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通过曾国藩的人生六戒来探索他的品行修行,他为何能受后人追捧?

通过曾国藩的人生六戒来探索他的品行修行,他为何能受后人追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280 更新时间:2024/2/29 21:07:19

说到曾国藩,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曾国藩是著名的晚清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军事家。他没有潘安的美貌,也没有诸葛亮能把同时期的众多英雄将才玩转于手心的才能,甚至他年轻的时候还特别的“愚笨”,那为何他还能取得非凡的成就,能受后人极力的追捧呢?我们不妨从曾国藩的人生六戒来看他的品性修行。

《六戒》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这句话通俗的解释是一直有能够获利的事情不要一直做下去,大家都争相抢夺的地方就不要去凑热闹。这就是“利”与“贪”,第一句是告诫我们在明面上一直有利可图的事情,很有可能是一个陷阱,大家都知道月满则亏的道理,没有一劳永逸。后半句意在“贪”,就因为是有利可图的地,大家才会去贪心的争抢,殊不知这种即使真的有利可图,大家都去抢的话,等得到手了也是薄利。

人还是要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多为社会做贡献才是硬道理。

《六戒》第二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不要因为对方的一个小缺点而忽略了他的大优点,不要因为跟对方有一点点小过节就忘记了他以前对自己的大恩德。

古人也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能因为别人的一个小问题,就认为这个人就说不好的,很多时候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美”,只有善于去发现美,忽略一些别人的小缺点,这样这个世界在你眼里都是美好的。

小学生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都觉得孔融是个很有孝心和礼仪的人,可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孔融在当官之后被捕入狱的原因竟然是因为收取不义之财。我们不可否认孔融最后的结局是令人不齿的,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孔融让梨这件事是他留给我们的一种传统美德。

《六戒》第三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这句话意思是经常靠着到处说别人的短处来彰显自己的长处,经常在别人面前彰显了自己的长处来体现别人的短处。

这种是情商非常低的一种表现,这种过于自信自己的长处就是自大,到处说别人的短处,别人会记恨自己,给自己埋下永远的祸根。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个典故很多人都知道。当时刘邦问韩信能带多少兵,韩信信誓旦旦的说多少都能带,接着刘邦问韩信自己可以带多少兵,韩信说只能带十万。后续故事有颇多曲折,但是最后韩信还是被刘邦招来的萧何所杀。

《六戒》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面对利益,不能独自占有,如果你独占利益,肯定会招来其他人的仇恨,这种仇恨也许会在某一天把你前面占的利益甚至自己其他利益都吐出来,甚至会搭上自己的性命。在谋大事方面,只要自己认定了可以做就去做,千万不要同时问多个人,每个人对一件事情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听多了别人的建议和意见,最后自己都会对刚开始的想法开始产生怀疑,这样就做不成大事。

《六戒》第五戒: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从古至今,如果是个懒惰之人,那他是不可能在任何事情方面达到很高的高度。那种才华横溢的人,不管是在哪个行业领域,只要过于自傲,那他到最后肯定会失败。

勤奋能让人脚踏实地一步步得到自己想要的,但成功了也不能过于自傲,否则必败,曾国藩的一生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从小就勤奋读书,考秀才的时候即使失败了也没有放弃,直到考了7次才考中。进朝为官后,他手握军事大权,但他也没有自视甚高,他做人低调谦卑,以诚心待人,所以他上能得到天子的重用,下能广交各业朋友。

《六戒》第六戒: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但凡要成大事,就要让自己学识渊博,加上自己的才能做辅助,谋划在人成事在天。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学识渊博,在军事上的才能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就是这么一个在前半生算无遗漏的才人,也未能在临终前将三国合并,将自己辅佐的主公扶上像秦始皇那样的高度。真是天意难测。

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尽心尽力去做,尽力去做了说明还有希望成功,如果都不去做,那就一分成功的希望都没有。也不要因为客观存在的因素而不努力,更不能因为感觉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结果还是失败的,就开始怨天尤人,开始厌恶这个社会。

标签: 曾国藩清朝

更多文章

  • 曹操夺取荆州为什么这么轻松?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操,汉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操夺取荆州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在打败袁绍之后,又花了七、八年的时间,最终一路向北扫除了袁氏余党,并降服了北方蛮夷中的乌桓各部。次年正月,曹操得胜而还。此时的他,已经平定了整个北方地区,是名副其实的中原霸主。但曹操没有满

  • 诸葛亮到底是心胸狭窄还是杨仪的问题 诸葛亮不重用杨仪为什么还不许刘禅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蜀汉,杨仪

    很多人都不了解蜀汉杨仪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杨仪,湖北襄阳人,关羽做襄阳太守时他投奔关羽,很受赏识,后来关羽派他为信使入蜀见刘备。刘备与杨仪一番长谈后,也非常赏识他,封他为左将军兵曹掾,后来还做了尚书,刘备还向诸葛亮推荐杨仪,使得杨仪进入了诸葛亮的后备人才库。之后,诸葛亮一直

  • 陈到真的是三国第一猛将吗?诸葛亮也不敢调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陈到,三国

    陈到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在秦始皇的封建社会的开辟下,一步步导入历史的轨道,不过就算如此兴盛的王朝,最后却也灭亡,短短15年的历史,接替他的是一个更兴盛的王朝,汉朝,这个朝代在汉武帝的统治下,一步一步的建立了起来,不过作为一个国家,有兴盛就会有衰亡,无论哪个朝代,

  • 许仪被钟会下令处死的时候 期间为什么没有人替许褚的儿子求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许褚,许仪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许仪被杀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演义是一本史诗级著作,很多小细节都能够推敲出不为人知的事情。许褚是三国时期的名将,被曹操称为“吾之樊哙”,为曹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许褚的后代却没能善终,儿子许仪被钟会下令处死,为何没人敢求情?说出来别不信。许褚许褚裸衣斗马

  • 历史上真的有甄嬛这个人吗?她的历史原型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钮祜禄氏

    在宫斗剧中,甄嬛是个避不开的人物。不过,甄嬛在历史上并不存在,她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那么,甄嬛的历史原型是谁呢?在《甄嬛传》第55集中,我们可知端倪。当时,甄嬛被废,在甘露寺为尼。雍正想要把她接回宫中,但由于皇后和朝臣都以“甄嬛是废妃,且卦象不吉”为由,百般阻挠。于是,雍正在经过太后同意后,让甄嬛改

  • 刘氏是什么人?为嘉庆生下长子,晚年却被道光欺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氏,清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刘氏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一般按照常理来说一旦是皇帝驾崩了之后,他的后任继承者都会对先帝的妃子们特别的照顾,然而就在清朝的时候出现了特别的案例,有一位皇妃在自己的丈夫去世之后,被后代皇帝所欺负。而这位皇妃还曾经生下

  • 光绪如果杀了慈禧亲政的话 清朝还会不会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光绪,慈禧

    很多人都不了解光绪和慈禧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光绪新政,当然是为了国家富强。但国家富强,并不是唯一的目的,甚至不是最直接的目的。最直接的,他是为了通过政治改革,实际地掌握权力——在此之前,他一直是个傀儡。慈禧反对变法,也不是反对国家富强——她是大清国最有权势的人,大清国富强,

  • 陈平:被忽略的文武兼备的西汉开国功臣,多次帮刘邦度过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陈平,西汉

    陈平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刘邦一介布衣,却能在短短的八年时间,推翻暴秦,统一天下,靠的就是会用人,懂时局。首先他能在天下大乱之后揭竿而起,随后他又网络了一大批谋臣猛将,成功统一天下。就在刘邦统一西汉以后,在一次宴会上说:我之所以能统一天下,是因为我谋有张良,武

  • 李重润为什么会配冥婚?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重润,唐朝

    你们知道李重润为什么会配冥婚,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李重润是唐高宗李治的孙子,非常受祖父的喜爱,很早就被封为皇太子。他是李显的嫡长子,身份十分尊贵。照理来说,有祖父宠着他,再加上嫡子的身份,他的前途应当是一片光明,然而这位太子爷19岁就去世了。正值大好年华却不幸早逝,真是可惜,要说起他的死

  • 薛仁贵为什么会被自己的儿子杀死?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薛仁贵,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薛仁贵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薛仁贵原来是个农民,家里十分贫穷。但他从小爱好武功,尤其善于骑马、射箭,练就了一身的本领。唐太宗征辽东时,薛仁贵报名参军,作战十分勇敢,多次立下战功。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