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标:朱元璋长子,为何三十七岁英年早逝?

朱标:朱元璋长子,为何三十七岁英年早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963 更新时间:2024/1/24 8:43:19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在登基即位的同时,朱元璋册封自己的长子朱标为皇太子。洪武三年(1370年)春,朱元璋大封诸将为公侯,部份追封为王。初封六公,其中以五大将、一大臣为开国元勋,其余得封侯、伯等爵位者近百人,都赐予誓书铁券,允其世袭。然而仅仅二十年后,这些曾经追随朱元璋征战天下的功臣宿将们,开始一个个的被送上断头台,从此拉开了洪武末年大杀功臣的序幕。对于父亲的这些举动,身为皇太子的朱标曾极力劝阻并反对,他认为父亲刚猛太过,应该宽和以待有功之臣,然而这位对兄弟有爱,对臣下宽和的皇太子却没有等到自己继位的那一天。

朱标,明太祖朱元璋第一个儿子,母亲孝慈高皇后马氏,建文帝朱允炆之父,明成祖朱棣异母兄。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从小就被父亲寄予厚望,多方培养。朱标从小接触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对弟弟们十分友爱,即便弟弟们犯有过错,朱标也是第一时间从中调和求情,使他们免受责罚,因此在诸皇子中威信最高。为了培养儿子,朱元璋让宋濂等名儒为师授其经学等各种知识,因此朱标的性格和自己的父亲截然不同,与父亲的刚猛杀伐不同,朱标是一个宽容仁慈之人。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在应天府自立为吴王,并立朱标为世子。为了让自己的儿子之后成为一代明君,朱元璋教导朱标说:““古代像商高宗、周成王,都知道小民的疾苦,所以在位勤俭,成为守成的好君主。你生长富贵,习于安乐。外出时应沿途查访,可以知道鞍马勤劳,要好好观察百姓的生业以知衣食艰难,体察民情的好恶以知风俗美恶,以知我创业的不易。”

洪武元年(1368年),大明王朝建立,朱标被立为太子。朱元璋对朱标极其爱护,命詹同考历代东宫官制,并选拔功勋道德老成者兼领东宫,辅导太子。东宫的官属人员可以称得上是大明王朝精英中的精英。其中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冯胜兼右詹事......御史大夫邓愈、汤和兼谕德,御史中丞刘基、章溢兼赞善大夫。这样的豪华阵容可以看出老朱对于太子的重视和期望。在朱元璋外出征战期间,更是由太子监国、方便各将军丞相辅佐,以增长太子的理政能力。除此之外,他让诸名儒轮班为太子和诸王讲课,并挑选国子监学生国琦、王璞、张杰等十多个才俊青年伴读。在教学中,太子的一言一行,都被要求按礼法行事。朱元璋还常常以自己的经历训导太子,要他明白创业的不易,守成的艰辛。朱标尽管生于安乐,但并无纨绔之习。他生性聪颖、忠厚,颇能领会,而且还尽心受教,长大后,温文儒雅,慈仁殷勤,颇具儒者风范。

洪武十年(1377年),朱标二十二岁,朱元璋见他年纪已长,遂令今后一切政事并太子处分,然后奏闻。有意让太子“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并告诫说:“我所以要你每日和群臣见面,听断和批阅各衙门报告,学习办事,要记住几个原则:一是仁,能仁才不会失于疏暴;一是明,能明才不会惑于奸佞;一是勤,只有勤勤恳恳,才不会溺于安逸;一是断,有决断,便不致牵于文法。我从作皇帝以来,从没偷过懒,一切事务,惟恐处理得有毫发不当,有负上天付托。天不亮就起床,到半夜才得安息,这是你天天看见的。你能够学我,照著办,才能保得住天下。”从此,朱标开始学习并协助其父处理日常政务。在这一过程中,朱元璋对于一些不法勋贵采取严厉的做法,朱标表示反对,劝说朱元璋不要杀人太多,他每每希望实行“宽通平易之政”,但多因与朱元璋意趣不合而难行其道。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5月,朱标病薨,时年仅三十七岁,谥“懿文太子”。朱标之子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并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继位为帝,是为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朱棣即位以后复称懿文太子)。朱允炆即位仅仅四年就在靖难之役中被击败,从此不知所踪。

标签: 朱标明朝

更多文章

  • 揭秘陈胜下场之谜 为什么六个月的时间里就众叛亲离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胜,秦朝

    陈胜最后为什么会众叛亲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鸿鹄之志陈胜,字涉,是阳城人。在他还年轻的时侯,曾经给富人家种过地,勉强能混口饭吃。可是,陈胜是个有志向的人,他不甘心一直当别人的奴仆,过这种没什么尊严的生活。一天,陈胜干完活儿以后,就和同伴们一起

  • 乾隆有几个女儿?她们的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乾隆,清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乾隆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帝驾崩于紫禁城养心殿,终年八十九岁。这位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六十三年零四个月),也是最长寿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清朝的版

  • 朱高燧诬陷太子心思狠毒,最后为何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高燧,明朝

    朱高燧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朱棣病逝于征讨蒙古返回的途中,原本朱高煦有机会谋夺帝位,但他始终在等消息,就是怕他父皇忽然活过来,作为从小跟随在父亲身边长大的儿子,对于父亲的手段,可以说是太了解了。朱高煦、朱高燧之所以敢夺嫡,主要也是因为朱棣不喜欢太子,时常在他们

  • 同样是藩王叔叔造反,为什么朱棣可以朱高熙却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朱棣,朱高熙

    朱高熙造反为什么会失败?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1399年8月,燕王朱棣指责建文帝违背祖训,听信谗言,并以此为名义打出“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起兵造反。经过三年时间的“靖难之役”,朱棣打败建文帝,成功夺取了皇位,成为明朝历史上的第三任皇帝,史称永乐皇帝。朱棣的非正常即位方式

  • 刘邦真的只是一个小混混吗?刘邦留下的两首诗气势如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朝,刘邦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刘邦是怎么样的?中华上下五千多年,诞生了诸多的朝代,留下了数百位皇帝,有名垂青史的贤明之君,有遗臭万年的暴虐之君,有碌碌无为的无能之君。但是,不管怎样,作为君主他们也有着无奈与辛酸的一面。说到汉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大家一定都有所耳闻。都知道,他在历史上是

  • 多尔衮手中有权力又有兵权 多尔衮为什么始终没有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多尔衮

    很多人都不了解多尔衮称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1643年八月十四日凌晨,也就是皇太极去世五天后,多尔衮来到三官庙,他要在这里会晤皇太极生前最为信任的两位大臣索尼与图赖,探询两黄旗对皇位继承人的最后态度。索尼却直截了当地告诉多尔衮:“先帝有儿子在,必立其一,其他的我们什么都不知

  • 《三国演义》东吴有哪些一流武将?比蜀汉和曹魏的武将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太史慈,甘宁

    对《三国演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吴的武将普遍比蜀汉,曹魏武艺要低一些,毕竟受到水战的影响,陆战确实不在行,比如几次合肥之战,逍遥津之战等等,所以更多的时候都是用诡计来获取军事利益,比如偷袭荆州。因此,东吴一直给朋友们印象大多不好,武将也弱的感觉,固然如此

  • 诸葛亮北伐总是失败为何还能进“武庙十哲”?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到底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诸葛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到底怎么样?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因为最近一些专家的点评,所以很多人对诸葛亮的才能,是持有怀疑态度的。尤其是他的军事才能,几乎被专家评价的一无是处,理由很简单,最后还是败了嘛!当然了同时被贬低的还有司马懿,专家认为,诸葛亮和司马懿就是一对在军事上的臭

  • 和珅如此绝顶聪明 和珅到底有没有巴结过嘉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嘉庆,和珅

    和珅为什么不直接巴结嘉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乾隆退位之后,嘉庆继承皇位。当时乾隆虽然不放权,嘉庆只是个傀儡皇帝。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乾隆已是垂垂老矣,嘉庆在未来必然会执掌大权。和珅作为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却没有提前倒向嘉庆一边,巴结更有前途的嘉庆皇帝。这是

  • 汉武帝的妻子和儿子都很凄惨 那么汉武帝的四个姐妹又是什么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武帝,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武帝的姐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景帝的皇后、汉武帝的母亲王娡一共生了一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她的儿子汉武帝的事迹,我们都耳熟能详。汉武帝的妻儿,大都很凄惨。那么,汉武帝的四个姐妹,又有怎样的命运呢?(王娡剧照)其实,在古代社会里,女人是没有什么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