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体制之祸:因朱元璋为国家选错误了道路?

明朝体制之祸:因朱元璋为国家选错误了道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495 更新时间:2024/1/25 6:49:10

在历史学家眼里,朱元璋是个十分矛盾的人物,而唯一的从乞丐到皇帝的经历,又让他在帝中十分独特。分析一下他作了皇帝以后的所作所为,无疑有其独到的价值。

朱元璋是个非常精明的帝王,他看得很清楚各个朝代的治乱交替,也很想解决这个问题。美化的说,他是想建立一个“长治久安”的王朝。无论他是不是想把这个王朝传给万代子孙,这个理想在帝王中是不坏的。

他的后半生作了两件事。

网络配图

第一件事叫做家天下。杀功臣就是这个目的,结果是要高度的集权,以一人治天下。这个结果勤政的朱元璋很好的表现了它好的一面,那就是由于他大权在握,没有抗衡的权利加上朱算一个“明君”,他通过杀戮和整肃创造了一个相对清廉的国家环境 -- 朱元璋是一个作了皇帝的梁山好汉,他的思路和宋江很相似,“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认为天下的事情不是坏在皇帝手中,而是坏在贪官手中。这完全符合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因为从他自撰的祖陵碑看,少年的朱元璋肯定是恨透了贪官恶霸,所以在他眼里,贪官正是他的江山的敌人。朱元璋杀贪官,不是他残忍,而是他理智的选择。

网络配图

只是既然事情不是依靠法律来做,而是依靠皇帝来做,皇帝的名声也就不可能好。而当他的子孙是昏君时,这个高度集权带来的危害,也远远超过一个中央软弱的政权。朱家的子孙恰好性格上都有些贪婪,冷酷,固执的明显缺陷,于是一人治天下的权利加上这些或者糊涂或者昏暴的家伙,只有造成更大的危害。这倒是证明了儒家大一统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明的灵丹妙药。

第二是朱元璋始终在努力建立一个理想的凝固的社会。也就是说他很想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模式,官吏各司其职,人民自食其力,日复一日不断循环下去,自然运转,永远不要变了,于是开万世太平。即便今天,这又尝不是很多人的理想呢?只不过今天很多人认为实现这个理想是要民主,而朱元璋没有这个觉悟,他选择了“儒”。于是,他努力使上上下下都按照礼教圣贤的教导建立起一个固定的社会。这个努力在朱瞻基停止下西洋以后达到顶峰。不能说这个努力毫无作用,即便后代出了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这个体制也能自己运转维持朝政。这种“无头骑士”式的社会情状古今罕见。

网络配图

然而,这体制运行起来就出现了两个灾难性的后果。第一是不思进取,既然要建立一个凝固的体制,那么一切变革就都是要被排斥的,这直接导致了中国的科技和社会发展在明清进入一个黑暗时代(清朝也不自觉的继承了明朝的这一理想)。第二是儒者在得到这个好的条件之后,展示了他们丑恶的一面 -- 他们的贪婪,虚伪,不忠暴露无遗,丝毫不因为他们是自诩为道德化身的儒者而有丝毫不同。明朝的溃烂,最集中的体现在这些儒者出身的官员身上,而个别儒者的气节,又往往浪费在皇上的爸爸该怎么称呼这类对国家毫无用处的地方。明朝的失败,证明了儒家只能代表一种理想,在现实问题面前,老夫子们一败涂地。

不是历史没有给儒一个机会,朱元璋其实是很有理想的一个君王,他也很想按照“圣贤”所说的去做 -- 一个农民出身的皇帝,在打仗的时候可以看不起读书人,在内心里还是信赖这些“圣贤”的子弟心中肯定有治理国家的好办法。所谓贪官,不过是“圣贤”中的败类,只要找到不是败类的真正圣贤,国家自然长治久安。

可惜,儒们让朱元璋失望了。

个人以为,所谓明亡于自己,正确的解析就是 -- 明,亡于儒。这一点,是精明的朱元璋恐怕也没有想到的吧。

标签: 朱元璋

更多文章

  • 全民偶像宋仁宗:去世时连辽国皇帝都泪流满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仁宗

    直到700年后,看谁都比自己差一大截的乾隆皇帝,也不得不承认:平生最佩服的三个帝王,除了爷爷康熙和唐太宗,就是宋仁宗了。公元1063年农历三月,54岁的宋仁宗去世了。消息从皇宫传到街市,开封街头的一个小乞丐,起初一愣,接着竟放声大哭,踉踉跄跄就往皇宫跑。谁知宫门外早挤满了人,褴褛的乞丐、斯文的书生、

  • 诸葛亮的致命缺陷:任人唯亲且十分固执己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

    刘备和诸葛亮是史称楷模的一对仁君贤相,“三顾茅庐”、隆中对、《出师表》等故事千古传唱。在他们新野相识的“蜜月期”,刘备“与亮情好日密”,“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他们的“鱼水之欢”甚至引起草根集团的不满——“关羽、张飞等不悦”。但是,赤壁之战结束后,从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一直到黄初四年(公

  • 曹操与甄后之间难道还有什么不能说的秘密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

    曹操七十二疑冢,盗墓者不知道挖了多少陵墓,一代一代找了几千年也没有找到真正的曹操墓。我们从史料中可以看到曹操的皇陵在灵芝村,而在他的墓地南面的邻居就是甄后的朝阳陵。曹操与甄后之间难道还有什么秘密吗?网络配图甄后,别名甄宓,中山无极人,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美女。她在家排行最小,家人对她都很宠爱,她从小就喜

  • 少传奇谋士:他们神机妙算未卜先知 堪称神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中国历史上的足智多谋之人颇多,但能辅佐君主建功立业的人却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有不少传奇谋士,他们神机妙算,未卜先知,堪称神人,令人敬畏。那么谁才是您心目中的最强谋士呢?(以下排名是秦代以后以及清朝1840年之前的谋士,秦朝之前的如姜尚、管仲、韩非、李斯等人不包括在范围

  • 唐太宗为什么要篡改国史 江山还是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代开国君主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是唐代难得的治国之君。他的雄才伟略、勤于政事甚为后人称道。但即使是这样一位旷世圣人,他的一生仍是有很多瑕疵的,“玄武门兵变”内情历来让人生疑,而他后来的修改国史也为后人议论不休。今天花花跟大家探讨一下唐太宗修改国史的原因。网络配图在《新编中国历朝纪事本末·

  • 宋江对女色不是很感兴趣?真正经还是假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江

    宋江好不好色,水浒中写的非常有趣,全书中说宋江好色的只有一个人,那个人是谁呢?刚好是李逵。李逵是个什么人?虽然杀人成性,但他是真正的毫无心机,更是把宋江视为亲大哥,关系之好超出了一般人。梁山好汉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人比李逵更简单,但是偏偏就是这么个人几次三番戳穿宋江,这意味着什么?就像皇帝的新

  • 野史揭秘:张飞真的强娶了曹操的堂侄女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张飞

    公元200年,是一个很热闹的年份,历史安排了很多精彩段子在这一年密集上演。网络配图最热闹的当然是官渡之战,这个段子发生在十月,袁绍老大变老二,曹操老二变老大;最精彩的段子在四月,临时在曹操手下打工的关云长,上演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动作大片,在白马秒杀袁绍手下骁将颜良;最伤不起的段子是在江东,小帅哥孙策在

  • 武则天淫乱一生还拥有三千男宠 哪个最得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作为千古第一女帝,其出色的政治谋略被后世传诵的同时,她的私生活也被人所津津乐道。武则天上位,虽然改写了自古以来男人登基称帝的历史,但如同历代所有正统皇帝一般,拥有着庞大的后宫。而且直到她70岁高龄时还不断纳新的男宠进宫,并与众男宠研究床第之术,可谓是私生活混乱。网络配图第一个被武则天宠幸的男人

  • 野史揭秘:慈禧太后为什么三十晚上包饺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慈禧

    三十晚上北方人不吃饺子,会觉得没有过年的气氛。正如现在的中国人,大多要看春节联欢晚会。谚语:“三十晚上吃饺子——没有外人。”以示亲密无间。可见饺子当年是除夕之夜各家各户庆团圆的必备之物。北方人吃水饺,喜欢亲手包的。在旧时代,逢年过节,包饺子是百姓人家喜庆的一项节目。可见在制作面食方面,北方人的手巧。

  • 刘邦为何爱戚夫人却不肯废吕雉?究竟有何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邦

    历史上的刘邦一直深爱着戚夫人,也是历史上公认的事情,在刘邦的心里,他一直觉得戚夫人才是他的妻子,刘如意是他的儿子。所以当戚夫人哭喊着要立自己的孩子为太子的时候刘邦不顾群臣反对也要立刘如意为太子,可见爱之深。网络配图虽然刘邦那么爱戚夫人,但却始终没有动过吕雉的后位,为啥呢?大概是一些事情的牵绊。吕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