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散仙”?
古代神话里面,“散仙”是一个专有名词,指未被授予职爵的神仙。
此外,“散仙”也指一些没有固定师承门派,隐居山野的仙人。
散仙的道术仙法,基本都依靠自学,过得逍遥自由,无拘无束,不受其他神灵管制。
依据这个概念,咱们来看看上古神话中的九大散仙,孙悟空的师父上榜,鸿钧老祖仅排第二位。
9、陆压
《封神演义》里面,陆压是一个非常神秘的角色。
陆压无拘无束,来无影去无踪,神龙见首不见尾,自称西昆仑闲人。
无论看多少遍《封神演义》,你都很难说清陆压道君到底是什么来历。
陆压不入阐截二教,也不怕得罪阐教圣人,甚至不太尊敬太上老君。
从陆压的钉头七箭书和斩仙飞刀这两件绝世法宝来看,他的来历肯定不容小觑。
《封神演义》里面,陆压是“火内之珍,离地之精,三昧之灵”。
换句话说,陆压就是一团火成精,免疫物理攻击,尤其不怕火烧。
烈焰阵中,陆压谈笑间游走在熊熊燃烧的三昧真火里面,不仅安然无恙,反而精神百倍。
8、孔宣
陆压虽然厉害,但也十分害怕孔宣的“五色毫光”。
孔宣的“五色毫光”刚刚一起,陆压直接就跑了,没有一丝丝的犹豫。
《封神演义》里面,各方高手都很依赖法宝,殷洪拿着番天印,横行天下。
孔宣是个另类。
孔宣是少数不依靠法宝,也能睥睨天下的狠角色,甚至被称为“圣人之下无对手”。
孔宣的“五色毫光”,无论是对手本人,还是他的兵器法宝,全都照收不误。
孔宣跟准提单挑时,五色毫光把准提都给收走了。
《封神演义》有句话叫“圣人之下皆蝼蚁”,孔宣改变了这个定律,打得准提也挺吃力。
7、镇元大仙
《西游记》里面,镇元大仙的神秘程度,不下于陆压。
镇元子自号“与世同君”,模样是道人装扮,五庄观里却不供奉三清四御。
他的徒弟清风明月,说镇元大仙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的朋友,多少有点吹牛嫌疑。
镇元大仙的实力很强,是猴哥在取经路上遇到的最强对手。
孙悟空不知天高地厚,推倒了人参果树,镇元子一招“袖里乾坤”,就把孙悟空给秒了。
想当年如来佛祖收服孙悟空时,用了“五指山” 才把猴哥镇住。
难道说,镇元子的实力堪比如来佛祖?
其实,咱们也不能高估镇元子,只能说猴哥在真正的牛人面前不咋地。
元始天尊召其听讲,镇元子屁颠屁颠就去了。
观音菩萨到访,镇元子慌忙迎接,唯恐失了礼数。
6、菩提祖师
菩提祖师,是孙悟空的授业恩师。
比起陆压道君和镇元子,菩提祖师就更神秘了。
菩提祖师的真实身份,历来众说纷纭。
有人说他是太上老君,也有人说他是如来佛祖。
《西游记》里面,菩提祖师是道家打扮,法术和神通也是道家班底。
但他偏偏给猴哥起了一个“悟空”这样极具佛家气质的名字。
仅仅三年时间,菩提祖师就把一个被山野妖怪欺负的野猴子,培养成了一个大闹天宫的狠角色。
由此来看,菩提祖师的实力犹在镇元大仙之上,因为清风明月在猴哥面前就是弟中弟。
5、文始真人
文始真人是谁?估计有不少读者没听过这个名字。
文始真人,名叫尹喜,是函谷关的守将。
尹喜平时喜欢研究观星望气,推演奇门八卦,都是自己琢磨,没有师承门派。
太上老君西出函谷关时,尹喜看到紫气东来,知道有圣人来到,赶紧拜在老子面前。
尹喜的态度非常诚恳,跪在地上不起来,恳请太上老君传道受业解惑。
老子觉得他心底至诚,就把五千言《道德经》传给了尹喜。
尹喜因此得道,被称为“文始真人”,后来在归南山归隐。
4、赤松子
赤松子,出现时间很早,应该是在盘古之后不久就出现了。
赤松子是上古神话里面的头一任火神,第二任火神是炎帝,第三任火神是祝融。
赤松子不仅能够控制火焰,还能召唤风雨,雷电浓雾。
水神共工在赤松子面前,连大声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赤松子在上古神话里面地位很高,炎帝是他的后辈,西王母是他的好友,伏羲是他的道友。
赤松子跟陆压一样,闲云野鹤,来去无踪,对三界里面的事不感兴趣,轩辕和九黎之间的大战,他根本就没管。
3、女娲
女娲娘娘,跟伏羲、盘古、烛龙一个辈分,是创世古神。
她不是妖族,更不是万妖之王,她是神,是对凡人充满悲悯之心的神。
女娲娘娘算是散仙,那伏羲为何不算呢?
伏羲是有正式职位的,他是五方天帝中的东方青帝,女娲没有正式职位。
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斩神鳌屠黑龙,神力浩瀚。
女娲的实力,应该还在三清之上。
如果她把自己的“招妖幡”摇一摇,天下万妖都俯首听命,孔宣、金翅大鹏、九头狮子都听候差遣,三清恐怕也得皱眉头吧!
2、鸿钧老祖
鸿钧老祖,《封神演义》里面的战力天花板,把三清拿捏得心服口服。
《封神演义》里面,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仍然没有脱离法宝。
通天教主摆下诛仙剑阵,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分别带着法宝闯阵。
鸿钧老祖已然脱离了法宝,把法宝都分给了别人。
鸿钧老祖虽然实力很强,但比起烛龙来,仍然差了一大截。
1、烛龙
钟山之神,名曰烛阴,人面蛇身,身长千里。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山海经》
如果上古神话里面有“祖龙”的概念,那么烛龙就是祖龙。
烛龙的外形并不是龙,而是人面蛇身,酷似女娲、伏羲。
烛龙是盘古在凡间的遗留,他“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的神通,都是传承自盘古。
《封神演义》里面,鸿钧老祖对盘古幡都谨小慎微,一再嘱咐元始天尊不能乱用。
盘古幡才残留多少盘古的神力?根本没法跟烛龙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