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称卫青为“常胜将军”?与匈奴交战不曾失败

为什么称卫青为“常胜将军”?与匈奴交战不曾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947 更新时间:2024/1/20 11:20:03

为什么称卫青为“常胜将军”?这是因为他是西汉时期能征惯战,为汉朝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将领,并且他与匈奴交战不曾失败过,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卫青的母亲在平阳公主的夫家做女仆,因丈夫姓卫,她就被称为卫媪。丈夫死后,她仍在平阳侯家中帮佣,与同在平阳侯家中做事的县吏郑季私通,生了卫青。后来,他的母亲感觉供养他非常艰苦,就把他送到了亲生父亲郑季的家里。

但是在郑季家中,他被歧视、虐待,被迫放羊,后离开郑家回去与母亲一起生活,在平阳侯府做骑奴(马夫)。后来由于卫青同母异父的歌女姐姐卫子夫被汉武帝相中,他随着得以入宫当差。卫子夫怀孕,陈皇后妒忌,陈皇后之母馆陶长公主便派人绑架卫青企图杀害他以报复卫子夫,但是被卫青的朋友公孙敖带人劫狱救出。

汉武帝得知后借题发挥,当着皇后和长公主的面提拔卫青为建章监(禁卫队长)、侍中、太中大夫,封卫子夫为夫人(地位仅次于皇后的嫔妃),并大肆封赏卫家人及公孙敖等人。卫青开始被汉武帝重用。

元光6年(前129年),匈奴举兵南下侵犯上谷地区(今河北省怀来县)。汉武帝出兵4万,兵分四路,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同李广、公孙敖、公孙贺一起迎击匈奴。这次虽然是卫青的首次出征,但他骁勇善战,直捣龙城(匈奴人祭扫祖先的地方),杀敌700后得胜而回。四路大军中除卫青凯旋外,非败即退,汉武帝对卫青赏识有加,封他为关内侯。

元朔元年(前128年)秋,卫青率3万骑兵出击雁门郡(今山西右玉境),斩杀匈奴兵数千人。次年春,卫青又领兵出征云中(今呼和浩特西南),围歼匈奴白羊王、楼烦王两部,俘虏匈奴数千、牛羊百万计,收复河套地区,卫青所部全甲而还。这一战役解除了匈奴人长期对京城长安的威胁,汉武帝随后在河朔地区移民屯田,建立朔方郡,为将来对匈奴作战打好了根据地。卫青被封为长平侯,加封3800户侯。

然而匈奴人不甘心失败,一心想夺回失地。

元朔5年(前124年)春,汉武帝命卫青率领骑兵3万出高阙。卫青部出塞急行军六七百里,趁黑夜突袭右贤王部,右贤王携爱妾独自逃跑,汉军俘获匈奴15000人、贵族十余人、牛羊数百万。汉武帝拜卫青为大将军,统领全部汉军,并加封八千七百户侯。卫青三个尚在襁褓中的儿子也被封侯,但是被卫青婉拒,要求转而奖赏其部下。卫青部下因此共11人被封侯。

元朔6年(前123年)春、夏,卫青两次率领十余万骑兵出击漠南伊稚斜单于大本营,歼敌万余人,但是部下苏建、赵信部3000人遭遇单于主力全军覆没,赵信带800随从投降,苏建独身逃出。卫青的外甥霍去病自领800骑出击,俘虏匈奴单于的叔父和国相,斩敌2018人,其中包括单于的祖父。

霍去病从此开始被汉武帝提拔重任。

元狩4年(前119年)春,卫青与霍去病各率领5万骑兵,兵分两路,出击匈奴。卫青所率部队出定襄,在漠北与单于部相遇。单于主力试图以逸待劳伏击汉军,但是被卫青用武刚车结环阵化解。随后卫青利用大漠沙尘暴作掩护包抄匈奴,击溃单于,并追袭二百余里至赵信城,将其彻底捣毁。

这一次战役卫青所部斩获近20000人,给匈奴以沉重打击,他也因此与霍去病同时被拜为大司马。此战史称漠北之战。这次战役后,匈奴的主力基本被打垮,元气大伤,从此以后匈奴逐渐向更远、更贫瘠的地方迁徙,匈奴人长期对汉朝的军事威胁基本上解除了。这次战役也是卫青的最后一次出征,自此之后他不再被汉武帝重用。

卫青一生中共七次率兵出击匈奴,无一败绩。尽管功勋卓著,卫青为人却谦逊低调,从不仗势跋扈,《史记》中评价他“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于上”。他治军严明,能与士卒同甘共苦,作战骁勇,深受将士爱戴。

尽管卫青品德高尚,却很少得到他人赞扬。部下苏建曾建议卫青收买文人,招集门客以在社会上制造有利于自己的舆论,而卫青则严辞拒绝。漠北之战后,功高盖主的卫青被汉武帝冷落,昔日的部下都改投了皇宠日高的霍去病,只有任安一人不肯离开他,卫青也无怨无悔,平淡地过了余生。

元封5年(前106年),卫青去世,坟墓按照卢山的形状修筑,葬于茂陵东北侧。

卫青和首任妻子育有三子,后改娶汉武帝姊平阳公主(其前夫为平阳侯曹寿,是卫青以前的主人)为妻。平阳公主与卫青结伴终生,死后与他同葬,没有为他生儿育女。

标签: 卫青汉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霍去病对外征战时,为何要扔掉汉武帝送来的数十车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霍去病,汉朝

    古人云:鲜衣怒马少年郎,纵死犹闻侠骨香。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对于古代社会中的臣子来说,虽然他们的存在对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基于特殊时代背景的影响,所以,在与皇帝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这些臣子也务必要事事小心,避免触犯龙颜。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进程当

  • 雍正上位后为何处死康熙的亲信 雍正有什么目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雍正,康熙

    对雍正和康熙亲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刚刚驾崩,雍正连夜处死他的亲信,这是为什么?大清是我国历史上与我国历史上最为接近的一个封建国家。从康熙的传奇人生,到雍正的太子之位,他们三个的故事都被世人所津津乐道。而这三个人当中,雍正的执政时间虽然最少,但其实力也

  • 李珪: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五子,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珪,唐朝

    李珪(725-784年),原名李沚,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五子,母为王美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开元二十一年,册封陈王,授陈州刺史。开元二十四年(726年)三月,加开府仪同三司,改名李珪。天宝四年(745年)

  • 历史上赵云为何会离开公孙瓒转投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云,三国

    赵云,字子龙,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孙瓒是三国初期著名的军阀,当年共同讨伐董卓的诸侯之一,从他的整个“人设”上来看,还是比较有政治头脑的,同样也是野心勃勃,知道善待对自己有用之人,初始时公孙瓒的名声还是非常不错的,这也是刚开始赵

  • 孙尚香嫁给刘备是是一场政治联姻 孙尚香是不是真的喜欢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孙尚香,刘备

    对孙尚香和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尚香真的喜欢刘备?刘备进房都提心吊胆,法正也劝刘备保持距离。很多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认为刘备和孙尚香是真心相爱,最后无可奈何回江东,也只不过是被孙权骗回去的而已;但历史真的是如此吗?显然不是,包括“周郎妙计安天下,

  • 海兰珠:清丽脱俗,小鸟依人,为皇太极带来无穷快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海兰珠,清朝

    敏惠恭和元妃(1609年-1641年),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科尔沁贝勒宰桑-布和之女,孝端文皇后侄女,孝庄文皇后姐姐,清太宗皇太极的嫔妃。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园1636年,盛京金碧辉煌的清皇宫里,彩旗招展,鼓乐喧天,鞭炮齐鸣。皇太极的册封后妃大典仪式

  • 汉献帝和曹丕都是少年得志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献帝,曹丕

    汉献帝与曹丕,都是少年得志,为何一个丢天下,一个得江山?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曹丕十岁那年,随父从军,然恰逢张绣反叛,围攻曹营,夜黑风高里四处起火,军中大乱,曹操自顾不暇,长子曹昂战死,剩下小子曹丕,单人独骑从乱军中逃出。果真是老子英雄儿子好汉,

  • 陆象先:唐朝时期宰相,多次担任要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陆象先,唐朝

    陆象先(665年-736年),本名陆景初,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唐朝宰相,门下侍郎陆元方之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出身吴郡陆氏太尉枝。 考中进士后,授扬州参军,迁洛阳县尉,入为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在太平公主的举荐下,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

  • 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后提出了哪些要求?为何崇祯不答应?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自成,明朝

    李自成是明朝末年的草莽大英雄,也是妇孺皆知的历史著名大人物。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众所周知,李自成是一代农民起义领袖。不过,如果仔细去看一下李自成的过往,也许有人会觉得他的成分似乎不能算作“农民”,他有过多次参加边军的经历,且在起义之前还曾多次杀人,最后起义也是在边军当

  • 探索秦良玉辉煌而传奇的一生,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奇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良玉,明末

    秦良玉,字贞素,明朝末年女将、民族英雄。秦良玉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参加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崇祯皇帝曾作诗四首赞颂秦良玉。秦良玉死后后世文人赞颂秦良玉所作的诗词非常多。历朝历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记载到列女传里,而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