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帝为什么把儿子分到八旗之中 他们为什么不在一个旗内

皇帝为什么把儿子分到八旗之中 他们为什么不在一个旗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016 更新时间:2024/1/31 3:17:39

你真的知道清代八旗和皇子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清代皇帝的儿子都在八旗之中,他们为什么不在同一个旗内?皇帝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皇帝这么做有什么原因存在?

清代皇帝的儿子在八旗里分旗不同是有原因的,并不是这些皇子们想去哪去哪,也不是皇帝说了去哪就去哪,而且,不把他们放在一起,恰恰是皇帝的本意。

八旗制度

首先我们来知道一下八旗制度,这个制度有些繁琐,毕竟是历经了一个人的一生搞出来的,又历经了清代几百年的演变,所以看起来比较麻烦一些。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在明万历二十九年,也就是1601年的时候成立的,目的其实和我们平民老百姓的人口人口编制制度,但是努尔哈赤身份不一般,就换了个名。

起初建立时只有四旗,分别是黄、白、红、蓝四种旗。

而后在1614年的时候,由于努尔哈赤征战成功,不少敌人都选择了投降过来,但是投降人家有条件啊,毕竟人家之前就是皇宫贵族,投降过来不能让人家做自己的子民吃粗茶淡饭,就又设立了四个旗,分别是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种旗。

这样一来就有了八旗子弟的八旗,用于管理满族人、蒙古人和汉人。

其中正黄旗,镶黄旗和正白旗三旗由皇帝统领,称为上三旗,剩下的五个旗被称为是下五旗,而守护皇室成员的侍卫一般也都从这三个旗中选择,因为都是自家兄弟,让皇室成员比较放心。

正红旗、镶红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都为下五旗,由诸、贝勒和贝子分别统领。

需要注意的是,在顺治帝之前,上三旗中没有正白旗而有正蓝旗,因为在顺治帝之初,多尔衮将自己统领的正白旗纳入了上三旗,而把正蓝旗给换了下来,多尔衮去世之后,顺治帝就把正白旗纳入了上三旗,此后清代就形成了定制,正白旗的领导人就是皇帝。

综合一下八旗的颜色。

上三旗: 正黄旗:纯黄色。 镶黄旗:黄色镶嵌红边。 正白旗:纯白色。

下五旗: 正红旗:纯红色。 镶红旗:红色镶嵌白边。 镶白旗:白色镶嵌红边。

正蓝旗:纯蓝色。 镶蓝旗:蓝色镶嵌红色。

皇子们那么分配呢?

前面我们说了,八旗制度其实就是个人口制度,因为皇室成员虽然高贵,但是他们也是一直不断的在生孩子的,孩子生多了,人多了,就得多加管理了,而八旗就是为了这个而生的,其次就是投降过来的那些人,这个事是努尔哈赤自己的事了,和后面的皇帝没什么关系了。

把一定数量的人集合起来,这些人名叫“牛录”,多个牛录组成了“甲喇”,而多个甲喇组成了“固山”,而这个固山就是我们说的旗了。

皇帝一旦有了儿子肯定得封个官当当,这个官还不能小了,而皇室家族的人都得入旗,既然是皇室家族,入旗也得有个职称,所以在旗内有佐领和参领的职位,哪里有空缺,就让皇子们入哪个旗。

这些皇子一旦入了旗,那么他以后的后代就一直都是这个旗的人了,不能更改,所以这也造成了皇帝的儿子虽然是一个爹生的,但是却不在同一个旗内的主要原因。

有一点需要着重注意,那就是在我们识中“上”和“下”,那就必定是上好而下不好,拿八旗来说,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许多人第一眼就觉得上三旗比下五旗要尊贵,一来是因为人家是“上”,二来是上三旗是由皇帝统领。

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上三旗之中都是皇帝一家人,和没有分个一官半职的皇子和公主等人,上三旗有皇族后裔,但是地位其实不高,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祖先曾经是满洲入关之前的皇族,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地位低下皇帝都懒得给他们分爵位的皇室,所以他们都得留在上三旗,而封了爵位的才能去下五旗,所以上三旗不一定好,下五旗不一定差。

那么皇帝为什么不把儿子们分到同一个旗里呢?

普天之下,皇帝是老大,他若是想要修改八旗制度也是轻而易举的事,那么他为什么不为了便捷管理把儿子们分配在一起呢?

其实不把他们分在一起才是皇帝最根本的意思。

在古代的帝王之家,哪个朝代的帝王不是三宫六院,孩子更是生了一堆一堆的,当帝王驾崩之后,这些下面的皇子本是同根生却是都想要对方的命,这样事情早已经成为了常事。

八旗本身就是皇帝分出来的八种势力,若是把儿子们都分到一块,那其中一个旗还不翻了天了,把他们分散开来,使他们接触的人不同,也是对于皇子们和八旗的一种权力制衡的做法。

标签: 清朝八旗皇子

更多文章

  • 历经三朝皇帝的郜国公主:被囚禁而死,子女无一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郜国公主,唐朝,唐肃宗

    她是唐肃宗李亨的女儿,一生历经肃宗、代宗、德宗三朝皇帝,最后却被囚禁而死,这其中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此人就是郜国公主,她是唐肃宗李亨的第七个女儿,生母无记载。郜国公主初封延光公主,嫁给了杨贵妃的外甥裴徽(虢国夫人之子),裴徽也因此官至殿中丞、驸马都尉。756

  • 历史上有哪些名将是山西省出身的?他们有哪些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名将,山西

    历史上的山西省出过不少名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卫青 ?-前106年 西汉 山西临汾卫青从小就给人家做牧童,受尽苦楚。成年后,又做平阳公主的骑奴,公主出行时,他骑马相随。后来,他的姐姐卫子夫被选入宫,得到武帝宠幸,他才被提为太中大夫。由于他精于骑射技术,常随武帝

  • 朱棣攻入皇宫时,为什么先处理皇宫后妃?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棣,明朝

    古代皇帝作为一国之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还可以掌控他人的生死。所以许多皇室间手足相残也是常见的事,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有趣的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一个非常神奇的皇帝,此人篡夺了侄子的皇位,但是攻入皇宫的时候却不着急登基,反而先将宫中的美女都杀光了,此人便是朱棣。那

  • 夺门之变朱祁镇重新夺回皇位 朱祁镇是怎么成功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夺门之变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夺门之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夺门之变朱祁镇重新夺会皇位。朱祁镇为什么能够成功?朱祁镇政变之前都做了什么事情?夺门之变,确切的来说就是名存实亡的太上皇朱祁镇与掌握实权的明代宗朱祁钰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这场宫廷政变说的明白一点就是弟弟夺了哥哥的皇位,哥哥又重新夺了回

  • 北宋李之仪的一生是怎样的?他留下了哪些诗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之仪,北宋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北宋时期词人,是苏轼的门人之一,尤擅作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北宋徽宗崇宁年间,在安徽太平州的一所简陋府宅里,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在案前埋头书写:“某到太平州四周年,第一年丧子妇,第二年病悴,涉春徂夏,劣然脱死。第三年亡妻,子女相

  • 朱高炽的真正死因是什么?为何记载非常模糊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朱高炽

    关于朱高炽的死因,记载很模糊,朱高炽在位期间是明代发展比较微妙的阶段,加上朱高炽、朱高煦之间的争斗以及朱瞻基和父亲之间并不亲近的关系,让朱高炽的暴卒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后人分析朱高炽死因的时候,主要给出了两种解释,下面分别进行介绍。一、病死其中又分为两

  • 云嫔:慈禧见她都要行礼,最后怎么会被打入冷宫?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云嫔,清朝

    在古代,入宫为妃本来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即便入了宫也不一定能得到皇帝的宠爱,还极有可能死于宫斗。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清朝时期,有一位出身卑微的女子,她却成为了皇帝的第一个女人,就连太后慈禧见她都必须向她行礼,但是她最终却死于冷宫之中。她就是云嫔武佳氏,是咸丰皇帝的妻子。在

  • 真实的潘凤到底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演义的区别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潘凤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三国潘凤,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潘凤在三国中的实力水平如何?真实的潘凤到底是什么样的?潘凤真的很厉害吗?潘凤这个名字之所以火起来,还是因为他在虎牢关前被称为上将潘凤,结果让华雄给一刀切了。这也就自然不必多说了。潘凤的战力,在三国中究竟如何?以下依据相关内容,

  • 倪良与王廖是什么人?他们有何过人之处能与孙膑相提并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倪良,战国

    东方六国八名将出自《过秦论》,由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贾谊所著。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过秦论》里面提到“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后世将这八位称为战国“东方六国八名将”。其中,孙膑是兵家亚圣,在古今军事领域地位崇高,在现代人看来,与孙膑齐

  • 历经五朝的彤贵妃,她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彤贵妃,清朝

    她14岁入宫参加选秀,被50岁的道光一眼看中,几年内连升贵妃,还给生了三位公主,最后却被连降三级,她便是道光后宫的彤贵妃。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彤贵妃姓舒穆禄氏,是一名普通的八旗旗女,祖上并非开国元勋杨古利,而是普通的官宦人家,舒穆禄氏(彤贵妃)的父亲,名为玉彰,在朝中担任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