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炀帝杨广在位时期隋朝达到了巅峰 杨广为何会被骂了千年之久

隋炀帝杨广在位时期隋朝达到了巅峰 杨广为何会被骂了千年之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810 更新时间:2024/1/21 5:48:59

对隋朝杨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隋炀帝杨广让隋朝达到巅峰,为何却被骂上千年,究竟是谁在抹黑他?

提起古代荒淫好色、残暴虐民的皇帝,隋炀帝杨广是榜上有名的,他和商纣王被当作反面教材,共同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世的人引以为鉴。

历史上的隋炀帝真有那么糟糕吗?要是他真是个没有作为的昏君、暴君还说得过去,但是他确实是做出过很大贡献的,特别是对后世,比如修建大运河,创办科举制,都是有功于千秋万代的。

那些大有作为的英主,如唐太宗李世民、康熙帝玄烨,虽然勤政爱民,取得丰功伟业,但主要贡献还是局限于当时,对后代的深远影响是不及隋炀帝,甚至这上千年都在被骂。

那么到底是谁在抹黑隋炀帝呢,将其有功勋的一面略去不提,对其荒淫好色、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不惜民力的一面大书特书,致使隋炀帝沦为和商纣王一样的人物。

真实隋炀帝

隋炀帝和唐太宗是一样的,他们性格中基因符号是相似的,都有着不甘于人后,拼命向上爬的竞争者心态,表现在现实中,他们获取政权的方式如出一辙。

但是隋炀帝不同于唐太宗的一面,在于他的心中没有设定道德边界,按照西方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依德的观点,隋炀帝心理成分中本我的成分多了些,而唐太宗明显处于超我那个阶段。

这有时代原因,隋炀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达三百余年的分裂局面,这三百年是胡风和汉风杂糅的时代,外族的生活习俗、文化观念渗入到汉民族的血液里,受此影响冲击最大的就是儒家思想。

儒家文化以父权制为基础,重视道德教化,讲究尊父尊兄,显然这种文化传承到了魏晋南北朝断绝了,那时的北方十六国、北朝都是游牧民族建立的,游牧民族以匈奴为例,是有着弑父杀兄传统的。

隋炀帝的行为一定程度上有着这种民族无意识的影响,其根源在于隋朝结束分裂局面,但是并没有思想意识方面的建设,还是延续其贵族间的社会契约。

没有思想约束、道德制衡的隋炀帝,确实做了太多常人难以接受的事,比如滥用民力,营建东都洛阳、大运河和皇家建筑群。再如大业八年,密诏江、淮诸郡阅视民间童女,资质端丽者,每岁贡之。

隋炀帝的功勋

仔细思索下,隋炀帝皇帝生涯的劣绩,和秦始皇是何等的相似。他们都没有求稳,都不懂得停一停,而是寻求皇帝生涯的突破,想要创造大业绩,来提高自己的历史地位。

隋炀帝的突破在于科举制和大运河,科举制可以说是古代最伟大的制度发明,在科举制产生之前,政治上治理国家的事完全是由贵族说了算,平民阶层只有听从的份儿。

比如说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魏晋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话语权都掌握在贵族手里,贵族子弟不用奋斗就能获得官职,而平民子弟再怎么努力也不能逾越。

这种贵族垄断式的统治,到了隋炀帝这儿开始解体,他创设进士科,让更多的人通过科举考试的方法进入仕途。这样做不仅打破出身论,而且能为官僚政治系统输送新鲜血液,提升官僚素质。

这一伟大创举,自此被历朝历代所沿用,成为中国高度发达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的高考制度都有发意义,可以说是功利千秋的事业。

隋炀帝的另一伟业就是开辟从南到北的大运河,大运河创建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沟通南北经济,它具有更大的政治意义。

大运河指的是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至余杭的运河,它分为四段,主要包括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以三点四段为构造,大运河连接南北,从此中国再也没有出现南北朝那样的分裂局面。

南方和北方由于大运河,真正形成一体,一方面有利于政治经济中心的东移,进而促进东南地区的开发;另一方面有利于一统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隋炀帝的功勋是极其突出的,他眼光看得长远,件件事情都考虑到了后代,只是苦了同时期的老百姓,那么到底是谁在抹黑隋炀帝呢?

谁在抹黑隋炀帝

向隋炀帝泼第一盆脏水的当然是李唐王朝,李渊原来是隋朝的臣子,他推翻隋朝,建立唐代,属于犯上作乱,是不被正统学说认可的,为了证明自己政权的合理性,李渊毫无顾忌地抹黑隋炀帝。

李渊为了表示唐代才是众望所归民心所向,找了很多黑料,把隋炀帝妖魔化,隋炀帝已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已经成为贪婪好色、残暴不堪、杀人如麻的无道昏君。

而且隋炀帝的谥号“炀”,也是李渊给起的,炀是一个贬义词,古代《谥法》说:“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为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

在李渊看来,隋炀帝杨广是失礼的,没有德行的,通过对照,否定杨广,也就是成就自己。到了李世民那里,显然也是从失礼失德层面抹黑隋炀帝的。

只不过李世民是贼喊捉贼而已,他杀兄弑弟,逼父退位,还娶了兄长的女人,桩桩件件和隋炀帝如出一辙,论及私德,怎么好意思讥讽隋炀帝,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唐太宗李世民真正做得好的是公德,不像隋炀帝那样,处处得罪老百姓,而是与民休息,轻徭薄赋,自然留下来的名声要比隋炀帝好多了。

向隋炀帝泼出第二盆脏水的是儒家史学观,特别是宋代以来,理学兴起,讲究君臣父子三纲五常的观念,重视的是史学的教化功能,自然会把古代有名的暴君拉出来做典型。

隋炀帝处事并不是站在儒家道德制高点上,私德和公德都有缺失,自然成为史学家们“重点照顾对象”。

向隋炀帝泼出第三盆脏水的是老百姓,老百姓并没有见过隋炀帝,但是他们从野史、演义里都听过隋炀帝的事迹,自然觉得隋炀帝不是好人,从而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隋炀帝的恶名也就被定格在历史长河里。

标签: 隋朝杨广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继后乌拉那拉氏是什么样的?结局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继后,清朝

    乾隆朝的继后乌喇那拉氏,是清朝乌喇那拉氏族的最后一位皇后。但是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如懿传》如今正在大火,这也让世人开始关心起了乾隆的感情生活,关心起了如懿的历史原型。如懿的历史原型是乌拉那拉氏,也是乾隆的第二位妻子,常被人们称为继后。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此人虽然成

  • 虞姬是什么怎么死的 项羽真的对虞姬下手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项羽,虞姬

    还不了解:项羽和虞姬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美人“虞姬”是怎么死的呢?”是被项羽杀死的吗?虞姬,又称虞美人江苏省沭阳县美丽的“虞溪村人,出生于吴中,西楚“霸王项羽”的美人。相传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有《虞美人》之称。曾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尉迟敬德为什么是门神?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尉迟敬德,李世民

    作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尉迟敬德为什么是门神?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就有两种说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业末年,参与平定高阳暴乱,授朝散大夫。大业十三年(617年),跟随刘武周起兵反隋,担任偏将。武德三年(620年),兵败归顺唐朝,赐名尉迟恭,参与平定王

  • 秦始皇在活着的时候 期间为何没有一个人敢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始皇,造反

    对秦始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活着时,不管是陈胜吴广,还是项燕项羽,为何没人敢反秦?秦朝虽然只存在区区几十载只有两位皇帝,可这两位皇帝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雄才大略,旷古绝今的千古一帝,而另一个就成为贪图享乐的皇帝,导致民怨四起最后让秦朝走向了灭亡

  • 秦始皇之前还有其他帝王 秦始皇为什么会是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皇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始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为什么说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那他以前的帝王不算皇帝吗?在我们以往的认知之中只要说起谁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大家都会异口同声的说出是秦始皇,的确秦始皇是第一位自称皇帝的帝王,也是历史上第一个皇权至上中央

  • 垓下之战结束后项羽原本可以跑掉的 最后为什么陷入包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垓下之战,项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垓下之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垓下之战后,项羽本来是能跑掉的,可这两个小人物,真是害死他了。楚汉相争的最后一战,垓下也就是安徽灵璧之战失败后,霸王项羽带八百余骑乘夜向南方突围,这一场仗,打得干净利落,汉军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发现项羽的意

  • 赵宗谔:信安郡王赵允宁之子,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宗谔,北宋

    赵宗谔(?~1082年),字号不详,河南开封人。北宋宗室大臣,宋太宗赵炅曾孙,信安郡王赵允宁之子,宋英宗赵曙堂兄。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起家右武卫将军,历任睦州、深州、沂州防御使,进封虢国公,历任保静军(宿州)、集庆军(亳州)、镇南军(洪州)三镇节度使,

  • 历史上郭威为何会造反?背后有何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郭威,五代

    郭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郭”姓皇帝,五代时期后周建立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国家的兴亡,在很多时候,都只是一念之间的事情,许多人明明有实力,也有威望能够成为新的一国之君,但是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世袭制度以及社会等级制度森严的时期,即使君王荒诞无能,忠臣们也不会有任何反

  • 拓跋珪的一生都有哪些作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拓跋珪,南北朝

    作为少有的雄主,北魏开国皇帝拓跋中国历史上被承认的正统王朝,一共是22个。可是除却这22个王朝,还有很多因为政治观念不被承认的王朝。但是这些王朝的皇帝,却依旧被史书认可。(一)开国的皇帝只有33位,他们年龄是多少?而皇帝的开始,出自秦朝始皇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开始帝制的皇帝。从

  • 赵允让:商恭靖王赵元份第三子,外庄内宽,喜愠不见于色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允让,北宋

    赵允让(995年-1059年),男,汉族,字益之,河南开封人。北宋宗室大臣,宋太宗赵炅之孙,商王赵元份第三子,宋英宗赵曙生父。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天资浑厚,外庄内宽,喜愠不见于色。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四月,起家右千牛卫将军,四迁右骁卫将军。天禧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