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夫椒之战吴国大胜,夫差又为何放过了勾践?

夫椒之战吴国大胜,夫差又为何放过了勾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458 更新时间:2024/1/20 20:13:43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夫椒之战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落,这导致诸侯争霸成为主要的历史事件。在春秋初期,有郑庄公齐桓公等霸主。不过,郑国和齐国,都没能长期维持霸业。大部分时间内,都是晋国和楚国在争夺中原霸主的宝座。当然,晋国和楚国之间频繁用兵,也让彼此的国力受到了损耗,从而在春秋末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衰落。在此基础上,到了春秋后期,吴国和越国相继崛起,成为春秋时期最后的两个霸主。

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夫椒之战,则是吴国和越国之间的一场大战。在这场战役中,虽然吴国击败了越国,但是,吴王夫差却放过了越王勾践,这无疑为吴国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首先,对于夫椒之战,是指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在吴越战争中,吴王夫差率军在夫椒(今江苏太湖洞庭山)大败越军的作战。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打越国,战于欈李(今浙江嘉兴西南)。在这场战役中,越国大军采取偷袭战术,阖闾中箭,最终伤重不治。对于吴王阖闾来说,死前嘱子夫差勿忘杀父之仇。吴王阖闾去世,夫差继位。对于吴王夫差来说,为了洗雪其父阖闾败给越王勾践的耻辱,励精图治,吴国也迅速增强。彼时,伍子胥派人站在庭中,每逢他出入,那人就对他说:"夫差!而忘越王之杀尔(你)父乎?"夫差回答说:"我,不敢忘。"吴国日夜练兵,准备进攻越国。

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听说夫差日夜练兵,准备伐越,想先发制人,趁吴兵未出,抢先伐吴。对此,在笔者看来,先发制人,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计策。但是,吴国在整体实力上,要强于越国。在上一场战役中,越国是靠着偷袭的战术,这才击败吴王阖闾的。现在,越王勾践想要主动出击,其实有些高估了越国的实力。更为关键的是,骄兵必败,哀兵必胜。对于吴国上下来说,因为吴王阖闾的去世而痛恨越国,这促使越王勾践更不能主动出击了。

在越王勾践发动夫椒之战前,大夫范蠡劝谏,意思就是现在不能发兵攻打吴国。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勾践不听,说:"吾已决之矣。"遂兴兵伐吴。吴王夫差得知越王出兵的消息后,征发全部水陆军迎战,双方在夫椒(今江苏苏州市西南太湖中的椒山)展开激战。在夫椒之战中,吴国上下同仇敌忾,从而击败了越国大军。

在夫椒之战取得胜利的基础上,吴王夫差乘胜追击,直接攻破了越国都城会稽城。在连续吃到败仗的背景下,越王勾践率残兵五千人退保会稽山,吴军将勾践团团围住。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越王勾践可以听从范蠡的劝谏,显然就能够避免夫椒之战的失利了。现在,越王勾践已经失去了主动权,只能任凭吴王夫差发落了。

勾践在危难中问计于大夫范蠡。范蠡要勾践卑辞厚礼向吴请和;如吴人不许,即举国降吴,以身追随吴王。勾践从其计,派文种赴吴军乞和。面对态度诚恳的越王勾践,吴王夫差想答应越国的请求,对此,伍子胥进言说:"天以越赐吴,勿许也。"夫差就拒绝了越国的要求。

文种回报勾践,勾践想焚宝器,力战而死。在这个关键时刻,文种知道吴国的太宰嚭素与伍子胥不和,就利用这个矛盾,劝阻勾践说,吴国的太宰嚭贪婪,可以利诱,请私下里求他,可以成功。

得知这一情况后,勾践就命文种带上美女和宝器,私下献给太宰嚭。太宰嚭接受越国的财物,就领文种去见夫差。太宰嚭劝吴王夫差说:"越以服为臣,若赦之,此国之利也。"对此,伍子胥再次反对谈和,说:“现在不灭越国,以后必然后悔。勾践是贤君,范蠡、文种是良臣。他们若再回到越,将会叛乱啊。”不过,非常可惜的是,这一次夫差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劝谏,选择和越国议和,从而从越国撤军。

吴国赦免勾践之后,勾践回国。越王勾践五年(前492年)五月,勾践与大夫文种、范蠡向吴国臣服,越国群臣都送到浙江之上。靠近水边的路上,人们堵塞了通道,送行的马车一直到固陵。王勾践仰天长叹,举杯向众人,痛哭流涕,默无所言。勾践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

最后,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夫椒之战是吴灭越的最好时机,而歼灭越国则是吴王阖闾多年来一贯坚持的基本战略目标。但是,吴王夫差目光短浅,听信谗言,轻率地放弃了这一根本战略目的,这就为后来越国灭吴埋下了祸根。

公元前487年,夫差为驺国讨伐鲁国,至鲁,与鲁定盟后离开。公元前486年,夫差在邗(今江苏扬州附近)筑城,又开凿邗沟,连结了长江、淮河,在艾陵之战中全歼10万齐军。公元前485年(十一年),夫差又一次北伐齐国。对此,在笔者看来,夫椒之战后,吴王夫差将注意力放到了中原地区,也即和齐国、晋国、楚国等大国争霸。而这,自然给了越王勾践休养生息,恢复国力赢得了有利的时机。

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诸侯盟会于黄池,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乙酉,越兵五千人与吴兵交战。丙戌,俘获吴国太子友。丁亥,越军进入吴国。公元前476年,勾践再次攻打吴。公元前475年,越兵围困吴国。公元前473年十一月丁卯,越国打败吴国,包围了吴王夫差。彼时,越王勾践实际上想要放吴王夫差一条生路,但是,后者选择自尽,也即不愿意苟且偷生了。等到越国消灭吴国的时候,吴王夫差才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劝告,现在只能自食其果了。

标签: 夫差春秋

更多文章

  • 比康熙小30岁的妃子,此女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惇怡皇贵妃,清朝

    在清朝的皇宫之中,有着很多的美丽女子,而这些美丽女子想要在后宫之中立足的话,除了要得到皇帝的宠爱之外,还需要生下孩子,毕竟女子需要以子为贵。而在清朝却有一位女子特别的特殊,她比当时的康熙皇帝年轻29岁。在进入皇宫以后,她一生没有生下孩子,但即便如此她还是得到了三代帝王的尊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

  • 小吏和婢女生下一子,影响了西汉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霍去病,汉朝

    历史上有很多的小人物,在历史上很有可能没有任何的记载,也有可能是在史书上一笔带过,不过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人也实在太多了,这样的人统小人物,不要看不起这些小人物,小人物对历史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他们在不经意间就影响了历史,或许没有他们历史上很多的事件都不大可能发生了,今天要说的这个人物也和一个小人物离

  • 北魏第三位皇帝:拓跋焘的一生如何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拓跋焘,北魏

    拓跋焘,生于408年,于452年驾崩,是鲜卑族明元帝拓跋嗣的长子,是一名优秀的军事统帅,北魏第三位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拓跋焘刚出生的时候祖父拓跋珪就对他给予了厚望,因为拓跋焘出生时,他的容貌和体态与寻常孩子不一样,于是拓跋珪就非常激动的说,拓跋焘是日后能完成北魏大业

  • 探索唐朝八位开国功臣,他们的命运分别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开国功臣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唐朝开国功臣,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都说伴君如伴虎,皇帝喜怒无常如天气,一会儿晴朗万里一会儿阴雨绵绵。自古以来看透了这一点的功臣们都知道收敛锋芒,不让皇帝感受自己的威胁方能平安无事;还有一些人功成身退,隐姓埋名也是皇帝喜欢的一种方式,范蠡知道越

  • 诸葛亮一生有3个预言,竟然一个比一个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三国

    古时候的谋士们都喜欢预测未来之事,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正是凭着对后事的预测准确,才有了蜀汉。其实真实历史中,诸葛亮并不喜欢预测,不过他偶尔的言谈中,也会时不时透露点后来发生的事情,他一生之中做了三次预言,一个比一个难度大,一个比一个准确,尤其是第三个预言,竟然预知到了三百多年以后的事情,让人称奇

  • 杨国忠和杨贵妃是什么关系 杨国忠早年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国忠,杨贵妃

    杨国忠早年的时候,不学无术,吃喝嫖赌可以说是样样精通,由于受到亲族的鄙视,所以在三十岁的时候从军,可以说三十岁之前此人一事无成。杨国忠当兵之后发现,外面的世界更加的精彩,此人暗下决心,一定要杀改变自己的命运,由于之前给人的印象十分的不好,在混迹多久,都没有搞出什么名堂。后来因为自己的从妹杨贵妃被册为

  • 永璂本是天子骄子,他为什么会失去乾隆的关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永璂,清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永璂,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虽然并没有规定一定要是嫡子继位,但乾隆肯定还是喜欢皇后为他生下的孩子。而永璂身为乾隆嫡子,也没得过什么大病,健康成长,为什么最后却把太子位给丢了呢?其实也要怪乾隆和娴妃,这两人可以说毁了永璂的前途,而且让永璂失宠,地

  • 雍正登基坐上皇位后 雍正为何要杀康熙的心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雍正,清朝,康熙

    对雍正杀康熙心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金钱与权力是很多人都无法拒绝的,拥有了这两点,社会地位也就会随之提升。不仅能够在物质生活上得到满足,还会受到其他人的敬重,这就是人们的生活准则。男人建功立业是证明能力的最快途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成为了最让人羡慕的

  • 历史上真实的春平君是什么来历?他到底有多神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春平君,战国

    关于春平君的事迹你知道吗?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战国时期,诸侯混战,诸侯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有一些历史人物虽然出现在史书中,但只是一笔带过,没交代他的出身,更没交代他的结尾,让后人只能猜测。例如,战国时期,赵国的春平君就是这样一位“神秘”人物。在最近播出的《大秦赋》中,春平君赵佾

  • 糜芳跟随刘备24年,最后为什么会投降东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糜芳,三国

    糜芳背叛刘备,投靠孙权,看似不可思议,可是细想起来,又好像很合情合理。因为我们并不了解糜芳当时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处境和他自己出于什么样的心理要选择背叛刘备,但我们可以从糜芳早年开始,一步步地来解析那个影响了蜀汉的选择。糜芳是刘备的嫡系,可他却毫无建树,难免会受人白眼。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