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名将片仓景纲:为帮政宗重拾信心用短刀挑其右眼

名将片仓景纲:为帮政宗重拾信心用短刀挑其右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601 更新时间:2024/2/8 7:36:31

有关日本东北名将片仓景纲的简介,在日本战国时代的历史献中不难找到。

据片仓景纲简介描述,片仓景纲生于弘治三年的米泽,又名“小十郎”,他的父亲片仓景重为米泽八幡的神官,母亲是伊达政宗的乳娘,以此,在战国诸将中,片仓景纲的出身地位并不高。然而片仓景纲自幼就是远近闻名的奇才,未及成年便在伊达重臣远藤基信的大力举荐下,成为当时的家督伊达辉宗的侍从,由此而延续了片仓家族与伊达的君臣渊源。

片仓景纲简介中记述道,景纲因智勇双全而受到辉宗赏识,因而在天正三年,辉宗将其任命为当时年幼的政宗的近侍,至此之后,景纲忠心耿耿地陪伴政宗左右,并在政宗继位后成为辅佐君征讨诸侯的第一重臣。

天正十二年天末,辉宗因中二本松义继的阴谋而死,年轻气盛的政宗急于为父报仇而发兵攻打二本继,著名的人取桥合战因而爆发。伊达军虽然士气高涨,然而政宗毕竟年轻,缺乏实际战斗经验,在佐竹、芦名等三万联军的夹攻下,伊达军很快溃败。在此千钧一发的危难时刻,景纲不顾自身安危,立刻穿上政宗的后备军服,假冒政宗将敌军引开,帮助政宗于千军万马的围困中找到了一线突围的生机,更使伊达军保存了有生力量,最终迎来了反败为胜。

经此一战,政宗对景纲更为器重,于战后大大褒扬了景纲的忠君之心,以此,片仓景纲也更得诸将爱,在日后的征战中渐成战国时代的一员名将。

片仓景纲轶事

有关日本战国时代著名武将、伊达家族的重臣片仓景纲的轶事,在历史上有很多记载。

相传片仓擅长剑术,曾打败过不少著名的武士,所以他辅佐辉宗时期,也担任过政宗幼时的剑术指导,长期陪政宗练习剑术,也因此而被传为“名智勇兼备的武将”。此外,据说片仓景纲还是一名相当厉害的吹笛高手,所以关于片仓景纲轶事的记述内容中,对他爱好文艺的一面,也有过简要的描述。

景纲十九岁开始就被辉宗任命为政宗的近侍和指导老师,因而长期与政宗生活在一起。身为伊达家族未来的继承人,政宗从小知道自己身负的使命,也因此比其他的孩童成长得更为艰辛,这一切都被景纲看在眼里,所以,在日生活的方方面面,他都无微不至地照顾幼小的政宗,帮助他树立起一位君主的自信心。

据片仓景纲轶事记载,政宗在幼年时期曾因疱疮而使右眼失去视力,导致生活大为不便,尤其是病后患病的眼球,从眼窝突出,看起来十分丑陋,因为这个缘故,政宗深感自卑,性格也因此变得沉默寡言。

景纲为了改变政宗的性格,帮他重拾信心,于是毅然将政宗拉到侍医处,自己抱住政宗的头用短刀一口气挑出政宗的右眼,并告诉他丑陋的外表掩盖不了人内心的光明和追求。至此之后,政宗终于摆脱了心中的自卑和苦恼,成为了一名文武双全、健康有活力的少年。

片仓景纲成就

据日本战国时代文献记载,智勇双全的名将片仓景纲是仙台藩片仓氏的初代家督,亦是伊达家的重臣。作为政宗的近侍和剑术老师,片仓景纲素来以忠义和智慧而闻名,因而深得诸将敬佩。据载,片仓景纲成就非常卓越,他不爱富贵功名,一生效忠伊达家,多次随政宗征战沙场,在乱军中数度救过政宗性命,更在政宗执政后长年担任其军师,所以在日本历史上,片仓景纲与上杉氏家臣直江兼续并称“天下两大陪臣”,享有至高无上的荣誉。

据介绍,片仓景纲的成就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当属他力劝政宗出阵小田原,为伊达一族避免了灭亡危机一事。

据说政宗年幼之时,曾因天花后遗症导致面部异样,眼球突出而变得相貌丑陋,由此性格也大为改变,变得沉默寡言。施政初期,更因自卑的性格而导致做事畏首畏尾,不具王者气概。

为帮助其重拾信心,片仓景纲亲自将政宗拉到太医处,用短刀挑出政宗突出的右眼,并耐心开导政宗不必为容貌而自卑,政宗因而重新作,在政治上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此外,有关片仓景纲的简历中,还有这样一段记载。据说因为片仓景纲成就为天下人所称颂,因而丰臣秀吉对他十分赞赏,在分配奥州的土地时,丰臣秀吉想“收买”景纲成为自己的直臣,于是许诺要让他当三春五万石的大名,荣华富贵自然不在话下。丰臣秀吉本以为以自己的势力和威名,景纲将很乐意为他效劳,谁知景纲却因为选择对政宗的忠义而毅然推辞,此等忠义之心,连堪称“日本秦始皇”的丰臣秀吉也不得不心生敬意。

标签: 名将片仓景纲

更多文章

  •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治贪最残忍的招数活剥人皮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

    红潮导语:朱元璋治贪最残忍的要数活剥人皮。把贪官的头先砍下来,剥下人皮,再在人皮里放草,像稻草人一样竖起来,放在衙门边上,给继任的官员看,前任贪污是怎样的结局。泥腿子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好不容易坐定江山。为了守住江山,他想出了一系列招数来管理官员们,还培养了一支“皇家秘密警察部队”——锦衣卫。昨天,明

  • 流氓皇帝刘邦为啥对这个女人有无限的温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

    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称帝,大汉朝成立,因为汉高祖刘邦是平民出身,又亲眼目睹了秦朝的灭亡,刘邦对于百姓的困难生活都是感同身受,他登基以后,便很用心的选择一种最温和的方式来治理国家。并且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政策和措施,维持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因而深得百姓的爱戴。网络配图然而说刘邦是个流氓皇帝,大

  • 宋朝的西平王是谁?他凭什么同皇帝反复叫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西平王

    997年十二月,刚刚继位的宋真宗召集宰执大臣们商议西北军事,副宰相李至建议放弃银(今陕西榆林)、夏(今陕西横山)地区。宋真宗继位之始,不希望战火燃起,即时人所谓“胡雏负恩信,圣主耻干戈”。宋真宗在这种心态下,同意了副宰相的意见,正好李继迁派来使者进贡,表示愿意臣服,便顺水推舟,赐李继迁姓赵,名保吉,

  • 此人考上状元,跟着又当上皇帝,最后毁掉整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遵顼

    科举制度是隋朝创立的,不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诞生于唐朝,他的名字叫孙伏伽,凡是能当上状元的,一般都是了不起的人才,从唐朝开始一直到清朝灭亡,中国一共产生了638个状元,其中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有状元,比如宋朝时期的西夏国,有个叫李遵顼就是状元。网络配图当时西夏也模仿宋朝的科举制度,李遵顼作为西夏的

  • 司马懿排除的最后一个异己 却把自己给吓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懿

    王凌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要将领,他是汉末司徒王允侄儿,后来担任了曹操的主簿,与司马朗、贾逵、杨修关系密切,在青龙二年的石亭战役中,就是靠着他的拼死突围和贾逵的救援,才避免了曹休指挥的东部魏国军队被吴国全歼。后来他与满宠和蒋济等长期驻扎在淮南成为抗击吴国军队的重要将领。公元249年,司马懿杀了曹爽后,便

  • 蒙古族郡主娜木钟:身为寡妇为什么改嫁皇太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蒙古族郡主娜木钟

    在蒙古草原是的后金金可汗在位期间,势力得到进一步壮大。金可汗的征服对象里包括察哈尔部落。1935年察哈尔部落首领林丹可汗去世,留下他的八个福晋和年幼的子嗣。就是在这样的时局下,娜木钟选择了和皇太极在一起。娜木钟怎么和皇太极在一起的呢?林丹可汗的大罗福晋娜木钟,怀着林丹可汗的遗腹子。金可汗,也就是后来

  • 揭秘纪晓岚的离奇一生:宠臣最终竟变阶下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纪晓岚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的这句词道出的是传统中国人心底的英雄梦:帮助君王一统天下,留下美名世代传扬。到了清代中期,情况出现了变化——乾隆皇帝要一统天下思想文化,于是疆场厮杀转为文化清理,风云际会,纪晓岚肩负起历史的重任,成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四库全书》”)的总纂官。

  • 三国中他文武兼备是将军更是丞相 下场很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陆逊

    提到三国中最全能的人才,很多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其实这是很正常的,毕竟大家对于三国的理解不一样。而我认为三国中最为全面的人是陆逊,很多人看到这里已经开喷了,好吧请轻喷,下面我说下自己的理解。在三国时期衡量一个人是否全能要从智谋也就是文,武力也就是武,还有性格也就是人心三方面来评价,我认为三国中这三方

  • 唐朝的“京漂族” 杜甫曾在长安漂泊10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杜甫

    唐朝京漂族杜甫:京漂族是指那些长期在京城工作和生活但没有京城户口的流动人口。据报道,如今北京的京漂族多达360万人。这个数据仅指在北京居住了半年以上并且办理了暂住证的人数,如果算上短期的和没办暂住证的,估计不少于500万人。网络配图京漂族算不上新生事物。唐朝的时候,首都长安就有不少京漂族。如大诗人王

  • 历史上李卫有多牛?雍正皇帝为他发明一个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卫

    《李卫当官》片头曲里有句歌词:管他是文还是武,管他是荤还是素,你不出头我出头,乱拳打死老师傅。乱拳打死老师傅,是民间俗语,意思是不按常理出牌、乱中取胜、歪打正着。原本说的是练拳习武的事情,如果一切都没有章法,连老师傅都无法招架,和这句民间俗语相对应,李卫简直就是乱拳打死老师傅的经典人物。话说李卫是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