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英格兰第一位女王:玛丽一世的悲剧人生

英格兰第一位女王:玛丽一世的悲剧人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030 更新时间:2024/1/21 16:11:05

玛丽一世(英:MaryI,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兰爱尔兰女(1553年7月-1558年11月17日在位)。她是都铎王朝的第四任君主,她的父亲是亨利八世,母亲是凯瑟琳王后(拉贡的凯瑟琳),丈夫是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关于血腥玛丽的传说有五十多种版本,而其中最广为流传的版本是说这一称呼来自都铎王朝第四位皇帝、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王——英格兰的玛丽一世。在玛丽一世仅42年的生命中似乎充满了悲剧,而和血腥玛丽相关的却是残忍、恐怖的屠杀。

玛丽的生母凯瑟琳皇后出身显赫,是西班牙王室阿拉贡国王的女儿,因此玛丽的皇家血统可谓是纯正得容不得一点质疑。在凯瑟琳皇后多次流产孩子又几经夭折的情况下,好不容易生出了身体虽然羸弱但仍存活下来了的玛丽更是得到了全方位三百六十度的关注,并且立即成为了名正言顺的王储。按理来说,国家终于有了继承人,国王应该开心了吧。然而玛丽的爸爸,史上著名的多情国王亨利八世并没有满足于只有一个女王储的命运,他和众多中国古代的帝王一样极其渴望一个男性继承人。这种渴望之强烈最终导致了英国和欧洲教廷的决裂。年幼的玛丽为了讨取重男轻女的父王的喜爱,拖着多病缠身的身子勤奋学习只为博得父王的一笑。但即便如此,亨利八世也并没有断了舍弃她们母子另续佳人的念头。这念头最终还是成为了玛丽公主和凯瑟琳皇后的噩梦。

亨利八世力排异议坚持要与凯瑟琳皇后离婚,迎娶身份低下的伯爵之女安妮博林。国王与王后离婚这在当时还是处在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欧洲可是件天大的事儿,因为信奉天主教的欧洲人是不允许与自己同在上帝面前发过誓言的伴侣离婚的。但心意已决的亨利八世还是想法设法找到了借口,称凯瑟琳之前原是被许配给自己的哥哥,俩人已有肉体关系,所以凯瑟琳是不洁的,自己与她的婚姻因此是无效的。但是,凯瑟琳王后和亨利之后娶的那些势单力播的无名氏女子不一样,她拥有西班牙最高贵的血统,其家族成员遍布欧洲皇室。为了保住自己唯一的女儿玛丽的继承权,凯瑟琳誓死不肯离婚。亨利指责她不洁,凯瑟琳便严厉的抗议称自己并没有与亨利的哥哥行房,因此自己是国王合法的妻子。由于她的反驳有她的外甥神圣罗马帝国查理五世的撑腰,亨利即便是英国的国王也没有办法与强大的罗马教廷抗衡。但谁能想到,生性骜不驯的亨利八世在安妮的怂恿下竟然反其道而行之,决定脱离罗马天主教,自立新教,这样一来自己就是英国真正的王了,是凌驾于国家和教会双重之上的独一无二的权利。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非得离婚呢,像中国古代皇帝那样多娶几个妃子生个儿子不就得了。中国古代的庶出皇嗣可能在嫡出的继承人都丧失继承权之后还有可能继位登机,但在信仰罗马天主教的欧洲,一个国王只能有一个正式的妻子,而其他的情妇无论抢在王后之前多早生了儿子,她们的孩子都是私生子(bastard),永远没有机会继承皇室的一分一厘。所以一旦凯瑟琳与亨利离了婚,不管这看起来多么可笑,高贵的凯瑟琳就立马变成了身份低贱的情妇,但所幸她还保有自己和亨利哥哥亚瑟婚姻的名分,因而只被贬作威尔士王妃继承了亚瑟的头衔。而原本是名正言顺再正统不过的皇储玛丽公主立刻就变成了私生子。玛丽从天堂堕于地狱的那一年只有17岁,这个花季少女不仅不得面对刁蛮的后妈安妮皇后的百般凌辱,最可怕的是,作为一个虔诚的罗马天主教徒,她夹在信仰与父爱之间迷茫无措。本来身体就很弱的玛丽自从母亲被逐出宮中之后,待遇甚至还不比原先自己身边的女宫,整日处于惊恐之中身患重病却不得医治,不过这当然都是安妮皇后的刁难。名不正言不顺的安妮博林恨不得立刻把玛丽碎尸万段,但所幸国内还残存着的罗马天主教势力一直在暗中保护着玛丽公主。只是这样一来,亨利八世就越发厌烦这个处处与自己做对的女儿。18岁那年,出身高贵的玛丽竟然被安妮贬作了安妮自己的女儿伊丽莎白的侍女,但即便如此她也还是拒不承认新教,也不承认自己是私生子,因此她一直被认为是权位的合法继承人。由于她的坚持,安妮怂恿亨利出台了新的《继承法案》要剥夺玛丽的继承权,但是玛丽一如既往的抵抗,但这次却惹来了亨利无情的杀意。于是,为了讨好自己那个逐渐疏远了的父亲,她不得不违心承认父王作为英国教会统治者的地位,但这样一来,她也就间接承认了自己父母婚姻的不合法以及自己私生子的身份。

就在这万般纠结的是是非非中,玛丽公主万分不安地度过了自己的青春期。转眼到了玛丽二十岁那年,她高贵的妈妈阿拉贡的凯瑟琳因病去世了。但玛丽悲伤的同时却也预感到王朝的风云又即将会迎来一次新的改变。恶毒的后妈安妮博林被判有叛国、通奸和巫术的罪行斩首示众。如果非得说安妮除了她那可怕的野心之外做错了什么,那就是她彻底释放了亨利八世的残暴,但却没能像她承诺的那样生个儿子继而保住自己性命。安妮死了之后,虽然玛丽还是恢复不了王储的位置,但她的怨气也渐渐消了些,日子也不再那么苦了,她甚至私下暗暗地期待也许有那么一天自己还可以是父王的心头爱,罗马天主教可以再次回归英国国教。但一年之后,她的美梦又被浇灭了。安妮死后两星期,亨利八世立即再婚,对象是安妮·博林的女侍官珍·西摩。1537年,玛丽同父异母的弟弟爱德华六世出生,顺理成章地成为王位第一继承人,同时也是一位新教徒。亨利这么多年与教廷的抗衡终于修成了正果,只可惜爱德华的生母没有福气享受她应得的荣华富贵,不久后就病逝了。六年后,亨利八世又通过了新的《继承法案》宣布玛丽和安妮的女儿伊丽莎白都具有王位继承权只是位列爱德华六世之后。

不久后,亨利八世病逝了,11岁的爱德华六世继位。簇拥在一群新教徒的大臣之中,小国王爱德华六世顺其自然地认为新教才应该是英国的国教。玛丽公主对此虽然万般无奈,但也无可奈,因为她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爱德华对天主教徒的肃清,终于熬到了1553年这一年,年幼的小国王爱德华就因为肺结核而不治身亡。眼瞅着王位终于要回归到自己的手里了,但谁承想,爱德华为了不让王位被天主教的玛丽继承,违背了1544年的《继承法案》将玛丽和伊丽莎白同时抹去了继承地位,转而将自己的外甥女珍格雷扶上了王位。但可惜珍只做了十天的女王就被赶下了台。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英国百姓深深地记得前王后凯瑟琳的悲惨遭遇,并承认玛丽公主的合法继承权。于是在一帮乡绅的支持下,玛丽攻回伦敦夺取了王位,成为了英国的第一位女皇。

前面说了这么多,都还没有解释为什么玛丽一世和“血腥玛丽”的传说有什么关系。其实她之所以赢得了这个名称主要还是缘于她上位之后对新教徒的残酷镇压。终于登上了早该就是她的王位的那一年,当年那个羸弱的小玛丽已经是一个37岁的老姑娘了,但她却还从来没有结过婚。想来可能也是害怕自己前途未卜,结婚生子也是连累下一代。但当上了女皇就不一样了,子嗣必须提上日程,不然辛辛苦苦回归了天主教怀抱的英国又会落到新教的妹妹伊丽莎白手里。虽然本身相貌就并不出众再加上年老色衰,玛丽可能在普通人眼里不是个让人趋之若鹜的新娘,但是贵为一国之王的她还是嫁给了比她小十一岁了的西班牙王室斐立普二世。1554年7月23日,两人首次见面,两天后便举行婚礼。可是,斐立普与玛丽结婚纯粹是基于政治利益考虑。再且,女王与西班牙人的婚姻并不受英国国民的普遍欢迎。即使是玛丽的顾问也劝她与英国人结婚,以免英格兰将来失去政治及经济等方面的独立性。但玛丽坚持嫁给斐立普。根据婚约内容,斐立普得到英格兰国王的称号,所有文件必须同时有斐立普及玛丽二人的签名,国会也只会同时听命于两人联合的命令,甚至连货币上也同时雕有国王与女王的肖像。不过,婚约亦指明英国于西班牙有战役时,没有义务为其国王查理五世提供任何军事援助。

可惜年轻力壮的斐立普并没有和年老多病的玛丽一世生有一男半女。与此同时,玛丽残忍屠杀新教徒的行径也遭到了越来越多的国民的反感。有将近300名新教徒被处决或烧死,800多人被流放。死伤的数量比她父王亨利八世在位推翻天主教期间的人数还多。但客观地讲,玛丽一世对异教徒势力的惩处并没有后人说的那么夸,也不至于得了个血腥玛丽的称号。而事实的真相却是,玛丽之所以不受爱只因为她没有体察到民情,而是自顾自地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坚持自己的信仰而不去看看普罗大众的需求。从亨利八世开始宗教改革到1553年玛丽登基已经有20年的时间,新教已经广泛深入民心,并且英国社会的劳动结构在此期间也得到了改善,老百姓过的比以前更好了。但就在这全民正打算休养生息的时间里又杀回来一个玛丽女王闹得全国上下动荡不安,只想吃饱穿暖的老百姓当然不愿意了。再加上玛丽因为效忠自己的丈夫西班牙国王出兵大战*而丢失了十分重要的英国领地,国民不满的情绪更加激昂。在痛苦中成长的玛丽身体的顽疾日益严重,生不出孩子,丈夫也离开她远赴他乡,留下悲伤的玛丽不管不顾。无论玛丽身体流淌着再怎么样高贵的皇室之血,那时那刻的她除了在信仰中寻找寄托也再无他法。虽然她生前知道妹妹伊丽莎白不是真的信奉天主教,但无奈国法如此她也无计可施,只得留着她一条命和她继承权。终于在1558年,年仅42岁的玛丽一世在焦虑和悲伤中因病离开了这个世界。

玛丽一世的一生虽然称不上美满,但是她骨子里坚持不妥协的性格也终于让她对天主教的热忱在史书上留下了一笔,并成为了第一位英国历史上的女皇。从她的经历又可以看出民意是多么难以捉摸的东西,正如古人所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意揣测好了就是千古圣明的女皇,如同伊丽莎白一世。若是不谙此道,则就会最终落得‘血腥玛丽’这种民间流传中嗜血女鬼的境地。

玛丽一世是极其虔诚的天主教徒,即位后在英格兰复辟罗马天主教(旧教),取代她父亲亨利八世提倡的英国新教。为此,她下令烧死约300名反对人士。于是玛丽一世被称为“血腥玛丽”(BloodyMary)。后来,BloodyMary在英语中就成了女巫的同义词。

标签: 玛丽一世英王亨利八世

更多文章

  • 本愿寺显如:战国时代之中实力最雄厚的宗教人士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本愿寺显如,日本

    在亲鸾上人往生后,亲鸾四女觉信继为二代法主,建构成以血缘搭出脉络的世袭体制,这使法主由上至下对门徒发出的法旨渐渐生出神圣的权威性,令门徒对法主的崇信已不下于阿弥陀佛,净土真宗终成为集佛、佛法和法主三位一体的信仰,也因此被称之为一向宗。在八代法主本愿寺莲如时,一向宗日益形成一个等级制度清晰明确的宗教组

  • 爱新觉罗·慧生是谁?爱新觉罗家的混血格格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爱新觉罗·慧生,清朝

    我国最后的一个朝代清朝,有许多出名又漂亮的格格,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当时唯一一个混血格格,名叫爱新觉罗·慧生,这是当时皇帝的一母同生的胞弟溥杰,和一位日本女子嵯峨浩两人生下的格格,这位混血格格也是溥仪皇帝的侄女,但是这位格格却在19岁为情自杀,死因至今无人知晓。慧生是在我国长春出生的,幼年时光都在中

  • 宋仁宗宽厚仁慈,他驾崩后百姓的哭泣之声传遍了大街小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仁宗,宋朝

    宋朝是个仁厚皇帝“扎堆”出现的朝代,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历任皇帝基本上都算是宽厚、仁慈,而其中最值得称道的,非宋仁宗赵祯莫属。仁宗在位42年,将“仁慈宽厚”四个字作为人生信条,并能贯彻始终,实在是难得。史书当中关于他仁慈宽厚的记载比比皆是,试举以下三则:第一则,话说宋仁宗某次在宫中用午膳,正吃的津津

  • 伊达成实:英毅大略,勇武无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伊达成实,日本

    伊达成实(だて しげざね)(1568年12月25日—1646年7月16日)生于信夫郡大森城,初名时宗丸,通称藤五郎。幼年的成实,以果敢刚毅见称,与政宗出相入对。此人英勇善战,骁勇无比,百战百胜,并确立了出击会津的基础,因此成实受到政宗的褒扬,并命成实为伊达军主力部队长,于伊达家已奠立了不可或缺的地位

  • 织田长益有着哪些轶事典故?织田长益对日本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织田长益,日本

    在‘义残后觉’和‘明良洪范’等后世的编纂书中,本能寺之变之际向信忠进言自杀的人就是长益,此后的逃亡剧中,京的民众以“织田的源五(长益)不是人阿叫人家切腹人家切腹后逃到安土的人就是源五睦月(1月)2日中大水出现以织田之名随着流”(织田の源五は人ではないよお腹召せ召せ召させておいてわれは安土へ逃げるは源

  • 关于织田长益的评价如何?织田长益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织田长益,日本

    登场特别因为与其兄信长之间的年龄差异,长益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已经是信长政权的末期。天正九年(1581年)正月的御马揃上,长益之名出现在织田家一门众的行列之中。其顺序为,信忠(信长的嫡男)、信雄(信长的次男)、信包(信长之弟)、信孝(信长的三男)、长益、信澄(信长之侄)。当时的长益只是给放在一门众的末

  • 富田景政在朝仓义景死后投奔了谁?最后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富田景政,日本

    富田景政曾作为朝仓家的家臣。朝仓义景昏庸无能,日日沉浸在声色犬马之中,在和浅井家联手共抗织田信长的姊川合战中,织田信长大军仅用一日便攻占了手筒山城,金崎城也即将被织田军攻陷。此时朝仓义景终于坐不住了,可惜的是一看到织田大军便立刻逃回了一乘谷城,此时,信长妹夫的浅井长政突然叛变,率军向信长背后袭来。信

  • 朝仓义景:越前朝仓家的末代大名,朝仓家最后一代家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朝仓义景,日本

    错失良机朝仓家原与一心拓展佛国领土的一向宗不和,但义景时代时与一向宗和谈,成为比叡山延历寺的「大檀越(重要金主)」,自此朝仓家与一向宗关系密切。1567年11月,义景遇到了改变人生甚至改变历史的最大的机会—已故将军足利义辉的弟弟义秋(义昭)到访越前一乘谷。两年前,前任将军足利义辉因三好、松永党的袭击

  • 土井利胜:曾任德川幕府的老中和大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土井利胜,日本

    1573年,出生于远江国的浜松城(今静冈县浜松市)他是水野信元三男。家康对正室筑山殿冷淡,而且利胜年幼获许跟随家康进行猎鹰(土井家不是三河国的谱代)。1576年(天正4年)信元因怀疑与武田氏互通消息而被处死。利胜成为了土井利昌的养子。7岁时与年纪相近的安藤重信及青山忠成跟随德川秀忠,役料收入为200

  • 土井利胜的家庭成员都有谁?有着怎样的政绩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土井利胜,日本

    正室系松平近清之女,侧室三人荣福院、松花院和正寿院。育有五男六女:长男土井利隆、次男土井胜正、三男土井利长、四男土井利房、五男土井利直、女(名不详)生驹正俊正室、女(名不详)堀正次正室、女(名不详)松平赖重正室、女(名不详)井上吉政室、女(名不详)那须资弭正室、养女(名不详)高木正则室。1573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