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到底对清朝做了什么事情 为何有人说乾隆是千古第一罪人

乾隆到底对清朝做了什么事情 为何有人说乾隆是千古第一罪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677 更新时间:2024/3/13 17:39:0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乾隆和清朝,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还记得2018年热播的《延禧攻略》和《如懿传》吗?这两部宫斗剧都是以清朝乾隆皇帝为原型拍摄的,可以说聂远和霍建华虽演出了不同味道的乾隆,但是同样年轻帅气又不失威严,那么,真实历史中的乾隆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呢?

回归现实,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十全老人,但是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第一罪人,近代中国所遭受的苦难与耻辱有大半可以追究到他头上去,这又是怎么回事?

自以为“千古第一完人”,结果后世认定他是千古第一罪人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享年89岁,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在位60年,且禅位后以太上皇的身份继续训政了3年4个月。

他晚年禅位为太上皇时,曾称自己为“千古第一完人”,自认为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里最伟大的一位帝王。确实,乾隆在位之时一方面清朝武力强盛,三次远征西域、中亚,彻底消灭了作乱的准噶尔汗国;另一方面,由于黄河水患在康熙雍正两朝时就被遏制,再加上大面积种植番薯、土豆等高产外来农作物,国内人口迅速增长到4亿,少有饥荒。

某种意义上说,当时的中国的确迎来了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盛世”。

但是,“康乾盛世”真的是盛世吗?

所谓盛世,应当是汉、唐初年那般国力、政治、化、经济、军事诸多方面都达到极盛,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盛世,如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可是,正是在乾隆执政的60多年里,那貌似“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被人过誉的盛世下清朝的文化、武力、经济、治国理政水平开始全面走衰弱,甚至有外国使团书面记载,乾隆时期街道所见清朝子民衣着筚缕者不可胜数,面色饥黄、体弱不堪者更多,像是一个“乞丐国家”。

后世许多人从各方面数据与比对资料得出定论,认定乾隆是“千古第一罪人”,正是在其统治时期,清朝由盛转衰,是中国被西方大步甩开的关键几十年。

最长寿、在位最长的乾隆皇帝为会背负上如此严重的罪名?

乾隆皇帝出生于康熙五十年(即1711年),同一时期的西方刚刚结束了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封建社会开始一步步消退,资本主义已经在西方慢慢开始萌芽,但此时的清朝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实力,都还完胜西方任何一个国家。然而,就是在乾隆皇帝统治的几十年里,清朝一片“歌舞升平”。

换句话说,没有变化,原地踏步,无论哪方面都没有突破性或者创新性的进展。

话题至此,当然难免有人会给乾隆皇帝鸣不平,说从历史上来看,乾隆哪方面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在位60多年,“文治武功”继承并创造了封建王朝少有的盛世。

然而,静下来客观去看,所谓康乾盛世既没有汉武盛世收盐铁官营、废藩置郡、北伐匈奴的壮举,也没有隋唐时期选拔人才制度的突破,确立科举制,打破门阀对政治的垄断,更没有明理学、心学的思想学说创新。至于诗词文化、思想自由,清朝更是历朝历代最专制与黑暗的时代,尤其是在乾隆治下时期。

而乾隆所谓的“文治武功”更是十分脆弱,经不起推敲,反而是导致清朝乃至整个中国走向衰退的罪魁祸首。

第一:四库全书:以修书之名,行焚书之实

首先来说一说乾隆皇帝的“文治”,最有名莫过于乾隆三十七年下诏编撰《四库全书》,这部书籍被评价为是中国史上规模最宏大、史料最丰富的一套丛书,收录有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但是,客观事实是在编撰这本书的同时删改了无数的经典古文,禁毁了6766部图书,合计93556卷,导致了古文内容全毁,是中华文化的一场难以修复的浩劫,是另一种思想禁锢。

要知道在清朝之前,历朝历代皇帝并不禁止民间修撰地方志、家谱、演义等文学作品,可由于清朝特殊的统治身份,自清朝伊始就没间断过销毁对其统治不利的书籍,还严格出台了禁止收藏观看的禁书条目,触犯者便大兴文字狱。据统计有清一朝发生的文字狱案160多起,在乾隆年间就占了80%,毫无疑问这是禁锢言论自由,是一种文化专制。这样一来必然导致臣子、百姓愚昧无知,年深日久,又何来文化强盛可言呢?

第二:闭关锁国,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

乾隆的“武功”看似扩大了大清的疆域版图,让中国达到了四海升平、九州一统的局面。但是就在乾隆为八旗骑兵洋洋得意,抛弃枪炮,自认为天朝上国物产丰盈,实行闭关锁国的同时,西方世界却发生了三件大事,一是美国独立,二是英国工业革命,三是法国大革命。

这三件事,我们单讲英国工业革命:乾隆三十年也即1765年,英国纺织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英国正式进入了工业革命;又二十年,英国发明家瓦特改良蒸汽机并正式投入使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反观之下,乾隆治下的大清朝还是“歌舞升平”的原地踏步着,不止没进步,还因为人口越来越多,百姓日子越过越穷。

真正是被人奋力苦追、迎头赶上甚至甩开你八条街了,而你还沉浸在过往的荣光中不可自拔。

比如乾隆五十八年,马格尔尼使团访华,带来了英国工业革命最先进的产品以及天文、地理、科学、军工武器如燧发枪、来复枪等最新研究成果。

反观乾隆,对于先进的军事装备火器不屑一顾,对于西方国家的先进武器更是不用正眼去看,还沉浸在自己是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殊不知自己有多么落后。而那时的英国使团也尚未看清清朝的外强中干,只希望和清朝展开贸易,促进双方发展。结果乾隆皇帝以“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一句自大无知、愚昧可笑的话为由拒接了使团的贸易请求。

这一句话,当时或许被清迷们理解为了彰显中国地大物博的胸怀,然而,也是乾隆皇帝这一句话,彻底让清朝丧失了在工业革命中继续领先的机会。四十多年后,鸦片战争爆发,清朝一败涂地,开始了丧权辱国的近代百年黑暗史,不止让自诩天朝上国、两百年前曾一度打遍亚洲无敌手的满清权贵们看懵,也让西方列强集体看了一回笑话。

而乾隆自己更不会想到,就因为自己的自大、愚蠢,使得中国落后挨打的惨状局面创造了历史之冠,连他自己的坟墓被盗墓贼所掘,尸骨无存。

标签: 乾隆清朝

更多文章

  • 如果康熙传位给老八的话 清朝的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康熙,老八

    你真的了解康熙传位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太子被废后,康熙的各个儿子开始蠢蠢欲动,对王储之位各个垂涎不已,最先表现出强烈欲望的是皇长子胤褆,也就是老大,随后老八、老四、老三、老十四等九人相继蹦了出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而且血腥的九子夺嫡。太子第一次被废后,老四是保太子的,不赞同

  • 24岁就被封万户侯的邓禹在历史上有多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邓禹,东汉

    青春是最美好的年华,你在24岁时正在做些什么呢?有人可能还在读书求学,有人已经在职场上打拼,而在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已经凭借自己的努力,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官拜丞相,封万户侯,位极人臣!这位人物堪称是东汉最强青年,24岁时就已经功成名就,那么此人到底是谁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

  • 王安石是个怎样的人?从几件小事中探索他的性格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王安石,北宋

    你真的了解王安石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我们曾经接触到的王安石,一开始是一个诗人,后来他是一个政治家,宰相,现在看来这两个身份似乎就是两个不同的人,但是在古代,做官的都是经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不会写诗写文章,也很难通过考试,就像是总是走在贬谪路上的苏轼一样,不仅做官,还是大

  • 揭秘:孙可望归降清朝后为什么能被封为王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孙可望,清朝

    在清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许多汉人将领先后投降,并且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甚至有人因此被封为王。比如吴三桂降清后,被封为平西王,转战南北,战功赫赫。然而,有一位将领在降清时,只剩下五百残兵败将,却也被封为王!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此人就是孙可望!顺治十四年十一月,孙可望率领残

  • 张轨是什么人?前凉开国皇帝,王朝仅存在56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轨,晋朝

    大家好,说起前凉开国皇帝张轨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张姓是目前中国最打的姓氏之一,据说排在李姓、王姓之后,位居第三,不过在中国历史上似乎没见有张的皇帝,其实并不是没有,而是太过鲜为人知了。历史上有个姓张的开创了一个朝代,那就是前凉,其开国皇帝叫张轨,听起来是不是很陌生?相信很多人都没听过他的名字

  • 胡广:东汉官场的不倒翁,揭秘其为官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胡广,东汉

    在东汉,胡广是为官最得意的一个。他历事六个皇帝,凡一做司空,两任司徒,三登太尉,均为三公,还做过短时间的太傅,即使偶尔被免官,没几天就会起复,死时被赠太傅,谥号“文恭”,赐冢于原陵,不消说,皇家负责一切费用。官员死后能葬于皇帝的陵寝,是一种殊荣。送葬之日,胡广的门生故吏自公卿、大夫以下数百人,皆披麻

  • 韦皋:文才武略样样精通,揭秘其生平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韦皋,唐朝

    唐代诗人韦皋不仅文采出众,在军政方面也很有谋略。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爆发,太尉朱泚被叛军拥立为帝。此时韦皋正代理陇州(今陕西陇县)行营留后事务,凤翔兵马使倒向朱泚,陇州城内尚有朱泚留下的500个士卒,由其旧将牛云光统领。朱泚率军攻来时,牛云光先是称病不出,请韦皋统兵,然后暗中谋划,打算劫持

  • 历史上楚成王是什么结局?宫变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楚成王,春秋

    对楚成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春秋时期,楚成王要立自己的长子商臣为太子。有大臣进言说不能立商臣为太子,因为商臣这个人,从面相上看,他的眼睛像胡蜂一样毒辣,声音像豺狼一样凶狠,是一个残忍的人。另外,楚王的年龄不是很大,还有很多大老婆小老婆,以后再有儿子,还是立

  • 汉宣帝刘询执政期间有什么样的作为?一直被忽略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宣帝,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宣帝刘询执政期间有什么样的作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强盛的王朝,而汉朝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个王朝之中,出现过很多能力显著的之人,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汉武帝了,此人将汉朝带上了最辉煌的时期,周边各国无不对汉朝俯首称臣,就连原本来势汹

  • 崇祯迁都时,为什么会遭到东林党人的拒绝?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崇祯,明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东林党人为什么拒绝崇祯迁都,难道真的想与京师共存亡?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明朝末年可谓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崇祯接收的是一个烂的不能再烂的摊子,而他也并没有力挽狂澜,却使得这艘摇摇欲坠的大船,触礁覆灭了。本来北京沦陷之前,崇祯还有一个挽救局面的机会——迁都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