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位列六公之一的冯胜,为何没能善终?

位列六公之一的冯胜,为何没能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901 更新时间:2024/2/14 9:43:03

在古代,每当改朝换代的时候,总会涌现出一批批开国功臣,封侯拜相。然而,封侯拜相仅仅只是个开始,有的功臣或许能安享一生,福荫子孙,有的则会人头落地,自古以来,这样的事情是屡见不鲜。汉高祖刘邦推翻暴秦统治,打败了楚王项羽,建立西汉王朝,不久之后便大肆屠杀开国功臣,兵马大元帅韩信在临死前说出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肺腑之言。

明太祖朱元璋白手起家,二十五岁被迫参加红巾军,仅仅花了十五年光景,朱元璋就建立大明王朝。建国之后,朱元璋便论功行赏,封了六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功臣为公爵,其中宋国公冯胜在列。冯胜和其哥哥冯国用早年投靠了朱元璋,跟随朱元璋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立下无数的战功,所以在朱元璋建国后能位列六公。朱元璋是历史上著名的功臣屠夫,能在他手下善终的开国功臣是寥寥无几,六公之一的冯胜也未能幸免,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让小编我来和大家讲解一番。

结寨自保,机缘巧合投靠朱元璋

冯胜和他的哥哥冯国用二人,在小的时候在村里跟着会拳脚的人习武,而且打小喜欢读书,研究兵法。当时是元朝末年,社会动荡,老百姓苦不堪言,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反抗蒙古元朝的压迫。冯胜和冯国用成年后,在村里非常有名气,为了自保,他们建立了武装组织,拉拢附近村民加入组织,以山寨为根据地,联合众人的力量,以求自保。

朱元璋率领部队到安徽定远庙山的时候,冯胜二兄弟听到了这个消息,便率领守寨人员前来投靠,朱元璋知道他们是定远的农民组织,而且他们有儒家文人风范,便立即接纳了他们,要知道,朱元璋是没有念过什么书的,所以他对有文化的人是十分敬重的,而且当时军中也非常缺乏人才。有一次,朱元璋问兄弟二人如何才能平定天下。冯国用说,首先夺取历代兵家重地南京,以南京为根据地,征讨四方,以仁义为本,这样平定天下就容易了。朱元璋听后,深深认同,采纳了他的意见,果然,朱元璋后来定都南京。冯国用多次立功,一度升到了亲军都指挥使的职务,在三十五岁的时候便因病去世了,弟弟冯胜顶替了他的官职。

南征北战,立功无数

陈友谅大军逼近龙湾,朱元璋率领部队抵御,在石灰山与陈友谅展开对战。冯胜作为中坚力量,大败陈友谅大军,乘胜追击,在采石又取得胜利,收复了太平。而后又随大军下湖州,攻克了平江,在论功行赏时,功劳仅次于常胜将军常遇春,由此升为右都督。之后随徐达向北出征,占领了山东诸州。

公元1368年,冯胜攻占了洛阳等地,又夺取了潼关,占领了华州,回到京城后,被朱元璋任命为征虏右副将军,留守汴梁,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随即跟着大军进军陕西,一举生擒了元朝左右丞相田保保和贾成。朱元璋非常高兴,鉴于冯胜征讨山西立下的功绩,下立诏书,命冯胜位居常遇春之下,汤和和杨璟之上。紧接着,在公元1370年,冯胜率兵攻占了庆阳,活捉了元朝重臣张良臣,平定了陕西全省。

元朝王保保屯兵和林,屡次侵犯大明王朝边境,于是朱元璋便派出三路大军前往征讨,在这场战斗中,大将军徐达出师不利,未有大的胜利,李文忠的军队与元朝军队死伤相当,只有冯胜的战绩最佳。

就这样,冯胜通过一步步努力,取得了丰功伟绩,被朱元璋封为“六公”之一的宋国公。

为何被朱元璋赐死?

至于冯胜为何被朱元璋赐死呢,原因是出于多方面的,这要从冯胜在军中的很多事情说起。

首先,自以为是,军中违抗朱元璋的命令。俗话说,军令如山,皇帝下的军令更是不能违抗,违抗皇帝的命令,后果只有一死。冯胜在占领安庆后,朱元璋命令他驻守庆阳,节制元朝军队。而冯胜自以为陕西已经平定,擅自带领军队返回。朱元璋得知后大怒,要处分冯胜,但是念他立了无数大功,当时又正是用人之际,所以赦免了他,但是给他的赏赐大打折扣。可以说,朱元璋当时没杀他已经很给面子了。

其次,冯胜在治理辽东边患的时候,被人揭发私自珍藏了很多好马,而且还强娶蒙古女人,使得纳哈出失去了受降的意思,而此时常茂也趁机诉说冯胜的过错。就这样,朱元璋大怒,没收了冯胜的大将军印,让他回家养老。

第三,私会燕王朱棣,引发朱元璋的不满。当时太子朱标去世,朱元璋一心想传位给朱允文,而燕王朱棣对于皇位又虎视眈眈,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冯胜有一次私自会见了燕王朱棣,这个事情传到朱元璋那里,引发了朱元璋对他的猜忌,朱元璋认为朱棣可能和冯胜之间存在军事联盟,威胁着大明王朝的统治。

第四,老家的苦中作乐害了他。就在朱元璋安排他在老家养老期间,仍然派人继续在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冯胜在老家空地上铺上瓦片,驾驶马车在上面行走,发出了类似战场上的声音。这事传到朱元璋那里,变成了贼心不死,壮志未酬。

就这样,立功无数的冯胜在蓝玉被处死后,便被召回京城,据史料记载,冯胜在召回京城两年后,被朱元璋毒酒赐死。

结语:总之,冯胜之所以立功无数,最后难逃一死,主观原因在于他看不清形势,在敏感时期会见朱棣,客观原因是朱元璋多猜忌,冯胜本来就功勋卓着,再加上他的一些列行为催化,最终导致了这位公爵被赐死,除公爵名,子孙后代也不能世袭。

标签: 冯胜明朝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王翦有何作为?最后能善终靠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翦,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战国时期王翦有何作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战国四大名将是指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对于战国四大名将来说,他们都是戎马一生,凭借自己

  • 状元驸马郑颢与公主的婚后生活过得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郑颢,唐朝

    自古以来,不管是在很多人都喜欢的黄梅戏中,被生活所迫而选择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却高中状元,最后还被公主一见钟情的女驸马,还是在晋剧之中一怒之下失手怒打金枝玉叶,最后两人又和好如初的驸马郭暧。不管是在戏曲中还是在影视剧中,驸马和状元这两个人物形象,一直都是大家比较喜欢的创作原型。在古代,莘莘学子们寒窗苦

  • 吴三桂投靠大清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三桂,清朝

    关于吴三桂老师为何不投李自成集团,各种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都在渲染“一怒冲冠为红颜”,都把吴三桂的生死决策记在陈圆圆的风流账上了。百姓茶余饭后最喜欢风流韵事,哪知道王者逻辑?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吴三桂出生武官世家,他本人还是崇祯年间的武举人,出身高贵。而李自成,市井混混出身

  • 益州易主后,刘备是如何对待刘璋及他的子女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三国

    益州易主后,刘备是如何对待刘璋及他的子女的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益州之战是东汉末年,刘备为夺取益州与刘璋发生的战争。公元208年,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了曹操,这无疑为三国鼎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础。当然,在赤壁之战后,孙权和刘备都需要壮大自己的势力,这样才能实现三足鼎立的格局。

  • 朱瞻基论功绩不输于朱元璋和朱棣 朱瞻基为何差一点毁了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朱瞻基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瞻基,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提到明朝皇帝,相信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是许多人心中最英明神武的两个,至于其他皇帝,则没有那么大的伟业和贡献。其实,朱棣去世后没多久,明朝就在仁宗、宣宗父子的治理下迎来了"仁宣之治"。不过,因为仁宗在位时间只有短短十个月,所以这一治世的主要功

  • 张飞的死对夷陵之战有什么影响 张飞不死刘备能不能打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飞,夷陵之战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飞和夷陵之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蜀汉建立之后,刘备首先面临的战略选择就是伐吴和伐魏。当时曹魏篡夺了汉室江山,是蜀汉的死敌。而东吴则在荆州之战中,背信弃义偷袭夺取了荆州,杀害了关羽。刘备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后,终于决定伐吴。但是,在伐吴之前发生的一件事打乱

  • 和硕怀恪公主:雍正唯一活到成年的亲生女儿,她嫁给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和硕怀恪公主,清朝

    对和硕怀恪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我们看《甄嬛传》时,雍正皇帝有许多爱女。例如襄嫔曹琴默生下的温仪公主,后来送给端妃抚养;甄嬛的胧月公主,成为敬妃的养女,还有自己留下抚养的灵犀;以及沈眉庄的女儿静和。但其实,在现实的历史中,雍正却没有那么好的福气。虽然历

  • 诸葛亮临终前最后一计 从此埋葬之地成了一个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墓地

    你真的了解诸葛亮墓地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关于这个传说,我只知道抬棺的四个人被杀以后,诸葛亮的埋葬之地,便从此成了一个迷!公元234年,诸葛亮壮志未酬,身先死,薨于五丈原!临终前,他告诉杨仪,在自己死后,由四名壮汉抬着棺木沿着定军山向南走,杠断绳烂之处便是他的葬身之所。八月

  • 慧贤皇贵妃为什么会被提拔?她是如何上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慧贤皇贵妃,清朝

    对慧贤皇贵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皇亲国戚的福晋、侧福晋、嫔妃、甚至皇后都是满八旗、蒙八旗、汉八旗家的女子,这在清朝初期几乎是铁的定律,没人打破。原因一是借此谋求政治联姻,二是入关初期有着较深的等级观念。到了康熙开始,逐渐会破格提拔某些包衣出身的女子为嫔

  • 诸葛亮投奔曹营是什么地位?能与郭嘉郭奉孝相比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三国

    在诸葛亮这个级别,在曹魏阵营的众多参赞中,他们的名次在哪里?他会成为荀宇还是孔融?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熟读三国正史而不是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是个政治家军事家,还可能是是农学家和发明家,但是绝对不会算卦,更不会呼风唤雨,他的成名之作,就是《隆中对》。《隆中对》是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