嫘祖文化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金字招牌
作者: 默蚊儿
前 言
川北古县盐亭,位于四川盆地中北部,具有地理位置优越、浅丘土地易开发、地下盐卤资源丰富以及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等优势。盐亭人文荟萃,是华夏母亲嫘祖、华夏中医始祖岐伯、唐代政治改革先锋李义府、北宋诗书画大师文同以及现代早期革命家袁诗荛等大批杰出人才诞生地、成长地。盐亭文化厚重,有引以为傲的嫘祖、岐伯、文同、字库、红色等文化,嫘祖文化是其中最耀眼的金字招牌。
01
二月初十,祭“先蚕”
每年农历二月初十,盐亭都要举行祭祀轩辕黄帝元妃嫘祖活动。元妃即第一妃,即司马迁《史记》所恭谓“正妃”,早自于《纪年》,后《路史•后记》《通鉴外纪》等籍亦谓亦用,亦恭亦敬。祭祀或官祭或民祭,“至二月初十,天子、庶民祭祀先蚕”,习俗由来已久。
盐亭是嫘祖的诞生地、归葬地。唐代赵蕤《嫘祖圣地》记载:“女中圣贤王凤,黄帝元妃嫘祖,生于本邑嫘祖山,殁于衡阳道,遵嘱葬于青龙之首,碑碣犹存”,“忆宫史……补建于蜀王之先祖蚕丛……历经兵燹,已三缺三圆矣”。李学勤主编《炎黄汇典》,确认盐亭为嫘祖故里。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 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元妃,西陵氏,曰嫘祖(《竹书纪年》)”。除了《史记》、奇史志《竹书纪年》外,上古奇书《山海经》、区域史志《华阳国志》等也有关于嫘祖的记载。
嫘祖是我国上古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发明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其首倡蚕桑、衣被天下,协和百族、帛化干戈,始兴嫁娶、崇尚礼仪,辅佐黄帝、统一中原。与炎帝、黄帝一道以农桑立国、福祉万民,一生勤劳勇敢、敦厚善良、爱好和平、自强不息。“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赵蕤《嫘祖圣地》)”,所以被后嗣缅怀。
(2016年嫘祖文化交流活动)
02
嫘祖文化,永放光芒
盐亭是嫘祖文化的发源地,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认定为“嫘祖文化圣地”。“美、爱、善、和”,是嫘祖文化的核心;以身垂范、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百折不挠,大爱无私、宽厚仁慈,为民谋利、甘于奉献等,是嫘祖文化的精髓。嫘祖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世界丝绸文化的宝贵财富,是炎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盐亭通过先蚕节、酬蚕节以及其它民俗活动感恩嫘祖、传承嫘祖文化,嫘祖文化底蕴深厚,域内至今尚存嫘祖文化遗址遗迹200余处,截止到目前,关于嫘祖文化的被纳入县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3项,达到已公布数的30%,其中省级有蚕丝祖神传说、耍蚕龙、蚕姑庙会。
20世纪80年代开始,盐亭传承嫘祖文化掀起新高潮,县内外专家学者纷纷发文著说,出版的书籍有近40种,文体涉及诗词歌赋等,还有研究非遗文化的论文集、画册等, 代表作有《中华第一妃》(戴维新)、《嫘祖的故事》(彭加卉、王映维)、《嫘祖传》(何天富)等,还有王堂甲、岳定海、王德奎、衡平、廖仲宣等大量人士不遗余力从事嫘祖文化挖掘、整理、研究,发表了大量文章,出版了大量书籍。
古往今来,盐亭一直有组织或部门从事嫘祖文化传承工作,古代以民间组织为主,如清代有金池山蚕姑会(云仙字库塔载)、雷祖会(莲池字库塔载)等。20世纪90年代,为迎接嫘祖文化传承高潮,先后成立嫘研会、嫘开会以及省市嫘促会等,并在乡镇设立嫘祖文化办事处和宣传中心(站)。2016年,县委、县府为加快速度推进嫘祖文化圣地建设,先后设立嫘管局(嫘管中心)、嫘研院等。
(2017年嫘祖文化交流活动)
先蚕节,每年农历二月初十,人们通过祭祀嫘祖而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酬蚕节,农历九月十五日,农桑取得大丰收,人们聚在一起载歌载舞感谢嫘祖的保佑。不管是先蚕节,还是酬蚕节,都有官祭民祭,贡品有猪、牛、羊头三牲以及茧、丝绸、红鞋等。官祭时知县要隆重登场,风格是儒道结合,儒家氛围较为浓厚。民祭则由声望很高的乡绅主持,道家特点比较突出。
自2016年起,盐亭拜谒嫘祖活动达到了新高度,活动以“拜谒华夏之母、寻根丝绸之源”为主题,积极争取国台办、中国侨联以及省市等有关单位的支持,举办海峡两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动暨华夏母亲嫘祖故里祭祖大典,并适应形势需要开展网络祭祀,形成我国“北祭黄帝,南拜嫘祖”新局面,活动凝聚并升华了台胞、侨胞等海内外炎黄子孙同根同源的文化共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盐亭的文化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攀升。
因弘扬嫘祖文化的特殊贡献,盐亭先后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等组织授予“嫘祖文化圣地”“嫘祖故里”。2019年,被国家文旅部授予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嫘祖文化),被中侨联授予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2022年7月,嫘祖陵公园被中台办、国台办批准新设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成为第81个对台交流基地,其与解州关帝庙、湄洲妈祖祖庙、梓潼文昌祖庭同为全国20个民间信仰主题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2018年海峡两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动)
03
嫘祖陵公园,寻根谒祖的圣地
公园位于盐亭县嫘祖镇,处盐亭、西充、射洪、蓬溪四县交界地。交通便捷,位于盐蓬路边,距盐亭县城40千米、成巴高速路八角出入口30千米,绵西高速金孔出入口距公园仅有10千米。景区总规划面积7.2平方千米,“一心、两轴、四板块”布局,即以嫘祖陵为核心,两轴即是三祭朝拜和八拜水祭,四板块即是核心祭祀、文化展示、特色小镇、旅游度假。
嫘祖陵,为旧墓复建,再融入三星堆文化元素,巍然屹立于青龙山之巅,左右两边是高耸的钟鼓楼,放眼望去一目千里,是人们思古怀亲追忆祭祀嫘祖的地方。重建的嫘祖陵为八卦形,以山为陵,外露三方,内藏五方。陵墓边长为24.95米,意为二十四节气、九五至尊,陵直径60米,高190米,属中华女祖第一陵。1993年,四川省老领导、学者杨超为原墓题写的“嫘祖墓”碑,包含在陵墓正中。
陵前碑亭,宽14米,高9米,采用八卦中的坤卦形结构。陵碑高2.8米,宽1.2米,厚0.3米。“嫘祖陵”为三古篆式大字,乃新加坡著名华人书法家丘程光倾情创作。
为弘扬嫘祖文化,提高旅游产业整体水平,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加快推进“文旅活县”战略实施,公园景区为盐亭县2022年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工作重点,按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等标准,积极开展景观景点优化和景区软硬件设施完善工作。
2022年4月,通过专家组评审,取得国家AAA级创建入场券。2022年12月,通过专家组验收。2023年2月,正式被确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初步形成以祭祀朝拜、嫘祖文化传播、休闲娱乐度假的AAA级风景区,是全球华夏儿女寻根谒祖、共祭华夏始母嫘祖的文化圣地。
(2019年海峡两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动)
04
高扛旗帜,助力进步
嫘祖文化是盐亭的金字招牌,是盐亭的骄傲和自豪。嫘祖陵是中华民族根和源的标志,是中国文化根和源的标志,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原会长许嘉璐说,盐亭是嫘祖故里和丝绸发源地,盐亭要尊重前人文史的研究成果,他要求盐亭弘扬嫘祖文化、扛起嫘祖文化的大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嫘祖文化就是我们的自信。
嫘祖文化博大精深,包含着农耕文化、蚕桑文化、母爱文化、婚姻文化、和平文化、服饰文化等,是巴蜀文化的艳丽瑰宝,是炎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大报告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嫘祖文化恰好为顺应潮流之举,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大势。
盐亭,被誉为华夏母亲之都、世界丝绸之源。讲好嫘祖故事,就是讲好中国故事,就是传播中国好声音,就是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宣讲嫘祖精神、举行拜谒活动,就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举措,就是推动“文旅活县”战略实施的举措,就是夺取乡村振兴战略胜利的举措。弘扬嫘祖文化,既提供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助力我们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
(2021年海峡两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动)
结 语
高扛嫘祖文化旗帜,努力推进嫘祖文化的开发,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坚持以文塑旅,有利于嫘祖故里文化和旅游深融合、大建设、跨越式发展。以旅彰文,迎来千年古县文化和经济建设新一轮高潮。未来可期,盐亭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夺取新胜利,取得新辉煌,铸立新丰碑,形成新精神,创造新文化。
编辑|小盐(ytzx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