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在带兵攻打高句丽的时候 李世民为何要带上李治

李世民在带兵攻打高句丽的时候 李世民为何要带上李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087 更新时间:2024/2/2 2:43:10

还不知道:李世民李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世民征讨高句丽,带上太子李治,是信任还是不信任?

贞观十九年二月十二日,李世民亲率大军出长安,在洛阳短暂的休息以后,继续向高句丽出发,李世民特意让太子李治和一帮文官也跟随大军北上,三月而二十九日,到达定州,李世民让李治留下处理朝政,同时让高士廉马周张行成等人留下帮助太子。

唐朝历来的规矩是皇帝离开长安,有太子留在都城处理朝政,这是李渊在位的时候就留下的,李世民这一次出征居然是让房玄龄留在长安,洛阳交给了萧瑀,把李治带到自己的身边,有的史书上说到是因为李治的性格懦弱,李世民把李治带在身边,是为了锻炼李治的意志,参与国家重大的战事,为给李治树立威信,如果真是李世民对李治的锻炼,要么就是把李治留在长安,处理政事,才是锻炼李治处理朝政最好的办法,或者直接带李治去到辽东的战场上,真实参与战争当中也可以,为什么把李治留在了定州呢?

在小编看来,李世民除有意识的锻炼李治的意志外,还有就是对李治并不是很放心,这一切还是贞观十七年太子事件的后患,李世民原先被没有对玄武门事件有过太多的感悟,直到自己的儿子们为太子的位置争斗的时候,李世民才真正深刻的意识到当年的错误,这让李世民的心里充满了内疚和负罪感,李世民以为只要自己带领这个国家走向繁盛,当年的事情就不会被提起,没有想到依旧逃不过命运的安排。

李世民虽然用很巧妙的办法阻止了贞观十七年的真改变,但是这件事情给与李世民的带来的伤害是不可能愈合的,李世民觉得在没有最后的结论之前 ,谁都可以背叛自己,李治也不是例外,李世民将李治带在身边就是想防范李治,李世民把李治安放在定州,就是监视李治,选择在定州也是李世民进过深度思考以后的选择。

定州地处河北的北边,西边的不远处是洛阳,北边是幽州,李世民就是基于定州的地理位置,才让李治留在这里处理国事,因为在李世民看来让李治留在洛阳和长安都是很危险的,一旦朝里也有人蛊惑李治造反的话,长安和洛阳就会落到李治的手里,李世民就没有了后路,但是把李治留在定州,李治就会收到多方面的管制,洛阳和幽州都是李世民最后的据点。

李世民将长安和洛阳交给房玄龄和萧瑀也是考虑周全之后的决定,房玄龄想来谨慎小心,是个十足的执行者,但是却没有谋逆的心,房玄龄的性格绝对并不会允许自己的人生有任何不光彩的污点,萧瑀虽然性格耿直不讨李世民的欢心,但是一向正直的人更不会选择造反,李世民真的是为后方的稳定费尽心机。

李世民内心真正的想法李治是不会明白的,还是一样的天真无知,在李世民要离开定州的时候,李治还是哭着向考别,希望李世民能够胜利归来,李治的表现一是感动李世民为唐朝的辛劳,二是担心自己不能完成李世民交代的事情。

标签: 唐朝李世民李治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汉景帝打击周亚夫,到底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亚夫,汉朝

    周亚夫,沛县人,西汉时期的军事家、丞相。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周亚夫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他平定了“七国之乱”,建立了莫大的功劳。但是他最后却被汉景帝猜忌。汉景帝把他抓起来,给他罗织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还拷打他,让他认罪。周亚夫受不得这种屈辱,在狱中自杀。周亚夫之所以走向那种悲剧的结局,

  • 沮渠安周:高昌北凉末代国君,北凉政权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沮渠安周,北凉

    沮渠安周(?~460年),复姓沮渠,张掖临松(今甘肃省张掖市)人,匈奴族。十六国时期高昌北凉末代国君(444年~460年在位),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的儿子,北凉哀王沮渠牧犍、河西王沮渠无讳的弟弟。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沮渠安周早年作为质子,进入北魏,担任乐

  • 合肥之战孙权是如何死里逃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权,三国

    合肥之战,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吴与曹魏两方以合肥为目标的争夺战。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合肥之战,孙权率领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进攻合肥,合肥守将张辽、乐进和李典迎敌,大战之前,曹操派人送来一封书信,让张辽和李典二将出战,乐进守城。这一战,张辽表

  • 王涯:唐朝宰相、诗人,他为何罢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涯,唐朝

    王涯(764~835)字广津,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代大臣,宰相,诗人。约生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卒于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约七十余岁。出身太原王氏祁县房支乌丸王氏,博学工文。梁肃异其才,荐于陆贽。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擢进士,又举宏辞。再调蓝田尉。久之,以左拾遗为翰林学士,进起居舍人。元

  • 李训:唐朝时期宰相,策划甘露之变,谋划诛杀宦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训,唐朝

    李训(?-835年),本名仲言,字子训,改名李训,字子垂,唐朝宰相,右仆射李逢吉从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于陇西李氏,进士及第,补位太学助教,进入河阳幕府。因罪流放象州,遇赦还京。后来投奔郑注,得到权阄王守澄的推荐,进入禁中,为唐文宗讲解《周易》,历任四门助

  • 后世是如何评价李训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训,唐朝

    李训(?-835年),本名仲言,字子训,改名李训,字子垂,唐朝宰相,右仆射李逢吉从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于陇西李氏,进士及第,补位太学助教,进入河阳幕府。因罪流放象州,遇赦还京。后来投奔郑注,得到权阄王守澄的推荐,进入禁中,为唐文宗讲解《周易》,历任四门助

  • 刘备当初投靠过曹操 曹操为什么没有对刘备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刘备

    对曹操和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为何不杀投靠了的刘备?三国纷争大乱世,曹操堪称一代枭雄,识人善用。他甚至在刘备落魄之时,就认定刘备是潜龙在渊,总有一天能青云直上,翱翔九天。但是刘备是曾经把自己置于曹操刀刃之下,投靠了曹操。那时候曹操甚至还和刘备来了个流

  • 曹操和刘备常常被称为汉贼和奸雄 事实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刘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和刘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与刘备:乱世下的枭雄,两者谁才是真正的“汉贼”?每逢乱世之时,总会出现那么一些搅弄风云的枭雄,而三国时期的曹操和刘备无疑是同时期枭雄中的佼佼者。我们都知道,这两个人中,一个常常被称为汉贼、奸雄,一

  • 历史上陆逊是怎么死的?背后有何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陆逊,三国

    说到三国时代后期的蜀汉与东吴挑大梁的人,蜀汉非诸葛亮莫属,东吴非陆逊莫属。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纵览《三国志》全篇,除了帝王们,单独列传的臣子只有两个人——诸葛亮、陆逊。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统领吴国军政二十余年。其为人深谋远虑,忠诚耿直。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但陆

  • 徐商:唐懿宗时期宰相,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徐商,唐朝

    徐商,字义声,一字秋卿,郑州新郑人,唐代宰相,刑部侍郎徐有功五世孙,唐末宰辅徐彦若之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东海徐氏,唐文宗太和五年(831年)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历任侍御史、礼部员外郎。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充翰林学士,后拜中书舍人.唐宣宗大中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