡在作战的时候并没有遵循诸葛孔明的

  • 探索柳宗元的一生,他的仕途之路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柳宗元,唐朝

    说到柳宗元,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人,思想超群,文采非凡,善撰文写诗,且文才高于诗才,与韩愈合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首,与刘禹锡交情颇深,以至后来托孤献子,为后人称道。纵观柳宗元一生,短短四十余载,上半生极尽风光,下半生极尽落

  • 刘邦身边最聪明的谋士:陈平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陈平,西汉

    在大汉王朝建立的征途上,谋士陈平立下了汗马功劳。当刘邦被围荥阳时,是陈平出计谋让刘邦顺利逃出;当刘邦被匈奴围在平城,七天吃不上饭时,是陈平出计谋使刘邦顺利脱身;当手下造反刘邦一筹莫展时,是陈平六出奇计安定了天下……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陈平一生给刘邦出的计谋不仅多,而且还特奇

  • 高绰:武成帝高湛的庶长子,最后被活活掐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绰,南北朝

    他是北齐武成帝高湛的庶长子,为人十分残暴,十八岁时被杀,此人就是高绰。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高绰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高绰生于556年,是高湛的长子,但他弟弟高纬才是高湛和武成皇后的嫡子,只不过比高绰晚几月出生,因高绰的母亲不是正妻,所以高湛贬高绰为次子,过继给叔父汉阳王高

  • 揭秘:西汉是什么时候建立起完善的选官制度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武帝,西汉

    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正式建立察举制,汉朝至此有了相对完善的选官制度。但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汉武帝是西汉第七位皇帝,元光元年距离西汉建立(前202年)已经过去了将近七十年。那么西汉为什么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选官制度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五年(前202年

  • 刘备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他为什么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蜀汉

    众所周知,诸葛武侯第一次北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马谡失街亭。根据史书记载,汉昭烈帝刘备临终前曾经提醒诸葛武侯:“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后世也以此宣扬刘备的识人之明。不过刘备是人不是神,不可能掐指一算就知道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肯定是刘备在某个时间或通过什么事发现了马谡的缺点。那

  • 董卓麾下的四位猛将 华雄垫底,第一名无人能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董卓,华雄

    很多人都不了解董卓猛将,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若说东汉末年惨无人道的大恶人,那一定是董卓无疑,作为汉朝末年最强大的军阀权臣,董卓可谓是坏事干尽,烧杀淫掠,酒池肉林。董卓之所以敢如此肆无忌惮,自然是有很大的依仗的,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董卓麾下的四位猛将,第一无人能敌。华雄第四位便是华雄,华

  • 长孙无忌是唐朝初期宰相,他如何辅佐李世民开创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长孙无忌,李世民

    长孙无忌(?—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唐朝初期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儿子,文德皇后同母兄,母为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长孙无忌幼年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聪明鉴悟,雅有武略,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结为姻亲。晋阳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