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奸臣赵高爬上权利顶端导致秦国迅速走向灭亡

奸臣赵高爬上权利顶端导致秦国迅速走向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077 更新时间:2023/12/8 8:59:34

赵高是赵国的宗室的远亲(也有说是秦国宗室的远亲),家族败落后流亡到秦国。赵高的母亲因为触犯刑法,导致身体部分残缺,后面被收入隐宫——秦朝专门收容刑满释放的囚犯的地方。赵高兄弟都是在这里出生的。

秦始皇看赵高为人勤奋,就让他任中车府令,管皇帝的车马,并且还让赵高教胡亥断案。赵高本就是个察言观色、逢迎献媚的高手,很快就让秦始皇和公子胡亥对他另眼相看,即使赵高又一次犯下重罪,蒙毅刚正不阿想要处置,还是被赵高用花言巧语哄了秦始皇,不仅没有治罪,反而官复原职。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倒在第五次出巡的途中。他虽怕死,但也知道目前最为重要的事情是立储。秦始皇将公子们都比较了一番,觉得公子扶苏堪当大任,于是召来赵高,让他传旨扶苏,让扶苏将上郡的事交给蒙恬,然后回咸阳主持始皇的典葬大礼,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肯定了公子扶苏继任的资格。

可赵高私自藏匿诏书,并联合李斯压下了始皇驾崩的消息。赵高带着诏书见胡亥,怂恿胡亥篡位。赵高利用李斯的弱点,逼得李斯联合胡亥篡位,并捏造诏书,以不忠不孝的罪名赐死公子扶苏和蒙恬。

后胡亥登基为秦二世,在赵高的撺掇下,荒淫于后宫,李斯被害之后,赵高可谓是秦国真正的皇帝,直到刘邦攻打秦国,赵高被胡亥怀疑,他反而逼死胡亥,扶持子婴,结果却死于子婴之手,并株连三族。

赵高指鹿为马

秦二世胡亥时期,特别是李斯逝世后,赵高成了秦国的丞相之后,他野心勃勃,不甘于屈居人下,成天想着篡夺帝位,但是赵高平日里结党营私,贪赃枉法,朝臣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向着赵高的。于是赵高想了一个办法来判断哪些人是反对他的。

一日朝堂之上,赵高牵来了一头鹿,说是得了一匹千里马,要进献给陛下。胡亥虽然年幼,但不至于鹿马不分,奇怪的问赵高明明是一头鹿,为什么丞相说是千里马呢?赵高俯首作揖,说这明明就是一头千里马,陛下若是不信我,大可以问问满朝文武。

于是,赵高便看向站在朝堂上的一众大臣:“众大臣认为,是鹿是马?”

被赵高这么颇具威胁的一看,一些胆小的压根就不敢出口,因为他们不知道赵高的用意,怕一出口就招来杀身之祸,于是只能缩在一边,而一些正直的大臣,平日里便看不惯赵高的作风,自然说是鹿。而另一些大臣,平常迫于赵高的淫威,不敢轻易得罪赵高,或者本就与赵高有勾结的人,自然顺着赵高的话说:这明明是一匹千里良驹。

胡亥毕竟年幼,很容易蒙骗,所以荒诞的指鹿为马竟然蒙混过关,成了颠倒黑白的典型。

而事后,赵高大肆打压那些说实话的大臣,为了诛杀这些人,他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导致后期秦国朝堂上,几乎成了赵高的一言堂,胡亥真正成了傀儡。

历史上的赵高

赵高,可谓是秦朝不长的历史中比较重要的一个人,他算是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他生于隐宫——秦朝专门用来收容刑满释放的犯人的场所。秦始皇不知怎么听说他勤奋的名头,便提拔他为中车府令,专门管理帝王的车架,并教导始皇的次子公子胡亥。赵高善于察言观色、献媚逢迎,很快便获得始皇帝和公子胡亥的信任。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于第五次出巡的途中——沙丘。他临死之前召见掌管印玺的官员和宣布大小事宜的赵高。命当时在上郡监军的公子扶苏将事宜交给蒙恬,即刻赶回咸阳主持始皇帝的典葬大礼,也是变相的承认了扶苏的储君位置。

赵高阳奉阴违,在秦始皇死后按下了始皇死亡的消息,也藏匿了遗诏,撺掇丞相李斯一起扶植胡亥称帝,一纸伪诏书,赐死了公子扶苏和蒙恬。

狡兔死,走狗烹。李斯成了赵高的障碍,于是赵高设计害死李斯后成了秦二世时期权势滔天的丞相。在李斯死后,野心勃勃的赵高终于不再满足于丞相之位,他逼死胡亥,想要登基为帝,但是登基过程中却遭到了所有朝臣的反对,赵高虽然残暴,但不至于杀了所有的朝臣,于是他只能退而求其次,扶植子婴为帝,继续当他名副其实的皇帝。

但是子婴却不好掌控,他在登基当天将赵高斩杀在殿中,并罗列了赵高的种种罪行,株连赵高三族。一代奸臣就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标签: 赵高

更多文章

  •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是怎样解决腐败问题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是穷苦人出身,从小吃过很多的苦,饱受元朝贪官污吏的剥削。而且他的父母和长兄也都是死于残暴的剥削和瘟疫,所以他从小就立下誓言,长大后一定要杀尽天下的贪官污吏。而且当了皇上的朱元璋并没有失信于自己,在洪武二年,果然在全国上上下下掀起了一股轰轰烈烈的“反贪污”运动,矛头直接指向从中央

  • 唯一没有被朱元璋杀掉的功臣 因他做了这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汤和

    明朝朱元璋洪武年间的开国建功伟业的老臣们,几乎一个没剩下,都被杀尽。就连徐达、常遇春,如果不是早早就去世了,恐怕也难逃被杀的命运了。不过,也有一个名人,他的名字叫做汤和,一生之中做事谨慎,就荣华了一生,得了善终。网络配图汤和,字鼎臣,按照现在的地理位置是安徽凤阳人。《汤和传》中说道:“与太祖同里闬”

  • 刘备帐下的第一谋士 连诸葛亮都自愧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法正

    谈到三国时期的军师级谋士,大家肯定首先想到诸葛亮,如果要问刘备手下的第一谋士是谁,大家肯定认为非诸葛亮莫属。大家之所以这样认为,只因为《三国演义》太过于家喻户晓,以至于诸葛亮就像神一样的存在。可蛮荒君要告诉大家:小说总归是小说,不是真实的历史,刘备手下能称得上第一谋士的只有他:法正,法孝直。《三国志

  • 朱厚熜为求长生不老之术 竟逼数千处女供经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厚熜

    明世宗朱厚熜登位几年后更是一心只想长寿,终日礼佛拜道。嘉靖三年冬,世宗听说江西道士邵元节有长生之术,下诏将他召进皇宫,交谈后大加宠信,敕封其为“至一真人”,为他在京城中建了真人府,总领道教。网络配图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邵元节病死,世宗这时正在安陆谒墓,听到这一消息,哀恸不已,亲书手谕,派太监

  • 朱棣为何要屠杀近三千无辜宫女?竟因生理缺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棣

    明成祖朱棣屠杀宫女之事(详情),鲜有人知,屠杀宫女的原因,知之者更是少之又少。传言是因为自己性无能被宫女爆出,所以惨下杀手?这是真的吗?朱棣杀死了这么多宫女到底是为何呢?据统计,明成祖朱棣前前后后一共屠杀了三四千名宫女。那么,他究竟为何要对这么多无辜的宫女痛下杀手呢?网络配图据史料记载,明成祖朱棣一

  • 揭秘康熙皇帝的私生活:竟能一夜九妃连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康熙

    众所周知康熙皇帝子嗣众多,后宫妃嫔也非常多,有记载的皇后就有四位、皇贵妃三位、贵妃一人、妃子十一人......所以就有九妃连珠的说法,大意是说康熙一晚上可以连续临幸九个妃子。因为康熙共九位妃子,且都颇具盛名,所以称为九妃连珠:慧妃、平妃、良妃、荣妃、宣妃、顺懿密妃、成妃、纯裕勤妃、惠妃。另有说法为康

  • 铜雀春深锁二乔:曹操为啥要建造铜雀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操

    我们都知道铜雀台,铜雀台是曹操建造的,传说,曹操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于是发誓要得二乔,以享晚年。为此,曹操修建了铜雀台为锁二乔。那么,事实上真是如此吗?曹操为何要建造铜雀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此诗只是一种假设,东风终与周郎便,所以三国时期的大美女大乔小乔。并没有被曹操锁于铜雀台

  • 三国诸葛卧龙:布衣诸葛亮追随刘备前的神秘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出身仕宦世家先祖诸葛丰是西汉司隶校尉,父亲诸葛珪是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是豫章太守。网络配图历代不少文人学者在他们撰写的有关诸葛亮的传说著作中,依据《三国志》中“玄卒,亮躬耕陇亩”、“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记载,认为他在叔父诸葛玄死后,孤苦无依、生活窘困,又不愿寄人篱下,便隐居隆中,过着自食其

  • 此皇帝口述圣旨脏话连篇 一封圣旨气得下属叛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献忠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说起圣旨,大家心里想到的应该都是极其严肃的言语与场景,代表着一国之君的庄严与权利的象征。但试想一下,若是皇帝在圣旨中写了脏话,读起来会是怎样的场景呢?曾经有一个文盲皇帝,他就最爱在自己下达的圣旨里写脏话,甚至因为一封圣旨导致了下属气得叛变,最终也是落得亡国的下场。网络配图这个皇

  • 杀死三个儿子 却赢得朝野交口称赞的皇帝竟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莽

    公元前8年,王莽刚刚38岁,就被升为大司马。他平时表现出仁义礼孝、忠君爱国的样子,希望博取皇帝和朝臣们的尊敬与信任。然而,信任他的汉成帝去世后,汉哀帝即位,任用了新外戚傅丁两族,王莽的大司马之职刚当了一年,就被迫让位给丁氏,王莽于是回到自己的老家,积极结交地方上的士大夫,准备东山再起。网络配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