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薄姬能成功走向人生巅峰 所谓的天命是不是真的

薄姬能成功走向人生巅峰 所谓的天命是不是真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002 更新时间:2024/1/8 5:28:38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薄姬,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薄姬能够成功是因为天命吗?这句话有没有道理?薄姬在成功的路上都做了哪些事情?

薄姬在历史上被认为是有“天命”的女人。

由于算命先生许负说她“当生天子”,使得魏王豹以为自己要当皇帝。结果魏王豹命薄,压不住,最终不但没当成天子,而且还身首异处。

后来薄姬归了刘邦,但是刘邦并没有把薄姬当回事,先是让她在洗衣房里,后来看见她有些姿色,把她纳入后宫之中。但是纳入后宫中也就纳入后宫中,并没有宠幸她。一年以后,由于薄姬的好朋友,深受宠爱的管夫人和赵子儿议论薄姬,刘邦听到了,才宠幸了薄姬一次。而就这么一次,薄姬就生了儿子刘恒。后来刘恒当了皇帝,薄姬印证了算命先生说她“当生天子”的神话。

这个故事非常曲折离奇,人物命运跌宕起伏。但越是这样曲折跌宕,越能够说明薄姬是“天命”。也就是说,“天命”中你有,你跑也跑不了;“天命”中你没有,你再怎么争取也得不到。

(薄姬剧照)

那么,薄姬身上,真的只是“天命”吗?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天命”,而是薄姬自己努力争取的结果。薄姬也不是我们认为的逆来顺受的人,而是积极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事实上,薄姬一生,做了四件重要的事情,改变了她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命运。

第一件,找许负算命。

因为薄姬的母亲魏氏是魏王豹的亲戚,因此薄姬得以嫁给魏王豹。

嫁给魏王豹以后,估计薄姬并没有得到魏王豹特别的重视和宠爱(因为她跟了魏王豹那么久,却没有生下一男半女,而只被刘邦临幸了一次,就生了刘恒。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薄姬应该是不得魏王豹喜爱的),于是,薄姬的母亲把当时著名的算命先生许负请来,让他给薄姬算命。于是许负说出了薄姬“当生天子”的话。

也就是这一句话,当时本来跟从刘邦的魏王豹觉得没有前途,反叛刘邦跟随了项羽。而刘邦一怒之下,派韩信曹参攻打魏王豹,把魏王豹给俘获了。刘邦当时并没有杀魏王豹,只是把他派给周苛,让他和周苛共同带兵。不过周苛觉得自己不应该和一个手下败将共事,就把魏王豹给杀掉了。

薄姬也因此被送进了刘邦的洗衣房。

可以说,如果薄姬母亲不找许负算命,魏王豹也不会叛变刘邦。不叛变刘邦,后来可能就是一个功臣,命运的走向就不一样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薄姬改变了魏王豹的命运,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刘邦剧照)

第二件事,请姐妹传话。

薄姬进入刘邦的洗衣房,后来有一次,刘邦去洗衣房视察,看见薄姬长得漂亮,就把她纳入后宫。但是纳入后宫也就纳入了,估计薄姬有点姿色,也不突出,而且也不解风情。总之,此后刘邦竟然一次也没临幸过她,这样过了一年多的时间。

后来,刘邦听到了他喜爱的管夫人和赵子儿在议论薄姬,于是问她们怎么回事。管夫人和赵子儿才说,当初薄姬和她们是好姐妹的时候,薄姬曾说过,如果富贵了,要大家共享。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应该是薄姬看见管夫人和赵子儿获得了刘邦的宠爱,而自己没有,才让说出那个话,让好朋友给刘邦传递信息。哪了解这两个人,不但不传话,反而还躲在一边讥讽她,因而被刘邦听见了。

也就是两人的讥讽,让刘邦起了怜悯之心,刘邦才决定见薄姬一面。

如果薄姬不通过这种方式,找好朋友传话,那么,薄姬可能一生都见不到刘邦一面。可以说,这个机会,也是薄姬自己为自己创造的。

(刘恒剧照)

第三件事,说苍龙盘腹。

刘邦召见薄姬。照一般后妃的做法,召见了就召见了。但是,薄姬在被刘邦召见的时候,她特别对刘邦说了一句,说她昨晚梦见“苍龙盘腹”。这一句话,对刘邦临幸她的作用是很大的。因为可能刘邦只是召见她,并没有打算临幸她。就算是临幸她,很可能也是无疾而终。薄姬本来姿色一般,又不解风情,因此年迈又不缺女人的刘邦,“无疾而终”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因为薄姬这样一句话,因此刘邦特别重视,才在薄姬体内留下了龙种。而薄姬也因此怀孕生下刘恒。

可以说,薄姬得到一生唯一的一次机会,是她自己争取来的。而充分地把握和利用好这次机会,也是她争取来的。

第四件事,教刘恒低调。

刘恒之所以能够笑到最后当皇帝,完全就是他韬光养晦的结果。

不过,刘恒之所以能韬光养晦,与薄姬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同时,整个代国的人,也都非常低调,没有张扬的。应该说,这也是薄姬约束的结果。

薄姬正是看到了吕后的嚣张,因此她才审时度势做这样的选择,而最终也大获成功。这又是一件薄姬努力争取的事情。

总之,薄姬的所谓“天命”,并非真有什么“天命”,全都是她努力的结果。没有努力,她肯定不能最终走上人生的巅峰。

(参考资料:《史记》等)

标签: 薄姬汉朝

更多文章

  • 刘禅是个庶长子,刘备还传位给他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禅,三国

    刘禅,蜀汉第二位开国皇帝。但提到这位君主,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句话就是“扶不起的阿斗”。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公元219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立刘禅为王太子。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一个月之后,刘备病逝,享年六十三岁,随后刘禅在成都继位称帝,史称“汉怀帝”。不过,刘备一共有四个儿子,

  • 薄姬身为魏王豹的女人 刘邦为什么还要临幸薄姬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邦,薄姬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薄姬和刘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薄姬原本是魏王豹的女人,刘邦为什么还要宠幸她?这里边有什么巧合吗?薄姬之所以会被刘邦临幸,其实也是机缘巧合。更为巧合的是,薄姬这次被宠幸之后,很快就有了身孕。而她怀的这个孩子,恰好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刘恒。这个故事里面,主角虽然

  • 吕雉能杀韩信 吕雉为什么没有杀张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吕雉,张良

    还不了解:吕雉和张良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雉作为一个心狠手辣的女人,吕雉当初连韩信都敢杀了,吕雉为什么不对张良下杀手?吕雉是中国历史上几位著名的女主之一,在影视剧中,吕雉是一个狠辣的女人,其实在真正的历史中,吕雉并非那般,她只是一个在爱恨之间游荡的女人,

  • 刘巴:本是曹操部下,刘备花了13年收服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三国

    三国时期,乱世出英雄,时事造就人才。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我们所熟知的有诸葛亮,关羽,张飞等。我们都知道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个十分有才能的人,可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有这么一个人,就连诸葛亮都认为自己比不过他,甚至刘备还说,有人要是伤害了他,那一定要灭这个人三族。

  • 嘉庆帝登基之后和珅遭遇了什么样?他们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和珅,清朝

    1796年2月9日(嘉庆元年正月初一日),清高宗传位给仁宗,正式退位,仁宗正式即位。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这位在清朝官居显赫之位的朝廷重臣,因“贪腐”二字,而让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上面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和珅贪污太多,导致大清国库空虚,

  • 历史上真正的秦始皇是什么样的人?是正是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始皇,秦朝

    秦始皇被后世之人称作是“千古一帝”,就是因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一统天下的帝王,功绩十分伟大。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说到秦始皇,许多人首先会想到他令人唏嘘又惊叹的一生中流传最久远、最突出的两个历史事件:一统六国和焚书坑儒。一统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首次大一统,中华民族也由此真

  • 战绩丝毫不输于关羽吕布,文鸳为何结局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关羽,三国

    武圣关羽,他不仅武艺超群,还为人忠义,是难得一见的将才。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时期的吕布也同样因为孔武有力,而让人闻风丧胆,其实除了关羽和吕布三国时期还有一位极有才华的将领,他的战绩丝毫不输于他们。但只可惜这员猛将,没有遇到明主,不像关羽有伯乐赏识,最终他只能在猜忌中落得

  • 三国时期诸葛亮培养的北伐继承人是谁?真的是姜维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乔,三国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智慧神的最杰出化身。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三国历史上,姜维被人们视为诸葛亮的继承人。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一带)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姜维出

  • 宫女出宫后,为什么很难出嫁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清朝

    古代皇宫里的宫女,出宫后为何不好嫁?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个皇宫的运营除了太监就是宫女了。这些人都是经过层层筛选出来的,大部分都长相不错,并且很会伺候人,那么很多人会有疑问,宫女是要一辈子待在皇宫里吗?最开始的时候,宫女的来源是俘虏、罪犯的妻子,太监的来源则是监狱里的罪犯,

  • 朱聿键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聿键,明朝

    明朝京师北京失陷后,明朝宗室在南方相继建立政权,合称南明。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朱聿键(1602年5月25日-1646年10月6日),小字长寿,河南省南阳府南阳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唐定王朱桱八世孙,唐端王朱硕熿之孙,唐裕王朱器墭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