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玄宗在晚年为什么会那么宠信奸臣?是老糊涂了吗?

唐玄宗在晚年为什么会那么宠信奸臣?是老糊涂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166 更新时间:2024/1/20 12:08:40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玄宗在位后期为什么宠信奸臣?和老糊涂无关,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唐玄宗李隆基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他早年通过两场政变(唐隆政变、先天政变),成功夺得了大唐王朝的最高权力。之后,他又励精图治,重用贤臣,让国家逐步走上正轨,并开创了著名的“开元盛世”,唐朝进入鼎盛时期。不过,到了唐玄宗在位后期,他却开始沉迷酒色,荒淫无度,而且“远君子,亲小人”,特别宠信奸臣。在他的影响下,大唐王朝吏治败坏,朝政混乱,最终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从此由盛转衰。那么,唐玄宗在位后期为什么那么宠信奸臣呢?难道是因为他老糊涂了吗?事实上,唐玄宗越来越重用奸臣和他的年龄并没有半毛钱关系,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奸臣更好用。

唐玄宗在位前期,重用了一帮贤良之臣,比如著名的姚崇宋璟张九龄,在这些人的悉心辅佐下,大唐王朝进入鼎盛时期。不过,在盛世的背后,有一个严重问题却没有被人提及,那就是唐朝的中央财政问题。

在唐朝之前的隋朝,由于隋炀帝横征暴敛,导致民不聊生,最终使得民变四起,推翻了隋炀帝的统治。唐朝建立后,统治者借鉴隋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轻徭薄赋的政策。按理说,国家藏富于民是一件好事。正是在这些仁政的影响下,才使得唐朝前期统治集团频繁动荡,但基层百姓这边却安如磐石。

但是,随着国家疆域的扩大,以及整体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唐朝的中央财政支出也在不断变大。虽然财政收入也有相应提高,但却赶不上财政支出的速度。到了唐玄宗执政时期,这个问题就变得迫在眉睫了。

一个国家要想增加收入,除了发动战争去掠夺外,就只能通过加税来搞增收了。不过,姚崇、宋璟、张九龄等贤臣显然是不支持以加重百姓负担作为前提,来给国家解决财政困境的。他们认为统治集团应该厉行节俭,减少支出,来解决入不敷出的问题,而不是让百姓来买单。但是,唐玄宗作为一个盛世的帝王,他想要的是最精彩的人生,而不是节衣缩食的生活。既然贤臣们不愿去干给百姓加赋的事情,那皇帝就去找愿意干的人。李林甫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走上了历史舞台。

李林甫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奸臣之一,他担任宰相十九年,期间大权独揽,闭塞言路,排斥贤才,导致纲纪紊乱。唐玄宗就是因为重用李林甫而被后世评价老眼昏花。但事实上,李林甫之所以能得到重用并非是他善于溜须拍马,而是他精通财技,善于敛财。唐玄宗当时正愁钱不够花,突然冒出了个李林甫能帮他大幅增加收入,唐玄宗不重用他还重用谁?

李林甫一生干的最大一件错事就是他建议皇帝将原本属于中央控制的地方军事、财政大权下放给节度使。这样做的初衷原本是为了减轻中央财政负担,让地方节度使自行经营,自负盈亏。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安禄山史思明等节度使利用这个权限趁机壮大,最后发动了“安史之乱”。

李林甫死后,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继任了宰相之职。后人普遍认为杨国忠之所以能升到这个位置,主要就是依靠自己妹妹受宠。而事实上,杨国忠也是一个理财(敛财)的好手。唐玄宗之所以重用杨国忠,最主要就是因为他擅长搞钱。

不过,当唐玄宗把搞钱作为官员业绩考核目标后,虽然解决了财政问题,但却产生了更多新问题。唐玄宗宠信奸臣虽然并非是因为老糊涂,但他执政后期安于享乐,怠慢朝政,没有及时发现国家的隐患。结果使得地方节度使权力不断扩大,终于以一场长达八年的兵变,让唐朝由盛转衰。唐玄宗自己也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标签: 唐玄宗唐朝

更多文章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飞将军李广其实没那么伟大!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朝,李广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飞将军李广其实没那么伟大!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起王昌龄,大家应该很熟悉,唐朝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特别是他的代表作《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更是家喻户晓。不过,当我们细品味

  • 【清史】雍正如何对待废太子后代?过继过来诗真心还是别有所图?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雍正

    【清史】雍正如何对待废太子后代?过继过来诗真心还是别有所图?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清朝历史上一直以来对雍正继位存在很多谜团,但无论雍正是否是正统继位,还是雍正运用其他手段而至,但雍正皇帝是历史上一位值得肯定的皇帝。他为大清江山勤勤恳恳,为清朝盛世作出贡献。那么雍正继位后如何对待

  • 淑慎皇贵妃为什么从来没有被临幸过?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淑慎皇贵妃,清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同治为何从不临幸淑慎皇贵妃?看慈禧做的这一缺德事,你就懂了。1875年,在位13年的同治皇帝没有为大清帝国留下一位继承人就撒手而去,年仅19岁。虽然同治大婚后册封有一个皇后和四个妃子,可是这几个女人却并未生下一儿半女。不禁让人猜想,是不是上天预兆着曾经子嗣众

  • 淑慎皇贵妃为什么入宫之后的待遇跟皇后一样?连死后都是皇后规格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淑慎皇贵妃,清朝

    淑慎皇贵妃入宫前后待遇竟与皇后一样,死后也是皇后规格。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皇贵妃正式成为名号是在明朝景泰年间,明代宗封宠妃唐氏为皇贵妃,清朝沿用,在皇后之下设皇贵妃一人。到了清代,最先受封皇贵妃的是顺治帝的爱妃,即在皇贵妃中最著名的孝献皇后董鄂妃,当时满人入关时间不长,后

  • 朱云“炮打司令部”为何没有成功?朱云输在了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朝,朱云

    朱云“炮打司令部”为何没有成功?朱云输在了什么地方?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朱云“炮打司令部”为何终成一场失败的政治投机西汉画像砖《斗鸡图》,朱云所做的无非也是一场斗鸡博弈。只是他输得很惨。朱云是汉元帝时期的高人,“好倜傥大节”,“兼资文武,忠正有智略”,为世人所推崇。四十岁之前

  • 和珅为什么会害怕阿桂?他到底是什么来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阿桂,清朝

    和珅是乾隆眼前的红人,为何害怕一个叫阿桂的人,此人什么来头?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朝有一个大贪官,相信大家也都很熟悉,他就是有名的和珅,他能贪污还是因为乾隆的宠信,在当时的朝廷上可是一品大员,是大权在握的军机大臣,身兼数职,后来还和乾隆做了亲家

  • 儒将祭遵到底有哪些了不起的丰功伟绩?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祭遵,汉朝

    难得的儒将祭遵,一生立功无数,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我们今天要来将一位儒将,叫祭遵,这个人征战当时的大江南北,立下数不清的军功,对管理军营有着与众不同的想法,他本人很喜欢儒家思想,绝对称得上是一名难得的儒将。祭遵的特别从小的时候就展现出来了,在别的孩子都贪玩的时候他就非常喜

  • 珍妃井七八岁小孩都掉不进去,珍妃为什么很容易就掉进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珍妃,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珍妃井七八岁小孩都掉不进去,为啥珍妃掉能掉进去,其实原因很简单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北京的故宫,是人们到达首都北京,必去的一个地方,这里是明清两代王朝的皇宫,里面发生了不少故事,很多角落,都是一个故事,故宫有很多口井,但珍妃井却是一个热闹的旅游景

  • 他是最黑心皇商,继位后却翻脸整治官员,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雍正,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雍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到喜欢篡改历史的中国皇帝,大概也就清朝的那几位了,比如乾隆,他非常喜欢关羽,觉得关羽的谥号怎么能是“壮缪候”呢?那就改吧,就给改成了“忠义候”,这种公然篡改历史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当然,说到清朝删改历史的可不止这一位,还

  • 沈括出使辽国不辱使命!沈括回来之后有哪些研究跟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沈括

    沈括出使辽国不辱使命!沈括回来之后有哪些研究跟贡献?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自从宋真宗以后,宋朝一直依靠每年送大量银绢,维持了几十年跟辽朝暂时妥协的局面,但是辽朝欺宋朝软弱,想进一步侵占宋朝土地。公元1075年,辽朝派大臣萧禧到东京,要求划定边界。宋神宗派大臣跟萧禧谈判,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