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帝养生之道:服补药大无益 药补不如食补

康熙帝养生之道:服补药大无益 药补不如食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927 更新时间:2024/1/7 6:08:50

康熙帝即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他8周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在位61载、享年69岁的清朝皇帝康熙,是中国的寿星皇帝,这位治国有方的皇帝,一生与医学有不解之缘,平注重自身医疗保健,熟谙养生之道,有关他的医疗保健轶事颇多,现将他的养生经验总结如下:

网络配图

不滥用补药

古之帝,大多偏爱补药,而康熙对补药则有所戒。对补药,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服补药大无益。药性宜于心者不宜于脾,宜于肺者不宜于肾。朕尝谕人勿服补药。药补不如食补。夫好服补药者,犹人之喜逢迎者。天下岂有喜逢迎而可为善乎?先年满州内老人皆不服药,朕也从不服药。”这段话,虽有偏激之处,但从药理学的角度阐述了无病“好服补药”之弊,十分中肯,而且从人生哲理加以发挥,确实难能可贵。他57岁时,颏下有几根白须,曾有大臣晋献滋补肝肾的乌须丸,而康熙认为乃多此一举,笑而拒之。

书法宽怀 运动强身

一个人的健康标志,体现在心理体质上。对于心理的调节,康熙多通过练书法以求得“宽怀”(舒心)。他曾亲自总结了一条经验,叫做“宽怀只有数行字”,“数行字”就能得到“宽怀”之效。按现代医学解释,练习书法可对脑神经起到调节、放松的作用,还可消除疲劳,锻炼人的耐心,培养人的意志,从而获得身心健康。康熙在《仿二王墨迹》诗中说“案上露凝铜雀润”—虽然书案上和铜雀(香炉)上凝聚了欲滴的露珠,但仍然是“象管(象牙笔杆)挥时在正心”。这“正心”二字,体现了他练书之专,养志之诚,娱心之深。

网络配图

对于个人体质,康熙一生勤于治理朝政,深悉体质的重要,他认为“恒劳而知逸”,在日理万机之暇,还在宫内种植蔬菜。在秋高气爽之时,则到木兰围场,急马奔走,狩猎骑射,以舒展筋骨,增强体质。接受西医西药17世纪初,日尔曼人的《泰西人身说概》和意大利人的《人身图说》及法国人的《人体解剖学》等相继传入中国。为了学习西方医学,康熙令在清廷供职的法国传教士白晋及宫廷画家等人,专门画了一些解剖图象,还叫传教士巴多明将《人体解剖学》译成中文,希冀“造(福)于社会”,挽救“人之生命”,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实属难能可贵。对于西药,康熙对治疟药金鸡钠有着特别的兴趣,原来康熙32年,他患了疟疾久治不愈,众医束手无策,恰逢法国的传教士洪若翰、刘应入京闻知,特进献金鸡纳,康熙服之而愈,大喜,给予重赏,赐广安门内广厦一所。此后康熙视金鸡纳为奇药,并把它作为“御制圣药”转赐患疟的大臣,以示恩宠。为了研究推广西药,康熙还恩准在宫中开设了实验室,供传教士制西药用。有时康熙还亲自给官员问病开方,中西药并用。他在宫内试种牛痘预防天花,效果较好。其后下诏推广,让边外四十九旗及喀尔喀—蒙古人也种牛痘。“初种时年老人尚以为怪”,康熙“坚意为之”。

禁烟忌酒

康熙从不饮酒,也厌恶抽烟。他认为烟酒对身体伤害很大,也告诫群臣要远离烟酒。但大臣史贻直和陈元龙,却嗜烟如命,成天烟袋不离手。康熙打算让两人把烟戒掉。一年,康熙去江南出巡,史、陈两人也随行。皇帝御车在山东的德州驻跸。康熙当面赏赐两人各一枝水晶杆的烟袋,让他俩当众抽吸。俩人闹不清康熙的真正用意,还有些受宠若惊,马上装烟点火抽起来。谁想,刚一用力吸,隔着透明的烟杆清楚地看到了火星顺杆直往上冒,劈啪作响,直到唇边,还发出更响的爆裂声。史、陈二人到这时才明白康熙的真正用意。这时,俩人再也不敢吸烟,并且从此戒了烟。膳食简单作为皇帝,膳食无疑要比一般人丰富得多,但康熙皇帝却比较简单。他说:“朕每日进膳二次,此外不食别物,烟酒及槟榔等物皆属无用。”

网络配图

他不吃补药,也不要人按摩,“惟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如是而已”。他特别告诫人们,“所好之物不可多食”,“各人所不宜物知之即当戒”,“高年人饮食宜清淡,每兼蔬菜食之则少病,于身有益”。这些论述,非常符合现代医学观点,对于控制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都有好处。他还说,“诸样可食果品,必待其成熟之时始食之,此亦养身之要也。”康熙还提倡饭后要造成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朕用膳后必谈好事,或寓目于所作珍玩器皿。如是则饮食易消,于身有益也。”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番话很有道理。他非常注意饮水的卫生,说:“人生养身饮食为要,故所用之水最切。”

此外,康熙多次批判了好逸恶劳的思想,他说:“世人皆好逸而恶劳,朕心则所谓人恒劳而知逸。若安于逸则惟不知逸,而遇劳即不能堪矣。圣人以劳为福,以逸为祸也。”康熙精于养生之道,他在这方面的观点和论述,值得今人借鉴。

康熙晚年所作的诗颇能概括他养生之道:“淡泊生津液,清虚乐有。鬓霜渐薄德,神惫恐高誉。苦好山林趣,深耽性道书。山翁多耄耋,精食并园蔬。”

标签: 康熙帝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与妓女竟然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情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

    中国皇帝和妓女的纠葛是由来已久的,几乎每代都有。妓女起源于卖艺的女子,又称倡优。汉代皇后卫子夫、赵飞燕、魏武帝正妻丁氏、唐玄宗的赵丽妃,都是出自倡优。宋徽宗宠爱名妓赵元奴、李师师,南宋理宗眷恋名妓唐安安,都是闻名历史的。明清两代的皇帝和妓女是不是也有瓜葛?网络配图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当年一贫如洗,

  • 曹操并未行刺过董卓:遭其刺杀者实为宦官张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操

    不知是不是因为相貌上的自卑,曹操年轻时颇为叛逆顽劣。《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曹瞒传》记载曹操年少时“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按现在话讲就是愤青。一般来说,成大事者都比较早熟,我们曹操的青春期自然也比寻常人来的更早一些。就像郑智化的歌曲《年轻时代》唱的那样“衬衫的纽扣,要故意松开几个,露一点胸膛才叫男子

  • 加藤嘉明和加藤清正之间不同之处表现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加藤嘉明和加藤清正之间不同之处

    加藤嘉明是日本的一位大名,也是贱岳七本枪中的一个成员,他是丰臣手下水军这方面的主力将领,并且在战争中都有着出色的表现,后来经过了关原之战等重大战役,并且在战后受了很大的封赏。关于这个人物在加藤嘉明简介中有着十分详细的介绍,那么加藤嘉明简介中是怎样介绍这个人物的呢?从加藤嘉明简介中可以了解到他还有个名

  • 为什么最后继承皇位的是皇太极而不是多尔衮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皇太极

    导语:后金是大清王朝的前身,是由努尔哈赤带领的一支强大的队伍。在与明朝军队的战争中,努尔哈赤迎来了他人生的最后一刻,而这也是后金更换领导人的时刻。候选人共有四位,最后成功当上皇帝的是皇太极,但是人们总说皇太极这个皇位来的不正当,为什么不是多尔衮或是其他人呢?那真相真的如此吗?网络配图每一个朝代的衰亡

  • 徐茂公编纂的世上最早的医药的书是哪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徐茂公

    徐茂公指的就是著名的李勣,其实这也不是他原来的名字,他本来名为徐世勣,但是后来被皇帝赐下了李姓,他是唐朝时期非常有名气的将领,还曾经被封做了英国公,为唐朝扩展疆土做出伟大贡献,在和突厥以及高句丽的战争中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徐茂公简介中有所介绍,那么徐茂公简介中是怎样介绍这个人物的呢

  • 揭秘三国曹魏大将夏侯惇最终被埋在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魏大将夏侯惇

    中国人讲究人如其名,这句话用在三国时曹魏大将夏侯惇身上真是再惬当不过了,夏侯惇,字元让,安徽亳州人,曹操的同乡和亲戚,他一生中最出彩的便是拔矢啖睛的故事。夏侯惇的惇字,在《说文解字》是敦厚、大气、实诚的意思,用这些形容词来描绘夏侯惇可谓非常恰当。史书记载夏侯惇从小便酷爱读书,长大后更是文武双全,他虽

  • 关羽不但丢失荆州 还让刘备损失了四个重要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羽

    刘备的前半生一直寄人篱下、辗转于各路诸侯之间,徒具英雄的声名却不能用武,空有复兴汉室的志向而不得伸张。之所以会这样,在于没有人才辅佐。诸葛亮出山后,不但帮助刘备在荆州站稳脚跟,还使他获得荆襄士族的大力支持。至此,刘备终于有了三分天下的本钱,有了中兴汉朝的基础。不过,刘备集团里却有一个异数,这就是关羽

  • 程咬金有勇有谋 不只会三板斧可惜被黑惨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程咬金

    在演义中,程咬金似乎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莽汉,记性不好、只会三板斧的混世魔王。后来林子聪、张卫健饰演的程咬金更是加深了人们对他这一认识的印象。但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可不是真靠着所谓的“三板斧”混饭吃的。原因很简单,倘若真是如此,程咬金怕是永远也没有机会被评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那么,真实的程咬金又是怎样

  • 最抠门的皇帝:道光帝为了省钱做过什么出格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道光帝

    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即清宣宗,通称道光帝,是清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清仁宗(嘉庆帝)次子,生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拉氏。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葬慕陵。重要事件:虎门销烟、公布《穿鼻草约

  • 荒唐皇帝宇文赟: 梦想当模特 上朝要穿的仙气飘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宇文赟

    如果你关注历史,就会发现时间长河中有个奇妙的现象,那便是“老子英雄儿混蛋”,像汉高祖刘邦他儿子刘盈,生性天真懦弱,被迫娶了自己侄女不说连心爱的女人都没能保住。当然也有“老子没用儿子也是混蛋”的例子,像宋徽宗和宋钦宗这对父子,父亲留下一堆烂摊子给儿子,儿子还傻不拉几的去讨好敌军觉得能饶他们一命,最后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