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谋士陈宫选择吕布,他为什么不跟着刘备呢?

谋士陈宫选择吕布,他为什么不跟着刘备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809 更新时间:2024/2/21 18:23:2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陈宫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良禽择木而栖,自古以来很多人都认为,一个优秀的谋士,在选择自己的主公的时候,一定是要选择一个有能力的人,这个人不仅要自身优秀,而且还要懂得识人,知人善用,这样自己在他手下办事才会有干劲,会有未来。可是汉末三国时期,谋士陈宫也可以说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了,但是他为什么却选择了跟随吕布,却不选择刘备呢?

1.陈宫简介

陈宫(?-199年2月7日),字公台,东汉末年吕布帐下首席谋士,东郡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人。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年少时与海内知名之士相互结交。192年,兖州刺史刘岱在讨伐青州黄巾时战死,陈宫等人主张曹操接任兖州牧因而被曹操视为心腹。但此后陈宫因曹操杀害边让等汉末名士而与曹操反目,并游说张邈背叛曹操迎吕布入兖州,辅助吕布攻打曹操并先后取得兖州与徐州。下邳城中,吕布不听陈宫两面互补之计,以致失败。吕布战败后,随吕布等一同被曹操所擒,决意赴死。

人物评价

赵蕤:①袁本初虎视河朔;刘景升鹊起荆州;马超韩遂,雄据於关西;吕布、陈宫,窃命於东夏;辽河海岱,王公十数,皆阻兵百万、铁骑千群,合纵缔交,为一时之杰也。②当是时,虽诸葛之智、陈宫之谋、吕布之勇、关张之功,无所用矣。此谓勇怯势也、强弱形也。救兵有三势,善战者恒求之於势。

陈普:何物曾奴董太师,原陵青草正萋萋。一时翔集多知处,独恨公台不择栖。

罗贯中:①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②亚父忠言逢霸主,子胥剜目遇夫差。白门楼下公台死,致令今人发叹嗟。③不识游鱼不识龙,要诛玄德拒曹公。虽然背却苍天意,谁似忠心映日红?

黄山:宫谓布不用其言,亦综平昔所言论耳。至谋使布自以步骑出屯于外,布尝自将千余骑出战而败矣。其言岂可用乎!

李贽:陈宫之智亦足与操相敌,但布不能用,亦未到出神入鬼妙处。

2.陈宫为何离开曹操

陈宫是三国人物中出场比较早的一位,他开始为大义跟随曹操,在相处的过程中发现曹操不是他想共事的人,于是又投靠了吕布。最后,因吕布未采纳他的计谋,在下邳兵败,被曹操所擒,英勇就义。曹操能够占据兖州,吕布能够在徐州安身,都离不开陈宫的出谋划策,因此,陈宫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能力较强的谋士。

可是这样一位谋士,为什么起初选择跟随曹操,后来又转投吕布?他既然是一位心中装着民族大义的忠烈之士,为什么不选择汉室宗亲出身的刘备辅佐呢?要弄明白这些问题,就必须先了解一下,当初的陈宫为何跟随曹操一段时间。

当年曹操被董卓通缉,陈宫是县令,得知了曹操的刺杀董卓的英雄事迹,觉得终于找到了一个和自己一样热血男儿。这个热血男儿敢于和董卓那样的奸贼反抗,是值得自己追随的。于是,陈宫就放了曹操,并跟着曹操一起逃跑了。曹操本以为自己被官府抓到必死无疑,没想到遇到一个惺惺相惜的知己。

曹操在和陈宫一起逃跑过程中,越来越意识到陈宫这个人其实是很有谋略的。但是,陈宫却越来越发现自己和曹操并不是真正的一路人。尤其是在曹操杀害了吕伯奢一家,另也有史书记载,是因为曹操乱杀名士,造成了陈宫的不满。不管是哪个原因,可以肯定的是,陈宫离开曹操,是觉得曹操是个奸雄,虽然有英雄气概,但是杀戮过重。

3.陈宫离开了曹操,又为何不选刘备,而选择了有勇无谋的吕布呢?

这里我们需要结合当时的具体境况以及陈宫的追求抱负等角度逐一分析。

第一,从时间的维度分析,那时知道刘备是汉室宗亲的寥寥无几,陈宫更不知道。陈宫离开曹操的时候,刘备还只是个无名小卒,他并没有多大的成就,还到处的找人投靠,其实混得比陈宫还惨,又怎么让别人投靠他呢?至于刘备的汉室宗亲的身份,恐怕只有他的两个结义兄弟知道,其他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也不在乎。因为乱世中,任凭你是谁,混得差就是没人愿意搭理。

至于刘备的皇室宗亲身份被人们广泛知道,还是在后来刘备投靠曹操,因为军功被汉献帝召见,汉献帝查完族谱才确认了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从此,刘皇叔这个称呼才慢慢传开。而这个时候,陈宫早已经不在了。所以,从时间上来说,陈宫活着的时候,根本没有机会知道刘备是汉室宗亲。

第二,从陈宫的个人抱负来说,他并不看重是否为汉室正统,更看重如何保护百姓,安定天下。当初,陈宫选择跟随曹操,是因为董卓把持朝政,滥杀无辜,而曹操敢于和这样的人作斗争,陈宫以为他也有着和自己一样、拯救天下的心。可当他看到曹操滥杀无辜时,他明白自己选错了。

他选择吕布,一方面是因为,吕布后来杀了董卓,为民除了害。虽然,很多人都觉得吕布杀害自己义父,不是正人君子所为。但是,在陈宫看来,吕布是大义灭亲,离开了曹操,他好不容易又找到了一个值得他跟随辅佐的人,这个人也敢于同恶霸斗争,这正是陈宫所需要的。

另一方面,吕布杀了董卓,官职也不小,武功又是一流的。头脑简单,没有坏心思,对于陈宫来说,这样的人更容易掌控,而且没有奸诈之心,也更容易相处。与曹操相处,可能不知什么时候小命就不保了。若是为大义而死也就罢了,但是从曹操杀人风格来看,实在让人心寒。

第三,从后来陈宫出主意让吕布占领刘备的徐州来看,刘备的人格魅力并没有感染到陈宫。在三国中,因为刘备的特殊身份,他一直是被当成汉室的正统。可是事实上到底怎样,其实史料记载也未必可靠。曹操是英雄还是奸雄,刘备是否真的爱民如子,是仁义道德的象征,很难评说。但是,有一点,就是足智多谋的陈宫,见过刘备,并没有想要依附刘备,为他服务的意愿。

不但如此,还鼓动吕布夺了刘备的徐州,这说明了可能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刘备在陈宫眼里并不是那个和自己志向相同的人,或许说是和曹操一样的人,所以陈宫对其并无兴趣,也不想投靠。还有一个可能就是陈宫本身想借助一定的力量成就大业,而刘备是个枭雄,不适合合作。当然,笔者更加偏向于第二种可能。毕竟,连曹操都曾经说过,天下英雄只有他和刘备。

因此,陈宫不选择刘备辅佐,可以说是时间上不允许,志向上也并不一致。但是,最终,陈宫英勇就义,倒是让人由衷钦佩。

标签: 陈宫三国

更多文章

  • 在朝中权势滔天的魏忠贤,为何斗不过17岁的崇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魏忠贤,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魏忠贤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由于崇祯是明朝末代皇帝,因此,在一般人印象中,他一定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然而,为什么他却在即位的时候,当机立断,把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全部消灭呢?理解这个问题,我们才能了解明朝末期政治的复杂性。魏忠贤的进宫之路:因好色赌博输光家财

  • 他是历史上没有杀功臣的皇帝 结果儿女的结局却十分的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始皇,秦朝

    你真的了解秦始皇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我国历史上,那些开国皇帝,或这说有作为的皇帝,总会喜欢去诛杀功臣,就感觉不杀功臣,内心就过不去一样,心里不踏实。刘邦跟朱元璋咱们就不多说了,即便是名声比较好的李世民、赵匡胤在这方面也是屁股不干净的。不过有人可能就说了,清朝建立之后,以

  • 为何说朱元璋靠郭子兴发家?郭子兴后人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郭子兴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郭子兴,元末江淮地区红巾军领袖。此人是朱元璋的大恩人,也是朱元璋崛起过程中最关键的人物。郭子兴不仅对朱元璋有救命之恩,也有提携之恩,可以说,如果没有郭子兴,也就没有后来的朱元璋。这一点,就连朱元璋本人也不否认。所以在朱元璋建立明朝

  • 明朝开国大将蓝玉,他最后的下场为何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蓝玉,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蓝玉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朝皇帝朱元璋,可以说是从一个一无是处的下层百姓,最后成为了九五之尊,这可是质的飞跃,虽然朱元璋统一了国家,对后世也做出了不少贡献,但是人们依旧会用残暴二字来形容他。朱元璋坐了皇位之后,对之前为他立下功劳的大臣赶尽杀绝,才让人们对他

  • 朱由校是出名的木匠皇帝 朱由校的木工水平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朱由校

    还不知道:朱由校的水平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朝是史上非常有色彩的一个朝代,兄弟相争、宦官乱政的现象也是有存在,不过更加明显的是,明朝的每一任皇帝都非常有个性,1620年,16岁的朱由校登基为帝,可他并不会管理国家,志也不在称帝,他最大的爱好是制造木器与建

  • 盘点历史上三大不杀功臣的皇帝,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秀,东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邦杀了韩信、彭越和英布,隋文帝杨坚杀了王谊、梁士彦等七大功臣,而死在朱元璋手上的开国功臣更是不计其数。但在历史上,同样也有许多不爱杀功臣的开国皇帝,而这些善举,也让他们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PART 01刘秀不杀功臣,

  • 豫嫔:道光后宫最幸运的妃子,历经五朝活了82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豫嫔,清朝

    对豫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影视剧中经常可以见到妃嫔打骂宫女的场景,通过翻阅史料发现,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比如说为乾隆生下十公主的惇妃汪氏,就曾亲手将一名宫女杖毙,除此之外,道光年间同样出现了一位打骂宫女的妃嫔,她就是尚答应,不过,这个女子比较

  • 郭子仪功高盖主不被怀疑,除了他的实力还有头脑很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郭子仪,唐朝

    对郭子仪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郭子仪,在朝任中书令24年,可谓是权倾天下,大有功高震主之势。但是,与其他人不同的是,郭子仪虽权势滔天,但是在朝廷却并没有人猜忌他,就连皇帝也是对其信任有加。也正因为如此,郭子仪拜相封王,死后更是被朝廷赠予太师官衔,谥号“忠武

  • 雍正登基后众王爷结局如何?敦郡王为何能逃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雍正,清朝

    对雍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1722年,雍正皇帝继承大统,成为大清皇帝。虽说成功主政,但雍正并不顺心。老八集团虎视眈眈,觊觎王位,让他十分担忧。在这样的境地下,他进行了一次大清洗。在这次清洗后,老八胤祀、老九胤禟都被圈禁,就连雍正的亲弟弟老十四胤禵也没

  • 陈平:汉初第一阴谋家,他有哪些很出名的计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陈平,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陈平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邦说了: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因为这三人功劳本来就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