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最大的冤案:唐玄宗一日之内竟连杀三个皇子

唐朝最大的冤案:唐玄宗一日之内竟连杀三个皇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078 更新时间:2024/1/25 3:57:58

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期间,发生过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

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因试图谋反的罪名,被废为庶族,监禁在宫中的东城里,之后全部被诛杀。

当时很受宠的武惠妃报告李隆基说:“陛下,太子和二王身披盔甲,互相串通,正打算谋反。”

事发突然,李隆基也感到很意外,立即派内侍去查看,果然和武惠妃说的一样。

李隆基大怒,立即废李瑛、李瑶、李琚为庶人,之后又全部诛杀。

一日之间连诛三位皇子,且有太子在内,朝廷上下哗然一片,但是因为皇帝的严酷,所以没有一个人敢为皇子们申辩。

然而,这只是武惠妃设下的一个圈套,三位天真的皇子轻而易举就上了当。

网络配图

武惠妃本来只是宫中的一个下等侍女,幼年时被武则天召入宫中。李隆基在诛杀武氏子孙时,在宫中发现了文静美丽的武惠妃,一见钟情,纳为妃子。

(图)李隆基(685.09.08—762.05.03),即唐玄宗,712年至756年在位。

在武惠妃出现之前,李隆基身边有一位赵丽妃,她生的儿子名叫李瑛,是李隆基的第二个儿子,后被立为太子。

按照传统,太子应该由皇帝的嫡长子来当,这李瑛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本来没有机会当太子,但是李隆基的皇后没有儿子,所以嫡子根本就不存在。

嫡子没有,就应该是长子当储君,然而长子小时候打猎被野兽抓伤了脸,所以不适合当太子。

于是李瑛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太子。

武惠妃受宠后,赵丽妃就渐渐被冷落了,但是她的儿子李瑛的地位并没有受到威胁。

直到李瑛的母亲赵丽妃去世,他失去了母亲的庇护,太子之位开始变得岌岌可危。

武惠妃虽然专宠,生了好几个孩子,但不知道为什么,她生的三个孩子都夭折了。

所以生到第四个孩子李瑁的时候,她不敢自己带了,干脆送给了李隆基的大哥宁王,对外谎称是宁王的儿子。

李瑁七岁的时候,武惠妃看儿子健康活泼,就从宁王那里把他接回身边,李隆基很高兴,封他为寿王。

网络配图

武惠妃不甘心只当宠妃,她用了种种手段,扳倒了皇后,想成为新的皇后。

由于皇后位置的空缺,李隆基就跟大臣提出要立武惠妃当皇后。

但是这个提议一旦通过,武惠妃变成了皇后,那太子李瑛就得给她的儿子让位。

有一位大臣出来说话了,他说:“陛下,太子已立,武惠妃又有儿子,如果让她当皇后,难道太子也要跟着换吗?”

李隆基想了想觉得的确不妥,于是放弃了立后的想法。武惠妃几乎到手的皇后之位随风而去,李瑛的太子之位保了下来。

(图)影视剧照。武惠妃(699年-737年),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与其姑祖母武则天一样工于心计。

虽然没能当上皇后,但是武惠妃还是想让儿子当太子,但是苦于在朝中没有支持者,所以一直没能得逞。

寿王十七岁的时候,娶了杨玉环为妻。

眼看儿子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了,武惠妃更着急了。

就在这时,事情出现了转机。

李林甫悄悄让宦官带话,许诺要帮助寿王,武惠妃在朝廷终于有了支持者。

另外,武惠妃的女儿咸宜公主也长大了,嫁给了杨洄,她是唐中宗和韦皇后的女儿长宁公主的儿子。

小夫妻两个都愿意帮助母亲让哥哥当上太子,武惠妃的势力一下子就增强了。

网络配图

她在后宫给李隆基吹枕边风,李林甫在外廷暗中相助,杨洄夫妇负责盯着太子的一举一动。

机会终于来了,杨洄向武惠妃汇报说:“最近,我发现太子李瑛总和两个弟弟混在一起,三个人经常发表对皇帝的不满言论。”

原来这三个人的母亲当年都曾经得过宠,后来有了武惠妃,都失宠了,所以同病相怜,我们不满意父亲对自己母亲的薄情。

其实这本来算不上什么大事,可是武惠妃却将这件事小题大做,哭着对李隆基说:“陛下,太子和两个王爷结党,说是臣妾夺了他们母亲的宠爱,想要害死臣妾母子呢,请陛下千万要为我们母子做主啊!他们还说了您好多不堪的话,实在太恶毒了。”

李隆基听了十分愤怒,就跟宰相提出,太子和两个兄弟结党,擅自议论皇帝,应该废掉。

这时宰相张九龄说:“陛下,太子是天下之本,不可轻易更换。”

他还给李隆基讲了很多历史上因为听了女人的话,改换太子引发的祸害。

李隆基此时根本听不进劝说,但是又碍于宰相的反对,没有马上决定。

李林甫看到李隆基犹豫不决,退朝之后对着李隆基身边的宦官嘀咕了一句:“这是皇帝的家事,有必要问外人的意见吗?”

他知道,宦官肯定会把他这句话报告给皇帝。

事情果然跟李林甫猜测的一样,李隆基得知李林甫的这番话后,觉得言之有理,但是毕竟事关重大,心中还是有些嘀咕。

就在这个时候,武惠妃沉不住气了,她派心腹宦官牛贵儿去找张九龄,跟他说:“废了以前的太子,又会立新的太子,您要是能够支持,以后会有很大的好处的。”

张九龄一听,觉得受到了侮辱,把牛贵儿骂走了,还把这件事报给李隆基。

李隆基恍然大悟,原来武惠妃居然想对外廷插手,跟宰相勾结,越想越后怕,于是马上打消了废太子的想法。

李瑛的太子之位虽然保住了,但他在李隆基心目中的位置越来越边缘了。

更糟糕的是,他的保护人张九龄后来被罢相了,远贬荆州。

就在张九龄离开的第二天,李隆基再次召集宰相,商量要把太子李瑛废掉。

此后武惠妃设计派人向太子传旨,说是内宫有盗匪,请太子立即领兵护驾。

于是,太子李瑛还有李瑶、李琚赶紧带着自己的卫队赶去了。

网络配图

等到三兄弟带兵进宫了,武惠妃装作惊慌失措的样子去向李隆基报告,说他的三个儿子要造反了。

李隆基就把这三个人给抓起来了。

上一次李隆基要废掉太子,被张九龄劝阻了。

现在的首席宰相已经是李林甫了,李林甫当然是支持废太子的。

但是李林甫没有直接表态,而是说:“这是陛下的家事,我们当大臣的不应该过问的,您就按照自己的意思处置吧。”

这种说法貌似不表态,其实就是默认支持。

看到宰相没有意见,李隆基就下定了决心。

他直接派了一个宦官到宫里宣制,把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都废为庶人,又被赐死在长安城东的驿站里。

标签: 唐玄宗

更多文章

  • 悲情!汉塞和亲昭君不忍下嫁三人服毒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昭君

    讲这个故事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王昭君此人:王昭君(约前52年—约前15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汉族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汉元帝时期宫女,西汉蜀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网络配图和亲原因和亲都是公主去,

  • 李淳风算日食:不准就要被李世民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淳风

    李淳风,终年68岁,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家学者。李淳风和袁天罡所著的《推背图》以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李唐立国,于唐高祖武德二年颁行了《戊寅元历》,首次采用定朔法,是中国历法史上的一次大改革。在此之前历法都用平朔,即用日月相合周期的平均数值来定朔望月。贞观初年,李淳风上疏论《戊寅元历》十

  • 严嵩恶劣到遗臭万年的名声怎么流传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严嵩

    严嵩被《明史》列为明朝六大奸臣之一,后世流传的故事、改编的戏剧和电影里,他也一直是以奸臣的形象示人。但其实,严嵩有不少评价是错误的,而且也有许多优点。那么严嵩如此恶劣遗臭万年的名声是怎么得来的呢?首先,来自他权力斗争的对手。严嵩专权二十年,铲除了不少异己,也树立了许多政敌,比如徐阶。徐阶不仅是严嵩倒

  • 没有大后台!因得过这个病 康熙意外继承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康熙

    清朝皇位继承这事儿上,争得最厉害的无疑是雍正这一辈儿,九子夺嫡,九个阿哥争夺皇位,最后四阿哥胤禛胜出,在康熙帝去世后继承皇位,成为雍正帝。有个说法,雍正夺得皇位是沾了儿子弘历的光,康熙慧眼识明君,觉着乾隆这小孙子靠谱,就把皇位传给了他爹雍正。而雍正为防止再出现兄弟间争夺皇位的惨剧,从此实行秘密建储制

  • 常胜将军赵子龙:蜀汉诸多名将中关羽只看得起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赵子龙

    关羽是三国时期蜀汉有名的一号人物,他武艺高强,盛气凌人。蜀汉诸多大将中,他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甚至连位高权重的诸葛亮也看不起。马超归降,关羽怒气冲冲要来比试,多亏诸葛亮的一封信,说马超只能和三将军张飞比肩,至于将军你那是英雄绝伦。关羽听后很高兴,经常拿着这封信让大家看,你看诸葛军师多给老夫面子。关

  • 智谋取胜的军事大家!他欺瞒曹操 计杀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懿

    历史上的司马懿是一个很有才能的军事家、政治家。他长于谋略,看问题深远,不仅是一个很好的谋臣。更是一个能够率兵东征西讨、建立万世功勋的武将。司马懿出生于一个豪族世家,青年时期博学多才,很有声望。公元201年,被郡政府推举为上计掾(文职小官),此时曹操正任司空(主管监察、参议国事),得知司马懿的名声后,

  • 千算万算,诸葛亮没想到死后会被算了一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

    三国大浪淘沙,淘尽无数英雄,然最终尘埃落定时,英雄苦泪,唏嘘之间,令人无法自已。诸葛亮,三国时期最璀璨的一颗明星之一,机关算尽,足智多谋,然而,他到死依然有忌惮之人。诸葛亮什么时候死的、怎么死的,让小编来告诉你吧!从影视剧中我们知道,就在诸葛亮知道自己将死之时,他向天祈祷延长寿命,点长明灯七七四十九

  • 司马懿麾下的智多星 逼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懿

    《定军山》是中国第一部影片,取材于《三国演义》中老将黄忠攻打定军山的故事,电影中表现的是蜀国黄忠夺得胜利的桥段,但在现实中这场战役的最终结尾,却是曹军逆转大胜,曹军将领郭淮就在这场逆转中起到关键作用。公元219年正月,刘备率主力迂回到定军山,刘备大将黄忠与曹军将领夏侯渊相遇,争夺定军山。结果曹军大败

  • 揭秘:刘伯温算得天下人为何无法给自己算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伯温

    刘伯温生于元末明初,是今天的浙江省文成县人。刘伯温在年纪很小的时候便已经显示出了很高的天分,对于学习也是十分的热爱。在九岁的时候,就已经可以一目十行了。在刘伯温十二岁的时候,成为了一名秀才,这在当时是十分少见的,刘伯温也因此被人们称为“神童”。但是刘伯温的过人之处还体现在他对于事情发展的把握,人们都

  • 纵横家张仪为何能在各国间轻松游走完满结束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纵横家张仪

    战国是个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兼并弱国的一个鱼肉强食的时代,倘若你没有能力,那么最后只有死路一条。不过即便是弱的国家,也不愿意坐以待毙,而是采取了当时应运而生的合纵之术。联合众多弱国,共同抵抗一个强大的大国。正所谓一物降一物,自然有针对合纵之术的方法,那就是连横。弱国通过依附于一个强大的国家,消灭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