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早知朱棣有意谋反却迟迟未将其果断处置

朱元璋早知朱棣有意谋反却迟迟未将其果断处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418 更新时间:2024/1/7 22:33:30

明朝初年爆发的“靖难之役”历史上如同唐初的“玄武门之变”一般,均是由本无继承地位的皇子采取暴力的形式夺取国家政权。万幸的是,虽然经过不同程度的军事争斗,并未能动摇草创之初的国家根本,李世民以及朱棣即位之后均将国家带上了强盛之路。

网络配图

与李世民情急之下仓促发动“玄武政变”不同,朱元璋在身前便已经知晓其四子朱棣有不臣之意,但一项果断心狠的朱元璋竟没有对其采取撤藩措施。既然如此,朱元璋又为何不直接将皇位传与朱棣呢?

朱棣“靖难”成功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将其叛逆行为合法合理化。先是官方受命编发《奉天靖难记》,而后又三修定稿《太祖实录》,宣称朱元璋身前多次有意将其立为皇储,以此来为其夺取皇位开脱。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朱元璋在临近去世之前,就已经清醒的认识到朱棣有不臣之心。他在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十二日颁发圣旨:“说与晋王知道,教陈用、张杰、庄德预先选下好人好马,堤备临阵时,领着在燕王右里行。”朱元璋命令晋王挑选将领军士在燕王封地周围布防,以备形势之急。

因此,朱元璋在身前是绝无可能有意将皇位传与朱棣的。

网络配图

那为何朱元璋不中意英明神武的朱棣,而偏要将天下之重交由一个毫无政治军事经验的朱允炆呢?实际情况也并非如此,朱允炆和李世民大哥李建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被黑的最惨的两位人物。

朱棣文韬武略不假,但朱允炆也并非无用之匹夫,朱允炆之礼义廉孝、躬亲必行是深得朱元璋看重和喜爱的。朱元璋洪武一朝三十一年,国内国外政治环境清平,已经再无能够影响国体的外部敌人存在,这也是为何明朝内部展开长达四年的内战仍未动摇大明国本的原因所在。

因此当这些难题被朱元璋尽数解决,朱允炆作为守成之主的优势便体现出来。倘若建文帝能够解决掉国内藩王割据的问题,明朝的发展走势又会是另一种光景,而朱允炆本人至少也能够得到唐高宗一般的历史地位。

那为何朱元璋知道朱棣有反意而未果断将其处置呢?

网络配图

这就要站在当时的形势来看。朱元璋自己出身于草莽,深知人们对于权位的渴望,诸子对于储君地位的觊觎他心知肚明。但朱元璋曾定下嫡子才有资格继承皇位的祖训,而其三个嫡子朱樉、朱棡、朱橚均难成大器,根本无法撼动皇长孙朱允炆的储君地位,唯独嫡子身份存在争议的朱棣有实力也有野心有可能对朱允炆发起挑战。

但当朱元璋临死之前,已经察觉到朱棣蠢蠢欲动,他一面命晋王加以牵制,一面为朱允炆布局防控。朱元璋认为朱棣倘若发动叛乱,以其一藩之力绝难抗衡明廷中央,整个明帝国朝堂上下仍会效忠于朱允炆,朱棣在发动叛乱前期就曾因实力不济而多次遇险。同时此时的朱棣尚无很明显的抗衡之意,北境抗击蒙古大任仍需依靠其力,因此朱元璋在病重之时就并未将其废黜。

标签: 朱元璋

更多文章

  • 盘点三国长寿的名将:田豫竟活到了八十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名将

    三国时代的武将智勇无双的将才很多,他们其中不乏也有长寿级的人物,他们在三国历史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他们都有谁呢?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田豫刘备之奔公孙瓒也,豫时年少,自讬于备,备甚奇之。备为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归,备涕泣与别。瓒使豫守东州令,瓒将王门叛瓚,为袁绍将万余人来攻。众惧欲降。豫登城劝退之。

  • 历数中国古代十大冤死名将:岳飞竟不是最冤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名将

    冤死将,顾名思义,要大大的名将,大大的冤枉,小小的不算,最典型的比如岳王,袁大督师,标准有几个:蒙冤指数,很好理解。惨烈指数,指死状之惨。影响指数,对战局,时局的影响,以蒙冤指数为准。进入正题,这里盘点的是这几个:李牧,蒙恬,韩信,彭越,岳王,袁大督师,檀道济,高仙芝,高颖,周亚夫。 1、韩信——韩

  • 唐朝开国功臣为何最后惨死在一个女人的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长孙无忌

    了解唐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李世民继位之时。创建了凌烟阁,是为了表彰当年对帮助过他的有功之人,一共有二十四人,排行第一的就是长孙无忌。可能很多人对这个排名有疑问,秦叔宝和尉迟恭都救过李世民的命,也没排第一。长孙无忌到底有什么本事能排第一呢?网络配图我们都知道玄武门之变,之前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明争暗斗已

  • 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帝王 每天玩乐竟还吃人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石虎

    与石虎的性情邻近,当时的太子石邃性情极为严酷,他酗酒好色,纵欲无度,有时深夜出宫去大臣家,见凡有姿色的妇人,就逼迫交欢。有时他将宫女先花枝招展,然后割下头,将头放在盘上,传示四座。石邃从庵里掠来美貌的尼姑,大白天里宣淫,狎弄往后,便将女尼洗剥分割,与猪羊肉合起来煮熟了吃,有剩下的就赐给左右,让他们也

  • 司马炎为何把自己的妃子借给儿子用?有何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炎

    在中国古代的皇室人员通常在18岁之前就现已成婚了,并且在成婚之前通常都会宠信宫女了,因而皇子在成婚前现已有着娴熟的性经验,有的甚至现已生儿育女。司马炎是西晋王朝的建立者,在他任上一致了三国,完成了全国一统的重担。可是司马炎并没有多高兴,由于还有一个疑问困惑着他,那就是继承人的疑问,司马炎的嫡长子司马

  • 汉朝能存活400年:竟全靠刘邦死前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邦

    作为一介平民出生的刘邦,建立的大汉王朝一直是后世所津津乐道的,因为在除了刘邦之外,他的后世也都是很厉害的帝王,先不说文景二帝,且功绩堪比秦始皇的汉武帝就能看出刘邦的子嗣有多厉害。事实上,汉朝不管是开始的建立还是之后的兴起,这都得归功于建立含汉朝的刘邦。就连之后吕后虽是控制朝政也被满门抄斩,进而保证了

  • 揭秘清宫:溥仪为何怕太监竟怕得睡不着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溥仪

    太监这种存在,就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一种最不人道的产物。在古代所谓的“寺人”“阉人”“阉宦”、“宦官”,都是对于受过“宫刑”的罪人的一种称呼上的沿革。在古时是使用这些人来做那些看门或是洒扫苦役的。后来由于帝王宫中的后妃、嫔嫱、姬妾、宫女之类愈来愈多,使用一般男子充当仆役,便有了很多不便之处,于是便逐

  • 秦始皇为啥铸十二铜人:有高人暗中指点迷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除在原有政权机构基础上调整及完善统一、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建立了一套由中央至地方的、严密的统治机构与封建官僚制度外,还采取一系列其它措施,如收缴天下兵器,铸成十二铜人,立在咸阳。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来解秘十二铜人!据《三辅黄图》载:“营朝宫于渭南上林苑中”;“可

  • 朱元璋黄巢为何都爱以菊花自喻 因阴柔特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

    中国文化总是要势不可当地展现出自己阴柔的特性,不仅是审美方面,人们评价一个男性的美,总是以“状若好妇”来比喻,而在政治甚至战争中,往往推崇斗智不斗力的境界,狠毒配上阴柔,才是谋略的善之善者。走刚猛路线的只配叫做一勇之夫,如果碰上晏子,用两个桃子就能杀掉三个。皇帝的天下差不多都是凭刀枪打下来的,可是差

  • 揭秘皇太极后宫佳丽三千为何对海兰珠情有独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太极

    自古以来,君王都拥有很多的妃嫔,而且几乎所有人都是美女。但是在后宫三千佳丽中能够找到一个最爱的女人,这不论是对皇帝来说还是对妃子来说都是很少的。就清朝的开国皇帝来说,皇太极最爱的女人是谁呢?海兰珠明明晚于孝庄进宫,但她却得到了皇太极的独宠。皇太极如此宠爱海兰珠是为什么。皇太极最爱的女人是孝端文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