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溥仪一生最崇拜的祖宗,并非康熙,也不是乾隆而是...

溥仪一生最崇拜的祖宗,并非康熙,也不是乾隆而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447 更新时间:2023/12/9 23:29:06

细数清朝十二帝。数不尽的历史故事,说不完的千秋奇谈,对于清王朝,很多人都会从心底对其有一种排斥情绪,因为清王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异族王朝,也是历朝历代割地赔款最多的王朝。

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满清王朝的皇帝也是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历代君主几乎没有出过昏君,哪怕是最后一代皇帝溥仪,也知道励精图治,绝不向蜀汉后主刘禅一样乐不思蜀,但是由于时代的限制,结果一番雄心变成幻梦,从此便一蹶不振,成了一条畏首畏尾的可怜虫。

溥仪虽然是末世皇帝,但是却一生都在做别人的傀儡,少不更事时,慈禧太后将其视作掌握政权的工具,幻想利用他继续垂帘听政,年少时满清遗老又将其当作赚钱的工具,为了每年民国给的四千万银元,不惜将溥仪推到历史的风口浪尖中去。

成年之后,面对了祖宗基业大厦倾,溥仪妄想通过日本复辟大清祖业,可惜最终却成了日本人手中的提线木偶,可怜至极。

虽然溥仪的一生命运坎坷,但是溥仪也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更有自己的人生榜样,他的人生榜样不是社会的成功人士,不是当时翻云覆雨的成功政客,而是自己的老祖宗雍正皇帝。

溥仪的一生都在效法雍正皇帝,因为雍正皇帝是清王朝最勤政的皇帝,而且开乾隆盛世。

或许溥仪认为自己的命运和雍正皇帝的命运比较相似,都处在清王朝的危机阶段,他本想像自己的祖先雍正皇帝一样成为一位伟大的君主,但是可惜的是历史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溥仪每次睡懒觉的时候都让太监诵读雍正皇帝的批语招呼自己起床,而那句批语则是雍正皇帝亲自制定的家训:黎明即起,万机待理,勤政爱民,事必躬亲,子孙永治,不可忘乎!

可是此时比较尴尬的是,已经经历过亡国之痛的溥仪已经无政可理,溥仪为了复辟,转而投靠了日本人,而日本人则将溥仪控制的死死的,每当心灰意冷之际,溥仪总是拿出雍正皇帝的批语细细品味,继续做自己复辟的美梦,乃至于到后来改造的过程中都在向身边的战犯宣扬雍正皇帝的治国理念,可见雍正皇帝成了溥仪心中最大的偶像。

其实溥仪之所以这么推崇雍正皇帝,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雍正皇帝敢于推行新政,和自己的新思想有一致的地方,溥仪少年时一直想出国留学,通过学习外国人的新思想和新政治来治理国家,其次是因为雍正皇帝和自己一样敢于尝试新事物,雍正皇帝是清朝第一个戴假发,穿西服的皇帝,而这与溥仪剪辫子,学西方礼仪也不谋而合。最后雍正皇帝的勤政理念深入溥仪的内心,因为溥仪认为自己非常懒惰,因为此事还在祖宗面前发过誓,所以溥仪就将雍正皇帝当作了自己一生学习的榜样,而对于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则不是太感兴趣。

可以说从溥仪的种种迹象来看,他并不是一个昏君,如果能够生在和平年代,他或许也可以成为一代明主,但可惜的是溥仪生在了清朝末世,其复辟的思想势必要被世人嘲笑愚弄,但是如果我们站在他的角度来看,或者换个时代背景来看他的所作所为,我们又何必对其吹毛求疵呢?

标签: 溥仪

更多文章

  • 大唐高僧玄奘有何功绩,能让百万人为他送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太宗,唐朝,玄奘,

    大唐高僧玄奘,又称“三藏法师”,生于公元602年,圆寂于664年,在这短短的62年的岁月里,玄奘法师究竟作出了什么样的功绩,可以让当时的大唐王朝在他安葬时,一百余万人为其送行,三万余人为他守墓三天三夜。大雁塔与法师其一,一心西行求法、坚韧不拔的伟大精神。玄奘法师,自幼天赋异禀,聪慧好学,在13岁于洛

  • 末代皇帝的妃子真实照片,看了你就知道溥仪为什么不爱皇后爱妃子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溥仪

    光绪皇帝和末代皇帝溥仪是清朝最悲惨的两位皇帝,一位在位34年从没真正感受到当皇帝的滋味,正值壮年就被人下毒害死了,好不容易从慈禧太后那里争取了一点主动权,亲自主持了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结果全都失败了,自此之后,光绪皇帝便在政治上彻底丧失了主动权,被慈禧太后囚禁在瀛台,从此苟延残喘,眼睁睁的看着大清王

  • 传说中的香妃画像流传世间,乾隆的香妃究竟长什么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香妃,清朝,

    香妃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古代美女,尤其是当年《还珠格格2》里刘丹饰演的含香,惊艳了一代人,特别电视剧里,含香自带的体香,还能招引来朵朵飞舞的蝴蝶,更让人对她的美而动容,也更突显了历史上乾隆这位宠妃的国色天香。香妃是民间的叫法,其实她就是乾隆皇帝的容妃,大家都知道她的美,但由于历史上留存的关于她的画像太

  • 野史上唯一被雷劈死的皇帝,真实死因无人知晓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嘉庆

    对于很多历史爱好者而言,什么正史,尤其是关于皇帝的,基本上是不会太相信的,为何呢?因为当年的史官,还不是皇帝钦点的吗?怎么可能做到如实记叙呢?更何况,皇家一般特别爱面子,即便皇帝深明大义允许史官如实记载,就不会有人干涉吗?肯定很难。在这样的境况下,从正史来看,肯定是没有皇帝被雷劈死的。更何况,在民间

  • 三国中最有名的四大贴身保镖,他们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魏国,蜀国,吴国

    在乱世三国中,英勇的战神很多,但战神多短命,吕布死了,关羽张飞等人虽然有后代,但后代与前辈的武力值比起来要打太多的折扣了,更不可能称为战神了。纵观魏蜀吴三国,曹操、刘备和孙权身边,总是有着武力超强的保镖。其实,在整个三国时期,有4大保镖最为著名。看他们的结局如何?一.典韦,曹操的第一任保镖,被曹操誉

  • 汉朝定下的外交政策,被朱元璋改了改,网友评论:最有骨气的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刘邦,王昭君,汉元帝,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两个大王朝的开国皇帝颇具传奇,他们由草根逆袭到一国之君,成为了历史的佳话。这两个王朝分别是汉朝和明朝,刘邦知能善用,从一小小亭长,到楚汉相争,最终还成功打败项羽,成就帝业,成为人生的大赢家。而朱元璋从家破人亡出家谋生,再到建立大明成为一国之君的路程更是一个传奇。作为后者,朱元璋骨子

  • 盘点三国中最猛的大将:张飞未上榜,典韦第五,第一绝非浪得虚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 典韦,关羽,赵云,马超,吕布,

    《三国演义》是一部咱们耳熟能详的根据前史的一部小说,虽然不是严厉意义上的正史,可是其人物描写才能十分到位,把三国期间的各方实力名将描写的栩栩如生。乱世出英豪,在三国中可是说是遍地英雄,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三国中最猛的大将有哪些?五、典韦典韦乃是陈留人,很魁梧的大汉,勇力过人。曾经追一只老虎,把老

  • 本有机会成为千古明君,最后却输得一塌糊涂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

    历史上的皇帝大致有三类:有能力有志向者,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文治武功,开辟盛世;无能力无志向者,像夏桀商纣徽钦二帝,贪图享受,荒废祖业。这两类人虽说处在极端,但至少活得还算痛快,最悲惨的莫过于第三类了——有志向无能力,困于有心无力的尴尬境地,多半难逃郁郁而终的宿命,最典型的代表,莫过于宋神宗赵顼了。

  • 差点被废后的皇后,却是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孝庄,清朝

    有三位比较著名的皇太后,孝庄、慈禧和隆裕。作为末代太后,隆裕的生活自然如同煎熬;慈禧背负骂名,又逢多事之秋;孝庄虽然后来比较安逸,不过也经历了清初惊心动魄的历史。看来看去,一个不怎么出名的女子,竟然是清朝最为幸运的皇太后。她就是顺治帝的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她的上位纯属幸运。本来顺治的皇

  • 麴字怎么读?三国时期数一数二的大将麴义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麴义,三国,大将

    麴义可谓三国时期数一数二的大将,据《英雄记》记载:“…合战界桥南二十里,瓒步兵三万余为方陈,骑马为两翼,左右各五千余匹,白马义从为中坚,亦分作两校。…对绍令麴义以八百兵为先登,强弩千张夹承之,绍自以步兵数万结陈于后。…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盾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