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汉丞相之一,曹参对刘邦来说有多重要?

西汉丞相之一,曹参对刘邦来说有多重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608 更新时间:2024/1/11 12:09:0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参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萧规曹随除了说明萧何与曹参在西汉朝堂上出场顺序外,更多的是指萧何与曹参对于西汉初期的行政措施的交替接手。似乎曹参给众人的感觉就是永远排在萧何后面,有种千年老二的感觉。

可再仔细去看曹参,会发现他不仅仅是萧规曹随表面那么简单,刘邦打天下与安天下时,曹参都是一把好手。

如果说非要将曹参与萧何、刘邦做对比,找出他们的共同点,那么他们都属于秦朝官吏体系,而且是那种最底层的官吏。

虽说是最底层的官吏,但他们在沛县这个小地方还是很混的开的,曹参的职位是狱掾,是监狱里面的官,可以说是不错的铁饭碗。

因为都归属于秦朝的官吏,而且都在沛县,曹参与刘邦可以说是兄弟单位,所以他与刘邦关系也是非常不错的。

可能是位置的特殊性让他与文官萧何有点不一样,那就是他也能带兵打仗。当刘邦起义时,曹参更多的是从事武将的职位。

高祖为沛公而初起也,参以中涓从。将击胡陵、方与,攻秦监公军,大破之。

从记载中看出,曹参不但能打仗而且会打仗。可以说从一开始刘邦创业时,曹参与萧何走的是两条不同的发展路线。

曹参跟随刘邦打仗,主要在前线,基本上刘邦经历的大型战争他都没有缺席。从开始起义,到跟随刘邦进关中,再打最后楚汉争霸,曹参在战斗中不断累积着军功,同时它的职位也是不断被提升。

在楚汉战争期间,曹参的行政归属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开始的假左丞相到“参以右丞相属韩信,攻破齐历下军,遂取临菑”。

如果把刘邦团队作为整体的来看,曹参是由总公司调到了韩信所领的分公司去了,韩信是他的顶头上司。

归属韩信,那么曹参主要的任务就是清理齐国,因为韩信是齐王。齐国许多地方都是曹参打下来的,而不是韩信,等于韩信是构建了一个框架,而曹参是具体填充内容的人。

楚汉争霸结束后,大老板刘邦做了皇帝,而曾经跟随领导创业一众文臣武将都需要相应的股份及职位。

老板是刘邦毫无疑问,那么谁是最优秀的员工呢,在这一点上老板与员工们是由分歧的。刘邦认为第一功臣是萧何,而不少员工认为曹参的功劳数第一。

列侯毕已受封,及奏位次,皆曰:“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上已桡功臣,多封萧何,至位次未有以复难之,然心欲何第一。

为什么老板刘邦与员工的想法会有差别,在排座次的问题截然不同,其实也是不难理解的,可以细看一下。

细看一:创业以武将为主

有道是打天下靠刀枪,治天下靠文章。再细化来看就是打天下以武将为主,而治天下时要靠文官。曹参在跟随刘邦起义时就归属于战斗将领,他与萧何不同,他的功劳很明确,是每一次的战功。

同时在封赏萧何时,群臣的一句话就能说明,武将对于文官所起的作用往往是不屑的。当刘邦定的是萧何功劳最多时,群臣说:

“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馀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从这一点,刘邦的创业团队中是武将占据大多数的,所以曹参的功劳在他们看来是比萧何大的。

细看二:刘邦认为曹参第二

如果从一开始来看,也能看出曹参为何排在第二。因为在刘邦未创业前,除去刘邦的亭长职位不提外,曹参从行政体系来看,他是萧何的手下。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

曹参和萧何都是跟随刘邦的创业元老,所以单从历史职位来看,刘邦也要照顾萧何的情绪,不能让萧何曾经的下属排在第一吧。

当然刘邦排座次不单单是根据这一点的,而是萧何治天下的能力他是知道的。

在天下安定后,曹参因为之前在齐国服务,对于齐国的一切他都是相当了解,所以当刘邦封长子刘肥为齐王时,曹参继续为齐国相国。

◎由地方到中央

在齐国曹参除了继续展示其武将的基本职能外,更多是透漏出他不一般的行政管理才能。曹参在齐国的施政不但是帮助齐国稳定,更重要是在其履历上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武将职能,协助平叛

在汉初刘邦剪除异姓王的战争中,曹参是除了大力的,不但对付陈豨,而且还与刘邦共同合围过黥布。

文臣职能,安稳齐国

曹参在齐国请黄老之学的学科带头人盖公一起施政。可以说在齐国的时间,曹参深受黄老之学的影响,也可以说在这期间,曹参得到了提升。

曹参从跟随韩信攻打齐国时,基本他的主要工作地点就是齐国,但当萧何去世后,曹参说了一句话:“吾将入相。”

为什么曹参这么自信,萧何之后必然是他为相,虽然后来证实了他的话,可曹参入相并不是毫无根据的。

根据一,老上司的推荐

萧何可以说是曹参的老上司,他们一起跟随刘邦创业,换句话说萧何与曹参相互非常了解对方的才能。萧何作为西汉的第一任丞相,在去世前推荐曹参为接班人当然不是想当然的突发奇想,绝对是知道曹参有治世之才。

根据二,曹参在齐国的业绩

曹参在齐国任丞相,一共九年时间。而当初之所以让他在齐国任职,很重要的原因是齐王刘肥年幼,所以曹参基本上是齐国的二把手,实际的施政人。

九年的时间,曹参将齐国治理的是井井有条,从业绩上看是有目共睹的。而且齐国是当时西汉的第一大封国,曹参有如此能力,不得不让西汉政府重视。

根据三,黄老之学的大环境下

西汉开国,百废待兴,皇帝所做的就是与民休息,所以黄老之学成为治国的主要思想。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而曹参在齐国的施政思想就是黄老之学,从他请黄老之学的学科带头人盖公就可以看出。

所以从施政思想来说,曹参与萧何是一贯的,而且曹参的施政思想也与当时的国情相符合。

根据四,沛县的嫡系功臣

曹参之所以能接替萧何,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曹参的影响力。曹参最开始跟随刘邦的一批人,属于沛县系,而且从当年排座次,群臣与皇帝刘邦不同意见就能看出,曹参在刘邦的功臣团中是多么有影响力。

沛县出身的功臣对于刘邦死后汉惠帝与吕后有着不一样的潜在功效,很多时候,曹参也许起着是震慑的作用。

曹参接替萧何后,更多的是萧规曹随,但这并不是曹参无能,或者是真正地无为。萧规曹随是西汉初期稳定的象征,曹参并不是躺在萧何制定好的策略上享受赞誉。

首先,思想的一致性

曹参的行政思想与萧何,或者说西汉初期的主流思想是一致的。萧何开始制定的行政措施都离不开这个巨大事实: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事实就是汉初经济需要重振,而黄老之学中的无为而治符合统治者与百姓休养生息的现实环境。

其次,不改变是认同,政策的延续

曹参没有改变萧何的政策,更多的是曹参从心底的认同,而他作为继任者,是需要将这些政策和措施继续执行下去。这并不是盲目的复制,而是理论与实际结合,所以在此曹参更多的是将政策合理的运用,以此保证国家稳定。

再次,整体不调,局部微调

曹参为相后,并不是全部照搬萧何的思想与措施,对于很多方面他是有微调的,从微调的方面,也能看出曹参的行政管理能力与大环境下高度匹配。

匹配一:择郡国吏木诎於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匹配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最后,成绩证明

曹参在丞相位置做了三年,这三年主要处于汉惠帝和吕后的统治下,萧规曹随与无为而治的思想,让西汉经济快速复苏。

而“君臣俱欲休息余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似乎就是最好的证明。

曹参从跟刘邦起义,一直以武将的身份帮助刘邦打天下,当天下安定时,他有放下刀枪,以文臣的方式来管理一地。这在刘邦的团队中是极其少见的,属于文武全才。

乱世有为,治世无为,是角色的转换,这样的角色转换是让他接替萧何职位的重要原因。从发展心理学来看,社会角色是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的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而角色转换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体要不断地扮演或转换各种角色。

曹参开始在乱世中角色是刘邦的武将,而在治世中他是丞相,是管理人才。这种角色的转化,曹参转化的很自然,而且非常成功。

为武将时: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

为丞相时:天下晏然。

这说明一点曹参有很强的心理素质,在角色转换时并没有感觉不适应,而是显得一切水到渠成。这也是曹参的能力,不能忽视此点能力对于后期他被重用的推动有极其重用的作用。

从《史记》的记载顺序来看,反推一下,曹参的记载是跟在萧何后面,也能证明西汉时对于曹参的认可度不低于萧何,在刘邦的功臣团中,他的地位不低。

萧规曹随也是千年老二曹参对于自己的另一种证明,证明其才,更是证明其德。淡化武功,无为而治,也许这就是曹参被信任的原因。

标签: 曹参汉朝

更多文章

  • 揭秘庞德公和诸葛亮的隐藏关系 两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庞德公,诸葛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庞德公和诸葛亮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庞德公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位淡泊名利的隐士,和庞统是叔侄关系。为诸葛亮起名“卧龙”的人就是庞德公,也正是因为有庞德公的推荐,才让他有了不错的名声。庞德公以耕读为业,一生友善好客,和襄阳一带的名士交往密切,所以真正的有才之人都

  • 白起为什么会被秦昭襄王赐死 白起死后被葬在了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国,白起

    还不知道:白起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白起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员大将,也是后人评出的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关于白起,很多人可能都知道他“坑杀赵国俘虏四十万”的事迹,但是,赵国与秦国素有仇恨,如果白起那一仗打输了,赵国俘虏了秦国四十万大军,赵国又会怎么对待他们呢?

  • 秦国大将王翦到底有多厉害 王翦为什么能和白起齐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王翦,白起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王翦和白起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了解秦国历史的人应该听说过王翦的名字,他是战国末期到秦朝时期的人,秦国的一名大将,是秦始皇非常器重的将领。战国时期也有战国四大名将的说法,其中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人物,就是被称为“人屠”的白起。而在四大名将中,也有秦将

  • 秦始皇为什么不立扶苏为太子 为何秦始皇死后还要扶苏主持葬礼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始皇,扶苏

    还不知道:扶苏和太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朝的灭亡,可以说不仅是赵高的作为,其中任何一个人如果做了其他的事情,或许就不会是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其中最根源的还是在于太子的问题上,秦始皇迟迟没有立太子,而明眼人也看得出来,除了扶苏之外,基本上没有任何一个是合

  • 揭秘秦始皇嬴政之死 天降“始皇帝死而地分”陨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始皇,秦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朝天降陨石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秦始皇嬴政可能是历史上最追求长生不老的皇帝了。他登上皇位以后到处求仙问道,寻不死神药。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当了皇帝想成仙”,其实人人都想长生不死,尤其是秦始皇手握最高的权力,这种欲望可能更加强烈。他知道要逃脱死亡,只能寻求神仙的

  • 皇太极最早宠爱的女人是谁?不是宸妃海兰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皇太极,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皇太极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起这皇太极最宠爱的女人,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宸妃海兰珠了,不过,在海兰珠之前,皇太极也有宠爱的女人,其中最早的便是继妃乌拉那拉氏。继妃乌拉那拉氏来自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乌拉部,父亲是乌拉部贝勒博克铎。实际上,乌拉那拉氏与皇太极的结合

  • 敬敏皇贵妃:清朝首位葬入帝陵的皇贵妃,她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敬敏皇贵妃,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敬敏皇贵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敬敏皇贵妃章佳氏,生年不详,来自内务府镶黄旗包衣,因为出身低微,章佳氏只能参加宫女选秀。关于章佳氏是哪一年入宫,暂不可知,估计应该是在康熙二十年之后。章佳氏入宫后充任宫女,但由于她相貌出众,不久便引起了康熙的注意,一次偶然的临幸

  •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大权在握 多尔衮为什么没有直接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多尔衮,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多尔衮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清朝历史上,多尔衮是一位知名度极高,也是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根据史料记载,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

  • 裕妃:她是甄嬛传中端妃的历史原型,最后活了九十七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裕妃,清朝

    对裕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著名的清朝宫斗大戏甄嬛传里,雍正皇帝只有一个女人,是寿终正寝,其他的妃子,要么被害,要么自杀,除了甄嬛,好像大多的女人的后果都是很惨,在清史稿中记载,雍正一共有二十五个妃子,获得最久,没遭到毒害的除了一个钮钴禄氏(甄嬛原型),

  • 吴三桂反清时兵力还比清朝多,为什么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吴三桂,清朝

    对吴三桂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吴三桂的一生是背叛的一生,背叛了对他给予殷切希望的明朝,背叛了和李自成的协议,背叛了最后的主子清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贰臣。关于他的一生充满了各种争议,出于各种各样的立场,人们对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我认为我们评价历史,应该就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