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细想张良的这条奇谋,现在看来是不是也很阴毒?

细想张良的这条奇谋,现在看来是不是也很阴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617 更新时间:2024/2/17 7:47:17

1.

刘邦定鼎天下后,曾摆酒洛阳南宫,大宴群臣。席间,高举金爵,不无得意地说了“三不如”,而其中有一便是“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子房即是张良。张良“汉初三杰之一”、“谋圣”的地位,就在刘邦这一语之间予以了奠定。

《史记》中记载,张良是因为得到了圯上老人所传授的《太公兵法》并苦学十余载后,方才深得了兵家之要、谋略之道,而也值得奇怪的是,张良之学、之谋,只有刘邦才认可、才采用,且采用之后,总有大获。于是,在刘邦

一路打天下的过程中,每遇关键时刻,总有张良在左右画计出谋。总又能决胜千里之外,让人由不得拍手称绝。

然而,话再说回来,在称绝的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张良的一些计策,细想起来也足够阴毒。就比如说在攻取峣关那一战。

2.

项梁死后,楚怀王便与诸侯相约:“先入关中者王之”。当时,项羽北渡黄河而救赵,去为叔父报仇,去挑战秦军的主力;而刘邦则是扶义而西,攻城略地,剑指咸阳。

在西进路上,因为张良、郦食其,刘邦事半功倍,下宛城、破武关,很快便打到了蓝田之南、峣关之处。斯时,二世已被赵高所杀,并遣使刘邦营中,欲与其分王关中。刘邦虽说一口回绝,但入咸阳之心也变得更为急切,因此也更加轻率、轻敌……

张良看出了刘邦的心思,他劝说道:“咸阳虽近、但秦兵尚强,沛公不可轻敌”!而紧接其后,便又提出破峣关之法:“臣听说峣关守将乃一屠夫之子,而既是商人,便必重利。因此眼下可派出两路人马,一路让郦食其带着重宝叩关招降,另一路则是让千余人在峣关周边遍插旗帜,以为疑兵。如此,守将内贪重宝,外怯强敌,如何能不降”?刘邦听后,拍手称绝,即刻派人依计行之。

再说峣关守将忽发现峣关四周遍是楚旗时,已深为震恐,不知所出,而与此同时,又忽闻有沛公使者带着重宝前来招降时,当即喜出望外,不待听毕,一口应承,表示要与刘邦共攻咸阳。

刘邦见计已成,当然也大喜,准备让郦食其再次入关订约,即刻西进。

3.

计策到此,绝无毛病,威逼利诱,上战不战。但是,张良的初衷并不仅此而已。

他当即止住沛公,说道:“眼下只是秦将投诚了,秦兵是何想法,还是个变数,倘这些人一旦在攻咸阳中途生变,那后果不堪设想。故为今之计,不如趁其懈怠,让周勃领兵突然袭击,以绝后患”。

刘邦再次照策行之。毫无设防的秦军,被忽从峣关后面袭来的周勃军队杀得措手不及,纷纷惊溃,几乎全军覆灭。于是在此基础上,刘邦率军北入霸上,西进咸阳。

诸位细想这一过程,虽说兵者诡道,虽说出其不意,但是不是也不够厚道?是不是也与项羽坑秦卒、白起坑赵卒属同种性质呢?而项羽、白起因坑杀而饱受争议,但并未有人因此非议过张良。

同在刘邦麾下、同与张良智谋并驾齐驱的陈平,曾也六出奇计,并且计计阴毒,以致其临终之时曾感慨自己后世不会有“大出”,因为自己损了自己的阴德。当反观张良,后代不也是无“大出”吗?

当然,谋,肯定是阳的少。笔者之见,自也是书生之见。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唯一用自己姓氏作国号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隋文帝,陈霸先,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一个朝代的“国号”,然而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大多数开国皇帝都是用自己的封号来做国号,还有的用封地称呼国家。刘邦原本是汉王,建立汉朝后,国号“汉”就是用封地指代。隋文帝杨坚原来称“随国公”,但这个“辶”,他觉得不吉利,就改成“隋”,“隋”是个新创的字。“唐”的国号是怎

  • 泓水之战中,第一个死于仁义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襄公,仁义,楚成王,

    大家都知道有句话叫春秋无义战,可是你们知道这句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这是不得不提我们的主人公宋襄公。春秋一来五国轮番争霸,宋国就是其中一个,公元前643年,春秋时代第一位霸主齐桓公逝世后,齐国因君位继承而引发内乱。次年,宋襄公出兵协助齐孝公取得君位。同时,楚成王借齐国中衰、中原无霸的机会将势力渗入

  • 他是战国时期的常胜将军,最后因为什么原因没有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吴起

    中国古代著名的常胜将军不少,我们举几个例子,如春秋时期的孙武,战国时期的白起,汉初时期的韩信,这些都是古代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将军。但是老话讲,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所说的名将也会遭遇败仗,比如三国时期著名将领关公走麦城,还有前秦的皇帝苻坚的淝水之战,都是很好的例子。而我们今天讲的这位战国时期的将领吴起,

  • 此人被赵匡胤扣留,反间南唐,致使南唐损失了一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南唐,李煜,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是北宋开国皇帝,不仅结束五代十国的长期分裂,重新完成了统一大业,还创建了一个文化繁盛、经济发达的王朝。在宋太祖赵匡胤的统一过程中,南唐是他面临的一个重大障碍,他把目光对准了南唐中主李璟的第七子、南唐后主李煜的弟弟、纪国公李从善,想从李从善身上找到突破口。再谋夺位无果后周显德六年(959年

  • 满清权臣肃顺的生平简介,肃顺的人物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肃顺

    早期经历肃顺生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十月初八日,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郑慎亲王乌尔恭阿子。乌尔恭阿有嫡福晋一人、侧福晋两人、庶福晋五人,共生有八子,肃顺排行老六,三兄端华。肃顺与端华是否同母,史书记载不一,有的认为是同父异母,也有的认为是同父同母。《爱新觉罗宗谱》中也记载肃顺之母为侧福晋瑚佳

  • 如果天京事变没有爆发,那太平天国能够成功推翻满清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太平天国,洪秀全,清朝

    首先要明白,天京事变虽然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但不能反过来说,太平天国灭亡是因为天京事变。这,显然高估了天京事变对整个格局的影响。要知道,太平天国存在14年,天京事变之后还延续了长达8年的时间呢。其实,无论有没有天京事变,太平天国都必然走向失败!太平天国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兴起,并不是洪秀全搞出的

  • 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邓禹为什么能列居守卫?原来是这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东汉,刘秀,云台二十八将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被后人称为“中兴之主”。这一切离不开所谓的“天人之所辅赞”,但最关键的是他善于识人用人、拥有一个强有力的团队。随同刘秀打天下的28位将领的画像曾被放在南宫云台,史称“云台二十八将”。其中,排名第一的邓禹,原本是一个普通的书生,游学长安时同刘秀相识。刘秀经略河北,邓禹同他纵论当时的天

  • 一个妃子的一次例假,延续了一个强大的王朝几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宫斗是古代后宫主不变的话题,到现在也被导演们搬上电视,上演了一出出的宫斗戏,只能说历史上的宫斗要比电视剧残酷的多,宫斗失败不但意味着失宠,还意味着在冷宫度过或者死亡,所以为了能够得到皇帝的宠幸,嫔妃们都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连自己身边的侍女也都会用上。今天要说的这个历史故事就跟妃子的侍女有关,本来是个

  • 西周分封的最重要诸侯国,担任国都近卫,保卫周天子400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朝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分封天下,代分封诸侯五等爵,分别是公、侯、伯、子、男。周武王分封了8个公爵诸侯,6个是上古朝代的后裔,还有两个王室成员。这两个姬姓公爵国,是周朝最重要的诸侯。周武王十三年,封虢仲东虢国(今河南荥阳市广武),虢叔西虢国(陕西宝鸡陈仓区虢镇)。虢仲和虢叔是周武王的叔叔,因而和先朝

  • 唐玄宗李隆基生命中三个不得不说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玄宗,杨贵妃

    武惠妃说起唐玄宗的后宫佳丽,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杨贵妃。其实在杨贵妃出现之前,唐玄宗的宠妃另有其人。第一个就是武惠妃。武惠妃有着过人的美貌,十五、六岁时已经出落成芙蓉颜面。唐玄宗很快发现了她,便纳为才人。武惠妃性情乖巧,善于察言观色,很快就战胜了王皇后等人,变成了唐玄宗的专宠专房,日夜陪侍在左右。在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