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孙传庭是大明最后的希望?孙传庭怎么败给李自成的?

为什么说孙传庭是大明最后的希望?孙传庭怎么败给李自成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752 更新时间:2024/1/21 13:44:20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传庭怎么败给李自成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孙传庭就是再能打仗,他也不可能赢。人与人打架,其实打的就是票子,谁票子多就可以多打两拳,反正赔得起。

同样的道理,打仗也是一样,拼的就是手里有没有钱,有没有粮草。有钱了士兵们才愿意跟着你干,有粮草了士兵们才会有斗志,战马才会有精神。

可惜这些条件,孙传庭的兵马具备吗?并不具备。当时崇祯穷的都要把龙内裤给当掉了,哪里还有钱支援孙传庭的10万大军呢?

01崇祯没钱打仗,只能敦促孙传庭速速进军。

这是一支孤立无援的大军,也是大明王朝能够抵挡李自成的最后一支精锐。可以说镇守潼关的孙传庭,内心非常复杂。

二十一日,师次陕州,檄河南诸军渡河进剿。九月八日,师次汝州,伪都尉四天王李养纯降。养纯言贼虚实:诸贼老营在唐县,伪将吏屯宝丰,自成精锐尽聚于襄城。遂破贼宝丰,斩伪州牧陈可新等。遂捣唐县,破之,杀家口殆尽,贼满营哭。转战至郏县,遂擒伪果毅将军谢君友,斫贼坐纛,尾自成几获。---《明史》

肚子又在咕噜咕噜叫了,今天已经两顿饭没得吃了。此前崇祯皇帝已经多次下达了催战的圣旨,道理大家都懂,只是肚子饿了谁也顶不住啊。

李自成带领大军横冲直撞,随意屠杀老朱家的王爷,这让崇祯非常恼火。何况李自成还自己建立了一个地方政权,已经打算称王了。

崇祯皇帝忍无可忍,所以才会催促孙传庭决战。其实杀宗室、自立为王,都是崇祯皇帝的借口,真实的原因是,崇祯皇帝兜里没钱了。

孙传庭原地待命一天,那就多一天兵变的风险。与其等到兵变,还不如速战速决。有人就问了孙传庭手里10万人马,难道就能就地取材,在当地抢掠一些作为补充吗?

还真不行,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中原地区,已经是一片狼藉。饿死的老百姓到处都是,不想饿死的,全都参加了李自成的大军。别说抢粮食,能够抢到树皮都要谢天谢地了。

没有钱打什么仗呢?在这种情况下,孙传庭只能硬着头皮跟李自成交战。这是毫无准备的一场大战,既没有足够的粮饷,又没有精心部署。

孙传庭战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李自成不是高迎祥。他手里已经有足够的兵马对抗明朝大军,而且走到哪儿抢到哪儿,可谓是兵多粮足。这个时候又以逸待劳等着孙传庭。

孙传庭的死,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潼关被李自成攻破。最难以攻克的关隘被攻克以后,大明王朝哪里还有希望呢?

02崇祯对潼关的重要性估计不足,直接导致大明灭亡。

崇祯皇帝不懂军事,但是他懂瞎指挥。北京城距离西安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至少整个山西都是天然屏障。

自成空壁蹑我,一日夜,官兵狂奔四百里,至于孟津,死者四万余,失亡兵器辎重数十万。传庭单骑渡垣曲,由阌乡济。贼获督师坐纛,乘胜破潼关,大败官军。传庭与监军副使乔迁高跃马大呼而殁于阵,广恩降贼。传庭尸竟不可得。传庭死,关以内无坚城矣。---《明史》

这里有驻军的城池也有十多个,在崇祯皇帝眼里,潼关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他才会瞎指挥让孙传庭出来迎战李自成。

坚守潼关,是当时明朝最恰当的做法,因为潼关失守,距离北京城失守也就不远了。粮饷短缺,崇祯应该想各种办法去补充,而不是督促决战。

这让我想起了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秦国和赵国在长平相抗衡三年有余。廉颇作为主将,多次试探性进攻,都被秦国击败。所以三年来赵国毫发无损。

可是赵孝成王觉得自己熬不住了,所以换下了廉颇,督促赵括速战速决。结果导致了赵国45万大军全军覆没。

其实赵国熬不住的同时,秦国也熬不住了,大家都缺少粮饷。秦昭襄王却能够想尽一切办法供应粮草,可赵孝成王却一味地想要速战速决。

同样的道理,这个时候两军相持是最恰当的做法,因为李自成根本没有把握打下潼关。至少强攻之下,损失会很惨重。

而孙传庭只要不出击,10万大军镇守潼关,怎么可能会输呢?这是崇祯皇帝战略指导上的失误,直接导致了北京城无险可守。

山西境内那些城池确实是有驻军,可是城池坚硬程度,远不能跟潼关相提并论。李自成打下潼关以后,整兵渡过黄河,山西境内守将,几乎都是望风而降。

03孙传庭为何被称为大明最后的希望?

明史里面对孙传庭的评价是非常高的,认为他的死,直接标志着大明王朝的灭亡。那么果真是如此吗?

当时崇祯皇帝可以调动的集团军队在明面上有三路,一路是辽东的吴三桂,一路是荆襄的左良玉,还有一路则是孙传庭手里的军队。

事实上山海关的吴三桂是不能动的,他那五万关宁铁骑虽然战斗力强,却需要抵抗满清的进攻。而左良玉的大军号称六十万之多,却不听从崇祯的调遣,俨然是占山为王了。

流贼蔓延中原,所恃以御贼者独秦兵耳。傅宗龙、孙传庭远近相望,倚以办贼。汪乔年、杨文岳奋力以当贼锋,而终于溃偾。此殆有天焉,非其才之不任也。传庭败死,贼遂入关,势以愈炽。存亡之际,所系岂不重哉!---《明史》

崇祯皇帝能够调动的大军只有孙传庭手里的10万人马了。此外那些零散的人马根本无法撑场面。

所以说孙传庭是大明唯一的希望,这件事一点也不假。可是我们必须要了解一件事,为什么满清写的历史会如此标榜孙传庭。

满清不喜欢岳飞,所以武圣人换成了关羽。同样的道理,着重宣传孙传庭是有道理的,和宣传袁崇焕一样,为了告诉大家,崇祯皇帝是个糊涂蛋。

很显然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我们谁都认为崇祯是个糊涂蛋。袁崇焕这样保家卫国的将领能杀吗?孙传庭这种大明最后的希望,怎么可以不认可呢?

孙传庭死了以后,崇祯皇帝非但没有给予肯定,反而认为孙传庭是假死,偷偷逃跑了。这件事又成了崇祯身上的重大污点。

只要孙传庭的形象越光辉,那么崇祯的形象就越污浊。如果谁都怀念前朝的皇帝,那顺治入关岂不是白搭了?

总结:孙传庭很重要,但是潼关更重要。

明朝与大顺之间的博弈,靠一两个人是无法改变战局的。孙传庭的确厉害,甚至击败了前任闯王高迎祥。可是他无法扭转大明朝失败的局面。

相比较孙传庭,潼关对大明朝更加重要。其实不管是谁镇守潼关,只要守住了潼关,也就是守住了大明江山。

这就好比荆州对刘备集团来说,比关羽更加重要一样。死一个孙传庭真的不算什么,可是要命的是孙传庭战死,顺带着把潼关也给丢了。

标签: 明朝孙传庭

更多文章

  • 韩信都做了这几件折寿的事情 难怪说他会如此的短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韩信,汉朝

    还不知道:韩信为何短命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家都知道韩信是白手起家的,抓住了一个机遇然后一飞冲天的。那大家知道韩信是什么时候死的吗?这个在历史上没有记载他具体是多大岁数死的,反正他没有活过四十。说韩信没有活过四十,在民间有个传说很有意思,说韩信按照他自己

  • 历史唯一当皇帝的公主,萧塔不烟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感天皇后,萧塔不烟,西辽,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萧塔不烟皇后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辽国著名的一位大臣耶律大石,他一手建立了西辽,耶律大石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在西辽建国后就在他的统领下迅速发展。耶律大石死后,他年幼的儿子就继承了皇位,但是他儿子尚且年幼,皇后就开始摄政。更是直接改了国号为咸清,还自封自己为

  • 明朝最可怜的皇后是谁?生性善良却无故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胡善祥,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胡善祥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众所周知,明朝有十六位皇帝,但有多少位皇后,恐怕许多人并不知道。如果不算死后追尊的,只计算生前曾享有皇后封号的,一共是二十位。按理说,皇后母仪天下,是何等的尊贵,然而有一位皇后却很可怜,无故被废,还被迫出家。最近,有部关于明朝

  • 揭秘:朱元璋为何让侄孙朱守谦回老家种地?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守谦,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守谦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朱元璋的这位侄孙名叫朱守谦,是朱文正的儿子。原来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有四个儿子,长子名叫朱重四,娶妻王氏,生下了朱文正。朱元璋家里本来人很多,但经过灾荒、瘟疫,最后只剩下他和朱文正母子。朱元璋起兵后,嫂子带着朱文正前来投奔。后来

  • 揭秘:刘藏器为何要弹劾尉迟恭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尉迟恭,唐朝

    对尉迟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这事还得从尉迟宝琳说起,别看他官拜卫尉卿,其实就是一个纨绔子弟,完全是靠着父亲的功臣,才坐享高官厚禄的。常言说“老子英雄儿好汉”,但在尉迟恭家,这句话应该这么说,“老子英雄儿混蛋”。另外,尉迟宝琳与皇帝李治的私人关系也不错,所

  • 魏忠贤掌权期间都做了什么 努尔哈赤的军队为什么打不过进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魏忠贤

    还不知道:魏忠贤和努尔哈赤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忠贤虽然无恶不作,但对国家军事,还是比较重视的,不会轻易换帅,更不会肆意妄为,不轻易瞎整明朝兵部。毕竟只有国家在,国土稳定,宦官们才能逍遥快活。这一点,老奸巨猾的魏忠贤,自然明白。朱由校继位,改元天启。魏忠

  • 戚夫人被吕后害是肯定的,刘邦为何不给她谋后路?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戚夫人,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戚夫人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戚夫人被吕后整几乎是必然的,因为刘邦晚年的后宫格局基本就四点:刘邦宠幸戚夫人、刘邦宠爱刘如意、刘邦对刘盈不感冒、吕后善妒。戚夫人受宠长达十年,不仅在于她的年轻貌美,还在于她能歌善舞,抚慰了刘邦晚年的心灵,刘邦废立太子的企图失败后,

  • 盘点历史上三位死后秘不发丧的皇帝,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秦朝

    秘不发丧,即暂时不向外宣布死讯,如果秘不发丧发生在逝去的皇帝身上,则往往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那就是皇位的传承,由于皇帝去世得不是时候,继承人的问题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只好暂时隐瞒。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列举三位秘不发丧的皇帝。1、秦始皇。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很不幸的,他也是历史上第一位死后

  • 揭秘汉光武帝刘秀的女婿们,为何只有一人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光武帝刘秀,东汉

    对汉光武帝刘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光武帝刘秀被今人戏称为“位面之子”,原因就在于其崛起过程中出现种种匪夷所思的现象,尤其是在具有决定性的昆阳之战中,什么陨石大雾全都来,而且只针对敌方。刘秀如有神助,仿佛是集合了这个位面所有的气运,故称位面之子。当然这是

  • “满州第一勇士”鳌拜,历史上的鳌拜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鳌拜,清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鳌拜,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看。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皇太极逝世,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与皇太极之弟多尔衮争立。镶黄旗护军统领鳌拜手握重兵,他与两黄旗的其他大臣索尼、谭泰等八人会集于豪格府邸,密谋拥立肃亲王为帝。十四日,代善于崇政殿召集会议讨论继承人选,鳌拜与效忠于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