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淝水之战中的大将谢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淝水之战中的大将谢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539 更新时间:2023/12/6 8:14:56

淝水之战和赤壁之战、长平之战并成为中国古代三大战役之一,而且淝水之战也是古代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场战役之中东晋将领率领着八万左右的兵力,大败敌军8,90万大军,从此奠定了之后几十年南北朝的局面。

在公元377年的时候,东晋朝廷已经察觉到了前秦蠢蠢欲动,有要进攻的迹象,于是积极部署准备防守,当时有名的贤臣谢安总管五州军事,统帅长江下游的兵力,他推荐了自己的侄子,当时的名将谢玄守卫北方防线,招募当地的百姓,训练精兵,并且选拔了刘牢之等名将为之后的战斗做好了准备。

378年的早春,前秦首领苻坚派自己手下的大将符丕等人领军7万正面进攻襄阳,还有其余两路大军将近17万,分三路一起围攻襄阳,慕容垂一举攻下南阳之后就去了襄阳和符丕回合,襄阳守军死守了一年多之后终于还是告破,之后苻坚继续进攻,到那时在淮南遭到了剧烈的反抗,谢玄五万精兵四战全胜,击溃了苻坚的前秦大军,前秦不得不退兵。公元383年的时候,苻坚不满于上次的失败,纠集了百万的大军大举入侵。

东晋的桓冲率兵攻秦,牵制秦军,而苻坚的手下符融带着25万大军作为前锋,先行出击,后面还有苻坚亲自率领的80多万大军,可以说是声势浩大。前秦先锋先是打下了寿阳一带,然后派手下人去劝降谢石,派去的正是当年的襄阳守将朱序,但是朱序身在前亲心在晋,暗中提示谢石可以趁着前秦军队还未集结完毕,先手击溃他们的先锋部队,否则等到百万大军汇合就回天乏术了,所以谢石主动出击,收获颇丰,击溃了前秦的先锋部队,之后前秦的士气尽失,80多万大军竟然被东晋数万人击溃。

淝水之战谢安

谢安是东晋时期的名士,他为人面不改色,淡定从容,在面对着恒温的鸿门宴的时候,淡定从容的表示了自己坚毅的态度,使得恒温深受震撼,放弃了杀他夺取东晋政权的机会,后来在淝水之战更是将自己的军事才华和从容的气度展现的淋漓尽致,是一个名垂千古的名相。

话说当时正是前秦如日中天的时候,前秦已经统一了中国北方的大部分领土,苻坚为了一统天下,大举侵入东晋,前秦将近二十万的大军压境,围困了襄阳一年之久,终于攻破襄阳,打倒了秦淮之地,谢安没有慌张,不忙不乱的派遣谢玄领兵,击败了前秦军队,振奋了士气。

之后苻坚又带着号称百万的雄师大举南下,欲要一战而决天下,面对着气势汹汹的敌军,很多人都慌了神,但是谢安仍旧不急不躁,一面让恒冲率领的十万精兵牵制秦军,让他们不能全力以赴,另一边又以谢玄为将,带着八万精兵和秦兵正面交锋,谢玄转守为攻,面对着百万大军,反倒是先手出击,趁着主力还没到只有前锋部队到达的时候,一举击溃了秦军的前锋部队,后来更是在淝水河畔用计大败前秦大军,留下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故事。

当前线的捷报传来的时候,谢安正在和人下棋,面对这场大胜,谢安只是很淡定说了句“前面的小伙子们赢了”就和人继续下棋,直等到下棋的人走了之后,才高兴的手舞足蹈。

淝水之战以少胜多

自古以来,为将者最大的荣耀就是能够打出一场精彩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然而这样的战役却是极少的,毕竟在硬实力大大落后的情况下,想要用少量的兵力击败远多于己方的敌军,困难程度可想而知,甚至这种战役不是你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就能赢的,还要看上天帮不帮你,对手脑不脑残。

上面已经说了以少胜多的不易,那么淝水之战为什么能够做到以少胜多,打出这么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呢?要知道当时前秦可是有着80多万的军士,而东晋只有8万精兵,相差何其之多,如果一拥而上前秦几乎不可能输。但是前秦还是输了,一战输掉了国本,瞬间分崩离析,那么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当时东晋主战派将士意志足够坚决,虽然兵少,到那时大多都是精锐,作战能力很强,而且指挥出色,准确抓住前秦的弱点果断出击,而且南方人水性比较好,比较适应水战,有着淝水的天险,比较容易发挥自己的作战能力。然而其实真正决定战局的还是前秦自己的失误。

第一,当时才是前秦统一北方之后没多少年,虽然表面上是统一了,但是经过连年的征战,国家的物资储备就不足,内部的统治也还不稳定,这个时候不应该忙于作战,如果能够稳个十几二十年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再去攻打东晋,那么无论东晋战术多好都很难赢。再来苻坚用人不当,战略部署不恰当,长途战线太长,粮草运送麻烦,容易被偷袭,虽然总兵力远远超过东晋,但是真正能和东晋正面打的其实也没有多少,就算稍多也多的有限,不足以形成碾压。

标签: 淝水之战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临终前说了什么?为何一心想铲除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从此蜀国进入了自相残杀的阶段,先是马谡被斩,再试李严被废,然后魏延谋反。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病逝在军中,根据三国志的记载,诸葛亮临终前召开机密会议,但是这场机密会议中居然没有大将魏延,只有杨仪,姜维等人,诸葛亮命令他们等诸葛亮死后迅速撤军离开中原,让魏延断后。但是当魏延得知让自

  • 历史揭秘独眼龙皇帝如何处理自己出轨的王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萧绎

    当徐昭佩跳进水井的那一刻,萧绎必定会看到一股气浪从井口喷涌而出。那股气浪说不清是什么颜色,也说不清是热的还是凉的,只是在他的眼前徘徊、漂移。他在一块怪石上坐定,抬头望天,好像整个天空都弥漫着这种说不清是混浊还是纯净的恶气。那个沉入井底的似乎不是他的结发女人,而是一个与他毫不相干的什么人。一个未来的皇

  • 苏武回国后的悲剧:自己被免职 儿子被送上刑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苏武

    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春天,出使匈奴十九年的苏武终于回到了他日思夜梦的长安,离开时正值壮年,归来时却是须发皆白、步履蹒跚,见之者无不感叹。苏武回朝的第一件事,是到茂陵隆重地祭奠汉武帝,因为他当年是奉武帝之命出使的,所以要去向武帝“述职”。述职回来,昭帝论功行赏,封苏武为主管外交事务的典属国,

  • 宋太祖赵匡胤出门打仗吃饭没带钱被羞辱?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赵匡胤

    有一回,赵匡胤打了败仗,逃到青龙山。这时,他已饿得难忍,就想寻点吃食儿。一走,见路旁有一罐饭,下马捧着喝了。喝完还不饱。见罐底儿粘一疙瘩稠饭,咔嚓一声摔烂罐子,把那疙瘩稠饭也吃了。网络配图他上马刚想走走,一个媳妇跑过来,拽住了马缰绳,非叫他赔罐儿不可。赵匡胤想:这妇道人家,打了你的罐儿,不叫赔钱,偏

  • 燕世城这么忠心!大魏皇帝为何还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燕世城

    燕洵的母亲白笙讲述自己的丈夫定北侯燕世城十七岁时单枪匹马杀入被包围的皇宫,救出了现在的大魏皇帝,身上负有几十处的刀伤,修养了半年才好,这大魏皇帝是典型的恩将仇报呀,这燕世城完全是一个值得信任的忠臣呀,可是大魏皇帝还是杀了他,灭了他满门,这到底是为什么?网络配图其实大魏皇帝的做法在中国的古代封建王朝已

  • 明朝的外交:朱元璋曾想携手日本消除“倭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在尚未完全统一的情况下,明朝即开始大规模的外交活动,1369年,朱元璋派遣使节持诏书分赴东亚海域各国,同时把日本、高丽、占城、琉球等十五国列为“不征之国”。新生的大明王朝对外传递的和平友好姿态很快获得了积极反响,占城、爪哇、渤泥、高丽、琉球、三佛齐、暹罗等二十几个国家和

  • 唯一的女皇武则天为何最后把皇位还给了李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

    首先,武则天是被儿子李显、李旦以及大臣张柬之等人于公元705年正月发动“神龙革命”逼宫后退位的。她的退位并非心甘情愿,所以谈不上“把王位还给了李家”。而是李家把王位又抢了回去。第二,武则天后期一直在想究竟传位给谁,武三思也曾以为自己势在必得。但唐朝不缺乏人才,宰相张谏之特意找政见不合的狄仁杰商量传位

  • 揭秘包青天断案到底有多牛?一头牛就是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包青天

    说起包青天,那真不得了。青天啦!皇帝是天子,官员是青天。说起来,咱觉得,这青天二字,还真有些大不敬的味道——这不摆明说比皇帝还大吗?当然,这只是咱不成熟的想法而已。诸位大可一笑而过。在狄仁杰横空出世成为中国的福尔摩斯之前——其实话说回来,福尔摩斯比狄仁杰晚了千多年,真要以两人互比,福尔摩斯应该叫英国

  • 首辅大臣温体仁通过奸诈卑鄙的手段爬上高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首辅大臣温体仁

    温体仁生于公元1573年,字长卿,号园峤,是浙江湖州南浔人。温体仁是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的进士,在朝是从低级官员一步步累积升迁。直到崇祯年间魏忠贤倒台,朝廷出现一个权力中空之际,处事圆滑的温体仁终于寻得机会,通过结党营私,排挤异己坐上了最高位置首辅大臣。崇祯元年(1628年),崇祯帝遴选首

  • 朱元璋以暴治贪成效一般 雍正以钱治贪三步搞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

    历朝历代,治贪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做官之前,很多人或许还畅想着自己要造福百姓,但一旦拥有了权力,人的欲望就会膨胀。虽说贪官每朝都有,但不同朝代的“质量”和“数量”却是不一样的。朱元璋用雷霆手段治贪,杀了很多人,但成效也比较一般。网络配图作为一个草根出身的皇帝,朱元璋深深地体会过贪腐对于百姓的伤害。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