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对诸葛亮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备伐吴为何没有带上诸葛亮

刘备对诸葛亮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备伐吴为何没有带上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387 更新时间:2024/2/10 21:42:53

还不了解:诸葛亮和刘备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讨伐东吴,为何不带上诸葛亮?并非诸葛亮不支持伐吴那么简单!本质原因乃是刘备不信任诸葛亮!

夷陵之战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是刘备走向人生巅峰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刘备首次在正面对战中击败了曹操,取得了汉中大捷!然而,这一年也是刘备人生最黑暗的一年,因为汉中大捷不久之后,关羽就兵败被杀,荆州丢失,眼看刘备有机会北伐曹魏,一统天下了,却被孙权釜底抽薪,打落凡尘,彻底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人世间最大的悲伤莫过于此!如果刘备没有看到希望,那么即便他一直活在痛苦中,他心中至少还有点侥幸心理。然而当他看到了希望,却被人无情地将希望扑灭,这就非常残忍了!这就好比两个乞丐,一个一直吃残羹剩饭,一个尝过锦衣玉食,再去吃残羹剩饭,很明显,第二个乞丐会更惨,因为他见识过更好的日子了,他的欲望被彻底打开了!

就在刘备将要问鼎中原,看到彻底击败曹操的希望时,孙权给了他一耳光,将他扇回了现实,不仅抢了荆州,还杀了关羽,令刘备非常愤怒,于是刘备集全国之力,出兵伐吴!

伐吴之战前期,蜀军一路势如破竹,大败吴军,显示出了超高的军事素养,然而当孙权察觉到了事态的不对劲时,他立马换帅陆逊,而当陆逊到达战场后,他立马选择了大撤退,之后坚守不出。无论刘备如何挑战,陆逊都禁止手下私自出战,就这样,两军僵持了大半年。天气越来越热,蜀军的士气也没有之前那么高昂了,最终陆逊用火反攻,成功地击败了刘备军队,这便是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中,刘备损失非常惨重,整个蜀军的精锐几乎尽灭,大量的人才陨落,使得蜀汉的国力倒退了一大截,要不是诸葛亮力挽狂澜,蜀汉很可能就要就此灭亡了!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诸葛亮这么厉害,为啥刘备不带上诸葛亮一起伐吴呢?

诸葛亮不支持伐吴?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刘备之所以不带诸葛亮伐吴,主要是因为诸葛亮不支持伐吴!

演义中,刘备登基称帝后,立马着手伐吴事宜,然而众多大臣都出言劝阻,因为大家都明白,魏蜀吴三国中,魏国实力最强,吴蜀两国实力最弱,若是刘备伐吴,无异于自相残杀,即便击败了东吴,也不过是在给曹魏做嫁衣。蜀汉劝阻刘备伐吴的大臣中,以赵云最为出名。

原文:却说先主欲起兵东征,赵云谏曰:“汉贼乃曹操,非孙权也。今曹丕篡汉,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图关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讨凶逆,则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若舍魏以伐吴,兵势一交,岂能骤解。愿陛下察之。”

赵云的这个谏言,其实说出了众臣的心思,不过刘备显然已经失去了理智,他直接把赵云给臭骂了一顿,仍然坚持伐吴。见刘备不听劝阻,诸葛亮又带领众臣一起觐见。

原文:”孔明曰:“吾苦谏数次,只是不听。今日公等随我入教场谏去。”

诸葛亮带着一堆大臣来劝刘备,搞得刘备差点都被劝服了,然而正当刘备想要改变主意时,张飞来了。张飞一来,直接用桃园结义来提醒刘备,再次激发出了刘备的热血,于是刘备不再听从诸葛亮的劝言,直接决定,出兵伐吴!

演义中,诸葛亮军事谋略超强,刘备每次遇到大敌,基本都是听从诸葛亮的建议,最终成功地击败了敌人。那么这一次,刘备伐吴有为何不带诸葛亮呢?很明显,这就是因为诸葛亮反对伐吴,刘备正在气头上,不愿意带上诸葛亮一起。不过这毕竟是三国演义的说法,而演义终究是小说,并不完全值得信赖。那么在正史中,刘备到底为何不愿意带上诸葛亮一起伐吴呢?

刘备并不信任诸葛亮

正史中,关于刘备伐吴为啥不带诸葛亮,有许多的答案,其中不少分析还颇有道理,比如说诸葛亮需要坐镇后方,保护刘备的家人,抵挡北方的曹魏。但本质上来说,刘备不带诸葛亮伐吴,其实仅仅是因为他不信任诸葛亮而已!当然了,这个不信任并不是说刘备不信任诸葛亮的为人,而是说刘备不信任诸葛亮的军事能力!这一点,我们从诸葛亮自己的感言中可以看出。

《三国志》:章武二年,军队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以后,退回了白帝城,诸葛亮听说了这个消息后,说了这么一番话:要是法正还活着,必定能够劝阻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劝阻,若他跟随东征,一定不会让主上大败而归。很多人看到这段话,便下意识地认为,诸葛亮其实是不赞同刘备东征伐吴的,然而事实上,整个三国志都没有记载诸葛亮明确反对刘备伐吴的意思,所以说诸葛亮其实并不反对刘备伐吴,因为占荆州、夺益州,乃是诸葛亮给刘备出的主意!隆中对的策略,基本算是蜀汉的国策了,而作为这个策略的制定者,诸葛亮怎么可能正面去反对刘备伐吴呢?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说白了,诸葛亮说上面这番话,只不过是马后炮而已,看到刘备战败了,所以感叹一番,要是法正活着就好了,绝对不会有此大败!那么这个法正又是谁呢?为啥他就能够劝阻刘备呢?为啥他就能够让刘备不至于大败呢?

事实上,法正在正史中被称为刘备的“谋主”!也就是说,法正是刘备手下最厉害的谋士,注意了,刘备手下最厉害的谋士并非诸葛亮,而是法正!在正史中,诸葛亮虽然谋略出众,但他是战略性的人才,是负责大方向的制定的,并不负责战术上的执行。而战术性的执行,战术性的谋略,都是靠的法正,刘备之所以能够在汉中之战中击败曹操,靠的正是法正!

当年法正帮助刘备击败益州刘璋后,地位被抬升至和关羽、张飞、诸葛亮同一档次,于是他开始飞扬跋扈了,令许多人不满。这些人跑到诸葛亮面前告状,说法正为非作歹,希望诸葛亮去跟刘备说说,敲打敲打法正。按照正常逻辑来说,诸葛亮这个人非常看重律法,法正的这种犯法行为,必须受到严惩,他肯定会答应手下的要求,向刘备反映情况,然而诸葛亮的实际做法,却令众人震惊了!

《三国志》: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诸葛亮的这番话,意思很简单,刘备之前在荆州被欺负得太惨了,正是靠着法正的谋略,刘备才能成功地打败刘璋,占据益州。可以说,法正就是刘备的翅膀,帮助刘备翱翔于天际。这种情况下,诸葛亮怎么可能去打法正的小报告呢?

说白了,法正这个人军事能力强,能为刘备出谋划策,能帮刘备打胜仗,所以他非常受刘备的宠幸,这一点诸葛亮是比不上的,因为诸葛亮擅长战略而不是战术!当年刘备从新野撤退时,路经襄阳,刘备准备快速跑路,然而诸葛亮却提议攻打襄阳,然后趁机控制荆州,和曹操决战。很明显,诸葛亮的这个提议非常差劲,因为襄阳城非常坚固,根本不好打,另外,曹操追兵来得非常快,刘备要是久攻不下,势必遭到曹军的合围,更为重要的是,就算是打下了襄阳城,刘备也不可能整合荆州的势力以为己用,不可能挡住曹操,所以说,诸葛亮的这个建议,体现出的是他实战能力的欠缺!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刘备攻打益州的时候,带的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庞统战死以后,刘备外出作战,带的也是法正而不是诸葛亮!说白了,刘备活着时期,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并不是非常强,即便刘备带他去伐吴,他也不可能给刘备出什么好点子!

结语

总的说来,刘备伐吴,之所以不带诸葛亮,其实并不是因为诸葛亮反对伐吴,令刘备不开心,而是因为诸葛亮前期的军事能力不怎么强,在战术上表现不佳,所以不受刘备的信任!在刘备看来,即便把诸葛亮带上,也不能帮他打赢伐吴之战,与此如此,还不如把诸葛亮留在后方,发挥他的特长,帮忙搞搞后勤内政!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标签: 诸葛亮刘备

更多文章

  • 演义中诸葛亮临死前对魏延下手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魏延

    对诸葛亮和魏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临死为什么决意杀魏延,别被演义骗了,真相只有4个字。关于《三国演义》对人物的成功塑造,诸葛亮、曹操、刘备、关羽是其中最为出彩的典型,魏延虽然不属于赫赫有名的“蜀汉五虎大将”之列,但其知名度同样不低。尤其在诸葛亮北伐曹

  • 汉中之战刘备获胜之后 镇守汉中的人为何是魏延而不是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汉中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中之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得到汉中后,汉中太守为什么不是张飞?汉中之战,刘备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军团,并且斩杀了曹操大将夏侯渊,得到了战略要地汉中。此时的刘备占据了益州,以及荆州的南郡、武陵郡、零陵郡,再加上新得的汉中地区,

  • 历史上海兰珠的封号是什么?有何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海兰珠,清朝

    海兰珠,姓博尔济吉特,是蒙古科尔沁部族寨桑贝勒的女儿。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皇太极,大清的开国皇帝。他的前半生,一直在权力和战争中谨慎小心。(一)前期的皇太极的后宫,寡妇也能接受皇太极对于大清承上启下,继承了父亲努尔哈赤的后金,建立了大清。皇太极本身是努尔哈赤的第八

  • 古代妃子被皇帝打落冷宫之后 妃子是如何生活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冷宫

    对古代冷宫妃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妃子被打入冷宫后靠什么生活?说起冷宫,看过宫斗剧的朋友都了解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主要是住着那些被皇帝遗弃的妃子。一般来说,那些失宠或者得罪皇帝的妃子会被关押在这些地方。其实在古代并没有冷宫这个词。冷宫主要是指那些皇宫的角

  • 汉桓帝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是如何杀掉权臣梁冀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桓帝,汉朝

    东汉时期的大将军梁冀是有名的权臣,外戚,他权倾朝野,无恶不作,连皇帝都敢杀,汉质帝就是死在他手上,那么后来的汉桓帝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是如何杀掉他的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历史上年仅三岁的汉冲帝病逝后,大将军梁冀便扶持八岁的汉质帝登基。在梁冀心里,既然是自己让他当的皇帝,小皇帝

  • 萧复:唐朝时期宰相,反对宦官掌控兵权,并弹劾奸臣卢杞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萧复,唐朝

    萧复(732年—788年),字履初,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唐朝宰相,玄宗朝宰相萧嵩之孙。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出身兰陵萧氏齐梁房,初为宫门郎,累官为太子仆。唐代宗时期,担任歙、池、常三州刺史,与萧定、张镒并列天下政绩第一。唐德宗即位之后,拜吏部尚书、

  • 三国时期马超为何会选择投靠刘备?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马超,三国

    马超是西凉军中有名的武将,也是蜀国五虎上将的第四位。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公元214年,刘备、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合围成都。刘璋已经穷途末路,但成都城中依然有很多粮草,士兵3万多人,仍然可以据城坚守。然而,听闻马超前来投奔刘备之后,刘璋很快决定不战而降,

  • 三国时期曹丕拒绝刘备连盟灭掉东吴的建议,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丕,三国

    曹丕,字子桓,曹魏的开国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后汉乱世,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袁绍与韩馥、曹操与袁绍、马腾与韩遂、刘备与孙权,都曾好得恨不能穿一条裤子,最后都成了不死不休的对头。盟友可以变成死敌,死敌也能变成盟友。比如在荆襄之战尘埃落定后,痛失关羽和荆州

  • 历史上的子婴到底是谁 子婴的身份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子婴,秦国

    还不了解:秦王子婴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的秦王子婴究竟是谁,到底是胡亥的兄长、侄子,还是叔叔?这完全就是一场“标点符号”引发的千古谜团,关于秦王子婴的身份,其实《史记》之中是有多处记载的,然而就因为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结果导致后世对于记载的理解出

  • 吕马童是谁?他的一生有何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吕马童,汉朝

    楚汉相争是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你们知道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吕马童在史料中只出现过一次,但只一次就让他暴得大名。可惜的是,这却是一次让他遗臭万年的出名,这是怎么回事呢?吕马童出生时间、家庭背景都不清楚。《史记》记载,公元前206年,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