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和乾隆相比 两人谁的成就更大

雍正和乾隆相比 两人谁的成就更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569 更新时间:2024/1/28 4:40:41

还不知道:雍正乾隆,哪一个更优秀,所获得的成就更大?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近些年网络上出现了一股批判乾隆,赞扬雍正的风气,包括笔者自己也写过类似的文章。在众多的评价之中说雍正勤政务实,乾隆富二代挥霍无度几乎占了主流,虽然这样的观点不无道理,但是作为一个帝王,仅从这个方面来评价得失成败有失公允。

清代共历268年12位皇帝临朝听政,在这些皇帝中,康雍乾三代皇帝名气最大,留给后人的故事也最多。康熙是千古一帝,文治武功当仁不让,他心系百姓,实行宽仁之政更是获得了“圣祖仁皇帝”这个谥号。关于康熙帝的功绩暂时不表,重点是来看看雍正和乾隆这两个皇帝,谁的功劳更大,业绩更优。

一部《雍正王朝》电视剧的播出,似乎让雍正的形象陡增,原本是杀兄屠弟、兔死狗烹的一位刻薄寡恩之君一下子成为了心系天下,勤于政事,与贪官污吏势不两立的有为之君,相信很多人对雍正的认识也是从这部影视剧开始的。那么事实也是如此吗?

首先来看看雍正在位十三年都做了哪些利国利民的大事:

第一,实行新政。

雍正五年以前,雍正帝始终在为巩固自己的皇位而奔波,先后除掉了以胤禩集团为代表的宗室反对力量,而后又发难年羹和隆科多的势力集团,极大地集中了皇权,这五年时间中雍正帝始终没有精力去执行他的新政。

各种反对力量被消灭之后,雍正才得以实行新政,利用鄂尔泰、李卫田文镜等“模范三督抚”在地方进行改土归流、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等举措。这些新政的实施的确给广大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一定程度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所起的作用也是巨大的。

第二,废除贱籍。

雍正帝在人权方面有一项改革,那就是削除一类人的贱民籍。雍正元年(1723年),山西、陕西因明建文末年未依附朱棣而被编入“乐户(官妓)”籍的后代,雍正命令摘除其“乐户”籍,使其成为民户,同年九月,他下令除掉绍兴曾反对朱元璋的那些人后代的“惰民”籍,使其成为民户,雍正五年(1727年)四月下令免除粤东“蜑户”籍,使其成民户。这一举措无疑是进步的,也解除了一千多年来的那些从事低下的劳动者。

第三,军事方面。

雍正朝对准噶尔部用兵,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雍正七年(1729年),用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出西路,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出北路,进军征伐。但前线连吃败仗,雍正帝囚禁岳钟琪,屡换北路军营将帅。到后来,双方都打不下去了,开始谈判,雍正帝消灭对方的目的没有达到。

当然,雍正帝的功绩还有很多,比如整饬吏治、强化密折制度、建立秘密立储制度等。雍正帝的一生可以用“辛苦”两个字来概括,其实他的勤政我们多少可以认为他是能力不及的表现之一,同样是皇帝,他的儿子乾隆也很勤政,但是乾隆就显得游刃有余,至少皇帝当的一点也不辛苦。

乾隆皇帝所处的18世纪,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他长期站在18世纪的最前列,运筹帷幄,叱咤风云,他的所言所思、所行都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乾隆帝是一个世界级的君王。

乾隆统治时期,清王朝的国力鼎盛,当时经济繁荣、国库充盈、社会安定、户口大增,边疆的统一得到巩固,中国近代的版图也在他手上得以奠定。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更是达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高峰。

很多人对乾隆提出的质疑便是他大兴土木、肆意巡游,浪费国帑。但是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的君主,垂拱端坐,深居禁宫,虽然省钱省力,但是不接触社会,不了解国情,对运筹决策、用人施政是不利的。历史上那些有为之君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元世祖、明成祖、康熙帝等雄才大略的君主都是到处巡游。说到底,巡幸是封建帝王与社会保持联系的一条渠道。

只不过乾隆帝是一个好面子的帝王,同为六下江南,康熙所用的费用却不到乾隆的零头。这才是他耗费巨大的原因,而巡幸和南巡并不能说乾隆做的不对。

乾隆六十年中国的人口达到了2.97亿人,这想起来是多么恐怖的事情,在以农业为基础的封建社会,要养活这些人该有多难,但是在乾隆时期,中国自己就能生产足够养活三亿人之多的粮食,大大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如果单挑细节来看,雍正的成绩的确不俗,但真正能影响到大格局的事情却不多,无论从经济、政治、军事还是文化方面来说,乾隆的所创造的业绩都远远高于雍正,我们再退一万步来说,如果乾隆也是在位十三年,那么他取得的成绩更是雍正所无法比拟的。

当然,大清由盛而衰的局面也是乾隆一手造成的,但这不是他个人的责任,这与当时的社会机构、政治体制和文化传统这个大背景息息相关,因为乾隆没有生活在俄国彼得大帝那样的环境中,所以他不可能有彼得大帝那样的追求和理想,换做康熙在世,这种局面照样不可逆转。

所以,我们去评判雍正和乾隆,并不能只停留在对他的政绩的讴歌或对他过失的谴责上,重要的是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最关键的还是要看他们有没有给社会带来进步和发展。

标签: 乾隆雍正

更多文章

  • 李昉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昉,北宋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 ),字明远(《直斋书录解题》作明叔),深州饶阳人,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门荫入仕,补任太庙斋郎、太子校书。后汉时期,进士及第,授秘书郎,累迁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世宗时期,出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北宋

  • 朱棣麾下名将李远是怎么被靖难功臣丘福害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靖难第一功臣丘福,朱棣麾下名将李远

    朱棣麾下名将李远是怎么被靖难功臣丘福害死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远是明巢初期,朱棣麾下的一个名将,出生在怀远,他是承袭父亲在军中的职务,而当上了蔚州卫指挥佥事。在靖难之役初期,李远是站在朝廷这一边的,然其所在的蔚州卫距离北平

  • 真实的赵匡胤时什么样的 赵匡胤是怎么坐上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北宋,赵匡胤

    对历史上的赵匡胤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当皇帝其实是一件特别闷的事情。别看电视剧里的皇帝都那么和蔼可亲,和老百姓在一起其乐融融。但事实上他们总是一本正经地坐在高堂之上,无聊又孤独。从历史上看,赵匡胤可能是少数例外之一。我们从

  • 刘表坐拥荆州为何毫无作为 刘表为什么不对外扩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表,荆州

    对刘表困守荆州毫无成就,真的只是因为他守成性格的原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表是东汉末年群雄之一,作为荆州牧,其掌握着强大富庶的荆州,有着极佳的战略位置与国力。可刘表在他掌握荆州的几十年时间中,却没有任何建树。看着他四周的群雄们各自忙着扩张自己的领土,刘表

  • 寇准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寇准,北宋

    寇准(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人,北宋政治家、诗人,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寇准善诗能文,有《寇忠愍诗集》传世。他为人刚直,为官时因多次直谏,渐被太宗重用。真宗时,契丹南下犯宋,朝野震惊,欲迁都

  • 刘备称帝之后,对诸葛亮的态度有何转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备,三国

    汉昭烈帝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称他为蜀汉先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刘备出身低微,以贩履织席为生,从一无所有,到后来建立蜀汉政权,当了皇帝,这里面诸葛亮起了重大作用。刘备得到诸葛亮之后,说是如鱼得水,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但是,刘备称帝后

  • 有哪些与蔡襄相关的轶事典故?他在科学文化方面有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蔡襄,北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唐安乡连江里青泽亭境蔡坑人 。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在福州时,去民间蛊害;在泉州时,与卢锡共同主持建造洛阳桥;在建州时,倡植福州

  • 曹魏文臣和武将那么多 最后为什么还是被司马懿夺权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魏,司马懿

    对曹魏文臣武将层出不穷,为何难阻颓势,最终还是被司马懿夺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从东汉末年到三国的这段历史时期当中,从魏蜀吴三国的整体实力来说,曹魏是最强的,其次是东吴,最末尾的是蜀汉垫底。三国的前期,我们从演义当中看到的,大都是蜀汉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光鲜

  • 诸葛亮派将抵挡张郃时,魏延为何不自告奋勇出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魏延,三国

    诸葛亮还在世的时候,蜀国进行了大大小小五次北伐,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诸葛亮北伐,和司马懿斗智斗勇,打的司马懿不敢出来,闭门坚守,在正史中非常精彩,在演义中更精彩,这里,只讨论演义。诸葛亮为了诱司马懿出来,拔寨退军,司马懿识破计策,张郃率军追击,诸葛亮得到消息,提前布置好口袋,专等

  • 李建成要是坐上皇帝的位置 李建成能做的比李世民要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建成,李世民

    对如果李建成当了皇帝,能够达到李世民的水平,开辟大唐盛世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世民是通过兵变杀死了太子,又逼迫自己的父亲退位的方式坐上了皇位,虽然以这样不光彩的方式上台,但是对于黎民百姓来说,有这样的好皇帝还是很难得的,毕竟李世民当政期间,把元气大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