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的爵位是什么职位?秦穆公为什么会被称为秦伯?

秦国的爵位是什么职位?秦穆公为什么会被称为秦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647 更新时间:2024/3/11 17:46:34

秦穆公为什么会被称为秦伯?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翻开《左传》,我们会看到,文中对诸侯的称呼大部分时候分为两种,一种是郑伯、秦伯、齐侯、楚子、陈公等,另一种是郑庄公、秦穆公、齐桓公等。这两种称呼都存在,如果认真区别这两种称呼的话,也比较简单。

这里拿秦穆公来说,秦穆公生前,是被称作秦伯的;等秦穆公去世后,世人多半会称呼他为秦穆公。春秋时期的诸侯,去世后基本都是称作某某公,当然楚国是例外,楚国最早称王,所以楚国的国君去世之后,是被称为楚某王的。

最能体现这两种称谓的是《左传·隐公八年》中的这个记载:

“秋七月庚午,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八月,葬蔡宣公。”

意思是,鲁隐公八年的七月,宋公、齐侯和卫侯在瓦屋会盟,到了八月,蔡宣公要下葬。那么,为什么在这样一段话中,会出现两种称呼呢?这两种称呼又代表了什么呢?

其实前面说的宋公、齐侯和卫侯就是他们生前的称谓,即宋国的国君被叫做宋公,齐国的国君被叫做齐侯,而卫国的国君被叫做卫侯,之所以有公、侯之分,这就和当时的诸侯国爵位有关系。

而后面提到的蔡宣公,则是因为蔡国的国君去世之后,就有了自己的谥号,然后就不能再被称为蔡侯了,而只能叫他蔡宣公,这个称谓的格式一般就是:诸侯国国名 谥号

尊称,“公”是当时对诸侯国国君的尊称。这里就大体说一下当时的爵位和谥号。

当初周武王建国后,“封建亲戚,以屏藩周”,将周王室子弟、功勋之臣、古国后裔都分封出去,共同护卫周王室的安全。而在封建过程中,诸侯国的爵位也分了好几档,大体上就是公、侯、伯、子、男五档。像陈国、宋国等古国后裔建立的诸侯国一般是公爵国,所以他们的国君生前被称为陈公、宋公等。

而齐国、卫国、蔡国等诸侯国都是侯爵国,所以他们的国君生前被称为齐侯、卫侯、蔡侯等;郑国、秦国等诸侯国则是伯爵国,所以他们的国君生前被称为郑伯、秦伯等;楚国在西周时期被封以子男之田,所以国君被称为楚子。

在所有的诸侯国中,楚国和秦国比较特殊,楚国在周成王时期才勉强被封以最低等的子男之田,仅仅方五十里的土地。楚人在丹阳一带筚路蓝缕以山林,最终发展成后来的大国,而因为地处蛮夷之地,所以一直被诸夏归为异类,后来楚人果断以蛮夷自居,并自己称王。

所以我们会看到,早在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君去世之后就被称为楚某王,而不是楚某公。而秦国特殊在它一直处在周王室的最西边,和西戎争夺土地,在周宣王时期才终于成为西垂大夫。

西周末年,周幽王被杀,秦襄公领兵救援周王朝,才终于被周平王封为诸侯,当时周平王还许下承诺:“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意思就是你有本事,抢回来的土地就是你的。

从这个时候开始,秦国才正式成为伯爵诸侯国,从此以后,秦国的国君被正式称为秦伯。接下来再说一下谥号。古代历史上的谥号出现在西周初期,最开始是专门为周公旦和太公望准备的,因为他们对周王朝的功劳很大,因此在死后获得了谥号,从此之后就出现了谥号。

谥号一般用于天子、诸侯、大臣以及一些有功之人,在他们死后,会被加上谥号。有了谥号,就不能再用原来的称谓来称呼他们,而要用到谥号,以及特定的尊称。比如周天子死后的称谓就是:周

谥号 王,比如周宣王、周幽王、周平王等等,中间的那个字就是他们死后获得的谥号。

而诸侯的话,则是:国名 谥号 公,比如秦穆公、齐桓公、晋文公等,也有一些人的谥号有两个字,比如赵武灵王,谥号就是武和灵。

天子或者诸侯的谥号一般就是死后,新任天子或者诸侯给他们上谥号,大部分是子为父取谥号,大臣的一般就是朝廷给定下的谥号,谥号就是用一个或者两个字来概括这个人的一生,一般来说,谥号都比较符合这个人生前的所作所为,只有很少一部人能可能会有不太符合。

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一度废除了谥号制度,但后世又开始用谥号。不过后世的谥号变得越来越长,到了清朝时期就是一长串,比如十全老人乾隆皇帝的谥号是: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这长度完全记不住啊,就算是要背,也得背好一会才可能记得吧,所以谥号也逐渐不再成为称呼,大约从唐朝开始,皇帝们的死后的称呼开始用庙号来表示,比如李隆基,其庙号是玄宗,所以一般被称为唐玄宗,而他的谥号则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标签: 秦穆公春秋

更多文章

  • 朱棣为什么会迁都北京 如果不迁都明朝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棣,迁都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棣迁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没有朱棣定都北京,明朝可能会百年即亡。皇帝在北京,调粮草都那么困难,没有粮草,拿什么扫北。北方不放重兵,拿什么防蒙古的崛起。北魏的六镇起义,唐朝的安史之乱都是教训。朱棣迁都北京就是最佳选择,大国永远是内政决定外交。明朝最大问题是,洪

  • 朱允炆当初没有跑的话 朱棣又是怎么处理朱允炆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棣,朱允炆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棣和朱允炆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引言:上篇说到了朱棣耗尽一生寻找朱允炆,终于在永乐二十一年等到了让自己满意的答案,这篇来接着聊聊这对叔侄。上篇说朱棣之所以一直对侄子的下落感兴趣,就是因为朱允炆玩起了“躲猫猫”游戏,对于朱棣来说,当他攻破皇宫的时候,朱允炆生也好

  • 朱棣临死前为什么会传位给朱高炽 其他两个儿子不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棣,朱高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棣传位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明王朝,自朱元璋起事征战了16年,先称王后称帝推翻元朝,开拓了276年的大明王朝,历经了16位皇帝。明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从建文帝手中夺得了皇位。那么,朱棣是如何把皇位传给朱高炽的。朱棣三子,各有所

  • 赵构退位真的是因为他不想干了 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高宗,宋朝

    还不知道:宋高宗退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1127年,金人大举南侵攻破了北宋都城汴梁,至此享国168年的北宋王朝覆灭,进入汴京之后金人大肆烧杀抢掠将一座千年古迹毁于一大,并将宋徽宗、宋钦宗俘虏押解北方,这就是所谓靖康之耻。在这次浩劫之中,唯有宋徽宗九子

  • 王竑在朝堂上打死了锦衣卫指挥使,为何死后还能追封谥号“庄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竑,明朝

    王竑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朝廷中设立了“锦衣卫”这一官职,命他们负责探查、审讯、抓捕等一系列情报措施。从此,身穿飞鱼蟒衣,手握绣春宝刀的锦衣卫便登上了历史舞台。自此,不管是位高权重的大臣,还是功勋卓著的大将,一听闻锦

  • 有三个儿子的宋仁宗为什么还要传位给养子赵宗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仁宗,宋朝

    你们知道有三个儿子的宋仁宗为什么还要传位给养子赵宗实,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宋仁宗赵祯,在位42年,为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宋史》赞曰:为人君,止于仁。但这样一位为后世传颂的好皇帝,却膝下无子,不得不过继宗室之子赵宗实给曹皇后抚养,后传位于他。其实,宋仁宗早年也有过三个儿子:赵昉,赵昕

  • 建庶人被关了57年,明英宗朱祁镇又为什么要释放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祁镇,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英宗朱祁镇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明朝的皇帝之中,明英宗朱祁镇应该算是一位比较传奇的皇帝。他虽然没有朱元璋那样的开国之功,也没有朱棣创下永乐盛世的才能,但他废除了人殉,释放了建庶人,这样的举动也让后世为之称赞。朱祁镇为什么要释放建庶人?建庶人,就是建文

  • 荀彧知道总有一天会和曹操决裂 荀彧为什么还帮助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荀彧,曹操

    很多人都不了解荀彧和曹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时三家公司的首席总管家,刘备集团是诸葛亮,孙权集团前期是周瑜张昭,后期是陆逊。曹操手下人才最多,这个位置只有一人,那就是荀彧。其他人如荀攸、贾栩等,其地位和作用,都不如荀彧重要。就是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却在和曹操共同创业的

  • 做了10年太子的宋钦宗赵桓为什么会拒绝登基?最后被打晕抬上龙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桓,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做了10年太子的宋钦宗赵桓为什么会拒绝登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中国古代,封建统治和中央集权制度下的社会,权力最高的就非皇帝莫属,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历史上朝代更迭几千年,唯有皇帝的地位永恒不变。多少人为了争皇位挤得头破血流,甚至是兄弟之间手足相残,在古代,皇

  • 乾隆年间比和珅更得宠的权臣阿桂是什么权势?朝中无人敢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阿桂,清朝

    你们知道乾隆年间比和珅更得宠的权臣阿桂是什么权势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说到乾隆最喜欢的臣子,大家一定会想到和珅,的确,和珅深受乾隆恩宠,是乾隆身边的大红人,就是因为乾隆给了他权势和地位,才让他那么肆无忌惮敛财无数。但要说和珅是最得宠的臣子,小编倒是有不同意见,因为还有一个人比和珅还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