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居易最有争议的一首诗,你知道是哪首吗?

白居易最有争议的一首诗,你知道是哪首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660 更新时间:2023/12/21 7:31:50

唐朝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是唐朝历史上一个不同寻常的时刻。唐朝公认的好皇帝唐文宗,在皇宫爆发的“甘露之变”中险些被宦官杀害,唐朝也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的巨大波折。当时尚在世的大诗人白居易,却写了一首诗“幸灾乐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唐朝中后期之后,宦官专权与藩镇割据,成为唐朝肌体上两大毒瘤,也成为深入骨髓的两大顽疾。唐朝皇室禁卫军“神策军”被宫中的宦官任意牢牢把控,他们任用亲信占据朝中要津,依靠手中的兵权,任意废立皇帝,把握朝政,肆行不法,皇帝被完全架空,使得大唐一步步走向毁灭的深渊。

唐文宗登基之后,力图振作,锐意图强,很想凭一己之力挽救唐朝颓势,重现祖宗往日荣光。但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失落的大权从宦官集群手中夺回来,铲除以仇士良为首的宦官团伙。

唐文宗经过一番斟酌,最终选定了大臣李训和郑注作为帮手。但唐文宗却并不知道,他精心挑选的这两个人,却是两个志大才疏、醉心功名利禄之辈。他们之所以肯帮助唐文宗,并非是出于忠心,而是完全是为了给自己增添升官发财的资本,好取代仇士良成为朝廷新贵。这就为此事埋下了巨大隐患。

李训和郑注最初约定,在十一月二十七利用文武群臣参加老宦官王守澄葬礼时,由郑注在墓地周围埋下伏兵,待到仇士良等人来到时,伏兵四起把他们当场斩杀。这个计划本来很不错,但李训却另有算盘。

李训考虑到这个方案以郑注为主,万一成功,郑注必然高居首功,将来会压他一头。于是他另起炉灶,临时更改计划,重新召集一帮人马,计划在十一月二十一在皇宫中提前动手,设计杀死仇士良。唐文宗求成心切,也就同意了李训的意见。

《资治通鉴》记载,十一月二十一,唐文宗举行朝会,李训的心腹韩约不上奏皇帝,说左金吾官署院内石榴树上降下“甘露”,“甘露”降临历来被视为大吉之兆,唐文宗佯装很高兴,先派李训去现场查看。

李训回来后,声称“臣与众人验之,殆非真甘露”,不是真的“甘露”。唐文宗假装很奇怪,于是再派仇士良去现场验看。狡黠诡诈的仇士良一进左金吾官署,立刻发现异常,陪同的大臣韩约不“变色流汗”,院落帘幕后隐藏着全副武装的士兵。

仇士良立即跑出院外,下令调集神策军入宫,先软禁唐文宗,又与李训的人马展开一番激战。最终仇士良大获全胜,李训等十几个大臣和军民上千人同时遇害,唐文宗也险些死在战乱中,史称“甘露之变”。

白居易听说此事后,写了一首诗《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

诗的大意是说,人生祸福难料,幸亏我早早辞官归隐。往日的大臣同僚们都被押上法场送命,我却还在青山独享安然。那些大臣们被杀前,想学嵇康临死抚琴、李斯死前追忆带着猎犬捕猎,恐怕都难以办到。如今麒麟被制成肉脯,龙被做成肉酱,真的还不如在泥潭中拖着尾巴到处走的乌龟。

白居易在这首诗中的腔调和语气,活脱脱一副“你们倒大霉,幸亏没有我”的“幸灾乐祸”的心态,堪称他最有争议的一首诗。唐文宗并不是昏君,他力图振作想铲除祸患,却遭此大难险些遇害,白居易作为唐朝老臣,无论如何不该说这种话。

宋朝学者魏庆之为此批评白居易:“乐天识趣最浅狭,谓诗中言甘露事处,几如幸灾。然朝廷当此不幸,臣子不当形歌咏也”。

但也有人分析认为,白居易此诗不是针对皇帝唐文宗,而是在“甘露之变”中被杀的大臣王涯,因为王涯早先曾经上表弹劾过他,导致他丢掉了太子左赞善大夫的金饭碗。但国家遭逢大难,他却斤斤计较于私人恩怨,也不是当做之事。

无论如何,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他不能同皇帝勠力同心共赴国难也就罢了,却还要说什么“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的怪话,让人殊不可解。

标签: 白居易唐朝

更多文章

  • 关羽栽在他手里,赵俨在历史上为何不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俨,三国

    古代历史上有一个恒久不变的发展规律:“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既有过秦汉唐元明清这样的大一统朝代,也有过春秋战国、三国时代、南北朝、五代十国这样的割据混战时代。在这几个割据混战时代,三国时代的历史最为后人所熟知。三国时代,群雄争霸,逐鹿天下,战争成为那段历史的主流常态。持续长达将近一个世纪的

  • 李世民坐上皇位后 李世民为何不杀握有兵权的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李世民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世民杀功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历史上的李世民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任内兢兢业业,励精图治,使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国泰民安,将唐朝的繁荣推向了第一个高潮期,史称贞观之治,当然李世民有这样的功绩,前提是他能当上皇帝,而他能顺利称帝,离不开他的那些铁杆兄弟们,比如秦

  • 俗话说狡兔死,走狗烹 当初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十个人下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玄武门之变

    对玄武门之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中国封建王朝中,要说对功臣最好的,唐太宗李世民绝对排的上前三,跟随他在玄武门之变中出死力的十大功臣,大多得以善终。公元626年7月4日,是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中最玩命死磕的时刻,在这场决定了唐朝乃至中国千年历史走向的玄武门之变

  • 历史上真实的芈月,是个什么样的人?她的一生经历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芈月,战国

    你们知道历史上真实的芈月是啥样的?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2015年,《芈月传》热播,人们从孙俪的精彩演绎中,认识到了这位在历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女人。不过电视剧向来和真实的历史有很大的差别,《芈月传》也是如此。作为把持了秦国大政36年的女子,她的处事的手段以及性情的彪悍,是电视剧难以传达的,

  • 白起是什么时候出名的?早年的白起在秦国有什么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白起,秦国

    白起是战国时期秦国著名的军事家,也是著名的将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在秦国尚武的氛围下便前去部队当兵,一代名将之路从此展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白起,之前不是这名,后来改的,之前叫公孙起,他的祖先,原先是跟着伍子胥流亡到吴国的公孙胜,之后又是在楚昭王死后

  • 魏文帝曹丕面对诋毁,为什么还是那么信任孟达?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魏文帝曹丕,三国

    你们知道面对很多大臣的诋毁,魏文帝曹丕为什么还是那么信任孟达?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孟达是三国时期一个大将,他原本在刘备帐下,后来因为与刘封一起合谋不救关羽,等到关羽败死后,遭到刘备的忌恨。后来,孟达与刘封又产生纠纷,关系不好。不得已,孟达写了一封辞职信给刘备,然后率领部下投降了曹魏。从此

  • 胤禔被康熙囚禁26年的原因是什么?只因一个布娃娃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胤禔,清朝

    胤禔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说起历史上政绩卓著的皇帝,那一定少不了康熙的名字,对于他的故事我们也知道很多,比如他八岁继位,16除掉鳌拜,在位期间做出了很多的政绩,清朝也在他的治理下繁荣昌盛、百姓富足。除了这些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今天咱们再来说一个她囚禁女子,并且

  • 朱瞻基废贤后胡善祥,晚年为何又后悔?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胡善祥,明朝

    在《大明风华》中“胡善祥”虽是反派,但却获得了很多观众的演技好评。“胡善祥”一角在历史上也有这个人物,也正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原配妻子,胡皇后。可是这位胡皇后在历史上很是可怜,究竟为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大明风华》中的“胡善祥”是个颇有心机的女人,后来被废后也是咎由自

  • 韩信出现刘邦才处于优势 这能证明韩信比萧何和张良还重要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韩信,张良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初三杰,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邦建立汉朝以后,曾经说过:我之所以夺得天下,全靠三个人,那就是张良、韩信和萧何。即所谓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从刘邦的话语中

  • 诸葛亮用三个锦囊就让刘备娶到孙尚香 诸葛亮在里边都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刘备

    对诸葛亮的锦囊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家都知道,诸葛亮能掐会算,神机妙算,能够准确的推演事情的发展,是历史上著名的预言帝,比章鱼保罗不知厉害多少倍。诸葛亮用三只锦囊,便帮助刘备娶了东吴小萝莉孙尚香,气的周瑜吐血不止,那么诸葛亮的三只锦囊究竟写了什么?周瑜为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