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密一颗不安分的心:从官二代到逃犯再到农民领袖

李密一颗不安分的心:从官二代到逃犯再到农民领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320 更新时间:2023/12/22 22:02:25

杨玄感为父报仇,准备东山再起,在河南黎阳这个地方起义造反,依靠老百姓对杨广的怨气,强征农民入伙,最后组成了一支十几万人的部队,进攻洛阳。然而洛阳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好对付,城高墙厚不说,还有一位百战老将,樊子盖把守。老家伙对于守城很有一套,非常时期,先杀了作战失败的裴弘策,树立威信,再威胁国子祭酒杨汪,无论听话的不听话的,都老实了,才从容安排部队守城,在樊子盖的调度下,竟然挡住了杨玄感前期十几万部队的疯狂进攻。正所谓一而再再而衰,攻不下洛阳城,部队士气低落,杨玄感也失去了和杨广周旋的本钱,一路向西,跑往潼关,在河南陕县这个地方,因为缺粮,被宇文述等部队包围,全军覆没,只带着几个亲兵,逃进山林。

网络配图

聊下面的话题前,先熟悉下前面的章节:

1、杨玄感的起义为什么失败的这么快

2、苦逼少年杨素如何成为权倾一时的隋朝权臣

仗都打到这份上了,杨玄感的结局只有一个,就是身死异乡,然而杨广并不打算放过杨氏一族,不仅抄家,把杨素的几个后代都杀了,还把杨玄感的姓氏都改成了枭姓。

当然主犯已经伏法,同谋一个也跑不了,跟着杨玄感一起造反的世家子弟杨恭道、韩世谔,以及传说中四世三公的名人李密,都被抓了。

这几个人,犯的都是死罪,可是背景很深,所以当差的也不敢为难他们,当时杨广在河北高阳县,李密呢,是秘密跑到了潼关被抓住的,潼关可是在陕西啊,相隔的太远,路上有大把时间。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送他们上路的官差,集体都晕倒了,李密就借着这次机会,在邯郸县这地方逃跑了,事后当差的统一口径,是李密太狡猾,一路上好酒好菜的招待他们,终于在半路喝醉,一不留神全都溜了。

李密虽然跑出来了,但是当时风声还是很紧,他先是去投靠平原县的郝孝德,这老赫农民起义出身,一个粗人,对于李密这种官家子弟,看不上眼,一来二去双方都没什么感觉,最后就分道扬镳了。

没有靠山,李密是寸步难行,没办法,只能进入乡村避避风头,小李年纪轻轻就过起了隐姓埋名的隐士生活,因为书读的好,吃饭问题倒是容易解决,大不了当个教书先生,当时也没文凭,一切以真本事说话。史书上没有记载,此时李密的确切年龄,但是杨玄感起义是在大业九年,李密31岁,投奔翟让是在大业十二年,也就是说,李密的隐士生涯,正是30到40岁之间,男人的黄金年龄。在这样的年纪,满腔抱负,却只能做个教书先生,李密很郁闷,这种时候发泄的方式很多,对于李密这种读书人,抑郁不得志,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口出狂言,比如宋江,李密酒后也写了首五言诗《淮阳感怀》:

网络配图

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

此夕穷涂士,郁陶伤寸心。

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

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

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

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

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

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这不是反诗吗,被人告发的李密,又一次踏上了逃亡的道路,是不是一路向西不知道,不过在路的尽头,李密遇到了真正赏识自己的伯乐,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李密却恰恰相反,把曾经赏识自己的领导给杀了。

这个领导,大家都认识,就是翟(读zhai)让,他的军队因为驻守的地方而得名,叫瓦岗军,但是和史书不一样的是,在李密刚投靠翟让那会,翟老大并不待见他,还把他给关了起来,后来在李密和翟让之间建立桥梁的,是一个叫王伯当的人。

王伯当,原名叫王勇,伯当是他的字,是李密的学生兼头号死党,忠心耿耿,后来李密兵败被杀,陪在他身边一起死的,只有这位伯当兄,这是后话。

此时的王伯当主要充当着,李密传声筒的角色,将李密的谋略规划一五一十的汇报给翟让。

现在简单说下,翟让是什么样一个人。

翟让原本是个公务员,在河南和山东交界的地方,担任法曹工作,隋末大乱,翟让因为工作失职被判了死刑,跑出来后,到了瓦岗,竖起大旗,起义了。

最初的合伙人里面,主要有两个人名气很大,一个叫单雄信,武艺高强,一个叫徐世勣,当时只有17岁,而且是个富家公子,但是偏偏喜欢舞刀弄枪,读了很多兵书,听说翟让在附近聚兵起义,就去了。

翟让最大的特点,是能容人,就是容许能力比他高的人,进入集团,并给予自由发挥的空间,17岁的徐世绩是翟让早期最重要的谋臣,他们背靠东郡,平时活动在荥阳、梁郡交界的三不管区域,干的是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的抢劫生意。

有了钱,招募士兵就相对简单,没多久瓦岗军已经发展到一万多人,李密正是在这个时候,投靠的翟让。

李密作为中央干部,肯定知道很多内幕,于是通过王伯当向翟让传递,杨广的隋朝所面临的危机,以及瓦岗军的机遇。这段历史很好理解,老翟虽然起义了,本质上还是个土匪,人数一万多人,只能算是小股武装,在杨广的正规军面前,挺不了几个回合,而李密是朝廷悬赏的要犯,翟让不想得罪朝廷,要是派个重兵来镇压,好不容易挣下的这份基业也就没了。李密呢,因为翟让的部队大多是同乡,没有其他起义军的那种散乱,战斗力强,更重要的是,李密不想再四处奔波,他要在这里创立自己的事业。襄王有意神女无情,但是李密还是打算试一试。

网络配图

他把脑子里,能用到的情报都说了一遍,主要内容只有一个,隋朝现在很乱,杨广很忙,无暇东顾,瓦岗军应该抓住机遇,建立一条护城河,这条河就在洛阳,只要占领洛阳,凭借影响力,瓦岗军将成为中原最大的势力。

男人终究了解男人多一点,建功立业是每个男人的梦想,这才打动了翟让,之后李密总结杨玄感失败的经验,对于起义军,最重要的是粮草,只要不挨饿,部队就不会出现大的波动,这样李密投靠翟让后,第一次军事行动的地点,也就确定了:荥(读

xing)阳。

荥阳在河南,是离郑州最近的县级市,跨过荥阳向西,就是虎牢关以及大粮仓洛口仓。

在荥阳,李密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场大型战役,这场战役作为李密对手的,是隋末名将张须陀,老张在王薄的篇章中出现过,作为剿匪专业户,老张的影响力很大,兵马还没出动,翟让就怕了,一听说老张要来,吓得立马想逃。

李密还是把他拦了下来,只是要了一千多精兵,说动翟让和张须陀再交一次手,翟让没底气,战况可想而知,没几个回合,翟让就下令撤退,功名富贵送到眼前,张须陀哪舍得翟让轻易就溜掉,想也没想,带着大军一路狂追。这一追,就落入了李密的圈套,在树林里,张须陀的精锐骑兵发挥不了优势,李密和翟让前后夹击,老张就只能去阎王爷那带兵了,希望阴曹地府没有战争。不过说到地狱,小编想到了一个隋朝初期的大将,他叫韩擒虎,在贺若弼的章节中出场过一次,陈后主就是他抓的,为什么会提到老韩呢,因为在二十四史的《隋书》中记载,韩擒虎死后,变成地狱的统治者,外号阎罗。

网络配图

不知道这些隋朝老将,如果在地府相遇,会是怎样一种场景。

继续说瓦岗军,这一次的战役,使李密获得了一支独立军队,正是依靠这支军队,李密获得了无数荣誉,成为瓦岗军中风头最盛的领袖。

前面李密劝说翟让的时候,谋划是这样的:先攻荥阳,打败官军后,直取洛口仓。

有了军队,李密的底气更足了,和翟让连夜带着七千士兵,偷袭洛口仓得手,背靠国家粮仓,瓦岗军到处招兵买马,发展成为几十万人的大部队,因为李密的料事如神,翟让也毫不吝啬,封他做了魏公,成为翟让以下,独立的军事领袖,然而之后的瓦岗军,渐渐的驶离了翟让原先的轨道。

标签: 李密

更多文章

  • 冉闵杀了多少胡人 冉闵被孤立的民族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冉闵

    五胡乱国,就是塞外的游牧民族,因为中原内乱,乘虚进入,争夺地盘和粮食的战争翻翻历史书,讲到五胡乱华,经常遇到的一个字眼,就是“时代的倒退”,说白了,就是封建制,被奴隶制给坑了。五胡是哪五胡,匈奴、鲜卑、羯、羌、氐,由这五个种族,在中原建立的十六个相对强大的国家,就是传说中的十六国这是段黑历史,就像暴

  • 诸葛亮是从哪些方面判读出刘璋“暗弱”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璋“暗弱”

    刘璋生于何时不是很清楚,但是卒于何时却非常的明白,刘璋因病死于公元220年,据说是抑郁而终,从刘璋不算长的一生来看,刘璋是一个善良的性格柔弱的人,也是一个没有领导才能,并且比较糊涂的人,对于益州牧这个职位来说,刘璋完全的不能胜任,正是因为坐在了一个自己不适合的位置上,所以刘璋的麻烦多多。刘璋一开始的

  • 揭秘常遇春为何英年早逝:是谋杀还是累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常遇春为何英年早逝

    关于常遇春民族之争,有两个说法,一是说,常遇春为汉族人,一是说常遇春为回族人。北方回族认为常遇春是回族人,并且将他的英雄事迹编入到了回族英雄谱中。为何会出现这一说法,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常遇春属于穆斯林后代,在当地家谱中,有相关的证明说常遇春家人为回族系。这只是他们的一个说法,后来根据考察,常遇春后代

  • 贾似道奸臣称号来由:没收富人资产用于抵抗蒙古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贾似道

    《宋史》“奸臣传”一共四章,列举奸臣15人,又包括他们的子弟等7人,一共22人。内中既有行新法的蔡确、章淳,也有怂恿徽宗挥霍的蔡京,和李纲为难的黄潜善和汪伯彦,置岳飞于死地的秦桧,一意北伐的韩佗胄。而以南宋覆亡前夕以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兼都督的贾似道殿后。我们今日重新检阅他们的事迹,很难证实各人的“忠奸

  • 史上最窝囊的皇帝 竟连自己老婆都保不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衷

    在古代的和现代的人们看来,皇帝大概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工作岗位了,坐拥天下之富,有使不完的钱,还整了个三宫六院,不愁找不到睡觉的地方,高兴的时候可以组织场劳民伤财的南巡,不想动弹的话可以整天在后宫里面泡着简直每个帝王都开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时代。古代的每个皇帝都是泡在蜜罐里,而且一泡到底吗?事实上,在

  • 三国奇冤:揭秘为什么吃亏的总是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云

    五虎将中排在老五的是人们比较喜爱的赵云了。但是将赵云排在末位无论如何都是不公平的。如果按资排辈,赵云跟随刘备这么多年,怎么说也不应该比马超的地位低;如果按照战功,赵云南征北战,有过单骑救幼主、截江夺阿斗以及汉中战役中的空寨计这些不小的贡献,大小战功怎么也不会比黄忠少。网络配图为什么他却受到了这样的待

  • 雍正为何将自己十大罪状出版成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雍正

    清朝入主中原以后,一些死抱“华夷之辨”的士大夫,在著作中处处表露憎恨清廷、思念明朝的思想感情。康熙时期的浙江“东海夫子”吕留良即是其中之一。湖南永兴人曾静原是县学生员,因考试劣等被革退,于是放弃举业在本地教书,失意无聊之中常杂记一些道听途说的东西,对吕留良宁可削发为僧也不赴清之荐举的事迹深为敬仰,于

  • 秦始皇留给后人的5大未解之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他所创立的很多制度一直为后世所延续,然而,被称作千古一帝的他却为后世留下了诸多未解之谜,让后世研究者为此困惑不已,那么,秦始皇为后人留下的谜团都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身世之谜:是不是私生子众所周知,秦始皇姓赵,史学界有关专家认为,秦始皇生于正月,故起名为正

  • 北宋大臣张邦昌:被逼无奈做皇帝后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北宋大臣张邦昌

    张邦昌又名张子能,北宋大臣。进士出身,做过少宰,一生经历了多个重要工作岗位。作为人质前往金国,在金人进攻汴梁时被封为割地使,后被立为大楚皇帝。金人走后,张邦昌把政权交于赵构,封王后遭人举报被赐死。世人将他归位叛贼、奸人一类,实际上他为国家操心劳累。金人进攻汴梁时,宋钦宗贸然求和。后北宋灭亡,张邦昌被

  • 唐太宗昭陵首现唐石雕莲花座 为双重覆莲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太宗

    本报西安6月18日专电 (驻陕记者韩宏)修建在陕西省礼泉县九嵕山上的“天下名陵”昭陵,占地200平方公里,拥有陪葬墓180余座,是中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这座埋藏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最近爆出考古发现,在其陵园陪葬墓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唐陵考古队田野调查发现一座石雕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