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豨是个怎样的人?刘邦身边哪些人被他坑过?

陈豨是个怎样的人?刘邦身边哪些人被他坑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970 更新时间:2024/1/20 8:20:49

陈豨,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陈豨——在汉军阵营中并不算是很出众的人物,没法汉初三杰相比、也不如英布彭越,更比不过刘邦的亲信樊哙、周勃曹参等人。但是就是他的谋反,却连着坑死了三大名将——韩信、彭越、英布。

简单介绍,谋反起因

陈豨是宛朐人(山东曹县西北、菏泽西南),他最初跟随刘邦的时间已不知道了,公元前200年,韩王信反叛,兵败逃入了匈奴,刘邦亲征,从平城返回后,陈豨因多次随刘邦平定叛乱有功劳,就被封为列侯。以赵国相国的身份,掌管率领赵、代两国的部队,北部边境的部队都随他管制。但陈豨此人有个毛病,他平时就仰慕战国高士养士之风。有一次休假回乡时,路过赵国,赵相国周昌看到陈豨带着随从回乡,光宾客坐的车辆就有上千辆之多。赵国都城邯郸的官舍都住满了。

这个周昌本来就是一个直言敢言之人,就把看到的事禀告了刘邦。还说了一些忧虑,,刘邦本身就多疑,就派人调查陈豨的财务状况,这不查不知道,一查果然有问题。查完了,陈豨自然很害怕。公元前197年七月,刘邦的老爹刘太公驾崩,不对应该叫太上皇。刘邦派人召陈豨进宫,陈豨不敢去,谎称病的厉害,九月,陈豨就和王黄等人反叛。自立为代王,劫掠赵国、代国的土地。刘邦率兵亲征,很快就把陈豨灭了。

第一个被陈豨坑的人——韩信

就在刘邦刚出兵没多久时,传来一个消息,淮阴侯韩信被吕后灭三族。怎么回事呢?

其实在项羽刚被灭掉时,刘邦就收了韩信的兵权,改封为楚王。在公元前201年,有人上书告韩信谋反,刘邦询问手下亲信的意见,手下人意见不一,有的说要出兵剿灭韩信,有的说召他进京收拾他。陈平站出来了说道:"陛下的兵马和您的用兵都不如韩信,出兵肯定不行,反而会把事情闹大,不如假装去巡游云梦泽(今湖北平原地区),韩信来迎接时,可乘机拿下他。"

刘邦觉得陈平的话很对,就照办了。果然把韩信拿下,带回了洛阳,经过一番审讯,并没有查出韩信谋反的证据。就赦免了他,改封为淮阴侯。刘邦在出兵讨伐陈豨前,韩信告病未随刘邦亲征,在京城好像是要准备接应陈豨谋反,这更加引起刘邦的怀疑,果然,有人告密吕后,吕后让萧何骗来韩信,在长乐宫中杀了他,并诛灭了三族。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代名将,楚汉战争中最大的功臣就这样死了。

第二个被陈豨坑死的人——彭越,死的最惨最冤

彭越,这可是刘邦的大将了,在楚汉战争中,功劳最大的一个是韩信,一个就他了。他可是游击战的始祖了,深得"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真谛啊。当初在项羽的后方,不断的抢夺项羽的粮草,在历史上被称为"彭越挠楚"。对项羽的打击绝对是致命的,间接的支持了刘邦。刘邦称帝后,封为梁王。

刘邦在出兵征讨陈豨前,也同样向彭越征兵。彭越也明白刘邦的为人,所以只派了几个将军带兵前去,并未亲自去。刘邦很火大,并派人责备彭越。彭越心里越想越怕。打算亲自向刘邦谢罪。结果有个部将叫扈辄的,劝彭越不要去,这一去就回不来了,不如起兵反叛。此时的彭越还是比较清醒的,没想造反,可是这个消息被彭越手下的一个太仆听到了,就报告给了刘邦。刘邦派人袭击了彭越,本来彭越就没打算造反,就没作抵抗,被刘邦囚禁在洛阳。刘邦念其功劳,也念旧情,就赦免了他的死罪,贬为平民,流放到蜀地青衣县。

路上,碰上吕后从长安去洛阳,彭越向吕后求救并诉说自己的冤枉。吕后一口答应下来,带着彭越一起回了洛阳,彭越原以为这回得救了,没成想,这吕后更狠,对刘邦说:"彭越此人本就豪壮勇敢,如今把他流放蜀地,这就是留下了祸患了,不如杀了他"。刘邦听后同意,吕后着手让彭越的门客举报他谋反,刘邦顺理成章的杀了彭越,覆灭了彭越的家族。

据说彭越死后被做成肉饼,分给了各个诸侯食用。这招杀鸡儆猴太狠了,很多诸侯就这样被吓到了。

第三个被陈豨坑死的人——英布

刘邦的这招杀鸡儆猴,把英布给吓到了。英布看着一个个异姓诸候王被杀,担心下一个说不定是自己。于是主动举兵反汉,英布的军队可是相当厉害的,英布以前是项羽的大将,楚汉战争中跟了刘邦。刘邦一时半会也攻不下,因为英布的布阵和项羽的是一模一样,刘邦是越看越生气,命全军出击,激战过后,英布败,渡淮水逃向江南。刘邦也被流箭所伤,只好把军队交给部将,自己先返回国都。

英布逃走后,原想投靠老丈人长沙王吴芮,可是你现在是乱臣贼子,更是一个烫手的山芋,谁会收留你。就这样,吴芮的长子吴臣派人暗杀了英布。英雄就此丧命。

标签: 陈豨西汉

更多文章

  • 吕布多次弑主,被骂三姓家奴,为什么还能受到多人拥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吕布,秦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吕布。"三姓家奴"是张飞阵前骂吕布的话,讽刺他杀丁原投董卓,又因为王允招揽杀了董卓的事,讽刺吕布为人不忠且趋炎附势,摇摆不定。纵观吕布一生,此言可以说是半真半假,具体是怎么回事呢?且听我细细说来。中平六年,汉灵帝逝世,留下两个儿子,其中刘辩因其外祖何氏一党执

  • 崇祯对洪承畴委以重任,他又是怎么当上开清第一功臣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洪承畴,明朝

    你真的了解洪承畴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崇祯皇帝所处的年代里,大明王朝风雨飘摇,天灾不断。国内农民起义轰轰烈烈的爆发着,国外满清又时刻威胁着大明北方边境。崇祯继位以后一直励精图治,试图挽救风雨飘摇的明朝,但是,却始终无法摆脱内忧外患的局面。崇祯元年,陕北农民起义愈演愈烈。当时

  • 杨氏:宋宁宗赵扩的第二位皇后,竟想效仿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皇后,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杨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宋朝历史上有一位神秘的皇后,不知道父辈是谁?不知道祖居何处?在史书上没有她进宫前的任何记录,《宋史》中罕见地来了句:“或云会稽人(今浙江绍兴)”,后世也只能猜测其入宫前的生平,她就是宋宁宗赵扩的第二位皇后——杨桂枝。庆

  • 范蠡真的爱过西施吗?揭秘西施间谍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西施,春秋

    大家好,说起西施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君子爱做西施梦,未见月貌赏花容。”西施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其美貌自然不言而喻,她曾经凭着绝美容貌帮越王勾践打败了吴王夫差,之后与范蠡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可2004年在江苏出土的“范蠡墓”却让范蠡与西施之间的爱情受到了质疑。范蠡出生于公元536年,

  • 朱元璋为什么那么不待见刘伯温?他们之间有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为什么那么不待见刘伯温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朱元璋称帝后,自然要封赏那些功臣良将的,徐达,常遇春等武将就不用多说了,生前封公,死后封王可谓极尽哀荣。那么文臣呢?第一功当属李善长,毕竟朱元璋把李善长比作他的“萧何”。那文臣第二功该是刘伯温了吧?朱元璋不止一次说

  • 陈宫作为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后人为什么称他为义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陈宫,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陈宫是小人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喜欢三国的朋友,大都会被里面那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深深折服。然而,虽然这些谋士的才略让人佩服,但有很多谋士的人品却不值得认同。比如曹操麾下的郭嘉,虽然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但其现实生活中却是个好色之徒

  • 刘备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 看看诸葛亮的隆中对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蜀汉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不能统一天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刘备从很多人的口中听到了只要能得到诸葛亮,那天下必然是属于自己的。于是他就带着自己的两个结拜兄弟,在经过再三的恳求,他终于看到了这位传说中的人物。刘备上下的打量起来,都是一个鼻子一张嘴,也没看出来他和别的人有什么不同。但是身

  • 包拯死后展昭就消失了 包拯有说什么或者做什么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包拯,展昭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包拯和展昭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包拯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一生刚正不阿,敢与权贵斗智斗勇,替百姓说话而被称为“包青天”。这样具有浓厚历史色彩的人物,自然会被写进小说中,《三侠五义》就是包拯最好的“传记”。在小说中,包拯的身边不妨有一些忠肝义胆的人服侍左右,但在

  • 唐玄宗为什么要派,年迈半百又半身不遂的哥舒翰,去镇守潼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玄,唐朝

    说到哥舒翰,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在安禄山攻打潼关的时候,哥舒翰已经年迈(虽然无法判断他当时的实际年龄,但从史料记载的,他四十岁时父亲去世,在长安呆了三年才投身军旅来看,那时候哥舒翰至少60多岁了),而且已经半身不遂,可是唐玄宗居然让这样一个人去守潼关。最终,潼关失守,安禄山打进长安,唐玄宗被迫逃跑。那

  • 萧何是怎么在项羽分封诸侯王的关键时刻,救下刘邦集团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萧何,汉朝

    每当一提起萧何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刘邦打败项羽的过程中,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张良、韩信相比,人们对于萧何的印象基本就是个“管后勤”的。编撰《史记》的司马迁更是将萧何与闳夭﹑散宜生相比。然而萧何对于刘邦集团的贡献不只是简单的“管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