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为何决心要除鳌拜?真的是因为鳌拜要造反?

康熙为何决心要除鳌拜?真的是因为鳌拜要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480 更新时间:2024/1/29 10:49:39

康熙鳌拜基本上在有关康熙皇帝的影视剧中都会出现,鳌拜作为三朝元老,又是满清第一勇士,对刚亲政的康熙来说,威胁不言而喻。那么鳌拜真的造反了吗?

在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帝曾对诸王贝勒大臣们说:“忆及数事,朕若不言,无敢言之人,非朕亦无知此事者……我朝从征效力大臣中,莫过于鳌拜巴图鲁者……鳌拜功劳显著,应给世职。”

由此可以看出,康熙是知道鳌拜的功劳很大的,但是他还是想尽了办法吧鳌拜擒获,并且把他软禁至死。结果最后却为他平反,雍正帝即位后,“赐鳌拜祭葬,复一等公,世袭罔替”,并于雍正九年加封超武公。这些都说明,即使是在清代,鳌拜也不是奸臣,而是被清帝褒奖的有功之臣。鳌拜为什么最后会被康熙皇帝处置清算呢?是因为他功高震主,切独擅专权,与康熙皇帝的君权形成激烈的冲突。

网络配图

大家都知道鳌拜代表着满洲关外旧臣的势力,长期把持着朝政;但随着康熙皇帝日渐长大,围绕在皇帝身边,新的满洲贵族也在不断壮大,形成了以康熙帝为核心,康亲王杰书、安亲王岳乐、大学士明珠、索额图等组成的新的势力集团,他们并了解也不留恋关外的生活,一心想的就是统治全中国。两个集团相争的结果,就是皇权的胜利!

鳌拜在清朝算是三朝元老,他辅佐了三代帝王,在太宗、世祖两朝都是战功赫赫的勇士和将领,特别是在太宗病逝、世祖即位的问题上,鳌拜带领两黄旗将士坚定地站在了“立太宗子”的立场上,并从未向多尔衮屈服过。所以在多尔衮死后的顺治八年正月,鳌拜被升为议政大臣;闰二月,又以军功而得嘉奖。从此,作为内大臣之一而常伴顺治帝左右,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各类事务。直到顺治十八年正月,顺治帝病逝。

1661年,顺治帝病逝于养心殿,8岁的皇子玄烨即位,为康熙帝。按照顺治帝的遗诏国家政务由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大辅臣代为掌管。

但是顺治帝万万没想到,随着辅政时间的推移,康熙帝的长大,康熙皇帝与辅臣之间的矛盾日渐激烈!在四大辅臣中,逐渐专权的就是鳌拜!

本来,按照顺治帝的遗命,索尼位列四大辅臣之首,本应发挥首脑作用。但是,从努尔哈赤时代就开始追随皇帝左右的索尼,此时已是历经四朝,年老多病,力不从心了。

网络配图

而遏必隆生性懦弱,且与鳌拜交好,苏克萨哈虽说是公主的儿子,出身高贵,却因曾是多尔衮的旧部,不为众人所服。这样,鳌拜的权力就越来越大,开始了结党营私,日益骄横的生活!

鳌拜的骄横专权到了何种地步,可以从以下几个事件中看出一般:

第一,新年朝贺的时候,鳌拜也是身穿黄袍,头带与康熙帝同式样的冠冕,仅在帽结处与康熙帝有所区别!

第二,鳌拜为了打击正白旗势力掀起了“圈地运动”。什么是圈地运动呢?就是当初清军进关时划给了八旗很多的土地,但鳌拜为了打击正白旗的苏克萨哈,借口当年多尔衮把镶黄旗应得之地给了正白旗,就私自把正白旗的地划到了自己的旗下,看看,就是这么的猖狂!

这件事情闹到了康熙那里,所以康熙就派大臣去查这件事情,但是几位大臣的公正惹恼了鳌拜,竟然被鳌拜假传圣旨,杀了三位大臣及家人百余口!

第三,并且在早朝时,大摇大摆地走上金銮殿,傲慢地对康熙皇帝说:“禀万岁,苏纳海违背圣命,拨地迟误,并勾结朱昌祚、王登联妄奏欺君,均已被臣逮捕处死!”

而且最猖狂的是他在早朝上告诉康熙皇帝苏克萨哈要谋反,并希望杀了他,康熙帝与之争辩,鳌拜便在庙堂之上与康熙帝争吵起来,并三步并两步地冲上御案,抓住康熙帝的龙袍,恐吓道:“我说杀得就杀得,你小小年纪知道什么!”说完,便扬长而去,并立即传旨绞死了苏克萨哈,灭其全族!

网络配图

此事之后,鳌拜的擅权终于彻底激怒了康熙帝,从而使康熙帝及孝庄文太后下定决心要除掉鳌拜了!

所以鳌拜就这样被康熙擒获了,康熙帝开列给鳌拜三十条罪状,其中与结党擅权有关的就有二十二条,另有不尊太皇太后二条,对册立皇后妒忌、私买奴仆等五条。

可见,鳌拜最终获罪的原因,还是他结党营私、擅权专横,阻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与君主的乾纲独断形成了强烈的矛盾,而不是他有叛逆篡位之嫌。

标签: 康熙鳌拜

更多文章

  • 揭秘魏延被杀之谜:诸葛亮为何容不下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魏延

    在《三国》里,诸葛亮是个神话般的人物。然而,他是人而不是神,他有自己的私心,不说别的,单从魏延的冤枉就可以看出他的私心有多重来。魏延自投蜀后战功卓着,也深得刘备喜爱,每每委以重任。对魏延这样一个能征惯战的大将,诸葛亮几次却要置他于死地,由于刘备的爱才,诸葛亮才未能得逞。然而,等刘备死后,诸葛亮还是遗

  • 揭秘蜀中无大将之谜:诸葛亮要负全责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博古通今,堪称旷世奇才。然而,与曹操中人才如云,孙权手下帅才不断相比,诸葛亮在人才培养方面实在是逊色至极,最终造成一个“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的可悲局面。综观诸葛亮用人,其失败的教训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在人才的使用与培养上重使用轻培养。蜀国鼎盛之时,一度也不乏“可用之人”,五虎上将“

  • 东晋亡国之君恭帝司马德文:因谶语而登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德文

    东晋恭帝司马德文,本来是没机会做皇帝的。杀害其胞兄安帝司马德宗的宋公刘裕代晋自立已是箭在弦上,然外面谶语流传,“昌明之后有两帝”——也就是晋孝武帝司马昌明之后会有两个皇帝,迷信的刘裕为续上为谣言,于是立了司马德文为帝。话说这德文,这时也是三十几岁了,从小被封各种官职,一路做上来,也是打过一些仗的。然

  • 如何评价司马德文?晋恭帝司马德文是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司马德文

    司马德文(386年—421年),字德文,即晋恭帝,东晋最后一位皇帝。晋孝武帝司马曜次子,晋安帝司马德宗之弟,母为淑媛陈归女。司马德文初封琅邪王,之后历任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司徒、录尚书六条事等官职。网络配图晋安帝被桓玄所废时,司马德文与晋安帝都居于浔阳;桓玄败死后被迁至江

  • 竟有这种帝王:40年不近女色4次舍皇权出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帝王

    古代的皇帝都是后宫佳丽三千,而且皇帝中间也是很多都是好色之徒,但是有这样一位皇帝竟然40年时间不近女色,他就是梁武帝萧衍,梁武帝萧衍曾经是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一位皇帝,博学多才,建立的南梁,但是中年以后的梁武帝竟然吃斋念佛,推崇佛教,根据历史记载,他竟然40年未近女色。网络配图历史文献上,梁武帝萧衍

  • 朱元璋为何不愿承认刘伯温为“儒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

    神异传说之外的刘伯温刘基,字伯温。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生,他的家乡青田村(今浙江省文成)县南田武阳,按元朝当时的行政区划,属于江浙行省的处州路。江浙地区向为人文渊薮,刘伯温的家乡武阳村虽然是个偏僻的小山村,距青田县城有150多里之遥,但读书的风气不衰。刘基的曾祖还曾在宋朝为官,传到刘基父亲这

  • 这个皇帝当得好苦逼!在位一个钟头就完蛋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完颜承麟

    历史上有一种职位,堪称是所有职业之中最具危机的,而做这种职业的人,据统计,他们的平均寿命是39岁,非正常死亡率高44%,这个职业就是-皇帝!曾有学者做过一个统计,古往今来在中国国土上出现过的王朝,包括大一统的朝代和偏安一隅的小国家,共有帝王611人,其中正常死亡的,即死于疾病或衰老的有339人;非正

  • 你所不知道的齐桓公:为女人屠兄杀妹终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齐桓公

    提到春秋这段历史,不得不提及“春秋五霸”。周平王东迁洛邑,王室衰微,周天子地位一落千丈,四夷不段内侵,严重威胁了中原民族的生存空间。为此一些强大的诸侯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不断拓展自身实力,成为各诸侯国公认的“霸主”。作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他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

  • 宋太祖赵匡胤千里走单骑?只为保护一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匡胤

    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在还没有发迹之前是个侠客一样的人物,性格豪爽正义感很强,而且武功很高,但他也有最佩服的人,那就是三国时的关羽关二哥了,还有模有样的学了一回关二哥的千里走单骑。赵匡胤出身武术世家,从小便练出了一身好武艺,《宋史》开篇也说他容貌雄伟,器度豁如,学习骑马射箭,无人可及他的水平。在未

  • 李世民经玄武门之变当上了皇帝 又做了哪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

    翻开历史的画卷,品味唐朝发生的事情,是有很多值得我们探索的地方。对于玄武门之变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小学的课本上就有这一则故事。但是对于李世民在玄武门所做的事情,却耐人寻味。李世民在隋朝那个暴乱的年代,率先在晋阳提出揭竿起义运动,挥军直逼长安,最终建立唐朝,但那时的唐朝仅仅是一个自立为王的大军阀,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