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宰相萧瑀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他与李世民是什么关系?

唐朝宰相萧瑀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他与李世民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420 更新时间:2024/1/17 12:41:51

对唐朝宰相萧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618年,李渊废掉隋恭帝杨侑,在长安称帝,国号为唐,以当年为武德元年。与此同时,“西秦霸王”薛举对长安虎视眈眈,几次发兵攻打唐军。李渊为了扫清障碍,派次子李世民率军攻打薛举。在李世民出征之前,李渊写了一封信,让李世民亲手交给当时的隋朝河池(陕西凤县)太守,邀他共举大业。

李世民奉李渊之命,立即到河池拜见太守大人,得到了太守夫妇的热情款待。在宴席上,李世民非常恭敬地对太守夫妇说:

表姑、姑父,小侄离京时父王特备家书一封,请姑父母赴京共商朝政。

太守拆信一开,果然是李渊诚挚邀请,爽快地对李世民承诺:“既然表哥相邀,我自当到长安效力。”于是,隋朝的河池太守归顺了唐朝。这位河池太守是谁?李世民为何称他为姑父呢?此人名叫萧瑀,他和李世民的亲戚关系需要先捋一捋。

萧瑀,字理孙,是梁武帝萧衍的玄孙、西梁明帝萧岿的第七子。同时,萧瑀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隋炀帝杨广的妻弟,杨广的萧皇后是萧瑀的同母姐姐。

萧瑀的妻子独孤氏乃是独孤皇后(隋文帝杨坚之妻)的亲侄女,而唐高祖李渊是独孤皇后的亲外甥。也就是说,李渊和萧瑀之妻乃是姑舅表兄妹。这就是为何李世民会称萧瑀为“表姑父”的原因。可想而知,在当时情况下,萧瑀作为隋朝国舅,凭李渊的一封信就投奔唐朝,是对唐朝多么大的支持。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萧瑀全家来到长安后,李渊立即封萧瑀为宋国公、民部尚书,不久,又兼任宰相。

唐朝实行“群相制”,三省的正副长官皆称为宰相,所以,李渊在位9年,一共有16位宰相,但让人想不到的是,20多年后,到了贞观二十二年,其他15人早已离去,萧瑀却还活动在朝堂之上。只是萧瑀仕途坎坷,曾6次被罢相,六起六落,最后一次竟然因为出家的事情被李世民贬出京城。萧瑀的事情,还要从头说起。

唐朝武德年间,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矛盾日益凸显,萧瑀作为李渊的亲信,积极站在李世民这边,因此,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继续任命萧瑀担任宰相。但萧瑀脾气暴躁,仗着是李世民“表姑父”的身份,在朝堂上非常跋扈,有一次因政见不合,竟然和陈叔达(陈朝皇室后裔,另一位宰相)打架,简直不成体统。《新唐书》云:

太宗怒,废于家。

萧瑀的这番作为,有损朝廷颜面,被李世民免除官职,在家闭门思过,不久,萧瑀复出。李世民不仅恢复萧瑀的尚书左仆射(宰相)之位,还把女儿嫁给了萧瑀的儿子,二人结为亲家。

萧瑀仗着年长,多次对房玄龄等人颐指气使,有一次,房玄龄有小的过失,萧瑀揪着不放,痛陈房玄龄之恶,李世民看不下去,再一次将萧瑀罢相。

会玄龄等小过失,瑀即痛劾,不报,由是自失,罢为太子少傅。

经过一段时间反思,萧瑀重回相位。当时他的姐姐萧皇后(下图左)身在突厥,萧瑀思念姐姐,曾和突厥有秘密通信,被人弹劾,第三次被罢相。

萧瑀每次被罢免之后,都能很快官复原职,但很快又犯错。从贞观四年到贞观八年,萧瑀又因为弹劾李靖、处事急躁的原因被两次罢免,算下来,萧瑀已经先后五次被罢免宰相。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萧瑀出任歧州刺史,远离京城。直到9年后,也就是贞观十七年,因太子李承乾谋反,萧瑀审理此案有功,再次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这是萧瑀第六次担任宰相。

若论才能、出身,萧瑀足以担任宰相。这也是为何李世民先后5次将萧瑀复职的原因。但萧瑀有个最大的缺点,他为人张狂,有太过挑剔,他喜欢别人长处,却无法忍受别人的缺点,所以,朝廷中的同僚和他都不太亲近。例如,贞观十九年,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房玄龄等人留守长安处理朝政。等李世民归来,萧瑀开始告状,《资治通鉴》云:

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宋公萧瑀性狷介,与同寮多不合,尝言于上曰:“房玄龄与中书门下众臣,朋党不忠,执权胶固,陛下不详知,但未反耳。”

萧瑀不仅诬陷房玄龄结党营私,说房玄龄有谋反之嫌,还说李世民识人不明。

房玄龄是李世民的潜邸旧臣,多年帮李世民运筹帷幄,李世民对房玄龄的信任远超萧瑀。李世民对萧瑀的这种做法,十分不认可,训诫萧瑀:

“卿言得无太甚!人君选贤才以为股肱心膂,当推诚任之。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长。朕虽不能聪明,何至顿迷臧否,乃至于是!”(《资治通鉴》)

李世民是在说萧瑀太过分,用人要扬长避短,房玄龄固然有缺点,但他能力出众,又忠心耿耿,却被萧瑀说成了佞臣。

萧瑀举报房玄龄,李世民没有采纳,萧瑀内心不得志,对李世民充满埋怨,几次忤逆李世民的旨意。

内不自得,既数忤旨,上亦衔之,但以其忠直居多,未忍废也。(《资治通鉴》)

萧瑀越是发牢骚,李世民对萧瑀不满意,甚至有些嫌弃他(“上亦衔之”),但李世民念及萧瑀是老臣,顾及他的面子,并没有罢他的官。接下来,发生了一件让李世民非常恼火的事情,让李世民彻底爆发了。

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张亮曾是李世民的心腹,张亮在谋反之前,曾一度迷上佛教。有一次,李世民对张亮说:“你这么喜欢佛,为何不出家啊?”萧瑀当时也在场,因为萧瑀被李世民多次批评,有些不得志,便趁机对李世民说:“陛下,臣想出家。”

李世民本来就有些不喜萧瑀,没想到萧瑀竟然主动请求出家。李世民便说“我知道你们家素来和佛门有缘(萧瑀的高祖父、梁武帝萧衍就曾迷恋佛教,几次以皇帝身份出家),你既然想出家,我也不能违逆你的意思,朕批准了!”

上尝谓张亮曰:“卿既事佛,何不出家?”因自请出家。上曰:“亦知公雅好桑门,今不违公意。”(《资治通鉴》)

萧衍本来并不想出家,他只是打算以此来要挟李世民,让李世民看出他的重要性。所以,他笃定李世民定会挽留他这位“表姑父”。没想到李世民竟然答应他出家,这就很尴尬。

萧瑀沉默一会,又对李世民说:“臣仔细想了想,我还是不出家了。”

须臾复进曰:“臣适思之,不能出家。”(《资治通鉴》)

萧瑀出家的事情,并非《资治通鉴》一家之言,《旧唐书》也曾记载:

会瑀请出家,太宗谓曰:“甚知公素爱桑门,今者不能违意。”瑀旋踵奏曰:“臣顷思量,不能出家。”太宗以对群臣吐言,而取舍相违,心不能平。

作为堂堂宰相,以出家来威胁帝王。见威胁无效,又出言反悔,萧瑀的这种行为,让李世民大动肝火。这件事的结局就是,李世民第六次罢免了萧瑀的宰相,削掉他宋国公的爵位,贬萧瑀到商州任刺史。

李世民之所以会如此对萧瑀,并不仅仅因为萧瑀出尔反尔,而是长期积累太多对萧瑀的不满,趁机爆发而已。正如《资治通鉴》所说:

“卿自请出家,寻复违异。一回一惑,在乎瞬息之间;自可自否,变于帷之所。乖栋梁之体,岂具瞻之量乎!朕隐忍至今,全无悛改!”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自己要出家,结果又反悔,瞬息之间变幻无常,这是宰相该有的气度吗?特别是这句“朕隐忍至今,全无悛改”,意思是:萧瑀:朕忍你很久了!

在李世民心中,哪有什么表姑父,萧瑀不管是出家、还是被贬,注定不能留在李世民身边了。

就这样,萧瑀的宰相生涯彻底终结。不过,这件事也引起了风波。萧瑀被贬,他的姐姐萧皇后(隋炀帝之妻,此时已从突厥接到长安)无法忍受打击,一病不起,当年病逝,享年80岁。

萧皇后去世,李世民非常感怀,又把宋国公的爵位还给了萧瑀。三个月后,74岁的萧瑀生病去世。这位唐朝六起六落的传奇宰相、这位隋炀帝的小舅子、这位唐太宗的小姑父,给自己生命画上了句号。

萧瑀死后,萧氏一族在唐朝长盛不衰。萧瑀的后代有8人做过唐朝宰相,萧家持续兴旺了100多年。

标签: 萧瑀唐朝

更多文章

  • 揭秘:历史上的神童宰相甘罗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甘罗,秦国

    “甘罗十二岁作宰相,周瑜七岁调令兵”,这估计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典故了。司马迁的《史记》中对甘罗是这样描述的:“甘罗者,甘茂孙也,甘茂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甘罗的祖父甘茂,原来是秦国的左丞相,声名显赫,后来卒于魏国,作为政治家的后代,如果没有土地,也不去经商,那么只有沿袭父辈的老路去

  • 吕雉痛恨戚夫人,看看戚夫人都做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戚夫人,汉朝

    对于这个问题,应该不难回答。首先,对于吕雉,我们应该很熟悉,他是刘邦的妻子,在刘邦还是沛县小吏时,吕雉就嫁给了他。当刘邦起义时,吕雉也是在背后一直支持刘邦,如果说每个成功男人背后必有一个女人的话,那么吕雉无疑是刘邦背后那个默默付出的女人。因此,可能是经历过这种患难与共和不离不弃,虽然刘邦称帝后身边女

  • 吕布当初为什么要杀董卓 吕布是因了貂蝉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吕布,董卓

    很多人都不了解吕布杀董卓,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自从吕布命丧白门楼后,关羽看谁都是插标卖首之徒,稍微有些功夫的都认为自己有不下吕布之勇,就算是无名小辈也敢怒骂几声“三姓家奴”。没办法,谁让吕布先后杀了两位义父,丁原和董卓呢?吕布的具体出生日期,史书上倒是没有记载,但可以确定的是,应该

  • 萧观音:才华不输李清照,却因一首诗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萧观音,辽朝

    说到宋代才女,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李清照。但我们不知道的是,在宋代,有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她的才华和容貌并不亚于李清照。这位才女出现在北宋辽国。她就是辽国皇帝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萧观音。萧观音是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著名女诗人。她相貌颖慧秀逸,很有才华。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

  • 汉文帝的皇后穿粗布裙,男宠却坐拥金山,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文帝,汉朝

    刘邦建立的大汉帝国共有二十九皇帝,享国年四百零七年。在二十九皇帝之中,汉文帝是最为节约的,可以称得上最吝啬的帝王。为什么这样说的呢?汉文帝对与自己皇后要求只能穿布裙,吃喝拉撒更是从简,但对一个男宠却格外大方,这是为何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文帝一共在位二十三年,在位期间从

  • 汉灵帝刘宏做过哪些荒唐事?他开创了哪两个先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汉灵帝,东汉

    说到汉灵帝,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诸葛亮当年,在决定北上伐魏时,给后主刘禅写下了《出师表》,其中写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那么让刘备叹息痛恨的汉灵帝究竟

  • 汉武帝刘彻为什么没有和皇后葬在一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汉朝

    想必我们都知道在古代一般皇帝去世之后都会和他的皇后合葬,但也有个别皇帝除外。比如说乾隆皇帝,据历史记载他死后并没有和自己的皇后富察容音在一起合葬,而是选择了他的宠妃香见,但这样的情况少之又少。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为何汉武帝刘彻驾崩后,没有皇后陪葬一般古代的

  • 孙权的一生经历了哪些事?他有几个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孙权,东吴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孙权建立吴国,刘备建立蜀国,曹丕建立魏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时代——三国。这里咱们就来说说孙权,看一看孙权的一生经历了哪些事件。吴太祖孙权简介孙权,生于公元182年,孙坚之子,孙策之弟,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谥号大皇帝

  • 让李世民拥有铁汉柔情的晋阳公主,到底有多受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晋阳公主,唐朝

    晋阳公主字明达,小字兕[sì]子,长孙皇后所生,也是唐太宗最疼爱的女儿。晋阳公主字明达,幼字兕子。明达是佛教常用词汇,明指三明,达指三达。代表着对世事了悟通达。唐太宗之所以取名明达也是对晋阳公主寄托希望;而兕在《山海经》中时十分凶猛壮硕的独角犀,也不难看出太宗夫妇为晋阳取名为兕是希望她能象兕一样顽强

  • 韦珪:出身于关陇集团,唐太宗李世民四妃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韦贵妃,唐朝

    韦珪(597-665年),字泽,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太宗李世民嫔妃,隋朝开府仪同三司韦圆成之女。韦氏的出身是隋唐之际著名士族家族之一的京兆韦氏,也是李武韦杨联姻政治集团的四姓之一,可以看出她的家世是非常的显赫。可是韦氏在嫁给李世民之前,曾做过多年的寡妇,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跟着小编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