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逢绝必死,闻仲为何不遵金灵圣母师命,反毅然进入了绝龙岭?
“自从黄帝论正名,名藏灵气字蕴魂。”
古籍《礼记》中说: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所谓的“正名百物”,就是为世间的许多事物,进行了命名,使其有了名称、名分,名实相符。“以明民共财”,是说便以人们共同享有独特名字的宝贵精神财富。
影视作品《忠烈杨家将》中,大宋忠良将杨继业和七个儿子,来到二狼山,大战辽兵,曾令辽兵闻风丧胆。
杨家父子保家卫国,血战疆场,却因奸佞之人潘仁美的暗算,被围困在二狼山山城。敌众我寡之下,杨令公虽然在七个儿子的帮助下,奋力杀敌,却依然难以力挽狂澜。
最终,杨令公为了不牵连他的儿子们,舍生取义,撞死在李陵碑上。
影视作品中杨老令公临终前,睡梦中曾与苏武有段对话,谈到了杨令公的姓犯了地名:二狼围攻一杨(羊),老杨(羊)不死,小杨(羊)难活。
神话名著《封神演义》里,商朝的托孤大臣,一腔热血、赤胆忠心的闻仲,站在绝龙岭上,进退两难、命悬一线之时,方想起师父金灵圣母对他说过的话。
碧游宫拜师金灵圣母50年,在下山前,闻仲向师父请教今后的吉凶祸福,金灵圣母叮嘱闻仲:一生逢不得“绝”字,逢则即亡。
闻仲下山后,发展得顺风顺水,官做到了太师一职,也成为了两朝元老,托孤重臣,就连商纣王对他也是又敬又怕。
商朝末期,纣王宠幸妲己,荒废了朝政,国厦将倾。闻仲平静的生活结束,是在他收到一份战报:西岐将领黄天化诛杀魔家四将,挫伤朝廷军将!
“源易缘”注意到,闻仲一时急得打开天眼,现出二尺白光,气得三尺神暴躁,七窍内生烟。
“也罢!如今东南二地,渐已平定,须我亲征,方能克敌!”第二天,闻仲奏禀纣王同意,领兵30万,挥师讨伐西岐。
有读者在平台的留言中提问,闻仲在出师路过绝龙岭时,明知道师父金灵圣母,劝说过他“逢绝必死”,为何还要进入绝龙岭?这不是明知故犯吗?
结合《封神演义》原著,今天,“源易缘”就来谈谈这个话题,供大家交流探讨。
一、盲目他信,受到将领们的加油鼓动
出城不久,闻太师在黄花山收降了邓忠、辛环、张节、陶荣四兄弟。继续浩浩荡荡来到“绝龙岭”上。
看到“绝龙岭”3字,闻仲面露惊恐之色,心生疑惑,停下了脚步,不再继续前进。
邓忠等人听了闻太师心中的疑惑后,为闻太师添油打气:大丈夫岂可因一字定终身祸福?何况吉人自有天相,以太师之才德,哪有不克西岐之理?
这段文字的描述中,不难发现,闻仲途经绝龙岭时,也有畏惧、退缩之意,可是手下人为他加油鼓劲,身为一国的太师,又是此次领兵出征的主帅,闻仲是骑虎难下,进退两难。
二、别无选择,被多方逼到了绝龙岭上
闻仲大战西岐期间,曾先后方得金鳌岛秦完、赵江,董全、袁角、金光圣母、孙良、白礼、姚宾、王变、张绍等十仙,摆下了“十绝阵”,又请到了峨嵋山罗浮洞中的赵公明、三霄娘娘,摆下了九曲黄河阵。
当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门下弟子先后下山破了十绝阵和九曲黄河阵后,闻仲太师也被逼到了绝路上。
兵败撤退的过程中,闻太师边走边战,一夜退回了70余里,退到了岐山脚下,出兵时的30万威武之师,只剩下了3万残兵余卒。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盘崩似坝开。又该如何平安撤回到朝歌?
辛环建议,从岐山出发前往佳梦关。前行不久,却遇到了12金仙中的广成子。广成子告诉闻太师:你违天逆命,助恶灭仁,陷害忠良,落此地处,是你咎由自取,只取你过桃花岭,别处休想通过。
言语不合,闻太师又惧怕广成子的番天印,只得改投他路。
邓忠又献上一策,不如进五关,前往燕山去?闻仲调转马头,来到燕山下,在太华山下又遇到了另位金仙——赤精子。
为了逼退闻仲兵进五关,赤精子祭出他的法宝阴阳镜将闻仲打败。
燕山途中再次受阻,辛环又建议,两条路既然都有阻兵,不如前往黄花山,再到青龙关,那可是我们的地盘。
闻仲思虑多时,别无良策,只得依此计进行。行进途中,不足半日,闻太师又在青龙关的咽喉之处,遇到了哪吒。
哪吒更是气势逼人,精神抖擞,口中大喊:闻太师休想回去,此处就是你的归天之地。
三战哪吒,闻太师又丢失一半兵马,独力难支,神情不宁。最后又在杨戬所化身的樵夫指路下,来到了绝龙岭。
此时的闻仲正如: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领兵讨伐西岐3年时间不到,坐骑、门徒俱死、贴身副将俱亡。
三、大意轻敌,自信能够逆天改命
行走在绝龙岭间,闻仲但见绝龙岭地势险势、悬崖峭壁丛生,草迷四野有精灵,奇险惊人多恶兽……
忽然,他看到金仙弟子中的云中子。云中子先是劝降闻仲:身逢绝地,何不归降?遭拒后,又问闻太师敢不敢站在八根通天神火柱中间。
闻太师自信地站在了神火柱中间,突然柱内出现了49条火龙,将闻仲围住。
闻太师也懂火中之术,还有九云烈焰冠护体,他默念着避火诀,不怕火炼,驾着金光逃遁时,被燃灯道人的紫金钵盂罩住,头上的九云烈焰冠被撞落尘埃,闻太师被火焚烧至死。
从上面的剧情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闻仲来到绝龙岭上,还是在被动的局势中,自信满满、大意轻敌。
他的心中要么认为师父的话另有所指,要么是自信轻信对手,要么是心中无惧无畏,一步步被逼上了绝龙岭,又一步步自己走进了通天神火柱中间,面对离地火精之术,他自信自己也会,却忽视了其他的神仙高人。
“本是局中人,何来逍遥客。”金灵圣母在闻仲太师下山前的“一生逢不得绝字,逢绝即亡”,又何尝不是在提醒和警言闻太师,逢“绝”莫大意,大意失荆州呢?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参考资料:《封神演义》、《中国神话民间传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