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文帝刘恒亲自服侍母亲吃药而且自己先尝

汉文帝刘恒亲自服侍母亲吃药而且自己先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105 更新时间:2024/1/18 19:49:12

汉文帝刘恒,以德政治天下,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治世”是治平之世,也就是太平盛世。汉文帝刘恒是刘邦庶妻薄姬所生。秦末,魏豹自立为魏王,纳薄姬为妾。楚汉战争初期,魏王豹韩信、曹参打败,她也成了俘虏,后被送入织室织布。刘邦见薄姬有些姿色,就纳入后宫。公元前203年,她便生下了刘恒。刘邦专宠戚夫人时,薄姬基本上就没有被宠幸过,在后宫争宠中属于中立派,为人谦和,这正是她没有遭到吕后暗算的一个原因。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刘邦带兵平定了代地陈冂的叛乱,就立8岁的刘恒为代王。

代王即位后,公元前180年,高后吕雉病死,遵照吕雉的嘱咐,吕产吕禄各自住在北军和南军不敢离开,他们聚兵长安,妄图发动政变,夺取帝位。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刘姓宗室集团和功臣集团结成联盟,共同诛灭诸吕。齐王刘襄发难于外,周勃夺取北军于内,杀尽诸吕的所有男女成员,史称“周勃安刘”。诸吕被灭后,有人提议立齐王刘襄为皇帝,他不仅是高祖刘邦的长孙,又有首先起兵反诸吕之功。但因为齐王的母舅家族势力比较强大,大臣们害怕再来一个吕氏专权,所以被否决了。淮南王刘长也因“家母恶”被否决。周勃和陈平主张立代王刘恒,“代王方今高祖亲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固顺,以仁孝闻于天下。

”这是众人能接受的唯一方案,得到了赞同,于是派人去请代王。代王刘恒见到迎请的使者后,颇为犹豫,又请母亲薄太后给拿主意。薄氏不肯轻易让儿子去冒险。母子决定先让薄氏的兄弟薄昭到长安去见太尉周勃。周勃向薄昭讲明大臣们立刘恒为皇帝的真意后,刘恒这才程进京。

尽孝之举

母亲生病文帝尽心服侍

网络配图

对于《二十四孝》的第二则故事,姚淦铭做出了这样的解读:西汉文帝刘恒,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79年至公元前157年,其实他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而不是文中所说的“三子”。他最初被封为代王,代国辖区在今河北、内蒙古交界以及山西东北部。周勃、陈平等在诸吕之乱平定之后,经群臣之议,迎立其为帝。即位后重本抑末,兴修水利,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又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驻兵北方,移民屯田筑城,增加粮食储备,加强北方防御力量,为全面反击匈奴做了准备。

文帝的生母是薄姬,即后来的薄太后。汉文帝奉养母亲毫不懈怠。母亲曾经生病三年,文帝晚上不合眼,也就是“目不交睫”,不解衣带,尽心服侍母亲。母亲喝的汤药,不是自己亲口尝过,就不进献给她。文帝的仁孝传闻于天下。今天来看,虽然这些历史的记载不免有夸大阿谀之处,但是他的孝行确实被人们一代代认可了。

如果对照《孝经》来解读此故事,作为文帝,如《孝经・天子章》所说的,他尽到了一个“天子之孝”。“文景之治”,是历史上有名的治世,其中从文帝来说,可谓“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他由对亲人的孝、爱、敬,又延伸到对百姓的“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自己成为一个榜样,也教育了百官与百姓。

思念母亲修建望母塔

如今在陕西有一座西汉薄太后塔,这是中国历代皇帝中唯一为思念母亲而修建的塔。这座历史悠久、名闻中外的西汉薄太后塔,位于礼泉县烽火乡的香积寺内。为纪念这位誉满民间的皇太后,该塔又称望母塔。

文帝即位后,封母为“皇太后”,多次请母还宫。太后因终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坎坷,对宫中争斗深感厌烦,加之居此乡野日久,耳濡目染当地民风淳朴,百姓忠诚,便不以皇亲贵族身份自居,乐善好施,承饥救危,与民关系融洽,决定永住民间。并把居地周围“三村、五社”的村民,认作“娘家”亲戚。百姓闻之,无不为之感恩戴德,齐声呼太后为“姑婆”。文帝无奈,只好在太后居地建一高大木塔。如思念母后,即登皇都高处,极目北望,见塔如见亲娘。因此,该塔又叫文帝“望母塔”。至今,“望母塔”三字仍赫然书于该塔北门之上。该塔系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望母塔经唐重建,又过千载,到了清末的咸丰、同治年间,该塔二层西门之上,出现裂缝,百姓互相议论。据说,当时有一自称的师傅,别人要他补锅,他嫌太小不干。那人说:这么大的你说小,那个薄太后塔裂了个缝,有本事你去把塔修好,那人点头称好。不久,人们便惊奇地发现,有一巨大铁扒钉,钉在裂缝处,其裂缝弥合如初。这段美妙传说,当地妇孺皆知,谈说起来,兴奋自豪,如数家珍。

为人之仁

遗诏要求丧礼一切从简

网络配图

《史记・孝文本纪》列举出文帝的一些做法:如废除“肉刑”,废去了黥面、劓鼻、刖足等刑罚。他认为这些是不讲求恩德的做法,不符合自己作为民之父母的主旨。又如他登上帝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衣服、车驾无所增加,有时候还开放法禁来为百姓谋利。再如他曾经想要建造一个露台,但预算下来要花费黄金百斤,于是放弃了。他说:“黄金百斤就相当于十个中等水平家庭的财产了。我留守在先帝的宫室,还常恐怕玷污它们,还要筑露台来干什么呢?

”他自己常穿粗厚的衣服,连宠幸的慎夫人衣服也不能长到拖地,帷帐不能有绣花图案,表示敦厚俭朴,作天下的表率。汉文帝治办霸陵,既不修高大的坟冢,也不许用金银铜锡来装饰随葬器,而都用瓦器,这也是意在节俭,不扰民。

另外文帝死时,留下的遗诏也很有意思,有几点可以说:一,明确指出反对当时社会的厚葬风气。二,不要因为他的逝世,而让百姓服丧很长时间,避免扰民。要对天下的官吏、平民发命令,只用三日举行丧礼,免除其余的服孝规定。此间不要禁止婚嫁、祭祀、饮酒食肉。三,作出许多细节的规定,比如参加丧礼不要求光着脚、服丧的带子不要超过三寸,不要陈列军队和用上兵器仪仗,不要动员百姓到宫殿去哭丧。对宫中如何操办丧礼也有很多简化的指示。四,他命令死后将后宫中夫人以下全部遣送回家,也显现出了人性化的某些光彩。五,霸陵一带的山水保持原来的面貌,不要因为修建陵墓而有所改变。用今天的话来说,这个皇帝死了还关心着生态保护的问题。

汤谐曾有评论:“孝文为三代以后第一贤君,史公在孝武时作《孝文纪》,故尤极无穷慨慕也。二十余年,深仁厚泽,纪中排缵不尽,止举其大要,而余者令人悠然可思,正是史公画龙点睛妙手。

”(《史记半解・孝文本纪》)当然,这里不去全面评价汉文帝的历史功过,但是一个封建的帝王能做到上面所说的那些,已经很不容易了。

网络配图

汉光武帝受其影响给薄太后封尊号

文帝在位二十三年,一直为薄姬尽为子之道。公元前157年,文帝先于薄太后离开人世。临终时,他对于让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不孝”深为抱憾,反复嘱咐身边人一定要对薄太后尽孝。刘恒要求将自己的陵墓照“顶妻背母”的方式安置。其陵墓被称为“南陵”。

汉文帝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比如汉光武帝曾使司空告祠高庙时,就说到“薄太后母德慈仁,孝文皇帝贤明临国,子孙赖福,延祚至今”,还给薄太后上尊号“高皇后”,并迁移到高庙奉祀,而把吕后从高庙中替换出来。汉光武帝去世时,在遗诏里还说:“朕无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务从约省。

标签: 汉文帝

更多文章

  • 此人多次背叛皇帝刘邦多次想杀 却为何迟迟不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

    四方平定,封侯拜相,则是那些追随皇帝老儿南征北战兄弟们梦寐以求的事情。分封的标准,自然是要按功劳薄来按资排辈,这样显得才公平公正。但如果你是曾经背叛过皇帝的人,能够活下来保一条命就不错了,封侯拜相自然也就不要奢望了。网络配图可历史就有这么一个人,他虽然数次背叛汉王刘邦,可在刘邦打败项羽,竟然奇迹般的

  • 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一生命运坎坷 没有那么好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伯虎

    说起风流才子,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一个人——唐伯虎,大家最为熟知的影视剧那便是《唐伯虎点秋香》了,剧中的唐伯虎可是一表人才,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江南四大才子之一,而且家里还有九位貌美如花的娇妻,让世间多少的男人羡慕嫉妒恨。但是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却没有影视剧中的唐伯虎那么好命,据说历史上真实的唐伯

  • 李世民当了皇帝后为何观世音菩萨还得给他避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太宗

    观世音菩萨梵文为Avalokiteśvara,汉语音译“阿婆卢吉低舍婆罗",意译为观世音菩萨或观自在菩萨。观世音是鸠摩罗什旧译,玄奘大师新译为观自在。鸠摩罗什祖籍天竺,混血,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家世显赫。自幼天资超凡,半岁会说话,三岁能认字,五岁博览群书,七岁出家,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

  • 这个皇帝还是个用毒高手很多人疑似被他毒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太宗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被毒死的大臣和皇帝很多,我们经常在看电视的时候会看到某某大臣被赐毒酒,然后很快就毒发身亡,比如发明纸的蔡伦就是自己喝毒药而死,《后汉书卷一百八·宦者列传第六十八》:及太后崩,安帝始亲万机,敕使自致廷尉。伦耻受辱,乃沐浴整衣冠,饮药而死,国除。网络配图 而很多皇帝则是被权臣毒

  • 一代战神霍去病英年早逝居然藏着这等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霍去病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将星如云,但是能够成为一代战神的屈指可数,霍去病就是最年轻的一代战神!十七岁时第一次出征亲自率领八百铁骑深入敌镜数百里,斩捕首虏过当,斩获敌人2028人,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籍若侯乃封号,名产),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勇冠全军,以一千六百户受封冠军侯!随后在两次河

  • 刘伯温竟是天神?他与龙之九子竟还有这层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伯温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了许许多多的充满奇幻色彩的传说故事,笔者今天要给大家讲述的就是关于元末明初的一位大臣的传说。网络配图 他是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也是明朝的开国元勋,后人称他为刘文成、文成公,他就是刘基(字伯温)。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刘

  • 朱元璋嗜杀之谜:身患精神病 在虐杀中填补空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

    公元1328年,图帖睦尔做了大元帝国的第十二任皇帝,史称元文宗。就在这一年的十月二十一日,濠州钟离县(今安徽凤阳)孤庄村旁的一间破旧的二郎庙里,朱陈氏又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重八。朱重八的高祖,朱百六;朱重八的曾祖,朱四九;朱重八的祖父,朱初一;朱重八的父亲,朱五四。——历数其高、曾、祖、考,不曾有一

  • 秦始皇能统一天下 更应该感谢的是这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电视剧《芈月传》中的芈月,也就是史料中记载的芈八子,抛开她淫乱的一面,这个后来被尊为宣太后,左右朝政四十余年,注重联姻,重用族人,发展国力,拓展疆域,伐灭义渠,消除后顾,为秦国的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网络配图不可否认,在秦国历史上,芈月是个铁腕人物。芈月死后六年,秦国又诞生了一位铁腕人物,即嬴政。论辈

  • 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出世竟然是因一碗鱼头鱼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

    在元朝末年的徐州有一位风水先生,他有三双儿子媳妇。朱元璋父母在风水先生家里打长工。一天,这位风水先生的儿媳问道:“公公,你整天给别人家赶风水,为什么不能给咱家也赶一赶风水,让咱家出个大官,好让咱家也风光风光。”风水先生说:“不行,恐怕咱家承受不住这个风水。”网络配图儿媳们说的次数多了,风水先生也动了

  • 李自成两度被戴绿帽子之谜:情敌是抗清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自成

    李自成揭竿造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大环境看是明末官场黑暗,狂征暴敛日益猖獗,民不聊生;从直接原因看是崇祯帝施行驿站改革,让李自成从公务员变成了无业游民,丢了饭碗。除此之外,据说李自成不得不反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他杀了人。李自成杀的是他的原配妻子,原因则是妻子与人私通,给他带了绿帽子。网络配图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