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伯温和姚广孝谁才是大明朝天下第一谋士?

刘伯温和姚广孝谁才是大明朝天下第一谋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774 更新时间:2024/2/22 6:51:33

两个和尚

明朝的历史是由和尚创立的,却随即也是由和尚打破,朱棣一生中能改变他命运的,只有两个人,朱元璋、姚广孝。一个是他亲爹,一个是他谋士。这谋士却非同寻常,而是一个被称为天下第一谋士的姚广孝。一个合格的谋士必须要符合两个原则,一个是看清局势,另一个是胸有韬略。

网络配图

很显然姚广孝在谋士毕业证书上,这两项技能肯定都是A。而朱元璋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因为判断力,如果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判断藩王会作乱,以他的手腕,朱棣必死无疑。但是他相信了血浓于水。老朱只相信亲人,其实是他最致命的弱点。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蓝玉、傅友德、冯胜都死了,只因为他们不姓朱。在朱元璋的逻辑里,全天下人皆不可信,但亲人除外。农民,这就是农民的观念,亏他做了几十年的皇帝,脑子里还是小农思想。他如果他多读几本书就知道,隋、唐、宋、元哪个不是同室操戈的?为了那至尊无上的宝座,亲情,算啥。况且还是叔侄关系。

一个悲催的王子

朱棣是否想造反,不知道,但是朱允炆是发现了他的这个叔叔很难对付,历史总是惊奇的相似,我们之前说过主父偃的”推恩令“,果不其然,朱允炆又想重演一次。纵然朱棣不想造反,但朱允炆已经在策划如何推倒这个叔叔了,却错估了实力。汉武帝用主父偃的时候,他的实力是强过其他诸侯的。但朱允炆却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的脑海里依然是,汉景帝时期七王之乱,依然被剿灭,但是谁是他的“周亚夫”?似乎他并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失策啊。所以学了鬼谷子至少会具有权衡实力的能力嘛。衡量双方的实力之后,我们发现朱允炆的团队虽然人多,但是大多是儒生。而朱棣的团队大多是战将和谋士。如果说从文化上来讲,朱棣的团队肯定大多没毕业的,而朱允炆的团队全是清华北大,甚至剑桥牛津的。人多,在某个时候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战争不是吟诗作画,更不是拼学历比长相,而是血与火的较量。

有时候,一个人能否改变一个时代,是个问题,但一个牛人肯定能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比如朱元璋、比如刘伯温,比如朱棣,比如姚广孝。姚广孝就是这样的牛人,其实喜欢阴谋的朋友应该多了解这个人,典型十足的阴谋家。他的一生就是阴谋的一生。被称为黑衣宰相,隐藏在明帝国背后的黑手。

网络配图

但是作为一个屌丝想逆袭,方法有很重要,但绝对不是吹牛,而是要刻苦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比如阴阳之术。吹牛是没用的,有多大本事,聪明人几句话就能问出来。比如简单的一句,你的模式和逻辑在哪里?大阴谋家姚广孝就是能吃苦耐劳,能独立思考的人,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但是从他帮助朱棣夺取大明江山的事迹上来看,他的苦没白吃。

朱允炆需要一个能参谋能打仗的人,但是能打的都被他爷爷杀光了。而他身边却是一群饱读诗书的人。儒家修身,提高品德没问题,但放在战争却是个大问题。你面对饿虎般的敌人,你要感化他们,结果只有被吃掉。但是他太高估自己的实力。他毅然决然“削藩”。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驾崩,建文帝继位,并实行削藩之策。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继获罪,被废除藩国。此时的朱棣,时不我待,只能见招出招。此时的朱棣已经羽翼丰满,谋臣与将士的团队都具备。1399年六月,朱棣决定起兵,并以诛杀齐泰黄子澄为名,号称奉天靖难。大明最终的赢家叫朱棣。

谁才是第一谋士

其实相比姚广孝,我更敬重刘伯温,但可惜这样的人才实在难得,悲催的是遇上一位多疑的皇帝。被杀是命运使然,纵然他看清了局势,但命运已经不再眷顾他。我们上篇说过刘伯温判断错了朱元璋的阴阳,太过聪明,却不得不为聪明埋单的故事。纵然他最终请辞,但为时已晚,因为朱元璋已经准备好了囚笼,只有一种人让他放心——死人。

而当朱棣得了天下之后,姚广孝却学起来张良,选择半退隐,继续做一个和尚。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姚广孝造反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有人说没用目的,错,绝对有目的。他和刘伯温的动机不同,刘伯温是本来不愿意,到深陷局中,进退维谷。

网络配图

而姚广孝却是因为看清了局势,他判断朱棣最终能成功,而他只是在帮朱棣扫清障碍而已,如果说原因嘛,或许是因为不甘心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和尚吧。荣华富贵并不能打动他,在他看他人活着,应该做一件大事情。姚广孝深知只要他做一个和尚,他就能活下去。这才是阴阳高手。从道德层面上,刘伯温算是第一,但从命运上,姚广孝才是。

姚广孝是大阴谋家,但是却成就了朱棣,有人说这不科学,因为按照传统思维,姚广孝才是那种罪名昭著,臭名远扬的人,怎么能成功呢?其实很简单,在朱棣眼中只有两种人有用的人和没用的人。而在朱允炆的眼里也有两种人儒生和粗人。促进并不是树立道德模范,而是要相互作用。纵然姚广孝是一只饿虎,而朱棣却是驯兽者。换句话说,历史只认实力。关于谁成就谁,其实这个问题很无聊,典型的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不管是刘伯温也好,姚广孝也好,他们只是在恰当的时机与皇帝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相互成就的关系。也就是鬼谷子里说的阴阳相求的关系。如果有人绝对痴迷皇权,不妨想想崇祯皇帝是怎么死的。

如果解决了阴阳问题,或许能对提升鬼谷子理解有很大帮助,这里的阴阳不是说炼丹、迷信,而是一种思维方法。阴阳是矛盾,却相互转化的关系,当天道运行到以阳为属性的时候则采取行动,当运行发展到以阴为属性的时候则采取避藏的状态,遇阳则出,遇阴则入,阳转化的最终形态是阴,但是到了阴又会反向转化成阳,阴阳是不断变化运动发展的。阳动则德生(春暖花开,万物复苏),阴静则形成(寒风凛冽,暗中生长)。以阳求阴,则德服人,以阴结阳,则以力求之。阴阳相求,则用捭阖之策。这就是天地之道,是游说的基本法则,取得万事之先机,才是方圆的门户。

标签: 刘伯温姚广孝

更多文章

  • 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镇:为什么他是明朝最有魅力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祁镇

    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镇(1427—1464),汉族,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历史上都认为朱祁镇是明朝最昏庸无能的皇帝,但是他却有着非凡的人格魅力。经常能让身边人变成其粉丝,甚至与俘虏了他的敌人也产生了深厚友谊。网络配图必须要承认,有些极具亲和力的人,让人一见如故如坐春风,

  • 邓芝和邓艾虽同为邓姓其实他们并无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邓芝和邓艾

    邓芝,字伯苗,河南新野人。东汉将军邓禹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功臣。早年间就被别人预言他的能力能使他升到大将军的职位。后拉被刘备任命为郫令,之后又升为广汉太守。因为他为官清廉、严谨有礼,并且有治理国家的政绩,被任命为尚书。等到刘备去世之后,邓芝奉命出使吴国,修复了两国的关系,并受到孙权的欣赏。邓芝是

  • 魏国公主魏琰:终身为母国谋利却再三被抛弃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国公主魏琰

    在说到魏琰时,我觉得她是一名悲情人物。在秦后宫中,魏琰争取后位,为儿子争取帝位,都是保护魏国的利益。魏琰是魏国的公主,在战国时代末期,秦国的力量最为强盛。各诸侯国为了保护自己国家的利益,纷纷和秦国采取了联姻方式。芈姝和芈月代表的是楚国、魏琰代表的则是魏国。在《芈月传》中,魏琰不只是一位想要获得权力的

  • 曹操为何杀华佗 曹操杀华佗是一时意气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佗

    曹操为何要杀掉华佗呢?《三国演义》对此的解释可谓深入人心。在该书的第七十八回中,罗贯中详细地描写了曹操杀华佗的经过。曹操为造建始殿,亲自挥剑砍伐跃龙祠前的梨树,得罪了梨树之神,当晚做了个噩梦,惊醒之后便得了头痛顽症,遍求良医,均不见效。后来,华歆向曹操举荐了华佗,曹操立马差人星夜将华佗请来为他看病。

  • 清朝多尔衮无耻盗嫂 太后竟然变成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多尔衮

    据说,皇太极之妻孝庄皇后年轻时貌美如花,尤其在劝降洪承畴这件事上,后者立下大功。因此,皇太极对她和她生的儿子福临(即后来的顺治)也是宠信有加。但没过多久,皇太极就英年早逝,留下孝庄皇后和福临,孤儿寡母,很是凄凉。皇太极死后,朝政由小叔子多尔衮摄政,一切政务要事,都由其掌管,特别是军权,更是他一手掌握

  • 隋炀帝在位14年:为什么一直被后人批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封建王朝494位皇帝中的一位,这些皇帝有些在位时间长,有些在位时间短,从杨广是隋朝皇帝的这一历史来看,他应该是属于在位时间比较短的皇帝,因为隋朝在中国只“存活”了三十多年,那么这些年里杨广执政的时间段是多长呢,他在位了多少年,又是怎么死的呢?隋炀帝杨广,生于公元569年,于公元581

  • 史上第一个被“借种”戴“绿帽子”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战国后期,楚考烈王(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38年在位)没有子嗣,心急如焚。相国春申君也为此忧心忡忡,生怕楚王一旦去世,君位虚悬,会给国家带来灾难。于是,他命手下人到处寻找有“宜子”之相的女子,然后送到宫中,希望能早日有个子嗣。谁知送进去不少女子,仍未能生下一个男孩。网络配图赵国有一个叫李园的人

  • 晋文公62岁一口气娶5个老婆还包括侄媳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晋文公

    春秋的时候,诸侯纷争。晋献公年老体弱,无力过问国事,他的宠妃骊姬便擅自废除长子重耳,把自己亲主的儿子立为太子,并千方百计谋害重耳。重耳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逃到异国他乡去躲灾避难。网络配图重耳在外一直流浪了十多年,去了好多个国家,当重耳到秦国后,秦穆公非常高兴,他不顾重耳六十二岁的高龄,一古脑将五位公

  • 揭秘汉武帝临终将年轻有子的妃子处死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为何把给他生过孩子的妃子都处死?汉景帝有五个妻妾,分别是栗姬、程姬、唐姬、贾姬和王夫人。此前,汉景帝曾有薄皇后,只是当了六年皇后就死了,没有子嗣。汉景帝废了栗姬所生的太子之后,立王夫人所生的刘彻为太子,这就是后来的汉武帝。杨县人郅都以郎官的身份服事汉文帝。到了景帝时代,郅都当了中郎将。一次,他

  • 探秘:“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矛盾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郭嘉

    三国演义中料事如神的军事除了人们所熟知的诸葛亮外还有一人,此人就是郭嘉。想毕大家都知道关于三国中“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句话,其实这句话的含义很简单!大家都明白!这句话其中的含义是在提高郭嘉的历史地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网络配图郭嘉英年早逝,大家为之惋惜!郭嘉在世时曹操的发展一直是顺风顺水的!曹操